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假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6:49: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假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假设探究论文
一、假设涵义的进一步分析
前述对假设的前两种理解都不适合用于解释审计假设的涵义。
首先,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科学研究活动,不存在提出假说然后验证假说的过程。审计仅仅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证据,然后依据证据所反映的结果作出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因此,用假说定义或解释审计假设是不恰当的。
其次,审计实践活动也不存在以假设为基础进行推理的过程。所以,用公理或者定理解释审计假设也说不通。
上述对假设的第三种理解为:人们在进行某种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对象及与活动有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状况的预设或者判断,这种预设和判断为人们即将实施的行动提供指导。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这第三种理解应该最适合于解释审计假设。下面对这种理解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人们总以一定假设为前提来决策或实施某种活动
新时期环境审计的假设现象探索
本文作者:李学岚高永峰工作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审计假设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一)相关研究文献回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假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莫茨和夏拉夫、汤姆•李以及戴维•弗林特。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哲理》中开创性地提出八项审计假设并以此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汤姆•李、戴维•弗林特、安德森等国外审计前辈对审计假设又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审计理论界开始对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进行研究。我国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蔡春教授(1991)将审计假设定义为,对有关审计事物产生、发展与存在的一些尚未确知或者无法正面论证的前提条件,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者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推断或认定。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五项审计假设:即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1]。张以宽(1997)提出了六项资源环境审计假设: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审计监督和鉴证;②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需要评价的;③企业环境管理工作是需要执行监督的;④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经过评价的;⑤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支出和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的会计核算资料是需要鉴证的;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是有能力进行执法监督的[2]。王学龙(1997)提出八项假设,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②审计人员与环境管理责任者之间没有必然利害冲突;③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④环境管理制度可行性和可验证性;⑤环保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性、效益性;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⑦过去认为真实,将来仍然认为真实;⑧资料依据会计准则公允表达。廖洪教授曾经提出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3]。21世纪以来,我国又有一批审计界专家、学者对于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进行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董秀红(2001)研究了我国专家学者构建的审计假设体系:审计责任关系假设、审计主体独立假设、审计事项可疑假设、审计证据可靠假设、审计标准适当假设,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审计假设是为了保障审计顺利实施而对审计环境和审计条件作出最基本的界定,其初衷就是为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达到既定的目标。审计假设一旦受到破坏,审计风险必然产生[4]。李雪,詹原瑞(2003)则以莫茨和夏拉夫提出的八条审计假设为代表,详细分析和阐述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假设将受到冲击,提出受托经济责任的确定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等八项假设,重新构建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审计假设体系[5]。方修宇(2004)以审计环境作为起点,从三个层次提出了六条审计假设:审计能够揭露错误和舞弊假设、审计结果公允性假设、公认会计标准可执行假设、审计主体可信赖假设和审计风险可以评价假设[6]。余中福,郭亦玮(2005)则认为,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假设内容,有什么样的审计假设,又决定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与审计假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审计目标对于审计假设起主导作用,同时,审计假设又是根据审计目标需求所派生出来的,是支持审计目标实现的理论基础及履行审计目标的前提条件[7]。胡志勇,刘花(2005)在总结国内外审计假设研究基础上提出,审计时空假设、适当怀疑假设、证据证明力假设、可验证假设等[8]。刘国常(2006)基于审计关系框架提出审计假设体系应当包括下列要素:经济责任关系假设、可以验证假设、专业胜任能力假设、制度基础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信息传递假设[9]。刘兆明(2006)认为,审计假设要包括审计主体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内控有效性假设、无反例判定假设、正当怀疑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并且提出审计假设的六个特点:客观性、公理性、推理性、可修正性、相对性和指导性[10]。俞校明(2009)在分析莫茨和夏拉夫等前人审计假设基础上,提出基于决策有用观下的审计假设体系:审计主体假设、可验证假设、审计有效假设、认同一惯性假设[11]。朱萍、刘志军(2009)提出,环境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环境审计目标而对某些尚未确知的事物作出客观、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开展环境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12]。在2010年以后,相对以前年度,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假设研究及成果较少。(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1.概况与评价(1)研究成果内容。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第一,审计产生的原因假设。例如,责任关系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等。第二,审计要素假设。例如,正当怀疑假设、审计主体假设(独立性假设、专业胜任能力假设)、证据证明力假设、审计证据可靠性假设、有效性假设等。第三,审计假设特点或者要求研究。例如,客观性、公理性、推理性、可修正性、相对性、指导性等。(2)研究成果数量。从审计理论体系角度观察,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尚未引起资源环境审计及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在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总库中搜索时,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题名,并以精确或者模糊作为限制条件,其他的搜索条件均不作任何限制,则分别得到无法搜集到一篇文章和148篇文章。再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主题,以精确作为限制,其他搜索条件也均不作任何限制,搜索结果分别是,未能够搜到一篇文章和113篇文章。再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主题,以模糊作为限制条件,其他的搜索条件均不作任何限制,搜索结果则分别是65篇和1050篇文章(截止于2012年5月15日)。(3)总体评价。上述成果丰富了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理论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科学性。同时,研究成果质量适用性不充分、预见性不足。部分审计假设、资源环境审计假设指导审计实务有一定差距,对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实务指导作用显示更大的局限性。研究成果数量令人深思,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研究潜力巨大。2.评价原因(1)审计假设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题而作出假设,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假设为重点,以注册会计审计为历史背景等。例如,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假设、公认会计标准可执行假设等。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前述审计假设及研究成果尚未研究或者较少考虑到资源环境及其审计实务需要,当时各国资源环境相对充沛,国家治理不需要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审计假设也不需要未充分考虑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没有必要将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放置在国家治理、良治高度。(2)资源环境审计实务不仅应用“海量级”学科知识与技能,而且跨地区、跨专业。资源环境审计理论是跨学科、跨专业、边缘性、应用性学科理论,横跨多个学科是特征之一。资源环境审计实务是跨地区、跨业务部门。跨地区是指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大多数是跨县、市、省级等行政区域性界线而使审计范围超越一般审计机关正常审计管辖范围。跨专业是指在当前阶段,我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在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等专业审计、审计调查中实现资源环境审计目标。但是,财政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又分别属于审计机关的相应业务部门,在不同业务部门分别对口管理情况下,就需要组织协调,需要有很强的审计管理能力。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又遇到资源环境分属多个部门管理,面临对多个行业、部门、单位及其多个层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业务标准又因资源环境种类繁多、口径不一,其审计标准复杂程度、审计时间较大跨度、整个审计管理难度是其他的专业审计或者审计调查都难以与之相比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环境复杂变化较快、形势日益严峻是客观现实,多个部门归口管理资源环境事务,制度不尽完善、执行又打折扣是现阶段基本国情。已有审计假设及在资源环境领域假设尚未考虑或者难以适应国家治理宏观背景需要。假设是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理论知识,对于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者规律的某种推测性的说明,也是一种将认识由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思维方法。假设如果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则能够发展为规律甚至达到理论层次;若经实践检验得到否定的结论,则应该被舍弃。审计假设要与时俱进,因为,审计假设适用于专业领域实务时,事关审计目标能否实现、审计效率高低、审计效果好坏,审计风险大小。解决资源环境审计深层次、根本问题必然需要国家层面支持,是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与治理决定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必须考虑的基础因素,甚至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决定性条件。如果审计假设不充分有效,在其预见性、科学性、适用性不高情况下,资源环境审计风险必然较高,甚至很可能直接导致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将以失败而告终。
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主要内容
在总体上,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具有相类似而不相同的“公共”假设。这一层次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即一般意义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审计的原因假设、审计主体假设、审计证据假设、审计标准假设、审计报告假设等基本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主体、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报告是任何专业审计都不可缺少的要素,资源环境审计也不例外,无需再进行深入讨论。众所周知,审计按审计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三大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大审计产生原因不同。冯均科(2011)、杨肃昌(2011)等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审计署前任审计李金华、现任审计长刘家义等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有论述。诸如,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国家审计日益重要的领域,其原因也是国家治理需要,特别是资源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资源环境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原因假设对于资源环境审计存在与发展十分重要,由于资源环境审计对象与其他专业审计对象存在较大差别,甚至审计对象不具有可比性,且资源环境审计对象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复杂性。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假设,主要是指责任关系假设。根据资源环境管理及其审计特点,资源环境审计原因假设中的责任及其关系,不应该仅是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应包括社会责任———科学规划、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财政审计、社会保障审计、金融审计等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参与国家治理,但是,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在时间上更长远、在范围上更广大、对于社会成员利益影响更直接。例如,财政资金是公共的,但是,财政资金效益或者损失可能是对大多数社会成员难以直接感受到损益,影响时间可能是短暂的,影响范围可能是局部的,只有一个单位、部门、城市或者较小行政区域,社会保障审计、金融审计也如此。资源、环境领域是另一番景象,资源环境应该审计而未审计或者审计决定未有效执行,影响的是较大区域范围的民众,在时间上更持久,社会成员感受更直接。例如,我国大江、大河、大湖等水资源审计。国家是否授权进行审计验证,国家审计机关能否审计验证,审计结果可否理解、运用,审计决定是否有效执行,通过持续进行资源环境审计能否改变水资源管理效率低、水资源污染较重等问题,其后果影响的不仅是水系周边民众,极可能是流域性的甚至是全国范围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时间可能长达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由于在多数情况下,资源环境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一定情况下,资源环境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无法用经济价值有效计量、衡量。所以,资源环境及其管理,资源环境审计关系国家治理效率、效果,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在于确认或者解除国家治理中相关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是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第二个层次,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核心假设。资源环境审计技术要求高、审计范围较广、审计风险大。研究认为,该层次假设主要应包括:可验证假设、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审计报告可运用假设、成本效益假设。(一)可验证假设可验证假设是指根据国家治理需要,国家可以授权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领域进行验证;审计机关依法对于资源环境管理规划、计划、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能够进行审计;对于各类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审计机关能够依法调查、取证,不存在无法进行验证或者取证的情形。该假设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总体可验证假设和具体审计实务验证假设。1.总体可验证假设是指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解决资源环境深层次、根源问题,授予国家审计机关适当权力,让其能够从资源环境整体规划、设计、执行、结果、效果等方面全方位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验证。即国家审计可以验证国家治理需要的资源环境管理各方面工作,包括但是不限于相关资金筹集、使用等财政财务事项,重点是能够对区域、全国的资源环境发展规划、开发利用保护计划、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执行情况履行法定审计职责。2.具体审计实务可验证假设,主要指国家审计机关能够依法对资源环境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有效审计,审计资源充分、审计管理水平较高及效果较好,不出现某种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审计机关无法进行有效验证,难于搜集到适当的、可靠的审计证据或者审计成本极高而使审计工作步履维艰、望而却步的不能验证的情形。国家治理是系统化、连续不断的,具体资源环境审计实务需要在审计对象变化以后,审计时仍然可以验证、取证。如果无法验证,必然无法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实现预期资源环境审计目标,难以实现参与国家治理。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具有可验证假设是资源环境审计基础性假设,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其他假设的“假设”,是其他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二)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是指资源环境审计报告被国家或者有关部门采纳后,能够通过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整改,达到资源或者环境应该具有状态、数量或者性质等,符合国家治理需要。这是资源环境审计最终目的,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动力”假设。如果没有该假设,即使经过资源环境审计,无法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后,难以使资源、环境恢复到原状或者国家治理需要的理想状态,资源环境审计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为零,难以发挥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功能,难以体现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参与国家治理成果。因为,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地区或者全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不当行为、环境保护中的不足之处,恢复应有或者法定状态,从体制上、机制上消除、抑制不符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行为、现象。如果资源环境不再具有利用或者可修复价值,那么资源环境审计意义得不到体现。正是资源环境经过审计以后,具有更大的价值,才需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否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是资源环境具有可验证假设的重要作用所在。资源环境审计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是目的性、目标性假设,如果没有该假设,或者不具备该假设条件,将难以实现国家治理需要的资源环境审计目的、目标,只能停留在目的、目标的理论阶段,也不能通过审计实务达到理想结果、效果,实现国家治理的意图。因为,资源环境审计只是国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方式,达到资源环境审计目标、目的———资源环境可利用或者可修复,才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所需要的,体现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功能。(三)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是指审计机关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或者调查以后,国家或者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并有效正确运用审计报告等审计结果,采取相关措施优化资源开发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与整体效益、提高并维持环境保护处于高质量。我国审计机关的“权力”与“权利”都十分有限,甚至还有些不足,如果资源环境审计报告不能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或者单位社会公众理解、有效运用,资源开发与环境恶化等将难以得到根治,势必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在国家审计系统内部、全社会系统中将受到质疑,甚至有可能失去其重要性的可能。国家治理是系统工程,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国家审计、治理的最终目的、目标需要采取一定方式、方法。与资源环境相关的各级政府及相关资源环境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内容,积极主动采纳资源环境审计建议、执行审计决定,运用审计信息适当参与资源管理、保护环境,关注相关的审计建议、执行有关审计决定。如果审计报告不能被理解,审计结果、建议不具有操作性、不能够运用,资源环境审计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不能够完全实现。基于国家治理、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发挥作用的程度,关键是其审计报告等审计结果被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等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且这两者高度相关。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成立与否,主要在于审计机关提供的对外审计报告能力,这涉及国家审计独立性、审计管理体制。该假设是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关键的假设,在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主要因为,基于实现国家治理战略目标,需要通过一定方式、途径,在可验证假设作为前提成立之后,本假设也成立的同时,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才可能成立。(四)成本效益假设成本效益假设主要是指基于国家治理的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领域审计,需要研究成本效益,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审计资源,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取得的成果、效果要大于投入的各种资源价值。这一假设主是从国家治理不仅有国家审计还有其他系统参与,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国家治理方式之一,如果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既定效益,有可能失去其存在价值。成本效益假设还包括具体审计项目方面,在一般条件下,单个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投入的审计资源价值要小于该项目产生的各种效益价值。在衡量资源环境审计效益时,不仅要有经济效益评价,更要有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仅要站在现在的时间维度,更要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维度进行计量。不仅要从一个单位、部门、地区角度,重要的是从更大范围甚至从全国乃至全球高度计量。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可以忽略不计成本,成本效益假设不适用。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要从子孙后代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人类生存角度考量。这一假设说明资源环境审计既不能不开展,也不能盲目开展。它主要是从指导资源环境审计实务规划、选择项目的实践角度提出的假设。基于国家治理需要,该假设要求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一样要力行节约、注重审计现场管理,审计过程中的效率,审计之后的效果、效益。因此,要加大资源环境审计技术研究力度,以强大的资源环境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支撑,降低资源环境审计成本,国家审计机关在不具备的审计胜任能力条件下,要加强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交流与合作。成本效益假设在每个审计实务项目的全过程都需要考量、落实。
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内部各要素关系
审计假设问题研究论文
一、审计假设的涵义及特征
所谓审计假设,是指为开展审计实践,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所设立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条件。它是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作出的合理的、但仍需证明的命题。依据这些审计假设,才能确定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审计的过程与方法,审计承担的责任范围等。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关于审计假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独立性2、非矛盾性3、主观见之于客观4、客观性5、抽象性6、有效性7、逻辑性。
二、研究审计假设应说明的几个问题
1、应参考会计假设
因为审计主要是借助会计信息,并以其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审计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样,会计假设的提出也会影响到审计假设的提出,故应考虑会计仅设是怎样提出的。
2、要区分审计假设与审计原则
信息监督论文:会计信息监督的影响综述
本文作者:方丽陈君工作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一)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动机冲突根据詹森和麦克林的REMM人性假设理论我们知道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也毫无例外地遵循自利原则。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利性体现为对审计收费和客户数量的追求。在对某一客户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总是尽量争取更高的收费;另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客户,注册会计师总是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争取到最多的客户,甚至以竞价的方式拉抢业务,以最大化其收入。同时又由于当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所的审计报告不满时,最直接的制约方法就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从而试图改变公司的审计报告类型,所以,在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注册会计师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利益驱动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利益导向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博弈。(二)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博弈分析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建立(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首先给出该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且风险中立;假设2: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是一致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假设3:上市公司的可选策略为真实披露或虚假披露其会计信息;审计机构的可选策略为公正审计(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或不公正审计(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假设4:上市公司选择真实披露其会计信息时的收益为R;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的收益为S;假设5: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产生的“操纵剩余”为△R,但是若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那么上市公司将无法得到“操纵剩余”△R;假设6:审计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与上市公司共谋,默认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行为,选择不公正审计时,审计机构可与上市公司共同分割“操纵剩余”△R,即审计机构除得到自己的正当收益S外,还能得到上市公司“操纵剩余”△R的一部分△Rs;假设7:当上市公司有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而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上市公司无法得到△R,从追求利益出发,上市公司有可能威胁更换审计机构,上市公司的这种可能的选择给审计机构带来的负效用为T。(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构建根据以上的假设条件,我们可以构建出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从表1中得知,只要△R>△Rs,即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带来的净剩余大于零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审计就成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时双方均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3)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扩展在以上模型的假设基础之上,我们再加上考虑到在证券市场上有证券管理部门会对上市公司以及审计机构的种种不良行为进行查处并且进行处罚,同时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债权人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所以,我们为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需要进一步给出如下假设:假设8: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审计机构与其共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行为有可能被发现。假设9:被有关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发现和处罚的概率为X;假设10:被发现后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度为C1;被发现后对审计机构的处罚额度为C2;假设11: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为a,选择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a;假设12:审计机构选择与公司合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概率为b,选择公正审计的概率1-b。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和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的审计都有可能被发现并且被处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就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此时,在利益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再结合扩展假设,构建出扩展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利益博弈模型如表2所示:表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博弈扩展模型注:表中上一个数据为上市公司的收益,下一个数据为审计机构的收益。(4)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扩展模型的分析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2=R(1-b)+b(R+ΔR-ΔRs-C1•X)①选择真实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1=R②那么,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和真实披露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a为:a•ZcK2=(1-a)•ZcK1将①式和②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a=R2R+b•(ΔR-ΔRs)-C1•X•b③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2=(1-a)•S+a•(S+ΔRs-C2•X)④选择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1=(1-a)•S+a•(S-T)⑤那么,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和公正审计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b为:bZcK2=(1-b)•ZcK1将④式和⑤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b=S-a•T2S+a•(ΔRs-T)-a•C2•X⑥从整理得出的③式和⑥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加大对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不公正行为的监督力度,即提高虚假披露和不公正行为被发现并处罚的概率X,那么上市公司的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审计行为的概率将减小。另一方面,提高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C1和审计机构的处罚额C2,加大对做假行为的处罚强度,也将使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选择做假行为的概率减小。通过以上对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与上市公司之间利益博弈的分析表明,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及审计机构的监督和处罚来规范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2.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监督失灵的原因分析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之间的这一种失衡关系是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员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特殊的委托关系。原始委托人是指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所有者的分散、流动导致了原始委托人很难行使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监督。同时,在我国又由于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权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上的委托人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这就形成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会牵制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从根本上就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在审计的主契约下存在着包含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及审计费用标准等内容的子契约,审计机构在审计“交易”的子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审计机构在同行业务竞争中让步、“迁就”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共谋也就成为了一种理性的选择。在证券市场中,为上市公司提供市场中介服务的其他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处于同样尴尬的角色。这类市场中介机构既是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外在约束的主体,又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均会出现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成了上市公司与各市场中介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妥协的过程。
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首先给出假设条件如下:假设1:上市公司有可能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会从自利原则出发选择真实披露或是虚假披露;假设2: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收益为R(R>0),选择真实披露的收益为-R;假设3: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被监管部门查出,所受处罚为M(M>0);假设4:监管部门实施监督职能,其可以选择监督或是不监督;假设5: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成本为D(D>0),如果选择不监督则监管部门可以节约的成本为D;假设6: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被人举报,而监管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监管部门将会受到处罚为N(N>0);假设7: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没有人举报,监管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为0;假设8: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监管部门选择监督,但由于监督水平较差,没有发现问题,此时,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则为-D。(二)监管博弈模型与分析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监管博弈模型如下:1.构建监管博弈模型由上述假设条件,构建出不完全信息监管博弈模型如表3所示:表3不完全信息监督博弈模型注:表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收益。通过以上博弈模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占优策略均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进一步假设,以得出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进一步假设如下:假设1: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为h,那么不监督的概率为1-h;假设2:上市公司进行虚假披露的概率为g,那么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g;假设3: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监管,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k,那么未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1-k;假设4: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督,上市公司做假被人举报的概率为s,那么未被人举报的概率为1-s。在进一步添加以上四个假设的情况之下,结合上述博弈模型,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为:Y=g{h[k(-M)+(1-k)R]+(1-h)[s(-M)+(1-s)R]}+(1-g){h[k(-R)+(1-k)(-R)]+(1-h)[s(-R)+(1-s)(-R)}进一步计算出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为:Z=h{k[g(M-D)+(1-g)(-D)]+(1-k)[g(-D)+(1-g)(-D)]}+(1-h){s[g(-N)+(1-g)D]+(1-s)[g•0+(1-g)D]}可以求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Y坠g=0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Z坠h=0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出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监督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g''''=2Dk•M+s•N+Dh''''=2Dk•(M+R)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选择虚假披露的概率是g'''',而证券监管部门选择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是h'''',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2.监管博弈模型的分析和结论通过以上对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查出的概率提高,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将降低。②加大对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惩罚,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不敢轻易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以此来降低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③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人举报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也将降低。④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增大,则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概率的上升。⑤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所获得的收益越大,证券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概率也将会越大,因为较高的做假收益促使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动机去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而且做假的水平也将会有所提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也将更加重大。⑥证券监管部门提高对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查处的质量和水平时,一方面,导致上市公司虚假披露被查处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概率将减少;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不监督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因为证券监管部门监督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威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降低,从而导致监管部门不需要经常去监督检查,而上市公司也能进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
会计信息的监管者对上市公司是否进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如何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一)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会计法制化建设,严肃会计法纪,完善立法,是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化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做出明确规定。此外,在立法时还应注意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也是能否充分发挥会计法规作用的关键。(二)加大有关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对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根据REMM人性假设理论,我们知道上市公司也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其行为也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计造假都是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都是追逐利益的结果,因此,如果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高于甚至数倍于虚假会计信息给其提供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必然能有效地发挥处罚的威慑作用,从而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三)加强对监管人员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注册会计师作为监管人员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核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机构的公正审计能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不公正的审计则将给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创造机会,所以要对不公正审计的审计机构进行惩戒,对违法乱纪的注册会计师,予以严肃地处理。要加强对证券监管部门的再监管,监管部门本身也是一个利益主体,所以要对其进行再监管,以促使其能很好的执行监管职能,从而更好地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四)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效力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质量,必然能提高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查处的概率,同时在监管部门高效力和高处罚的威慑之下,监管部门不必经常去检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就能够很好地降低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
知识经济影响审计论文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人类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有了超常的进步,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圳的影响,也带来了审计环境的重大变革,使会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审计理论的冲击
1、对审计目标的冲击。当前较为公认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目标不仅要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要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审计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而应定位于整个社会。例如对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状况、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等发表审计意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审计意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可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使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理所当然的,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审计也必将成为审计的目标之一。
2、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通常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审计在建立无反证判定假设时,须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审计在建立会计资料判定假设时,应以会计期间假设为依据;审计在建立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四大假设都受到了冲击。
(1)会计主体假设。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城域空间对经济交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以网络为依托兴起的虚拟公司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它最重要的资产只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虚拟公司外延界定的困难,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模糊。
事务所审计质量论文
一、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的分析
企业融资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股权融资,另一种是债权融资,也可以称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股东同意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并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和增长。债券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等方式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借出资金,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并且获得该公司还本付息的承诺。融资成本是指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融资费用是企业在资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借用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股权融资成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折现模型、股利增长模型等。股利增长模型是基于一固定的股利增长率,并不十分符合实际,现阶段应用也比较少。股利折现模型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但是,多数研究者利用此模型计算出的股权融资成本,明显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有时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样的计算结果显然不符合常理。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经典的计算模型,相比来看简单易懂、操作方便,数据获取较容易一些,在整个估算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客观性较强,测算结果的可比性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估计股权融资成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探讨资产风险与资产收益的关系,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的严格基础假设。它集合了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即选取选择国债的收益率以及所有股票或者所有债权的平均收益率等变量,整理出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认为,投资者面临两种风险,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现资的组合理论指出,非系统风险可以采用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消除。就是因为投资者面临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就包括无风险报酬和风险溢价,股权融资成本则为无风险报酬率与其股票的风险溢价率之和。国内关于事务所审计质量在债务市场作用的研究较少,并且目前仅有的研究也没有一致性的定论,本文采用利息费用占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利息费用占比,即利息支出占公司总负债的比例,利息费用占总负债的比例越高,说明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就越低。由于西方的经济起步较早,因此西方对于市场的经济学研究也就比较早,同时西方的研究学者对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研究过程也较为全面,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类经典理论:“声誉机制”理论(DeAngelo,1981)与“深口袋”理论(Dye,1993)。DeAngelo(1981)认为,当客户公司决定聘请审计师时,由于不同的客户公司。
二、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
有了不同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事务所的每次审计都能够增加其对客户公司的了解及业务熟悉度,从而能够为其自身带来专有优势,但同时审计师也随着熟悉的加深而面临丧失独立性的问题。DeAngelo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依靠审计师声誉(审计师规模)使事务所独立于客户公司从而得到解决。因为,如果享有市场声誉的大型事务所,为其自某一客户公司牺牲了审计的独立性,其行为又恰恰被市场参与者观察到,那么该事务所相比于小型事务所来说,由于自自身处于大型事务在客户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更高的现状中,从而面临着更大的、其他的潜在准租金的损失。最终DeAngelo得出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即越有市场声誉,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与“声誉机制”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个著名理论是“深口袋”理论,Dye(1993)提出该理论认为,维持高质量审计可以减少法律诉讼,审计师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越有可能遭遇法律诉讼,因此得出与DeAngelo相似的推论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准确的审计报告的动机越强烈。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即审计项目质量,包括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到目前为止,西方学者大部分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结论均支持两者存在正相关,并认为国际四大确实代表了高质量审计服务。而对于我国的事务所审计情况而言,国内研究学者认为,国内优秀的审计师集中于国内“十大”所中,并且排名前十位的事务所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因此认为国内“十大”所代表了较高质量的审计。综上所述,本文选择国内“十大”所为高质量的审计的替代指标,并且将数据控制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基础之上,以避免干扰。对于股权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09到2010年的深沪股票,剔除奇异值和缺失数据后,保留了88个数据样本,并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而得出,其中大所审计21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67个观测量,配比较为均衡。债务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10—2012年深沪股票,并选择其剔除数据缺失值和奇异数据后的3年里5个时间点即1月、3月、6月、9月、12月的共131个观测量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大所审计46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85个观测量,做到均衡的配比。本文对于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新浪资讯。本文将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定义为高质量事务所,在spss分析工具中取值为1,非前十位所取值为0,为了排除其他审计因素干扰,数据选择中,均选择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数据。Myers和Majluf(1984)指出,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对外融资成本较高,借鉴“声誉机制”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而我们普遍认为,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投资信息,这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得准确的高质量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最终影响融资成本,即审计质量先通过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从而信息情况影响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假设2: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将名次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即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事务所的股权融资成本与债务融资成本均值分别进行对比。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090808421,而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100546377。可以看出,高质量的事务所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同样,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0196936,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2283012。高质量的事务所同样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通过均值初步分析,得出的结论同假设1和假设2相吻合。第一步,运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大所审计和非大所审计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方差显著性差异,得到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所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的两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著性概率为0.705,大于5%,意思为在95%的概率下接受两者方差相等的原假设;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的结。
证分析果,T统计量的概率为0.015,在95%的概率下,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T检验的认为两者的均值想等的原假设,也就是说,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不跨0,这也说明两个成本间的平均值具有显著差异。第二步,对审计质量和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相关性分析。由spss分析工具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0.254,即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17,0.017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定认为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认为在5%的显著性检验上认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的。第一步,我们依然采用spss分析工具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是否大所对债务融资成本即利息费用占比的影响,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到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所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的两组数据,结果如下: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5%,意思为在95%的概率下拒绝方差相等的原假设,可以认为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接着看方差不相等时的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认为两者的均值想等的原假设,也就是说,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并不跨0,这也说明两个成本间的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二步,将对债务融资成本和审计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由spss分析工具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0.409,即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00,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定认为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认为在5%的显著性检验上认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的。以上的研究证实了假设1和假设2,即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具有负相关关系,即审计质量越高,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较高的审计质量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得准确的高质量的信息,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最终影响融资成本。即审计质量先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从而信息情况影响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如果企业想要降低本公司的融资成本,聘用高质量的事务所,可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增强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信心,对于公司的融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利于企业积累资金,开拓市场,较快发展。本文在选取股权融资成本的数据上,选用了2009—2010年的深沪地区的股票,但在随后为了证实时间序列上合理性,本文将研究推广到了2011年和2012年,这几年都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得到与本文同样地结论。但是本文在数据选择的地区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选择相对简单,可在日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志伟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审计风险水平与审计师应对策略
摘要:文章选取2010—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审计风险水平增加对审计收费、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排序Logit模型,探讨了审计师面对审计风险上升所采取的系统应对策略。研究表明:随着审计风险水平不断上升,审计收费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发生变更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且审计师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一定的优序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审计师系统的应对审计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收费;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优序选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企业面临的经营下行压力也日益增大[1],部分企业出于维持经营业绩、融资等各种需求和目的,财务舞弊的动机较为强烈,导致审计师进行财务审计时所面临的审计风险随之加大[2-3]。为了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师是更愿意采用扩大审计范围、揭示信息风险等积极应对策略,还是采用放弃客户等消极应对策略?在不同风险水平下,审计师是否存在风险应对策略偏好或优序选择?审计师为企业提供服务会收取一些费用,即审计收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风险的大小(高雷等,2010)[4]。通常,若客户单位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审计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很可能会被审计师所感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会增加工作时间或增加更多的审计流程,进而提高审计费用[5-6];此外,韩维芳[7]和DeFond等[8]认为,当面临较高审计风险时,他们也可能会出具非清洁意见;但是,若审计风险过高,超过了审计师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审计师可能会主动从风险较高的业务中退出[9]。那么,为什么处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审计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呢?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采取不同的决策对应的成本是不同的。首先,提高审计收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但也会使审计师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增加审计意见购买的可能性[10]。其次,审计师采取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来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市场反应[11],并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12]。最后,对于第三种策略而言,一旦审计师选择辞职,则意味着审计师与企业关系的彻底破裂。总的来看,作为理性经济人,审计师应该会考虑每一种应对策略的相对成本。所以,上述三种应对方式之间很可能出现一定的优序选择。但在已有研究中,这些策略通常被视为审计风险上升所产生的经济后果[13],且没有以审计风险水平的大小为出发点研究相应应对措施,且只探讨了审计师应对审计风险增加的单一策略。那么,审计师究竟会采用何种策略系统的应对审计风险水平的上升?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探讨了审计师面对审计风险上升所采取的系统应对策略,我们认为,随着审计风险水平的上升,审计师会优先选择提高其服务收费;当风险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审计师才会选择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当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审计师的承受能力时,审计师才会选择辞职,并引发审计师变更。换言之,面临审计风险上升,审计师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优序选择。为了验证上述论断是否成立,以2010—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风险水平对审计收费、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排序Logit模型,进一步探索了上述三种行为是否存在优序选择。研究发现,随着审计风险的增加,审计收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且审计师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一定的优序选择特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师的应对策略
审计质量与持股比例无关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数据说明与研究假设;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论与局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假设、审计质量我们用可操纵的流动应计利润来代替、机构投资者作为企业外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当管理层持有公司权益份额较多时,可以防范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研究方法、计算非操纵性流动应计利润的步骤、DDB为股权集中度,用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来表示、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VIF均小于10,所以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公司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低、审计质量受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杠杆、总资产利润率和公司规模的显著影响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以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是,审计质量受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杠杆、总资产利润率和公司规模的显著影响。但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无关。
【关键词】股权结构审计质量
一、数据说明与研究假设
1.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以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数据不完整和ST公司,得到546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所用的数据均来自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CSMAR系列数据库提供的上市公司年报,相关数据的处理和检验时通过EXCEL和SPSS17.0进行的。
审计理论框架研究论文
[摘要]信息认证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以信息认证为逻辑起点,审计理论框架由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要素组成。审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审计实践的盲目性、无序性,大大减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风险和与注册会计师有牵连的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准则
一、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信息认证
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择定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关键。一种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便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即“商品”。然后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以商品为起点建立起《资本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列宁一再指出,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这个‘细胞’的分析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萌芽)。”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亦应是该体系中的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要素,而且是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并包含体系内在矛盾的一切萌芽,应从具备这些特征的要素去寻找。从审计产生的历史看,审计的萌芽状态是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是审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出现之初的状态特征,它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
审计是由原始的会计信息或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发展而来的。从信息认证的产生到审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会计及经济信息的认证开始。
浅论审计结构要素
[摘要]传统的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包括审计目的,审计公设,审计概念,审计规则,审计技术。审计理论结构要素还应增加审计环境和审计风险两要素,据此重新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将审计理论研究建立在审计环境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研究审计理论结构。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的;审计环境;审计风险
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审计”这一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审计无理论”的观点是片面的。审计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审计实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法离开审计理论要求,故有必要首先对审计理论要素进行探讨。
一、审计理论要素
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1961)中主张审计理论结构应是在审计概念基础上制定程序和标准,其关系呈现锥形,概念处于锥顶,程序在锥底。这里,审计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两位学者提出的审计中心概念有:证据应有的审计谨慎、公正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并指明审计概念并未仅此而止。这一开拓性著作设计了审计理论框架,后人论述审计理论几乎都是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该著作被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
1978年,C.W.尚德尔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认定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为审计理论的基本点:公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