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力转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2:14: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剩余劳动力转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出路
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要摆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压缩劳动力的供给,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是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矛盾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一是压缩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增加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的,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历史上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人口基数过大和自然增长率过高。我们不可能纠正历史上的决策失误,也无法改变目前过大的人口基数,但我们可以抓紧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过快膨胀,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的问题。其次是让非劳动年龄人口脱离劳动岗位(主要是指童工)。据专家估计,我国非劳动适龄人口参加劳动供给的比率,相当于全部供给人口的10%,若能让这一部分人脱离劳动岗位,使之学成一至二种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后再进行就业,一方面可减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一方面又可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
二是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是不可代替的。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要使每个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宝贵,要求人们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都要力求少占地。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同时还要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现有的土地资源免遭破坏。
二、广开生产门路,拓展就业空间,开辟多渠道的转移途径,这是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
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的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从现实来看,我国农业内部就业天地是很广阔的。我国目前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前景十分可观,有2/3的耕地属于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还有5亿亩宜开发的荒地,18亿亩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万亩成海滩涂和3000万亩可养殖的淡水水域,如果这些资源有1/3得到有效开发,可吸纳的劳动力就要以数千万来计。如果再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集约化经营,则可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在农业开发上,必须综合开发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业:在投资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实行科技、资金、物资和政策综合配套:在税收政策上,对开发性农业要给以优惠。通过对农业的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探讨
一、农民要切实转变思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起主导作用
1、农民要认真领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充分认识国家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惠民政策,亲身体验外出务工带来的好处和效益,充分认识我县人多地少、山高地陡、投入大、产出少的实际情况,深刻体会只有跳出“农门”,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才能增加收入,才能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愿望。2、农民要转变恋家守土的思想,有勇敢走出去的勇气。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思想守旧,还没有完全的转变。部分农民不愿出去,存在着恋家守土的思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温饱即安;部分农民不敢出去,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思想,有畏惧心理,担心上当受骗,害怕被人欺负;还有部分农民是不会出去,无一技之长,又不愿参加培训,苦、脏、累活不愿干,技术活又干不了,只有长期呆在家里。3、农民要有学习的愿望,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怕学、厌学在我县的广大农民中是普遍存在的,多年来都是被迫学习。农民要逐渐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变被动为主动,要积极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集训与自学相结合,认真掌握培训内容,破除为领补助或凑热闹而参加培训的思想,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4、农民要加强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过硬的技能,有一技之长。没有过硬技能技术本领,外出打工只有靠力气挣钱,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就业还不稳定。只有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才能在转移的大军中有竞争优势,才能有更好的经济效益。5、农民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转移到那个行业,到任何企业或工厂打工,都要干一行爱一行,要是一个遵章守纪的好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培训机构要规范培训管理体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起核心作用
1、强化培训管理,建立规范化、模式化高标准的培训管理体系。根据用工企业和劳务市场的需求,统筹教学资源,开设相关的专业,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培训,实行军事化管理,强化学员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意识,构建集团化的培训输出网络。2、选好适合农民学习的培训教材,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农民的个体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在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必须针对用工单位的需要,结合农民学得懂、感兴趣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按照“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围绕就业市场的需要、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技能型人才培训。培训工种考核鉴定要跟上,对学员一律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发放技能等级证书。3、培训内容要丰富。即要加强技能培训,又要培训我县主导产业技术:如魔芋种植技术、大河乌猪养殖技术、核桃栽培技术等,还要加强自主创业知识的培训,尽量丰富培训内容。让出去的农民有就业竞争力,提高培训转移率,让留在农村的农民靠科技发展农业、自主创业,才能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4、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理论教学是基础,实际操作才是关键,用工单位注重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要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让学员把理论贯通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培训效果,使用工单位招之及用。5、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结合培训群体的实际情况、用工单位需求、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培训时间安排,劳动力转移培训只能是短期培训班,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确保培训时间,达到培训质量。6、选好培训对象。劳动力转移培训是针对贫困农民的一项政策性较强的惠民工程,选择的培训对象要符合扶贫部门的要求,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力,还要均衡男女比例,扩大妇女就业,坚持由村委会推荐、培训机构把关、扶贫部门审核、个人自愿的原则。7、加大投入。培训机构要统筹资源,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三、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1、高度重视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对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提高了农民收入。(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能有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方面,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思想,形成学科技用科技谈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为广大农民送去知识、送去党和国家的好方针好政策,让农民学科技,靠科技致富。2、完善就业政策,扩大转移率。政府要注重政策引导,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的积极性。3、搭建就业平台,提高转移率。在乡镇建立劳动力市场,抓好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配备人员,明确职责,使农民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接受到就业服务。4、加强政策宣传,增加财政投入。要组织人员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政策,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加宣传、组织费用,建立奖惩机制,把劳动力培训转移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金项目: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研究课题——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解决好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推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一、中国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
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经测算,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为206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虽然这一标准与国际上通用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支出贫困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是确定扶贫标准已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接近国际标准方向转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1当前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过大,是我市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仅占总劳动力的6%以下,而我市2005年全市年末人口109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8万人,约占76.7%。2008年我市农业人口约9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12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4.2亩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1.2未能实现真正的长期性的转移我市现阶段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绝大部分不在迁入地永久性居住。这说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是暂时性的,进城农民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外出务工只是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一种手段。最终他们依然会回到土地上。因此,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的农村、农民问题。
1.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种种原因导致我市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义务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并且,随着教育成本的提高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农村中小学生流失严重,很多孩子未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1.4以青壮年为主。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外出打工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保定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宜章县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宜章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透析
[摘要]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出务工、特色种养、发展乡企等已成为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广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仍存在着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调优培强特色农业产业;引导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的专业化生产工业领域;进一步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发挥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广西;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
现阶段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论文
论文关键词:利益刚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论文摘要:针对现有文献在解释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利益集团理论。从城市集团的利益刚性角度解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有解释及其不足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论不容置疑。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偏差确实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历史原因: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战略的偏差。扩大对轻工业的投资比重,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从理论上说,轻工业的较快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但现实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偏差无力解释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滞后的原因。
12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论现有的户籍制度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这种解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说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户籍制度能够如此顽固地坚持着。以至于持续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正式启动实施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刚才,广信同志通报了前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心恩同志宣读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的《实施方案》,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统筹做好城乡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时期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去年6月,爱军和心恩同志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专程赴福建、四川进行学习考察回来后,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推动这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全面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市和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二是集中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普查工作,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用两个月时间普查33.3万户、调查农村劳动力571799人,普查率87.9%,基本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三是认真开展了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和培训机构培训能力情况调查,掌握了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去年培训学员5428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并实现就业4880人。
可以说,通过前一阶段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下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全省来看,这项工作我们抓得也是比较超前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这项工作的水平与福建、四川等省的先进市比,无论是组织发动程度,还是转移规模效果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各市(县)区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做到自觉主动、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是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经常讲,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要减少农民,就必须积极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开阔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好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收入,走出一条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论文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素质问题。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促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2.5%。大量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1997年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有科研人员数为77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人)的56%,发达国家平均人数(2458人)的3.1%。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数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正式成为农民。而我国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人口的2.5%,这种现状对于未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新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方面都构成巨大障碍。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讨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比较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对这些不同转移模式的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择优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并由此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建设新农村等的关键问题。国外一些国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主要对东亚地区的韩国、日本、拉美地区的巴西以及台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韩国模式和台湾模式
韩国和台湾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它们的农业劳动力份额都已下降至20%以下,比二战初期下降了50%多。从转移模式看,韩国选择了集中型转移方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台湾选择了分散化转移方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是多元的,既有向大城市流动的,也有向中小城市转移的,同时,还有被农村非农产业吸收的。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发展战略和政策上看,两者有共同之处:
首先,韩国和台湾资金都较为雄厚,都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在资金来源上,韩国主要靠资金输入,而台湾主要靠内部积累。据不完全统计,1962~1981年,韩国共吸收国外贷款486.5亿美元,利用外资来增加就业机会。1967~1982年,韩国平均每年新增就业37.5万人,其中,有13.5万人(占36%)的就业机会是由外资诱发的。而在此期间进入台湾的外资的份额却很小。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台湾,进入的外资占岛内所需资金的份额,1961~1965年为16.8%,1966~1970年为5%,1971~1975年为-3.8%,1976~1980年为-8.3%,1980~1985年为-40.7%。这说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已由资金输入者变为资金输出者,并从根本上摆脱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短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