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21:25: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意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构筑“美丽中国”的必然逻辑,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要素。本文以信阳市为例,从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丽中国;市民生态文明意识;问题;途径
美丽中国,是新时期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诗意表达,同时也承载了我们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不可否认,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技术水平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从根本上说全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较高水平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1、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1.1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认识到实践的共同参与。诚然造成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人们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是必须转变市民的价值观念,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观。通过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从传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因此,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内在需要。1.2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这种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聚集和辐射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有些城市为了短期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聚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优势,也确实收获了很多的短期利益,一旦这个城市的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不再具备生态优势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城市竞争力也就急转直下。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城市环境、资本、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1.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市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市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就是帮助市民树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目前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民生态意识提升途径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连同我们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充分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为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意识来指导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民生态意识提升问题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为未来农民生态意识的改善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农民,生态意识,对策
一、生态意识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最早对生态意识这一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的是前苏联一名叫D.B.基鲁索夫的学者。他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方面,反映社会与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综合。”[1]国内对生态意识这一概念论述最有代表意义的学者就是余谋昌。他认为:“从广义上说,生态意识是人类意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关系的反映;从狭义上说,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人类对工业文明时期所造成的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的实际问题所产生的反映”。[2]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多次阐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到:“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光、空气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届,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明确表明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当前我国农民的生态意识现状
近年来,我们国家愈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上来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态意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首先是生态道德意识仍待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其实质上就是指我们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上的道德上的底线以及准则,并由此转化为内在的约束的力量来间接的影响人们的行为。简单理解为出于个人利益,不顾社会道德,而造成的生态问题。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存在于天地之间,必须去尊重我们的大自然,尊重每一个物种,甚至于每一个生命。其次是农民的生态价值意识有待提升。生态价值意识,是指把整个自然界以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主要是强调大自然这一有机体提供各项资源与物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在自然中生存以及繁衍,无时无刻都需要依赖着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节制之心,对待自然资源要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为人类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最后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烈。主要因为其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较低,对国家的法律知识也不是很了解。加上宣传的不到位,有些行为已在法律禁止之内,甚至是当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处罚的时候,还一头雾水。必须从根源上出发,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对农民进行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性的培训,明确法律的红线,才能更好的守法。如果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那么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而且也会危及到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家园。
当代儿童文学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一种在处理人与世界万物关系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观念,它的核心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具有生态意识的文学创作对揭示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无疑是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妥当处理。儿童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力量,如何利用儿童文学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健康的引导,帮助儿童树立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对儿童自身甚至一个民族、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儿童性格的天真无邪、思维的单纯直接,既充满灵气生气又饱含诗意,这种天性决定他们与大自然以及动物、植物有着本能的亲近,因此,儿童文学也就更加关注自然,将动物、植物与人的世界纳入统一创作。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中包含生态意识的文本开始出现,作家的知青生活经验让他们把大自然的丰富多姿与动物世界的神秘灵动呈现给小读者,如沈石溪、牧铃的动物系列小说。随着作家生态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儿童文学所体现的生态内容表现日渐丰富,除了对人与自然互动之间真善美的描写,还塑造了破坏环境、侵害动植物的“恶人”形象,展示了家园毁灭、生命消逝的残酷现实,饱含愤怒、忧伤基调的生态童话、生态散文也开始增多。儿童生态文学越来越成为生态文学大家族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一、敬畏生命,守护生命
在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动物小说总是告诉孩子:忠诚的狗、温顺的羊、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动物的形象因人类的实际利益被角色化,甚至妖魔化,对尚处于懵懂之中的孩童来说,会造成在人生之初就对大自然中众生万物产生三六九等划分的错误世界观。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博士首先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生态思想。“敬畏”就是对神秘而广大的世界心怀谦卑和尊重;“生命”则指世间一切的生灵,无论其进化程度,习性差别,因此,这一生态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善待一切生物。以“敬畏生命”的思想来对待身边一草一木的人,“就会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1]321。当儿童文学作家具有“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小说中的自然世界就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他们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此,野生动物不再只是负面的符号,它们恢复了自在和多彩的生命。沈石溪的《红豺》(又名《豺狼情仇》)还原了豺和狼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在作者的笔下,豺狼不再是让人类一提起就恨得牙痒的野兽,红豺“就像天边的火烧云,因而芳名就叫火烧云”[2]314,而黄毛小狼“身上的绒毛金黄发亮,就像一朵蒲公英”[2]314,它们有大自然天赐的美丽。作者的描写不仅如实甚至带有赞美,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由衷的敬佩和热爱。文中豺、狼、熊、乌雕、花狗等动物都是平等的生命,为了生存奔走,为了亲人拼命,它们的生命价值不低于人!而火烧云的母爱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它的舐犊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动物生命的灵性与高贵。如果人类仍然一意孤行,不敬畏大自然及万物的自身价值,仅视自己为世界的主人,人类的形象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显得更为可疑和霸道。“大自然创造出动物和植物的目的,很可能首先是为了这些动植物本身的幸福,而不可能是为了一个存在物的幸福而创造出所有其他动植物”。[3]332。儿童文学不应角色化、矮化动物,更不应该把动物仅看作一种工具,因其食用、药用价值和满足人类其他贪欲,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就可以被无情地肆意践踏。是告诉儿童世界为我所用,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他者幸福和存在,还是告诉他们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大自然让彼此保持平衡保持尊重,答案是明显的。这对地球和未来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湘女的《懒猴悠悠》通过一只猴子的视角表现了人类的残忍和自大,同时显现了猴子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悠悠觉得人类也太没道理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需要就随便杀害别的动物呢!当然,悠悠知道,人类一般是不会去想别的动物的恐惧和痛苦的。”[4]272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变目前大自然中动植物所遭受的苦难,人类也有感受动植物痛苦和诉求的知觉,通过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传达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生态思想,无论是生态保护的实际还是对儿童思想和心灵的影响、生态人格的塑造,都会产生有利作用。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在成人世界或许并不容易实现,但对于儿童来说却是本能。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依靠,甚至不需要语言,儿童和动物通过心灵和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心思。为了对方甚至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冷凝《射雕少年》、沈石溪《猎狐》中的少年因为自己对“敌人”的不忍心,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猎人”而懊恼。但恰恰是他们对动物们的爱与关怀使他们比冷血的猎手更勇敢,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儿童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关系令人感动落泪,心生暖意。如果每个人都能如书中的少年般心灵纯净,为了动物朋友的生存尽一份努力,我们的生命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就会不再遥远。
二、自然之美,自然之殇
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成为生态文学中的排头兵和急先锋,对当代文学的“自然维度”建构作出了积极回应。文学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儿童与自然的亲近本性,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和歌颂产生热情。在儿童文学中,大自然的性格是被崇拜和赞美的,其粗犷、博大、刚劲的雄性的力量,让人类像对待父亲般景仰尊敬大自然;而她的质朴、包容、柔美,又像母亲般值得人类亲近保护。在生态文学家看来,感受自然之美就是人世间最幸福的状态,“陈阵终于看清了这片边境草原美丽的处女地,这可能是中国最后一片处女草原了,美得让他几乎窒息。眼前是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盆地的东方是重重叠叠,一层一波的山浪,一直向大兴安岭的余脉涌去。绿山青山、褐山锗山、蓝山紫山,推着青绿褐锗蓝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远山泛去,与粉红色的天际云海相汇”。“杨克深深地吸了一口草香说道:我也有同感,这真是个世外草原,天鹅草原。在天鹅飞翔的蓝天下牧羊,多浪漫啊,连伊甸园里可能都没有白天鹅”。[5]345在姜戎的《小狼小狼》里,各种生灵自得其乐,没有无奈和忧伤,草原的样子就是天堂的倒影。无论是姜戎笔下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还是沈石溪笔下西双版纳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抑或是金曾豪描写的水乡江南,都有大自然独到的、人力难为的美丽。自然生态的存在现状与生态作家的美好愿望却总是背道而驰。现实充斥着自然被征服、掠夺,丧失尊严和生命的悲剧,这些作品对于性格和心智接近自然原始的儿童不能不说是理种震撼和伤感,但这对于他们的健康生态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却能够产生一生的影响。在黑鹤《最后的藏羚群》中,可里尽管不知道等待它的是什么,但已经从妈妈和同伴们那种不顾一切的舍命奔逃中感受到,那是比饥饿的狼群更可怕的东西。欲望的膨胀导致人类对自然疯狂地掠夺,藏羚羊的未来也许就是最后一群、最后一只直到灭绝。陆梅的《一只猫的独白》,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声讨控诉人类无限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紊乱,人类越来越多地占有地球公民共有的资源,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就受到越来越严重地剥夺。作者们向人类明日的希望———少年儿童揭示一个可怕的后果,如果人类仍然沿着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一意孤行,不加节制地继续征服和统治自然,等待他们的绝不是康庄大道,而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三、回归荒野,复归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意识研究
摘要:朱淑真才情卓著,诗词创作独树一帜。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照,朱淑真的诗词是女性“他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是女性与自然的融和之歌。其爱情与自然一样,在父权制重压下受到压迫;女性与自然本原性的亲密关系,令她亲近寄情自然,并融于自然;对自然精神的认同,促使其自我意识觉醒,追求女性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展现女性独立的人格精神,强烈地反抗封建父权制的压制。由此可见,朱淑真的诗词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蕴。
关键词:朱淑真;女性;自然;诗词;生态女性主义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女权和死亡》中初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EcologicalFeminism)这一概念,试图号召女性掀起一场生态运动,以期在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重新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关系。当时掀起的妇女环境运动正是以此为理论支撑。受环境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生态女性主义者把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联系起来,并指出,在人类思想范畴和社会结构中,压迫妇女与压迫自然之间的方式是相同的,揭示父权制是统治女性与自然的本质和根源,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强烈批判父权制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1]生态女性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一是认为女性对大自然有着积极的认同感。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女性在面对现实世界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认知方式。相比男性而言,她们更亲近自然,并且积极地认同自然。母亲生养哺育子女,而大自然孕育并滋养天地万物,女性生殖繁衍与大自然滋养万物的生物性特性和角色相同。所以,自然与女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本原性的。二是批判父权制文化。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父权统治下的社会,妇女与自然有着相同的命运,即同被父权制压迫的命运。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掌握话语权,享有绝对的权威,处于支配者的地位,女性被驱逐到被支配的边缘地位。“在西方文化中,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上的联系。”[2]由此可见,男性统治和压迫自然与女性之间在根源上是一致的,自然和女性,一同被囊括在父权制的统治框架中。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没有参与权,在经济地位和社会生活方面属于边缘人,属于“他者”。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认为,自然是客体化,自然也是处于被压迫的“他者”地位。所以,在父权制社会中,自然和女性都属于被压迫的“他者”,自然和女性命运相同。第二,生态女性主义反抗父权制,推崇女性原则,张扬女性意识。瓦伦曾指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都是在父权这一思维框架下运行的,推翻父权制是妇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基本工作。因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宗旨在于,既要揭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存在着的特殊关系,又要批判“父权制”的文化,反对对女性与自然的歧视和压迫,解放妇女,解放自然,将两者结合起来一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生态女性主义推崇女性价值体系,倡导女性原则,提倡女性文化,努力消除父权制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同时重新建立起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这种理论逐渐深入政治、经济、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方面来说,生态女性主义为文学作品评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方式。人们努力从这一新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同时也探究作品中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存之道。在传统文学批评中,古代女性文学家寄情于自然草木的诗歌文学作品,常常被讥讽为缺乏时代气魄的闺阁之作,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批评和观照,这些女性文学则呈现出关怀、爱、友好、诚实和互惠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蕴。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才情卓著,擅书画,晓音律,工诗词,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才能,是唐宋时期留存诗词较为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出生于仕宦之家,处闺阁时生活较为安逸快乐,及笄年华,遵循父母的意愿嫁给了文法小吏,因才学不相称,志趣不相投,婚姻生活孤寂凄凉。朱淑真也曾抗争过,但在封建父权制的重压下,最终在幽怨感伤之中抑郁早逝。朱淑真去世后,生前所作的被评为“淫词艳曲”的诗词,都被她父母付之一炬。但后人魏仲恭将其流传在外的诗词,辑成《断肠集》二卷,《断肠词》一卷,流传于世。朱淑真的诗词独树一帜,充满了对道德束缚的反抗,对封建父权制礼规的蔑视,展示了女性独立的人格精神。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评曰:“朱淑真词,风致之佳,词情之妙,真不亚于易安(李清照)。宋妇人能文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3]朱淑真与李清照处于同一时代,才情与李清照齐名,但不同于李清照的冠绝当时,朱淑真却成为封建父权制社会下被打压的牺牲品,因为她与之抗争和决裂的是具有权威地位的父权制文化,是不可僭越的父权制统治威严。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照,朱淑真的诗词是女性“他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女性与自然的融合之歌。其爱情和婚姻的悲剧,是女性在父权制重压下的体现。女性与自然本原性的亲密关系,令她亲近并融于自然,寄情于自然。对自然精神的体认,催发了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展示出女性独立的人格精神,从而追求女性自我人生价值,强烈地反抗封建父权制的压制。由此可见,朱淑真的诗词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蕴。
一、女性与自然同命运:受父权制压迫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在传统社会中,柔弱感性的女性生活在强壮理性的男性统治下,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父权制长期统治并压迫女性。所以,自然与女性有着相同的命运,她们同是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父权制文化压制的对象,这也导致了人类文明和自然之间、两性之间的根本对立。自然与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父权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所以,女性与自然需要共同反抗的就是父权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在朱淑真生活的南宋社会,封建父权制礼教束缚着女性的身心,处闺阁时要“以父为纲”,出嫁后要“以夫为纲”,女性始终是男性的附庸。朱淑真与其他传统女性一样,摆脱不了婚姻的不幸,摆脱不了被压迫的悲剧命运。但却因其公然地抗拒不幸的婚姻,大胆地追求理想之爱,真情地诉说断肠愁怨,她的人生充满了反抗父权制的耀眼夺目的光彩。朱淑真生活在四时风光俱美的杭州,大自然的美令她沉醉,也激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女子最美好的韶光里,情窦初开的朱淑真内心萌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朱淑真所生活的封建社会,女性不可以随便外出和接触男性。因此,朱淑真只能将对爱情的憧憬融入诗词之中。如:“平波浮动洛妃铀,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新荷》)[4]①眼前娇翠的新荷恰如娇羞的少女情怀,未知莲叶底下是谁“怜”?一语双关地发出疑问,自己将会被谁爱怜?青春年华又会结出怎样的爱情果实?诗人与荷莲的命运何其相同!“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秋日偶成》)“前春水碧于天月,座上诗人逸似仙。采凤一双云外落,吹箫归去又无缘。”(《湖上小集》)她想象怜爱自己的就是风流倜傥“逸似仙”的“萧郎”。诗人大胆袒露心中的理想之爱,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强烈憧憬。最能展现朱淑真对爱情的炽热追求的莫过于《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与恋人携手漫步游湖,水面烟雾缭绕,荷花娇艳欲滴,婆娑洒落的黄梅细雨,更添朦胧情致,深受感染的女子娇憨地倒入情人怀里。“男女授受不亲”是封建礼教严谨遵循的教条,而朱淑真丝毫不顾封建父权制对妇女道德的训诫,亦不屑男性文化熏陶下的世俗眼光,娇痴地“和衣睡倒人怀”,这种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真率而大胆的渴望和追求。然而,女性和自然都是父权统治下的人类社会中的“他者”,朱淑真也像其他女子一样,被封建父权制牢牢掌控,毫无自主追求爱情的权利,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听从了父母的意愿,与情投意合的“萧郎”分离,造成了“天易见,见伊难”(《江城子·赏春》)的爱情悲剧。朱淑真的丈夫是官场俗吏,理想志向和生活情趣与其相去甚远。因此,婚后的朱淑真非常痛苦,日日愁眉不展,忧愁感伤,经常孤灯作伴,泪染罗衣。情感精神的孤独失依,使得朱淑真的诗词充满了断肠愁怨。如“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恨春五首》其五)“断肠芳草连天碧,春不归来梦不通。”(《晚春有感》),诗人以美好已逝的晚春之景暗示婚后生活的不幸。孤寂的婚姻情感体验,与晚春的黄昏细雨、凄清的芳草之景相互衬托,的确令人哀痛断肠。丈夫追求的是功名利禄,朱淑真喜欢的是诗词歌赋,没有精神上的相通,更没有思想上的交流,婚姻生活没有丝毫幸福之感,朱淑真满怀孤寂和哀怨。看其《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词中连用五个“独”字,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人相伴的孤独之情。此时,眼前的春景都失去了生机,只有春寒、残妆、愁病相伴。这萧瑟感伤之象,正是朱淑真悲惨婚姻生活的写照。在封建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作为家庭的统治者,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但在封建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却必须遵循封建妇德而从一而终,所以,执着于真情的朱淑真,只能过着悲哀断肠的生活直至抑郁而终。生态女性主义学者玛丽·雷蒙德·艾伯特在追溯男性中心主义的历史时指出:“自男权社会建立以来,男性征服自然,也将征服自然的隐喻引入了征服女性的话语体系。”[5]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封建父权制文化中的“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夫为纲”等道德教条和伦理纲常,束缚和压迫妇女的精神,使无数女子陷入无爱的婚姻,最终造成她们悲剧命运。
二、女性与自然相融和:父权制压制下的心灵栖息地
研究公共管理中的生态意识
一、生态意识的框架内容
关于生态意识的具体内容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将生态意识解释为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的生态主义思想体系,这固然可以全面地介绍生态主义的思想理论,但这不是从一种大众社会意识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意识;也有学者将生态意识具体分解为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这种分解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但这还不是生态意识内容的具体解释。关于生态意识内部的组成成分,可以用其“框架内容”来揭示。近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广泛推崇“环境素养”这一概念,国内学者认为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的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的概念,其含义与生态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实际上,环境素养可以认为是生态意识的近义词,Roth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我们发现:在环境素养或生态意识中认知、态度、能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分割的,特别是知识和能力。多数学者认可生态意识中必然包含有关于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知识,但有人不太愿意接受生态意识还包括技能因素,对此,笔者认为,完整的生态意识应该还含有能力因素,这种能力是指处理环境相关问题的能力,当一个人对环境问题有所认知,并具备应该怎么处理的知识,具备如何去行为、如何去应付、处理的知识,这已经是一种能力,应该包含在生态意识之中。当然,通常人们习惯于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动机)理解为生态意识的主要内容,这种理解也不算错,这也正是生态意识和环境素养这两个概念所要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但完整的生态意识应该同时包含对环境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了解、领悟,也包含态度、动机等行为指向;还有如何去行为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对环境素养或生态意识的描述,虽不是全面的涵盖,但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意识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生态意识的框架内容,它使较为抽象的生态意识更可理解。
二、生态意识的特点
1.整体性的“人天关系”生态意识最大的特点,来源于其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生态意识不是一种”人间关系”的反映,而是反映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或者说人与“天地”关系的“人天意识”,这与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有所不同,这些社会意识更似一种“人间意识”的横向的分类,而生态意识是一种表征着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整体性意识,类似于宗教意识、科学意识,这都是表征主体(人类)与客体(自然或“神”)之间的总体关系。生态意识因此更具有覆盖性、跨时空性,更具有国家、民族、阶级、文化的跨越性,对其它社会意识也更具有整体的影响性。其实,“人天意识”自古就曾经是人们社会意识的总的表征,古人所谓“天人感应”其实就是讲天地自然与人间活动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讲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在表述环境、社会、人的互相影响。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天意识”本来就制约着人间所有政治、法律、道德等等社会意识,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的力量的急剧扩大,大自然被淡忘、被对象化,生态意识长期被淹没在“人间意识”之中。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人间社会”,由于社会面貌的改变、阶级的荣衰、甚至民族国家的兴亡似乎全在于政治、军事、经济力量的变化,我们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抑或我们只是将大自然视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原料库、废料场,以致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被淹盖在种种政治、经济的思想理念漩涡之中,而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2.独立性和超越性现代以来,由于人的力量的爆发式增长,在社会意识的研究探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散落于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中;学科分工、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方法)的盛行肢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一体性的领悟,以致很长时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已经不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特别在我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只有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意识形式,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而忘却了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才是制约人类社会的根本。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没有被当做一个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来认识研究,相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常常受制于现实政治理念的左右,例如,在“改天换地”的年代,我们相信“人有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征服自然”欲念过度膨胀的时代,“天地”被囚禁在人们的政治视域中,几乎完全成为被动的、可以任意处置对象物,比之于古人的“天人感应”及关于人与自然互动的悟性,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生态意识的退化,而这种退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态意识的对政治理念的依附。的确,生态意识具有民族的、文化的甚至阶级的差异,生态意识在空间上展现为多样性,由于具体的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环境因素对地域人群的生活、生产影响上的差异,又加之人们文化传统的差异,最终汇聚成人们对环境有差异的感知、认知和态度,形成独特的生态意识;然而,另一方面,毕竟自然环境客观上是没有国家、民族边界的,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是跨民族、跨国界、跨文化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种地域的环境变化直接或潜在地会带来全球的影响,所以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全球化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影响也是全球化的,从根本上来说,同一时代的人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从趋势上应该是趋同的,这种趋同应该是超民族、超国家的、超阶级的,这就是生态意识的超越性。3.社会意识具有时间上的开放性、未来性社会意识不仅在空间上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也表现在时间上,我们称之为时间上的开放性。一方面,一种生态意识不仅是当代的社会存在、社会风尚的反照,它也是过去一个社会内部历史的、文化传统的继承,这在中国表现为“人天观”或“天人观”,而在西方社会和伊斯兰国家则表现为人与“神“的关系和互动;例如,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敬天畏地的民族,与西方生命源于神的“神创论“不同,生命直接源于“天地”自然是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念。即使在民间,种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俗习惯、“风水”观、敬畏自然的社会禁忌等也是朴素的生态意识的体现,而古人相对与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先进”性,但从生态主义角度,这种对自然的态度与理念是先进的,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我们重建现代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文化优势。另一方面,生态意识在当代的回归,主要缘于人类对未来的担忧,起始于“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生态意识在时间上的指向性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担忧未来、关心未来、预防未来的坏的可能性的出现。这种鲜明的未来性取向是生态意识不同于政治、法律、道德等“人间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综上所述,比之于其它“人间化”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更具视角的宽广性、整体性,时间、空间上的超越性。现代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成长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悟性和智慧的升华。现代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成熟,必将带来人类自然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革命,从总体上影响人类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的变化。
作者:王野林单位:西安市委党校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对策
摘要:党的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其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应从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校园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党的报告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党中央的这一举措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继承人,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观,拥有较强的生态责任意识,才能在“美丽中国”建设事业中添砖加瓦。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问题,如新旧传染病肆虐、物种灭绝加速、能源资源减少、森林覆盖面积萎缩、水资源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民众生活造成了不便和困扰,对和谐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迫在眉睫。青年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水平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二)提升自身素养的需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人文素养薄弱乃至缺失已是不争事实,而生态文明意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健康生态人格,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2014年4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强调,要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程学习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并在生活中践行,真正做到让学生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
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摘要: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需要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支持与协作。教育部门应牵头开发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兴趣的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App;教师应在所授专业课或基础课中穿插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学工方面应充分发挥社团和班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并组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头到脚”都带有生态文明的色彩。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建设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党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更复杂、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反映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达到的顶极稳定形态[2]。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涵盖了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社会观。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为推动构建生态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3]。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党中央的政治导向,不仅培养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而且是具有良好生态文明意识的时代青年。
一、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路走来成为GDP总量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国,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进一步落实,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即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生态宜居环境的支撑,而这种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又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了解生态常识,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二)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方面也应多下功夫。(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一个掌握了较多生态文明知识,养成了良好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讲究绿色低碳生活的人在大众的眼中一定不会是个低素质的人。而一个较高素质的人不仅会受到老师的褒奖、同学的敬佩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使其终身受益。
二、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党的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发展的重大帮助,对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应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如此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意识;培育路径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生态学、生物、园林、农学、环境学等专业便已开设了生态学课程,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生态学课程已被许多高校纳入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范畴,选择生态学课程的人数也逐步增多。对此,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该如何在生态学课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了当代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师应首要思考的问题[1]。
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
生态学不仅是一门有着极强基础性的科学,且其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亦极其宽广。如今的生态学,已然横跨并覆盖到了微观至宏观的各个层面。首先是微观方面,生态学虽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但却由最初的分子逐步发展到了个体、种群、群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景观以及全球等不同层次。至于宏观方面则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要素,由此形成的学科体系亦极为庞大。故作为高校生态学教师,其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清晰反映出生态学的各个研究层面,便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此同时,鉴于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个体生态、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四部分组成[2],故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大量的研究资料,从整体上对生态学课程予以系统的优化,方能在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确保教学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进而将生态学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确保学生今后在生态学领域的良好发展。开设高校生态学专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传播生态学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教师在开展生态教学过程中,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从事与生态事业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树立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继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推进教学方法多元化,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透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非生态化影响
摘要: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和实践价值取向上走入了非生态化的误区,这是导致生态危机加剧的首要思想根源。其误区不仅有着来自世界观、认识论等方面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且有着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非生态化影响,这包括在价值取向上经济利益最大化、消费享乐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以及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态文明
当代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首先当归之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种种非生态化的经济决策和行为,而思想根源则要归结为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决策取向上走入了非生态化的误区。其误区不仅有着来自世界观、认识论等方面的错误观念及其影响,而且有着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影响。从价值哲学上看,这种影响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的非生态化影响,二是妨碍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正确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在价值取向上的非生态化影响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属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1],其中的“物”就是指金钱、资本、财富、土地、机器设备等物质利益因素。实际上,对物质利益的高度追求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为突出的特点。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情竞争、消费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观念,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也都鲜明体现着这一特点,它们作为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核心范畴直接在决策的价值取向上发挥作用,引导经济发展走向非生态化的误区。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基本理念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切合中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方向,借鉴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培养政治方向正、专业素养精、环保意识强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1.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角度阐述了其生态思想,以“自然的客观优先性”的自然观为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是因为人类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所以人类就应该善待自然,而不是无限地向自然索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节制破坏和掠夺,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把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扭转过来。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并不是要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而是把生态思想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中理解其生态思想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要“润物细无声”,又要“抓铁有痕”。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融入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全过程中,从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当然,“建设生态文明也不是要求人一味地屈从自然,而是要反对唯客体主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不是要大学生回到野蛮时代,而是使其实践活动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其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价值引导和内生动力的形成,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知识、化理论为行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精神具体化为现实的人文关怀,通过从点滴小事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去感化人,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绿色健康的理想信念和理想人格。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以被教育者为本,从爱护自然、关爱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出发,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以优秀文化培育人、以正确理论说服人、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以优美环境熏陶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是生态文明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强调“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地位,让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回归生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意识,是一种“养成教育”的过程。从产生的动力基础来区分,生态文明意识可分为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和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是基于舆论宣传、社会环境等外部压力而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一旦外部压力消失,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就可能消失。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则是基于其自身信仰、价值观、知识、生活经验等内生的意识,比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更持久、更有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回归生活培育大学生的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