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3 00:38: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物资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物资产计量论文
按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该准则基本上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思路,但是仍然保持了我国的特色。新准则不仅从定义上明确了生物资产的范围,改变了以往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思路,而且首次全面系统地对生物资产和农业活动这一特殊领域进行了规范。
一、生物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一)生物资产的定义农业活动是指企业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可售生物资产、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的管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指出,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概念完全相同。在生物学上,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虽然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和认识还很有限,但是微生物的生产和经营却是农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只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植物和动物,缺少微生物,这是不完整的。目前,被企业作为生产对象进行经营管理的还主要是动物和植物,没有考虑微生物,但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生物资产的概念将不会只限于动物和植物。
(二)生物资产的特征生物资产作为资产除了具有一般资产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如生物转化性和自然增值性;生长周期性;多样性;地域差异性;能够提供副产品;与其附着物不可分割;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具有双重资产特性等。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鼓励企业将生物资产进一步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时,按生物资产的成长特征又可划分为成熟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物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充分考虑我国公益性生物资产数量较多,国有农场等实际情况,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规范了这三大类生物资产的定义、包含的内容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可见,其持有目的是为了长期使用。公益性生物资产,是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之所以将公益性生物资产也界定为生物资产的一类,是因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满足了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能更有助生物资产的确认和会计处理。
生物资产会计规则考虑
2006年2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5号(CAS5),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作出规范,但由于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和企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变化,该准则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之处。
一、生物资产的界定及其会计特征
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中,如何定义生物资产?《辞海》对生物的解释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关于生物资产的定义,可以知道,生物资产是指涉及农业活动并符合一般资产概念要求的动物或植物,而不包括微生物。但在实践中,生物资产及其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征:
(一)生物资产类型的多样性
比照IAS41的生物资产的概念和举例,其范围甚广,包括绵羊、人工林场中的林木、农作物、奶牛、猪、灌木、葡萄树、果树等,但这只是有限的列举,实践中的生物资产远不止这些,还可以包括微生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相关会计规范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生物资产的特点而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一类资产,要研究各种生物资产的共性,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办法和意见。
(二)生物资产业务的复杂性
生物资产会计与税务对比探究
生物资产,顾名思义就是有生命的资产,这也是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最本质的区别。财政部2004年曾颁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但2006年前的若干具体会计准则并无这方面内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单独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这既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也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生物资产的相关会计信息。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首次就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作了明确。以下笔者就生物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作一分析。
一、生物资产分类及会计核算
(一)生物资产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生物资产均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种,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则将其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种。消耗性生物资产是企业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通常一次性消耗并终止其服务能力或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类似于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是并入“存货”项目反映;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一样都属于劳动手段,但在资产负债表上须单独列报;公益性生物资产主要是以防护、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如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提供的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格式中,并没有“公益性生物资产”项目,对于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企业,应增设“公益性生物资产”项目,列在“生产性生物资产”项目之后。
需要注意的是:1、生物资产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及价值转移方式确定的,但有些生物资产开始并不能确定其未来用途,对此,“生物资产准则”与《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均规定,此时先将其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核算和管理,待用途确定后再作转换处理。2、即使开始能够确定用途并按用途进行了分类,如果以后用途改变则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转换处理:如果是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之间互相转换,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或减值准备;如果是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转换为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2007年2月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应当考虑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如发生减值应首先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并以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是公益性生物资产转化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因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应按其账面余额作为转化后有关生物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生物资产计量模式试析论文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
我国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准则所定义的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与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活的动物或植物的概念完全相同。而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生物资产不但具有一般资产的特点,它还有与其它资产不同的生物特性,主要是指生物资产具有生命、是自然生产力形成的价值、生长周期长期性以及部分生物资产与其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等特征。“资产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被计量对象的合理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资产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汤云为,1997)由于生物资产作为计量对象的特殊性,在会计计量上必然要选择符合生物资产特性的计量模式。
二、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对资产本质的理解
从资产定义的演进过程看,对资产本质的理解主要归集为两种观点,资产的成本观和价值观。资产的成本观立足于资产取得的耗费,强调资产的客观存在性和可计量性,认为资产是剩余成本或未耗用的成本,将资产的原始购置价格作为合适的期初余额,对以后如何估价不予考虑。因此计量模式是面向过去,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资产的价值观立足于资产的未来使用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资产实质是企业预期未来经济利益的体现。理论上计量是面向未来,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现行权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采用了资产的价值观。从现实经济环境的发展来看,资产的价值观和成本观都将对资产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国平,2003)
(二)会计目标的选择
有关生物资产会计制度的问题探索
【摘要】文章对生物资产的概念、会计特征作了分析,认为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不应当局限于人工起源和农业活动等,应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准则的规范范围。会计计量方面,可以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估值技术为基础的公允价值为辅”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依据实际情况对生物资产费用的资本化方案进行选择,最后讨论了公益性生物“资产”核算问题。
【关键词】生物资产;特征;确认与计量;核算
2006年2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5号(CAS5),对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作出规范,但由于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和企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变化,该准则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之处。
一、生物资产的界定及其会计特征
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中,如何定义生物资产?《辞海》对生物的解释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关于生物资产的定义,可以知道,生物资产是指涉及农业活动并符合一般资产概念要求的动物或植物,而不包括微生物。但在实践中,生物资产及其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征:
(一)生物资产类型的多样性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摘要:对于农业企业来讲,生物资产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农业及涉农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物资产会计核算规范是企业进行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会计核算办法和指导,在相关准则的引导下,企业可以对生物资产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为其后续的加工、销售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决策和应对措施。可以看出,规范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一、研究背景
会计工作作为企业内外部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加工及销售等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企业吸引外部投资、申请银行贷款、税收减免等其他支持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管理工作,会计工作应根据企业、行业和时代的发展状况适应其发展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生物资产作为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特殊资产被单独列出,正是农业企业会计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生物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1.生物资产的分类。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模式论文
摘要: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不可或缺的资产,其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生物资产计量规定的差异加以分析,指出我国现阶段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必然性。
关键词:生物资产;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
我国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准则所定义的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与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活的动物或植物的概念完全相同。而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生物资产不但具有一般资产的特点,它还有与其它资产不同的生物特性,主要是指生物资产具有生命、是自然生产力形成的价值、生长周期长期性以及部分生物资产与其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等特征。“资产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被计量对象的合理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资产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汤云为,1997)由于生物资产作为计量对象的特殊性,在会计计量上必然要选择符合生物资产特性的计量模式。
二、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对资产本质的理解
农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
摘要:本文从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的背景出发,分析研究当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应用实践构建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体系。最后给出体系的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
一、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的背景
生物资产是我国农业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对其进行准确、高效的核算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益。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相对一般企业来说周期较长,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活动内容也更复杂。而且目前农业生产市场体系不健全,还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方面质量不高,在我国农业发展前期进行核算管理时也未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使农业企业在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核算产生了大量的问题矛盾。
二、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不强,成本管理水平不高,没有严格按照成本核算制度执行相关措施,加上制度本身又不完善,员工的工作行为缺乏监管,使企业的生物资产成本管理乏力,无法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1];其次,会计核算框架设计有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我国相关的会计政策法规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在实行新法期间,企业的生产资料信息又未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操作与承包企业之间的业务行为相互融合,使成本计量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制度是参照行业内标杆企业而制定和完善的,对于制度是否符合企业的客观管理需求缺乏考量,而且制度的覆盖范围较窄,只涉及到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再加上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成本核算对象复杂、核算科目类别较多,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而企业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又缺乏重视,导致成本核算流程混乱,核算水平不高。最后,农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信息化程度不足,虽然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成效却并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匮乏以及农业数据采集方面受限较大导致的,对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效率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分析农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趋势下农业企业工作的运行与管理逐渐变得复杂,正常开展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的涌现,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管理作为农业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应受到经营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综述,并提出部分解决措施,力求提高我国农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
一、生物资产概述及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物资产是指企业对其进行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属于经济资源中的一种,但由于生物资产具有特殊性,生产周期、样品种类等都与常规资产形式不同。对于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来说,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将生物资产和生产成本进行分类并管理。
1.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缺乏。目前我国农业行业竞争性较强,农业生产成本在不断增高,为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国农业企业大多数采用了家族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较为缺乏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导致了企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由于我国农业企业在科技技术方面极为欠缺,除去少数龙头企业,基本上依靠传统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而且,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企业面对融资等问题,生产的规模较小,土地等资源的使用多以租用为主,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生产成本的管理制度是通过借鉴行内龙头企业的制度而发展起来的,或是从财务会计准则的角度所制定的,缺乏针对自身行业的特异性和可行性。并且,他们认为成本管理制度只是为了针对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所设立的,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缺乏执行力。与此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在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过于融入自己的主观思想,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成本管理需要制定一个目标和定位,并从根本上改善现状,才能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
2.高层及员工内控意识缺乏。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一般较为重视资金的投入,而忽略了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无法充分认识到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需要将管理制度和要求传达给企业员工即可,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企业的效益甚至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作为农业企业来说,需要具有较强的财务知识专业性,而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对财务知识了解较为缺乏,导致成本管理能力低下,使得企业效益亏空现象不断涌现。
3.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缺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而且由于农业企业生产时业务较为广泛,可能涉及到多种生产和种植,导致生产的场地、人员等无法进行有效的统一,不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无法体现企业发展的特异性,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国际会计准则分析论文
国际“农业”会计准则的出台背景
在很多国家,农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尤其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而言,农业经常是最重要的行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很早就意识到制定有关“农业”项目的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虽然从事农业活动的大都是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式的企业,通常并不要求他们提供通用的财务报表。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即使是小规模的农业主也会寻求外部资金或补助,尤其是从银行或政府部门,而这些资金的提供者越来越多地要求主体提供财务报表。此外,缩小国家对经济干预范围的国际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上市和更多的投资使得农业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商业化程度越来越大。这就更加需要以合理和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然而,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生物资产,与非生物资产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能力,从而得以生长蜕化或者生产出农产品。企业的管理活动虽然能够促成转化的发生,但它只为生物资产的转化创造了外部条件。这样,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不仅导致了对农业活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复杂性;还使得传统的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改变生物资产性质的生物转化能力所带来的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更加难以用历史成本和以实现为基础的会计模式进行处理。
因此,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考虑制定有关“农业”项目的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缺乏美英等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借鉴;且用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与农产品的计量属性具有较大的争议,因此,有关“农业”项目的国际会计准则虽经过多次讨论,却一直不够成熟而不能出台。199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批准了《征求意见稿第65号——农业》。截至2000年1月31日,理事会共收到来自各国际组织和28个国家的62份回馈意见。2000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人员向从事农业活动的主体发出一份调查问卷,以确定《征求意见稿第65号》中建议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共收到11个国家的20份回复。在考虑了这些回馈意见后,理事会于2000年12月批准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它规定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和主体生物资产收获物的农产品在收获时的初始计量,并且大胆地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于2001年2月22日正式,2003年1月1日开始生效,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尽早采用该项准则。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国际“农业”会计准则制订中的争论与选择
国际“农业”会计准则的公布,最后确定了以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此前,国际上对于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无论是从已有的会计规范角度,还是从有关各方的反应来看,分歧很大。1999年,IASB为《IAS41》而了65号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E65),该意见稿对将要的《IAS41》的范围、计量属性的选择、政府补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尤其是在生物资产计量属性方面,E65就生物资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广泛地征求意见,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在最终收到的61份有效的评论意见中,各方争执的焦点也正是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企业界基本上是支持历史成本的,而准则制定机构、行业协会和学校的意见分歧较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物科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