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6:27: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审计环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环境

环境审计研究报告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了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意识活动。国际社会将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并列为世界性三大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我国的李鹏总理亲自率团出席会议,并庄严承诺中国政府将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此后不到两年,我国就编制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和实施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核心是发展,要求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由于这些沉痛的教训,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近1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订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审计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并全力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

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召开以环境审计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大会,大会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和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作为一个最高国际审计机关组织,它所倡导和鼓励的审计方向必然是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关注的重要领域,必然对各国的审计工作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而这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环境审计赖以存在的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环境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前瞻性的初步探索,借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的立法、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丰富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环境审计的定义、意义和目标

㈠环境审计的定义

查看全文

审计信息环境控制思考

进入21世纪,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我们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迅速普及,不但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也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信息化促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控制要点等等发生重大的变化。面对变化,只有正确应对,才能适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任务的需要。

一、信息化环境下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环境下电脑操作无形化和存储介质无纸化

信息化环境中,人员之间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身份的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信息系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易于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迹、印章等在电算化环境下已无处可寻。此外,手工环境下,记录在凭证、账簿、报表等纸介质上的会计记录其勾稽关系较为明确,而在电算化环境下,由于会计记录被存储在磁盘、软盘等磁介质上,不宜实施签字、盖章等手段,而且磁介质很容易被改动,于是,数据的可靠性、原有纸制审计证据的减少、内部控制体系(会计处理及业务处理流程)的变化成为内部审计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及如何尽可能避免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是电算化内部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稽核机制削弱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查看全文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概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和必要性,从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的现状入手,总结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指明了该研究的发展力向。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解决策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强化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审计也被提上日程,而环境绩效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力量集中在了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合规性审计上,而环境绩效审计开展的比较少,忽视了对环保项目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必须不断总结环境绩效审计一实践经验,努力创新环境绩效审计技术与方法。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和必要性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是指为了达到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手段。它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方法组成的,包括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和特有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与环境绩效审计质量密切相关,是决定环境绩效审计质量的关键。因此,全面正确掌握运用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对于保证环境绩效审计质量,搞好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有其必要性。

1.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需要

查看全文

会计环境审计探讨论文

一、环境会计、环境信息披露及其重要意义

(一)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

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的权威定义。各专家学者所探讨的环境会计,多是针对国外的情况进行介绍和评论。但是,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看法也不够统一,从笔者掌握的外文资料来看,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都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其中,环境差别会计事实上是传统会计中处理环境问题的部分,它以货币为单位计量环境问题对公司带来的财务影响;生态会计则是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领域之外的新发展,它以物理单位(例如千克、焦耳等)计量公司对环境造成的生态影响,并进一步划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外部生态会计和其他生态会计三个分支。就此而论,国外的环境会计实际上是一种把生态效应、资源资产、企业环境补偿及其相关财务处理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体系,与我们一般称谓的财务会计大相径庭。

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是环境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在于各企业的范围内,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以及“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由于这样的信息一般是用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表示的,所以也常被称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二)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应当说,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很多属于宏观性的,比如,国家对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这些投资带来的效果怎样呢?就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还很难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可是,在企业范围就不一样了,企业对自身因治理环境的耗费和收益各是多少?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怎样?与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又有多大的差距?应当是了如指掌的。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对外披露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查看全文

内部审计环境之SWOT分析

一、内部审计及其环境概述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于1983年开始建立,至今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及美国发生安然、世通会计造假案件以来,我国更加关注与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国也开始更多地借鉴和采用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定义以及具体实施进行了一些修订,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内部审计环境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对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适当战略的方法。在本文中,对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的SWOT分析就是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环境因素变化的国内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国际大的背景中遇到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一)内部审计环境之优势分析。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内审部门能够及时获得企业生产经营与内部管理的最新资料,洞悉企业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是企业内部的免疫系统。鉴于企业内部审计的重大功能,2003审计署修订了与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揭示着我国的内部审计从国家审计的辅助地位变为独立行使监督职能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国关于内部审计准则与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具体而言,在1983年至今,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使内部审计对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政府及企业的需求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具备了更强的适应性。(二)内部审计环境之劣势分析。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审设立在企业内部,独立性较差,尤其当内部审计直接隶属于管理层(CEO)的领导之下,审计独立性更差,导致内部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较低。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不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与审计技术手段较国外相对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也不够强,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的质量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三)内部审计环境之机遇分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腾飞,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得到更多体现,内部审计也将越来越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另外,我国政府也在大力加强“阳光政府”、“权力在阳光下”工程的建设,使得我国政府工作透明度的提高和加强了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同也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技术与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机遇”。(四)内部审计环境之威胁分析。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内部审计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威胁。具体而言,信息技术提高了审计效率,但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给内部审计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突发状况的出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干扰也很容易给审计工作造成困难。“网络黑客”正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显著地威胁的代表。因此,我国在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时时刻刻提防信息技术给我国内部审计带来的威胁。信息化程度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工智能,削减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需求。除此之外,内部审计还存在一大威胁,即内部审计外包。国内的学者李益求(2015)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活动对企业治理绩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孙凌云(2010)认为内审外包对于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蒋国发(2004)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在于获得先进审计技术及优质服务、降低运营成本、降低成本、提高委托效益。这些研究支持了内部审计外包,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的上市公司和一部分中小公司也开始了内部审计外包。内部审计外包,将会威胁着企业内部审计岗位的存在和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也会威胁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三、研究结论

根据上文,我们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的面临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因此,我国应正确对待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争取化劣势为优势,化威胁为挑战,使得我国内部审计得到健康发展。具体而言:(一)面对优势,我们应该采取增长型战略,充分利用机遇,大力发展内部审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国际趋同道路。(二)面对劣势,我们要冷静分析不足,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建设的积极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三)面对机遇,积极把握机遇,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大力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四)面对威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逃避。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充分应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使得我们内部审计人员是高质量、高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使得信息化无法替代我们的工作。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把握内部审计环境现状,抓住机遇顺应形势进行调整,我国的内部审计就一定可以应对形势的变化,蓬勃发展。

查看全文

环境绩效审计实证分析

摘要:采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以H省的13家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决策单元,采用营业成本、氮氧化物、固定资产净额为投入指标,以营业收入为产出指标,分别对2019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并对无效DEA的技术效率(环境绩效)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得出H省相关环境绩效水平较优,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模型;审计实证;建议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从《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首次公开披露环境保护模块开始,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至2020年为止已经达到7296.41亿元,相当于2003年环境污染投资额的4.48倍。近十年来,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从2011年的4557.2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6842.15亿元,城镇人民在享受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不忘维护生态环境。随着巨大的环保投入,环境审计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环境合理性审计,更体现在对于环境财务的审计以及环境绩效的审计方面。虽然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但相对于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有差距,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涉猎相对较少,对于环境绩效评价的标准也大有不同。本文通过对环境绩效审计模型的构建以及实际应用研究,期望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资源利用效率,为环保事业助力。

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模型构建

(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模型构建思路

由于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时间尚短,对于审计指标和审计模型的使用也各有不一,因此,作者选用多种审计模型中较为成熟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DEA模型进行检测。DEA模型分为两种,一种为CCR模型,适用于生产技术规模报酬不变,而本文研究的环境绩效审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企业,规模报酬率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采用BCC模型。BCC模型是对CCR的基础上增加了线性约束条件,即Σnj=1λj=1(λ≥0),目的是让投影点的生产规模与被评价的DMU在同一水平上。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其中有m种投入指标,标记为xi(i=1,2,…,m),投入权重为vi(i=1,2,…,m),有q个产出指标,标记为yr(r=1,2,…,q),产出权重为μr(r=1,2,…,q)。BCC模型的表达式如下:DEA作为传统的绩效审计模型,能够很好地求出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值。所谓的DEA有效,是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达到有效。它们的关系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当综合效率等于1时,说明该决策单元DEA有效,没有资源浪费,如果综合效率小于1,则表明非DEA有效,即规模效率或者技术效率没有达到最优。

查看全文

环境审计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探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虽然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从理论研究到审计实践的各个方面尚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环境审计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查看全文

环境效益审计技术方法初探

环境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环境信息收集技术方法和环境效益分析评价技术方法。前者用于发现事实、收集数据、核实有关说法、测试相关程序,后者用于将环境损失或环境效益货币化,以经济评价反映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环境信息收集技术

环境效益审计的信息收集技术沿用了一部分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比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等,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主要有:

实地观察。对整个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布局情况加以观察,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看其工作功能的发挥,并获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取得环境治理状况的直观印象;对于项目、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项目的运作过程。

面谈。向有关人员分别提问并获得回答,采用口头询问同时做文字记录的方式。被询问者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高级主管、一般管理人员、当事人,也可以是有关外部人员包括某方面的专家等。通过与对方的交流了解不同观点、发现线索,但审计人员对所提供的信息应保持客观评价。

问卷调查。当需要向很多单位和人员了解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关键环节:一是设计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非常明确,切忌模棱两可或带有某种诱导性;二是保证调查对象对有关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三是要求问卷发送渠道的顺畅。

查看全文

环境审计必要性论文

[摘要]环境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探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虽然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从理论研究到审计实践的各个方面尚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环境审计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查看全文

审计环境的信誉现状管理

摘要:分析了我国审计环境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审计环境中存在的挂靠制遗留、社会对审计认识不足、社会审计信誉危机、审计队伍人才缺乏、会计环境现状不够理想等问题,提出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执业规范体系,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继续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设立审计委员会,实行永续聘任制和加强人才培养,从而优化我国的审计环境。

关键词:中国;审计环境;审计信誉;审计质量

审计环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诸多方面。[1]审计环境不仅是审计产生的土壤,也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审计环境既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又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它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如何改善审计环境因素来加强我国的审计建设,关系到审计职能能否实现,关系到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衰。

一、我国审计环境现状分析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部环境和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审计内部环境包括控制环境、人际环境、技能环境、客观环境等。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则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

我国的独立审计从1980年恢复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20多年来,随着审计法制环境的逐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行,独立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初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日益发展,独立审计业务的不断扩大,独立审计的地位和信誉正逐步提高,审计的法律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也正在形成。然而,我们也看到审计环境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近几年相继发生一系列的审计失败案,使审计职业界的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审计环境总体现状并不令人乐观。[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