审计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8:14: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模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公告模式研究
审计法实施条例》中指出: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审计事项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布的;
(二)社会公众关注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布的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随着李金华审计长《删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掀起的审计风暴影响力日益空前,审计结果公告倍受关注。同时,也为审计结果公告的模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什么是审计结果公告模式,又如何应用这些模式呢?我们以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模式一:开放型
绩效审计模式研究论文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审计工作的重心必然要从真实、合法性审计转移到绩效审计上来,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审计事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居于全国前列,现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浙江审计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已经成为浙江审计人的共识。围绕促进浙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积极探索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浙江审计工作实际相适应的绩效审计模式,是浙江各级审计机关面对的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快浙江审计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根本转变的关键。
一、构建浙江绩效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
(一)开展绩效审计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4年,浙江省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成为全国经济活力最强、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被认为是初步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从国际审计发展历史看,人均GDP3000美元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是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更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行政理念的转变。从国际上看,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的迈进,在全球范围出现了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代表的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管理目标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它的核心特征就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高度关注。而国家审计作为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新公共管理模式出现后,为满足国家、政府和社会民众对政府绩效的高度关注,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出现了绩效审计这种新的模式,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行政理念的转变,从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来看,浙江各级政府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浙江各级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政务公开化的程度日益提高;浙江社会各阶层法制化、民主化意识进一步增强;浙江政府各部门在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上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绩效审计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和法治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国家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符合审计现代化的发展
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比较低、许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的地方,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的难度非常之大。而浙江市场化改革较早,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较好,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完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各级政府也必然按照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转轨。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极大进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在宏观决策、管理和发展经济、使用纳税人资金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绩效审计正是能符合上述要求,适应浙江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保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对公共资金流转过程与使用效果和的监督与评价,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的有效的载体。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审计实务的作用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二十一世纪开发出来的新型审计模式,在审计实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并针对风险可以提出一定解决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和优势,然后探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的策略,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审计成本、加强软件设计以及信息库建设等等,旨在提升我国企业的审计水平。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审计实务
近年来出现很多重大财务欺诈事件和设计失败案例,尤其是管理层参与财务舞弊的现象越来越多。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的掌控,将目光从追求经济利益上转移到实现内部管理以及风险掌控之上。另外由于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巨大改变,传统审计模式已经不能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这时要积极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以设计风险作为依据,将企业的经营风险作为立足点,对企业即将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的审计模式,在审计过程中可利用战略管控剖析工具,对高风险领域进行分析,通过审计的决策、监督作用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由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发展而来,审计重点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从而发现内部控制环节中的弱点,并寻找形成这些弱点的原因,围绕这些存在弱点的环节扩大审计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的优点是可以缩小设计的范围,简化审计的流程。在这种内部控制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审计风险方面的问题,将内部控制测试报告与风险设计报告结合起来,对重大错误以及舞弊现象进行如实报告,达到通过审计工作降低企业发展风险的目的。
2应用风险审计模式的优势
电力营销审计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力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其市场需求,是当下电力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营销模式是电力行业可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营销模式的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而言,营销模式的顺利开展也将是提高电力行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文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营销模式与审计之间的关系特点等出发,希望通过文章的简要叙述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从而增强其电力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电力行业;营销模式;审计特点;重要意义
1概述
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是使得电力行业在营销模式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必能与审计有机结合,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模式,大大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服务水平,其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以往的电力营销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纠纷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进程,信息化的出现及与审计相结合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并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2实施信息化营销审计的优势
2.1信息化的审计模式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分析
摘要:推动大数据时展的原因是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改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本文对审计资源组织模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逐渐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时代中的数据来了解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在公司管理方面,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时代中的数据提高公司的发展水平。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对公司数据的分析,制定出最适合公司的一些策略,以便使公司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在产品的生产方面,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使公司的产品能够受到顾客的欢迎,从而使企业的成本能够减少,使企业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提高。在大数据时代,审计资源组织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点是可想而知的,那么,为了审计项目能够更好地实施,必须对审计资源组织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
1关于我国审计资源组织的实际情况
通常情况下,审计项目都是审计机关组织来实施的。通过阅读我国的效果法律,可以了解到我国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范围内。各省所有的审计工作必须在省长的领导范围内,各自治区所有的审计工作必须在自治区主席的领导范围内,各直辖市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市长的领导范围内,各自治州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州长的领导范围内,各县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县长的领导范围内,各自治县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区长的领导范围内。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不仅仅要要负责本级人民政府的审计工作,而且需要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自己审计机构的所有审计项目,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审计业务都要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我国审计实践的经验已经长达三十多年,审计机关在这三十多年里一直在不断完善审计项日的组织方式,审计机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审计机关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能够满足社会对审计机关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审计项日的组织方式:1.1业务部门组织模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业务部门组织模式是很多审计机构采取的组织模式。业务部门组织模式的核心是各级审计机关需要按照审计业务类型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部门,比如说,内蒙古审计厅主要划分了以下几种部门:首先是主要负责财政审计业务的财政审计处,其次是主要负责固定资产投资业务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然后是主要负责社会保障业务的社会保障审计处,最后是主要负责金融业务的金融审计处。每一个部门所办理的审计业务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将不同的审计业务交由不同的审计部门来组织实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审计任务更加简单。除此之外,不仅仅是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还有审计处理处罚意见都是由业务部门来实施的。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审计项目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这降低了审计项目的可信度,这也是导致“四分离”组织模式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原因。1.2“四分离”组织模式。我国的社会法制建设逐渐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并且我国大多数的审计机构都出现了职能分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四分离”组织模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在2006年的时候,湖南省湘潭市审计局最早提出了“四分离”组织模式的概念,“四分离”组织模式分离了审计项目的以下四个过程:首先是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其次是审计项目的查证,然后是审计项目的审理,最后是审计项目的执行。“四分离”组织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审计过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提高了审计项目的可信度。但是,“四分离”组织模式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四分离”组织模式会使审计所需要的成本更加多,同时还会使审计项目的管理更加困难。
2以共享机制为主的数字化审计资源组织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分析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和区别,并对现阶段我国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模式;适用性分析
随着国内外重大审计失败事件的不断发生,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审计职业界和学者的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4年10月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如果审计风险准则一旦正式生效,将使我国的审计风险准则与国际接轨,并引导中国注册会计师实务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因此,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解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审计方法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审计发展的早期,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目的是为了促使受托责任人在授权经营过程中做出诚实、可靠的行为,审计方式是详细审计。审计的重心在资产负债表,是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审计,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这种审计方法就是账项基础审计方法(accountingnumber-basedauditapproach)。二是从1950年代起,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审计方法重点在于注册会计师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环节,注册会计师通常将其涉及交易和账户余额作为审计的重点,甚至进行详细审计;对于可以信赖的内部控制环节,通常将其涉及的交易和账户余额进行抽样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降低审计费用。从方法论的角度,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作制度基础审计方法(system-basedauditapproach)。三是1970年代以后,由于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显露缺陷,一种新的、以风险防范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逐渐兴起,从方法论的角度,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方法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risk-orientedauditapproach)。
回顾审计方法的发展历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审计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合理地扬弃了作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且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微观、中观乃至宏观),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宏观环境,以推进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发挥政府绩效审计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审计体制;审计准则;审计指标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审计工作的重心从真实、合法性审计转移到绩效审计上来,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审计事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国家财政支出或资助的投资项目的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地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可行性
企业管理审计模式初探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着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诸多挑战,企业要靠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管理审计,以促进管理职能的健全和有效,防范管理漏洞和失误,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需要通过管理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为企业改善管理发挥鉴证和服务作用。然而企业内部管理审计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审计对象复杂、审计内容广泛、审计程序和方法不确定,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认为通过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模式开展管理审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模式的由来
管理审计,仅从字面理解可以分别从审计和管理两个视角来看。其中,审计视角关注风险和控制,控制目标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规的遵循、资产的安全完整、信息的准确可靠、经营的效率效果等方面,控制都是聚焦于风险评估基础之上的控制。审计目标就是对控制认定的验证。而管理视角除关注控制职能外,还关注计划、组织和领导等职能的实现,其中计划职能关注目标制订,组织职能关注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领导职能则关注管控模式、权限分配和管理责任等。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效率和效果。将审计视角和管理视角有机整合后,管理审计就是以风险为导向,在关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对核心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审计,以达到防范风险、提升效率的目的。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为企业管理和效益服务,并将服务寓于监督之中的一种审计模式,它根据管理目标设定审计目标,进而设定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从而使审计结论能支撑管理目标的实现,该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模式的构成要素
1.管理目标的。“钻石”模型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模式强调管理目标在管理审计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克服管理视角的多维、审计标准的缺乏等管理审计的难点。因此如何确定管理目标就尤为重要。一般而言,经营管理活动的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效率、价值和风险4个维度,这4个维度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管理目标,这就是管理目标的钻石模型,如下图所示:2.项目策划三段论。审计项目策划是管理目标导向型审计模式能否成功应用的基础,合理有效的策划,使管理审计项目成功了一半。笔者认为,在管理审计项目策划阶段可按照“分析需求-设定目标-策划审计内容”的三段论模式设计审计方案,其步骤如下:首先,聚焦管理需求。从与被审计业务管理相关的各类信息中分析管理需求,以明确管理目标。审计人员需向有关各方广泛收集信息,包括书面、电子和口头信息及数据,范围涉及与审计对象相关的上下游单位、部门、人员,以保证对被审计业务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从管理、效率、价值和风险4个维度分析管理需求,明确管理目标。通常,管理维度是追求管理的规范、顺畅、简洁、高效;效率维度的管理目标是追求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升;价值维度的管理目标是追求成本最低、效益最高;风险维度的管理目标是追求对风险的有效监控。在管理审计时从这4个维度入手选择核心管理目标并加以细化,可根据需要对四者同时审计,或择其一二进行审计,当然管理目标的选择一定要围绕核心目标,分清轻重缓急,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要注意同一管理活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目标,可以根据审计资源和审计能力而有所侧重。例如,对业务外包风险维度的管理目标可设定为队伍稳定、合法用工,其关注的重点风险是外包人员的合法性、稳定性,而不一定要考虑外包人员的安全风险。其次,根据管理目标将控制要素和管理要素整合进4个维度的审计目标,以保证审计方向正确。例如,针对管理维度目标,可设定审计目标是验证管理模式、职责划分以及制度体系建设是否健全,管理流程与各环节执行是否规范、有效。通常,管理维度和风险维度的审计目标以控制要素为主,兼顾了管理要素,而效率和价值维度的审计目标则聚焦于管理要素。设定审计目标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审计目标与管理目标并非一一对应关系,通常是多对一或交叉对应的关系;二是审计目标设定要合理,要考虑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信息数据的可获取性、审计时间等因素,以判断审计目标的可实现度,若目标选择错误将导致无效审计。第三,根据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设定审计内容,以保证审计内容合理、有效。策划审计内容时要围绕管理目标和审计目标进行,但能否尽快有相应审计发现来支撑审计目标和管理目标,需要考虑审计效率,找准审计切入点,可多选择一些涉及多个管理目标和审计目标需要的业务进行审计以提高效率。由于管理审计对象通常是审计人员不熟悉的业务领域,所以审计内容、程序、方法等应尽量细化,以保证项目相关审计人员能统一审计标准,理解审计要求。效率维度的管理目标是追求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升,相应的审计目标就是发现是否存在劳动效率低下的情况,通常要选择合理的劳动效率指标采用对标方式进行分析评价,对标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包括与同行业对标、历史对标和计划(预算)对标。若数据较难取得或数据准确性不能保证,则不宜进行对标。以钢铁企业为例,首先,对标各单位的劳动效率,以人均吨钢指标反映劳动效率的总体情况及薄弱单位;其次,对标各单位相同工序的劳动效率,可选取相似度较高的炼铁、炼钢、热轧工序,分析效率差距原因;第三,对标同工序同类工种业务的劳动效率,如选取不同单位热轧工序中通用性较强的包装业务作为切入点,找出效率提高点。若不同单位同一工序的工艺流程等差异太大,在对标时则要剔除不可比因素。策划审计内容时还必须考虑两个要素:一是根据审计对象确定合规性审计的比重,固有审计风险大的审计对象要相应扩大合规性审计内容的比例,相对增加控制要素的审计内容;二是根据审计时间长短确定数据分析对标的重点时段,若审前调研时间充裕,数据分析对标可在此阶段进行,以便于及时发现审计重点,有利于现场审计时核实数据真实性、查明问题根源。
三、管理审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审计模式基础分析论文
【摘要】2006年2月15日,注册师协会了48项审计准测,标志着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形成。而新审计准则体系与旧的审计准则体系相比,其审计模式基础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本文从风险审计模式的三种类型入手,结合对新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分析,认为我国旧的审计准则是建立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而新审计准则是建立在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
审计模式是审计目标、范围和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它回答了审计应从哪里下手、怎样着手进行审计以及进行审计的时间等。随着的,审计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根据审计切入点的不同,审计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账项导向模式、制度导向模式与风险导向模式。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存在明显不足、适应不了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系统分析与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编制与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能在源头上把握被审计单位发生舞弊及错误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又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风险导向模式、风险基础战略系统模式以及改良风险导向模式。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所谓传统风险导向模式实质上是发展了的制度导向模式,它只是在制度导向模式中引入了风险测试,提出了从风险点切入的审计策略,建立了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测试,但是它并没有改变制度导向模式下自下而上的从交易项目报表测试综合成审计结论的审计方向,而且其固定风险的量化测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不是相对客观的量化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1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就是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对象,通过相关部门的工作,对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针对其开展的审计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监督作用的发挥。在现阶段,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有着时展和经济进步的必要性。1.1旧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要对象的不断发展,旧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在新的要求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有必要进行审计模式的创新发展。虽然旧的农村审计站的模式,在以前的审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是不断前进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对旧的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1.2审计模式的创新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审计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能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处理。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变换。作为主要监督者的审计工作也要有新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起到监督作用。1.3审计模式的创新可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科学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有着必要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前进的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可以促进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活动的有效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其更加科学的发
2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根据审计工作本身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审计模式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审计组织模式和审计行为模式。农村集体经济设计模式的创新可以从这两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效开展。2.1审计组织模式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是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效率提高的保障。审计组织模式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等部分。2.1.1领导体制创新。领导体制是审计工作的“头脑”,对整个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地领导以及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占据重要地位的领导体制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领导,将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划归到国家审计机关的主管部门。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在国家审计机关下属设置专业的农村经济审计部门,来开展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审计工作。2.1.2组织结构设计。在国家各个机关部门都在实行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工作原则的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组织结构设计也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在组织机构设计创新中,审计机关将排出专门的机构,以县级行政单位为独立区域,对其所辖范围内的各个乡镇的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进行统一的受理和处理。2.1.3运行机制完善。运行机制的完善是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运行机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将基层的工作部门划分为审计部门和责任追究部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发现问题有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时候就需要责任追究部门开展相关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计部门工作的专业分工,同时可以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2.2审计行为模式创新。审计行为模式是审计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包括审计制度与规范、审计形式与内容、审计手段与方法以及审计结果处理与运用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2.2.1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开展。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可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开展。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审计制度的建设处于重要的地位。制度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所以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注重于实际工作需要的结合。2.2.2丰富审计类型,强化审计内容。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类型,就要求审计工作的类型不断地丰富,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审计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2.2.3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能力。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审计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在尽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培训以及对能力突出者的选拔,来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的职业素质。拥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工作人员,能有效地应对审计工作中的困难,同时也可以促进审计模式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而言之,审计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的为主要对象开展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虽然在这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不断创新,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成永菊 单位:云南省弥渡县红岩镇农业工作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