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20:46: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协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协调

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协调河道整治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某地区河道整治为工程实例,对河流形态、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探究,提出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措施,最后简单介绍了具有较好生态功能的河道整治材料,及其相应的适应性,并将其运用到此工程实例中,经过5a的河道整治发现,该河段湿地面积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动植物种群增多,鸟类能够在此栖息,此时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治理前对比提高5.2%。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环境;生态协调

1工程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河(简称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84°58′~86°24′,北纬43°54′~45°01′,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至塔西河,西至巴音沟河,南至依连哈尔尕山,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玛河灌区是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总耕地面积23.8万hm2,年灌溉用水量16亿m3。灌区内有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及所属8个乡、沙湾县及所属5个乡、农八师及所属14个大型农牧业团场,农六师的新湖总场和克拉玛依市的小拐乡。近几年,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增加,此河段河槽淤积萎缩现象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锐减,原有的河道整治工程体系较简单,基本无生态适应性,EEI(弹性度指数)值为39.06,EBI(环境承载指数)值为36.75,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河流段环境污染压力较大,河流抗干扰能力较弱,生态恢复能力较差。

2河道整治和河流形态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1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2.1.1河流平面形态改变影响。传统河道整治主要方式为利用工程控导方式改变河道的稳定边界和河势,在进行整治施工时多使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为了保证河道的航运、防洪需求,河道整治改变了河流自然形成的纵坡及平面形态,整治后将河道边界固化、顺直,导致河流边界无法呈现自然发展,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使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进行河道整治增加了河堤的抗压、抗洪、抗冲击能力,使航运路线更加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传统河道整治方式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正常形态,限制了河道自然发展,河道自然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自净能力减弱。2.1.2河流漫滩效应改变影响。河流滩区附近一般聚集较多村庄、农田,所以在河道整治时为了避免洪水流入农田、村舍内,常需要修建堤围。堤围的修建改变了河流洪水冲击下自然形成的漫滩特性,使滩槽水沙无法进行交换,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对下游径流控制比较严格,河流漫滩洪水出现的次数非常少,限制了河流自然生境,对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物种群锐减。2.1.3河流滩区整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附近的河流整治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河道整治材料一般采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使河道形态边缘形态固化、不透水、规范化,将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整治呈平直状态,平缓的河岸边坡被替代,间接破坏了迁徙鸟类的栖息地,生存条件被不断破坏。另外由于近岸河流边界被不透水刚性施工材料替代,河流自然通透边界微循环被阻断,削减了河流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对河流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城市建立的盆景化景观工程对河流自然洲渚、河岸边滩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影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生物链逐渐单一。2.2河流形态对生态环境影响。河流形态是指河流自然形成的体貌特点,河流自然弯曲是河流冲击形成的自然属性,河流的曲折系数一般在1.32.9之间,一些学者研究表明,顺直湍急的河流不利于河流内动植物生存,自然形成的弯曲河流更适宜河流内动植物生长。河流深槽和浅滩不断交替出现是河流自然形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保证河流一定生物多样性,使多条生物链共存。研究表明河流自然状态及生境和河流周边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自然河流形成的环流、旋涡等为河流中多种物质交换传递提供动力支持,随着季节变化河流进行周期性的浅滩深槽冲淤可以有效调节河流纵比降数值,为河流内生物生存、迁徙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现代城市发展进步,不断改变河流的原有状态,限制河流的自然发展,使河流原有生境发生转变,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查看全文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摘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生态环境指数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由0.0116提升至0.7856,两者间关系实现了从不协调到良好协调的转变。为进一步提升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城镇化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方式应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浙江省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面临着空气、水环境、垃圾、噪声等污染,以及自然资源退化等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增1个百分点,平均需多消耗合4940万t标煤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645万t钢材和2190万t水泥。从1999年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成为主要污染源,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成为主要污染物[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在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厘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进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多,主要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展开。宗宁等[2-4]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何刚等[5]运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Getis-OrdGi指数,探讨了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影响。周正柱等[6]运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认为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波动性。部分学者采用理论研究或者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手段,从城市群、省、市等层次研究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间的影响制约关系[7-11]。浙江省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先行省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浙江省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8%,高出全国约10百分点,但也较早遭遇了城镇化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如城市生态空间被挤占以及水体、空气、噪声污染加重等。笔者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演变历程,以期促进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有效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指标体系构建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都是极其复杂的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前提。城镇化过程是一个集合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方面的城镇化,其中空间城镇化是外在表现,社会城镇化是内在本质[12]。因而将城镇化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生态环境可由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的指标来表征[13-15]。遵循科学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的原则,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选取10项城镇化指标和8项生态环境指标(表1)来量化表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情况。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摘要】如何处理以上种种乱象,成了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拦路虎”,文章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原则,重点探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治理;经济;协调发展

早在2005年8月考察浙江湖州安吉时,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社会发展理念。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生态治理的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此六大理念是对关于生态治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新农村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明的方法和路子,是对当下广大农村地区和谐发展路径的引领与烛照。文章将结合农村生态治理现状与成因、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以及农村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协调发展共三个方面,重点剖析和展望广大农村地区带来的乡村巨变。

1农村生态治理的现状与成因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生态治理困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总的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污染、空气污染、良田被占用等,接下来重点论述其现状及成因。11.1水土污染水土污染是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总称。水污染主要表现在农村饮用水与灌溉用水的污染,我国中部和西部基层乡镇为了快速发展本地经济,盲目地从东部地区引进一些化工、造纸、陶瓷生产与电池制造等类型的企业,一些企业为了追逐效益最大化,进而出现未建设废水再处理中心或者是废水排放标准未达标等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业用水偷偷排入河道与地下等违背道德、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恶行。除此之外,农业种植过程中夹杂着农药、化肥的滥用,土壤污染也逐渐走进污染防治专家的视野。水污染与土壤污染是相辅相成的,一些地区用污染水进行土壤灌溉,势必会造成粮食、土壤和地下水的多重污染。11.2空气污染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人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的堆积、燃烧植物秸秆等方面。传统的农村厕所被称为“旱厕”,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污水排放系统,长期堆积就会产生相应的空气污染;而生活垃圾的堆积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缺乏必要的垃圾处理经费与运输车辆,长期堆积也会造成空气污染。燃烧植物秸秆等现象虽然在许多农村地区已经严令禁止,但由于天干物燥等原因造成的森林和秸秆自燃等情况时有发生。11.3无序占用耕地农村土地主要分为宅基地与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基层乡镇为了发展养殖经济,允许一部分人通过申请和批复在耕地地面上建设鸡舍、猪舍等建筑附着物,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序的小搭小建用以占据更多的耕地,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更缺乏长远的乡村规划视野,是与倡导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相违背的。基于以上生态治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未能全面看待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环境未能和谐相处的情景。此外,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狭隘,小农经济发展思维仍占据主体大脑,错误地认为“破坏生态,古已有之”,这种自我麻痹的观念令人震惊,倡导绿色乡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设想应大力推行。

2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

查看全文

探究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关键是要保护和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查看全文

小议土地利用与生态协调的措施

摘要:我国的土地问题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等问题己经成为了土地管理的核心和焦点。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矛盾,保持和维护土地生态系统乃至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于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就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之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查看全文

阐述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关键是要保护和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查看全文

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协调论文

摘要:党中央提出以“五个统筹”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统筹和协调”就是要解决矛盾,化解冲突。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问题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查看全文

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生态环境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下生态种植是在自然森林生态环境和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旅游业等多种模式的新型优化的复合生产产业模式,可以快速实现农民增收的产业,也是目前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好林下经济,确保健康可持续、和谐共生平衡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林下生态种植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林下经济提出几点对策研究。

关键词:林下经济;生态;发展对策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明确了以森林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多样,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林业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措施的方向,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森林区,保护天然森林资源,综合森林资源管理。然而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下经济的特殊性及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特殊性,也让云南省林下经济面临与生态区域发展相协调的问题。

1云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

1.1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云南省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总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较全国平均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云南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大潮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务院明确要把云南建成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致力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意味着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不宜采用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方法,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生态及资源的可再生,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其最好的起始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加大生态财政投资,扶持“绿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鼓励生态型企业、项目的落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查看全文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对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力度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进增长。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加大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同时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引导作用,以此加大我国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农村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生态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1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即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局限性双重特质较为突出,两者协调交互可以有效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此次同时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持续性的进行农业技术更新,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基础上做好合理的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周边环境不会因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加速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产业运作模式,以此为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扫清障碍。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本身联系性极强,两者往往不可分割,而在农业生态发展期间对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结合指标要求会随时间推移而全面增加,为确保各项资源技术能够协调交互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便必须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层面入手,遵循基本原则;即确保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以此为前提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来对产业结构做全方位的改进优化,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目的。这也是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合理的协调路径方案,往往会提升区域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会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查看全文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建设,经济飞快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建设来实现,并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就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1当下环境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选择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导致污染物排放量飞速增长,甚至已经超出当下环境能消化的荷载。各种环境问题此起彼伏,如全球变暖、森林剧减、干旱洪涝、土地沙漠化等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也与日俱增,现在已经包围我国大部分城市,很多城市空气质量经常达到红色指标。这些问题都是由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生态建设提上日程。

2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