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6:38: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监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监督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分析

近几年,我国经济体制正在进行转型,对于企业而言,大多数人认为会计监督已经不能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并且从实际角度出发发现,会计审计工作在一些方面优于会计监督,认为前者可以直接取代后者,此种认知直接限制了会计监督发挥作用。因此,对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不可替代性与互补性分析有鲜明现实意义。

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是相关的会计机构按照会计相关法律规定以及经验,对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等内容进行审查的工作形式,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其检测内容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该类型工作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应用会计相关信息对企业经济以及财务进行监督;第二个层面是实现会计和工作的监督。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它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使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检查,通过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然后衡之以一定的标准,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根据审计工作的不同主体内容,可以将审计监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监督形式:国家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

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分析

(一)必要性视角下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1)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来说,会计监督是企业高层领导以及企业所有者对于内部财务管理的必然需求。从此角度来看,会计的服务主体一类特殊意义的经济主体。其次,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管控者主动要求进行的活动。客观角度而言,会计监督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并不是企业领导或者管理者。最后,对于集团型企业而言,是由多个子公司所组成,众多子公司与集团之间相互依赖,势必会产生资金借调等财务活动,所以会计监督存在十分必要。(2)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来说,审计监督是当下企业发展必须执行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应对新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其次,审计监督是新时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会存在一定偏差,所以需要审计监督进行规范。最后,从企业高层领导角度分析,审计监督是基本决策需求,在领导者进行发展计划以及发展情况分析时,审计监督工作将会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帮助管理者制定计划。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会计监督以及审计监督存在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以及存在价值,可以在各自的工作范围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因此二者地位无法取代,且缺一不可。(二)区别视角下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差别,从经济管理角度而言,二者都属于经济管理手段,并且监督以及管理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在发挥作用时,二者都是依赖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但是二者究其根本是两种体系内容,需要各自发挥作用,也具有一些鲜明的区别,例如二者形成的基础并不相同,服务主体与执行主体也不同,其中会计监督执行对象为相关的会计人员,而审计监督工作执行对象为财务工作或者是经济体制等内容。以上这些明显的差别决定二者虽然存在相同之处,但是却不能进行替换,对于企业而言,缺少任何一种都无法保证经济稳定。(三)优缺点视角下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1)会计监督的优点及缺点。对于会计监督而言,其所具有的优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该工作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其中直观性主要指的是监督对象直观。其次,监督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发挥作用,大多数发生在财务人员工作时,因此具有鲜明的实时性。最后,该类型监督工作会贯穿财务工作全周期,具有一定的全程性。缺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会计监督工作往往对财务人员进行监督,无法对相关领导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监督人员无法在法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所以会进一步降低监督力度、(2)审计监督的优点及缺点。对于审计监督而言,其所具有的优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该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中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机构与企业财务部门相互独立。其次,审计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所以更加具有权威性。缺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因为审计监督需要建立在会计监督基础之上,所以会受到会计监督的影响。另一方面,审计监督往往都是事后审计。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会计监督工作是一种立足于财务人员的初级监督方法,可以在发挥作用时弥补审计监督工作在时间层面以及审计程序角度上的不足。而审计监督其实是对会计监督工作的一种二次监督形式,可以从监督范围以及监督层次角度弥补会计监督的不足,二者相辅相成,是一种互补关系。

三、结语

查看全文

抓好审计监督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审计质量,我们准备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审计监督:

1、关注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财政改革的深入,预算执行审计将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加强预、决算监督和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使预算规范化、合理化,探索预算执行审计的新内涵、新方式、新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

2、关注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政府投资的力度必将加大,政府和社会对投资审计的期望也在提升,特别是一些投资数额巨大、建设周期长、设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系民生的项目工程。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任务将更加艰巨。

3、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专项资金审计

查看全文

乡村财务审计监督模式

前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人口仍然分布于农村,农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农村财务的审计和监督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基层组织健康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体系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谐农村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党和国家一直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节点。2006年中国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再次强调了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农村经济、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这不但形成了指导性的文件,并且凝结了全社会的共识。

1.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体系的现状

应该看到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体系在历史上取得的良好效果,体系对维护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和保障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着各种负面的影响因素,这制约着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的执行和效率,也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党群关系,具体说目前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着如下的缺点和不足:

1.1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组织机构不适应

目前的形式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后,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广泛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农经干部会计的同时又承担集体经济工作审计,使得监督流于形式,不能良好地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式,并且容易出现系统上的经济风险。

1.2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条件不适应

查看全文

审计监督制度(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市、区(市)审计机关分别在市长、区(市)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审计监督工作,履行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规定的职责。

市、区(市)审计机关分别对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第三条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查看全文

精准扶贫审计监督研究

【摘要】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扶贫;精准审计;审计监督

全覆盖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1]。从数量上看,现阶段我国贫困人口仍占相当大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至2016年底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35万人。从分布上看,大多数分布在偏远山区,从其诉求上看,日趋多样化。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2]。为了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应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要建立精准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实现贫困人口同步小康。

一、精准扶贫审计研究综述

精准审计是监督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国家扶贫工作切实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刘启亮认为,审计作为职能部门,在“拨付、兑现、公示、报账、检查、审计”这一财政扶贫资金全程动态管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跟踪审计能够对违反规定拨付、使用、管理资金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检查,以助于发现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规违纪使用专项扶贫资金的行为,确保扶贫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中国海洋大学李雪建议,以项目为平台,审查项目安排是否精准,关注扶贫项目的效益和寿命;以资金为主线,审计资金使用是否精准,有无挤占挪用、滞留沉淀等问题;以管理为抓手,审计扶贫措施是否精准到户,扶贫对象是否精准;以绩效为目标,审计扶贫脱贫成效,关注扶贫脱贫长效机制[3]。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它是指审计机关在自己的职责区域之内及权限之下,对审计对象诸如公共资金、国有财产及资源的全方位审计,做到不存有盲区和死角。徐薇[4]认为结合国家审计及其实施环境的现状,通过对制约因素的深入剖析,实现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当进一步创新审计资源整合模式、加快审计制度规范建设、探索审计“走出去”战略,优化审计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秦荣生[5]认为,大数据可以促进持续审计方式的发展、总体审计模式的应用、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相关关系证据的应用、高效数据审计的发展和大数据审计师的发展。上述学者在大数据、精准审计和审计监督全覆盖方面分别有所研究,但鲜有专家学者从审计监督全覆盖角度利用大数据这一新兴技术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忽略了通过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健全精准扶贫管理机制、提升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运行质量和精准扶贫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强大作用。运用大数据的“相关关系”理念,实现财政、农业、扶贫、民政、社保等多部门数据的关联共享,运用审计监督全覆盖理念,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开创精准扶贫的新局面。

二、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审计监督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管辖权限,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决定。

第三条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协助执行审计决定的有关部门必须执行。

查看全文

审计监督调研报告

新修订的《审计法》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监督的精神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规范审计行为,坚持依法审计和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适应了形势发展,总结了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惯例,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强化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通过学习,就强化审计监督手段,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行使好审计职权谈一点意见。

1、对社会审计机构的核查权。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这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审计范围,理顺审计机关与社会审计机构,法定审计对象的关系,有了法律依据,也为审计机关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明确了法律责任。我局已在学习《审计法》过程中,制定了《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计项目管理办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2、帐户查询权。审计机关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金融机构的帐户。审计机关有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这为我们在审计中,查处多头开户、设帐外帐、公款私存等违纪违规问题,有了履行职责的手段。对于公款私存的查询,一定要注意证据,应慎用这一权力。

3、资料、资产封存权。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转移、隐慝、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转移、隐慝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有权予以制止。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对其中在金融机构的有关存款需要予以冻结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4、建议暂停拨付资金权。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暂停使用。在使用这一职权时,一定要注意不得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的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5、提请协助权。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这为审计机关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协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审计机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查看全文

审计监督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和规范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保证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根据《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入学习修订后的《审计法》,提高对审计监督工作的认识

《审计法》的修订,是在《宪法》框架下,从立法层面对政府经济监督职能的强化,对于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部门一定要从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切实做好《审计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

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加强财政预决算管理。要注重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问题、重点资金进行审计;注重对部门综合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注重检查执行财税政策的公正性和预算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注重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程序和跟踪使用效果。审计机关通过审计监督,促进预算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加强管理、依法理财,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正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继续深化乡镇财政决算审计,监督财政资金筹集和使用

查看全文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研究

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联系

(一)二者基础依据相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都是依据企业所披露的各种会计凭证、财务报表,对此加以专业性分析,客观的反应企业经营成果,共同监督企业会计主体各项经济活动的发生。(二)二者的目标相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都是根据国家政府有关法律规定,对企业会计报表开展再次核实工作,披露企业各个经济行为是否合法,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三)二者相辅相成。从监督过程来看,会计监督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监督,对所有的经济业务都秉着“一视同仁”,没有重点性,而审计监督是对企业特定的经济活动进行重点分析,能够突出企业重大交易事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

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之间的区别

(一)二者的性质不同。会计监督是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在工作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审计监督是从外部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其合法性,以此督导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性、合法性工作。(二)二者的监督程序不同。会计监督是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监督活动贯穿于经济业务发生的全过程,从原始凭证的发生到财务报表的编制,因而更注重监管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而审计监督只是对企业某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不会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三)二者权责不同。会计监督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杜绝企业出现会计违规处理现象的发生,全方位监管企业各种会计信息的处理,及时解决财会人员舞弊现象,必要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寻求解决方法。审计监督是完全独立于企业的一种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行使再核查权,出具相关审计报告。(四)监督对象不同。会计监督是为了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其监督对象自然是经济业务本身,即企业各种原材料、固定资产、生产成本、有价证券、会计凭证进行监督,规范财会人员工作行为,保障企业经营环境的合法性。审计监督的对象包括处理经济业务本身和经营成果,它还引用了统计、会计等诸多资料审查,因此监督对象包含会计监督对象的同时,还拓宽到企业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的资金流动上。可见,审计监督对象比会计监督对象要多得多。

三、企业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意义

会计监督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资金使用方向进行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将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都控制在国家财经法规要求范围之内,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有效审计监督是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保证税务机关严格依法办事的关键。同时,对于监察、督促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遵守税法,依法纳税,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关系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监督怎样在互联网环境下发挥有效的监管效能,是企业实践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监督越来越成为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作为企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会计监督和企业监督的研究目前多是从传统的模式出发,并未结合网络化环境的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来探讨二者的存在关系,本文试图从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和怎样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提升企业的监督水平几个方面来探讨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存在关系,期望能对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水平的提升有所启示。

关键词:会计监督;审计监督;存在关系

201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并且应当在统筹安排、推动发展、客观求实、依法审计的原则之下进行。由此可见,我国的审计监督工作已经有所改变,开始对实效部分的重点关注。会计监督是企业监督的一个重要部分,同审计监督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企业监管水平的有效提升与企业业务水平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直接相关,所以探讨二者的存在关系对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业务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企业会计监督本质是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对《会计法》所赋予的职权限的履行,而审计监督的本质则是企业的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履行《审计法》所赋予的职责权限,企业实施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规避企业的外部违法风险和内部暗箱操作,外部的审计监督可以为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的合法化提供保障,内部的审计监督可以为企业内部的财务开展和经济活动的规范化提供保障;第二,可以通过对管理层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指导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可以使审计在风险防控、内控建设、法人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第四,可以更好地营造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激发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

二、关于企业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探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