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23:0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物化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物化学微课探索
摘要:生物化学脱胎于生理学和化学,是化学与生物学的分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等各大基础学科之中。它的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内容丰富且复杂,重难点零散很难被攻克,所以要想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前,各大中职院校为解决如何提高生物化学课堂质量的问题,做了很多探索,本文就微课这个新的教育方式,探讨提高生物化学课堂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微课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应运而生,所谓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内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将“微课”与生物化学有机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化学理论课堂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义
传统的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生物化学内容做成集图片,文字于一体的课件,通过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消化的内容非常有限。因为生物化学这一门学科本身知识量巨大,并且很多知识点都晦涩难懂,中职学生在本身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很难消化这么多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让学生很难提起对生物化学的兴趣。而将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碎片化,专门制作微课帮助学生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课上的知识点。其次是利用微课,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在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解蛋白质合成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做出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蛋白质的全过程,清楚直观地还原这个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个过程,解决学生在理解上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加入短动画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观看短动画,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能够消化这些知识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生物化学教学综述
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内容深奥抽象,相互之间联系多
生物化学学科中所涉及到的新颖的医学名词较多,对于很多学生是从未听闻的,再加上进行解释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一些拗口的医学用语,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生物化学研究的都是机体内的复杂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都是一些结构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步反应都需要不同的酶进行催化,此外还需要激活剂、变构调节等方式等进行调节,更何况体内的许多反应并不是一步或者几步就可以完成的,往往完成一次代谢需要十步左右甚至更多;再有就是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并不是发生在最后一步,而是发生在中间产物,这就要求学生对中间的反应过程也要掌握的很透彻。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最近几年开设护理专业学校在逐年增加,而且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都在扩大,与之相反的却是考生数逐年递减,学校之间招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入学成绩在逐年下降,其相关能力也都在下降。另外,护理专业对文理科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候都是文理兼收,有些学校还招收一些对口、3+2的学生。文科生、对口生以及3+2的学生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很薄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匮乏,使得学生在学习一些空间立体构象时难以理解,尤其是一些细胞内进行的肉眼无法看见的化学反应更是无法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高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探析
1建立课程标准
改革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区分专业特色。课程标准是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大纲,在教学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课学时的分配,实验内容项目的选择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应该根据我校实际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实例,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使老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更有针对性地因生施教。根据课程标准,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药学相关性大的章节应该多分配学时和精力,以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分配实践教学的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中达到平衡,适当增加药学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2人1组,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而不是以往因为人多,很多同学只是看实验,理解实验这种误区。在实践中渗透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
3有效的教学过程
3.1引人入胜的绪论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
摘要: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实现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遵循方向性、科学性、双重性、实践性原则,提升教学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协同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角度探寻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也是当今世界发展较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但由于其知识内容抽象,造成很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困难[1]。同时,生物化学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开设范围最广、课时占比最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医卫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守护生命健康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培养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精神落实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因此,在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具有受众面广、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还能在一定程度提升生物化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1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需要。“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2],当前各高校都围绕“课程思政”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各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未充分显现,特别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一些课程仍游离于思政教育之外。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系统化、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更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多元化社会思潮涌入高校校园,特别是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逐步显现[3],并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丰富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录取层次、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别,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如何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积极健康,但政治意识薄弱。他们对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的关注较多,但由于政治理论知识欠缺导致他们难以对时事热点、焦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舆论的影响,陷入认识误区,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但对传统学习方式不感兴趣。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度,敢于冒险和尝试,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他们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使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生物化学这一枯燥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3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培养的人才未来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守护生命健康为己任,这就对他们的思政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因其与人的生命健康打交道,导致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医卫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大多只有两年,学业繁重,可支配时间偏少,进一步压缩了思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造成学生生命意识、仁爱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欠缺,并直接影响了其职业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夯实学生职业精神根基,在生物化学这一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2医卫类高职院校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
生物化学现状及改革
1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人才的需求
现实的竞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化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必需与这一要求相适应,逐步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适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而生物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实际运用技能及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更好的利用生物化学实验来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就成为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实验室条件建设
实验室条件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学校都比较重视,但由于各个学校的条件不同,在经费,实验室配置,师资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就我学院来说,尽管我院为生物和食品工程学院,由于学科的发展目前不是院系的重点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团队的带头人,因此该研究领域,在实验室房屋分配及相应实验室条件建设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不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向,在加大学科建设同时,加强生物化学实验的硬件建设,利用一切发展机会,进一步完善相关实验设施的配置,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2.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职生物化学微课研究
医学生物化学主要是基于分子水平,进行生命现象本质与疾病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学科。因生物化学内容抽象繁杂,学生理解与记忆难度较大。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随着医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专题教学法,其以专题讲座为主要授课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又如微课教学法,其以“网络视频教程”为表现形式,并以学生自学或教学应用为目的[2]。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能很好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为实现教学目的打下坚实基础。秦皇岛市卫生学校近年来将此二法有机结合应用于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之中,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在校的中职护理学生共2个教学班,随机分为对照班(117人)和实验班(119人)。(二)研究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实验组实验班选取生化教学中5个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法,首先课前学生自主观看《生活中的生物化学系列》的课前微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当中发现桥梁,用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2个学时按照预先制定的《生物化学“健康之路”式专题式教学方案》执行教学,最后制作与《生物化学专题式教学方案》配套的课后微课以弥补课堂容量不足的缺陷,并设计有效的导学指南。两组均安排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
二、研究结果
(一)评定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综合评估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理论考试,两组学生均采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问卷调查包含整体教学满意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易于理解、知识点易于记忆和提升学习兴趣5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满意”、“一般”和“不太满意”3个答案。(二)统计学方法。(三)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考试结果分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评定结果。1理论考试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成绩平均值(85.73±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平均值(76.38±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问卷5个项目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整体教学满意度(59.7%)、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64.7%)、理论知识易于理解(61.4%)、知识点易于记忆(59.7%)和提升学习兴趣(65.6%);对照组:整体教学满意度(40.3%)、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35.9%)、理论知识易于理解(45.3%)、知识点易于记忆(42.7%)和提升学习兴趣(42.7%)。各项目的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为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学工作是教师的首要职责,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密切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我校“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2013年学校决定以全校各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主要专业基础课、主要实践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建设重点,探索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教授担任责任教授,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障责任教授制度的实施。以责任教授为中心成立教学团队,责任教授就是团队的负责人。实践证明责任教授制度有益于促进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是保障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研究和深化教学改革的好措施,值得借鉴和推广。
1学校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目的及管理措施
教学团队等教学基层组织是高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建设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课程为目标,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因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基层组织即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责任教授制度有益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一支合格的教学团队的各项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团队的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及时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还要注意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高水平课程。所以,实施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担任责任教授,负责教学团队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很有必要[1-2]。我校非常重视责任教授制度的实施,把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作为评选院(系)教学工作优秀单位的必备条件,把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作为华中学者和二级教授的必要条件。鼓励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华中学者、二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或参与课程教学团队。要求各院系选拔的责任教授条件是:(1)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教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人格魅力,在师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2)具有高级教学职称,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3)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良,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同行专家认同的教师作为责任教授。学校对于责任教师制度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建设制度。院(系)是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主体,应根据本院(系)学科特点和本科教学工作实际,制定课程责任教授及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实施方案。学校对院(系)的责任教授实施成效进行年度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院(系)评价、教师评价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而且也作为责任教授和其领导下的教学团队津贴分配的依据。
2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思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农学和医学向分子水平纵深水平迈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学领域其他课程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我院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基础课,也是我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和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信息技术)的支撑课程。为了适应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高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学及医学和农学理论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及农业和医学院校中均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繁多、理论复杂、抽象难懂,所以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与学,历来是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广大师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加之本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所以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责任教授制度下团队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打造精品师资队伍;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可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制定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以满足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正持续发生着新的变化与发展。面对越来越专业、规范和创新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标,高校及教师应当重点强化生物化学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武金霞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配套实验教材之一,它以生物化学实验的技术原理与项目实验为核心内容,覆盖了蛋白质、酶、多糖、核酸等为研究对象的11个综合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该书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特色主要包括:
(1)内容架构合理,实验要求明确。在该书的第一篇“实验要求”中,编者明确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包括生物化学的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写作方法等,为接下来的“实验技术原理与基础实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制度基础,而后续的“综合性实验”部分又是实验技术及实验要求综合应用的强化。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一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同时还需要培养严谨、规范、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之前,需要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而就实验报告的写作来说,实验报告的教学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凝练科学的表述方式,为撰写实验科研论文奠定基础。除此以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除了应用操作之外,还包含完整的实验理论体系,要求学生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科学进行实验,该书在不同实验方法的论述前都会专业性地阐释不同实验技术的实验原理,为生物化学实验的应用做好理论准备工作。
(2)实验技术丰富,应用案例的灵活性和专业性水平较高。“实验技术原理与基础实验”是该书篇幅最大的部分,分别论述了生物物质的定性鉴定实验、纸层析技术、薄层层析技术、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凝胶过滤层析技术、亲和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滴定技术等。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编者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并在实验案例的解析之中强化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经典的生物化学实验中更深入地学习、思考和运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理念和实验技巧。除了经典实验案例的演示与操作之外,该书还将实验中的样本、仪器、实验操作以及有效方法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全面囊括了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主要实验原理与操作,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不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3)综合性实验多元融合,高校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不同实验。该书的最后一部分是“综合性实验”,包括11个实验,每个实验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器材及试剂、技术路线、操作步骤、结果与分析、注意事项、思考题等要素,每个实验都涵盖了多种实验技术。就综合性实验来说,教师与学生应当关注实验内容、形式、原理与技术的多样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选择与训练,让学生既能够在综合性实验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同时也能够科学合理地解析实验中的现象与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作者:王菁 单位:河南省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摘要:生物化学前瞻性强、内容繁多、结构和概念抽象、代谢途径多而复杂,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适应和促进本科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工具等方面对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作为生命科学各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发展最快和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前沿学科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上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后继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生物化学具有内容繁多、理论性强、结构和概念多而抽象、代谢途径多而复杂等特点,初学者学习难度和教学难度较高的教学特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不良学习情绪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很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主要是进行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与运用,如MOOC教学、微课教学、webquest教学、超星尔雅课堂等。这些技术方法的应用是教学改革上的重大突破,在很多方面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但是,在技术突破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为了适应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在教学中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完善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和热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进行授课,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和心理环境,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实际需求的延伸,对实际需要的知识学生总是会保持极大的兴趣,愿意以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地去探究。充分利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学习或生活问题的交流,重点关注一些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地对其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或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很多实践证实,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如:结合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讲授人体必需脂肪时,引入与生活保健相关的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DHA(脑黄金)、EPA及其营养学价值;与合理营养相关的概念,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诊断心肌和肝炎等疾病的机理;磺胺类抗菌药物竞争性抑制细菌叶酸合成的机理;卡尼丁(carnitine)通过增加细胞中肉碱的含量,加速脂肪向线粒体的转运,从而加快脂肪氧化而达到减肥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通过清除细胞中的超氧阴离子,保护皮肤免受超氧离子的损伤,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CO中毒是由于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携带氧的铁形成配位键而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所致。课堂上,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地通过一结简单易懂的实例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和应用新知识的兴趣。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物科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