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县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20:35: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县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县建设

生态县建设管理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生态县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旨在总结回顾去年我县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动员组织全县力量,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简要回顾。

*生态市建设任期目标完成之年,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最重、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去年以来,我县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811”环境污染整治和污染减排工作,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去年全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各断面水质满足功能区要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为348天。

(一)生态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生态工程建设亮点纷呈。以不锈钢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不断做大做强;以茶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以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的生态林业步入良性循环;以沼气、太阳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广泛推广,另外,生态城市建设工程、饮用水源创建保护工程、清水河道治理工程、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下山脱贫生态移民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斐然。按照“五整治一提高”要求,去年度新开展了32个村的村庄整治和60余个村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全县共完成了245个村的垃圾箱设置,完成了9个山区乡镇的垃圾焚烧炉建设,累计已有17个乡镇建立了垃圾焚烧炉,2个乡镇建立了垃圾中转站,*镇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设施;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1900户的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沼气净化工程,完成了玉岩镇坳头村、裕溪乡小槎村、*乡王村等3个村的沼气净化工程建设;采用沼气模式,完成了14家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三是生态乡镇、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新兴乡被命名的全国环境优美乡,枫坪、安民、樟溪3个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等三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生态乡镇,新兴乡内孟村等29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共划定了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大类生态环境功能区,其中,禁止准入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1.40%,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面积占6.2%,功能就相当于现在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今后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产业布局及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和控制污染的主要依据。该控制性规划的实施,将逐步成为调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五是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县建立了109个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有注册环保志愿者2000余人;5个家庭获省级绿色家庭称号;城西和城南2个社区获得省级绿色社区称号;4所学校获得省级绿色学校称号;县人民医院获得省级绿色医院称号,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为推进减排工作,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部门减排联席会议制度,把污染减排工作作为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去年减排实施方案、减排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以责任书的形式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县新星不锈钢废水处理有限公司等6家重点减排企业。同时,建立了企业环境统计台帐制度,建立了污染物变量、增量、减量等“三量”台帐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新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治污减排设施,开展了浙江科马磨擦材料有限公司的汽油回收项目、*县不锈钢园区废水中重金属(镍、铬)回收利用项目、中水回用项目、熔炼炉渣综合处置项目、江北灌区节水项目、畜禽生态养殖沼气项目等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提前介入,强化“三同时”竣工验收和监管,加大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严厉打击“十五小”、“新五小”及利用电子垃圾炼铜、燃煤小锅炉、小耐火材料企业,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去年,我县共削减化学需氧量484.94吨,完成年初任务的122%,削减二氧化硫344.2吨,完成年初任务170.06%。

查看全文

建设生态县计划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生态”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省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8〕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林业生态县为目标,以农田防护林、生态廊道、县城绿化、村镇绿化、森林抚育改造等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农田林网化、廊道林荫化、城镇园林化、村庄生态化”的目标,圆满完成林业生态县年度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1.五年总体目标任务:全县新植树1855万棵(墩),其中,用材林925.1万棵,经济林169.5万棵,花灌木698.6万棵,条林91.8万棵。新增有林地10.7万亩,达到17.09万亩,新增林木覆盖率14%,达到24%。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需完善、新建林网97万亩,其中完善林网40万亩,新建57万亩,农田防护林控制率达98%。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总长度1348公里,廊道绿化率98%。县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0.76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村镇绿化工程3.64万亩,村镇林木覆盖率70%以上,585个行政村和24个乡镇(场、办)政府所在地建成林业生态村镇。森林抚育改造工程6.07万亩。林木种苗花卉工程0.6万亩。林业年总产值达到17.6亿元。

查看全文

县长在生态县建设大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很有必要,这既是一次总结分析会,也是一次再动员、再部署的专题会。会上,生态办对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情况作了汇报,相关部门作了发言,县长对下阶段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请同志们回去以后,按照会议部署,立即行动起来,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认识上要再深化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北承南接”战略构想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去年6月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应该说我县创建工作还是有亮点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载体不断创新。明确生态建设“八大优先”举措,提出了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县”目标,实施“七大工程、七大行动”,还有每年办十件实事、要事制度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载体,也是创建工作的重点。二是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经济较快发展,“三大基地”落户,产业、人口集聚、平台建设加快;生态保护继续保持领先,每年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达188.1亿元;百山祖、举水乡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称号。三是群众认同度有所提升。通过开辟专栏、跟踪采访等方式,加大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宣传,全县干部职工群众及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和创建工作的认同度、参与度较快提升。

工作好的方面还有很多,当然形势也很严峻,差距还很大。刚才,生态办在分析创建形势中提到,目前全国有20个省先后开展了生态省创建,500多个县(市)开展生态县市建设,而在省,各县(市)都在积极谋划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步伐,省内、市内已经形成了生态县创建你追我赶的局面。为什么在这个历史阶段,生态创建活动会受到这样大的关注,形成如此浓厚的氛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到现阶段,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了重大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的发展要更加注重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特意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到,“十二五”的发展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这其中,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创建生态县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阶段性目标和载体,作为整体推进污染减排、污染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抓手,作为群众共建共享优美环境的有效形式,理所当然地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广泛拥护。

地处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迫切。随着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和接轨融入海西战略不断深化,我县区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态优势、后发优势将逐步显现。我县正处于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质量高。我们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2013年基本符合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要求、2014年建成命名,就是要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中争取更大的主动,赢得更大的发展,取得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县,不仅是一个单一的环境目标,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目标,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同时,生态建设在也尤显特殊和重要,第一,最大优势是生态。这不仅是指有最好的生态环境,最大的生态容量,最优的生态资源。而且对于我们来讲,也只有打生态牌,做好生态工作,才能取得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现在很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也是通过“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牌子来吸引人。我们的工业园区之所以能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能被列入全省33家先行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发区(园区)之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生态环境好,发展的产业是低碳、生态产业。台州、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过去因为过度开发,环境变差了。现在他们也开始重视生态,要建生态县。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更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创建生态县的决心、信心。第二,外界对最大的认同是生态。但外界的认同并不意味着人就要守着生态受苦、受穷。“贫穷不是生态”,也需要有发展的权力,发展的空间。而发展就一定离不开工业,但发展工业时是要以保护好生态为前提的,不能以生态的破坏和损害为代价。第三,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生态。“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既是人民的骄傲和福气,也是对社会的最大回报、最大贡献。作为省重点欠发达县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这也是对我们生态保护的肯定。为此,我们既需要加快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又需要保护生态资源、构筑生态屏障,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也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期望。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外界对我们最大的认同,也是我们对外界最大的贡献。这三句话要连在一起讲,这样一方面自身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也做出了贡献,两个目的一起达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走一条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低碳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

副县长在生态县建设专题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重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建设生态县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刚才,签订了2011—2012年度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王县长对生态县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补充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生态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去年以来,省、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省委书记张高丽在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启动生态省建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县的重大战略意义,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我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初步走开了平原农业地区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子。去年县委工作会议上,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力实现的“六个突破”之一。提出以建设京九沿线著名的绿色“菜篮子”、生态“果园子”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的目标,建设“绿色县”,打造生态名县。今天的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任务,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全力打造风景秀丽、生态良性循环、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泽后世的德政工程。从政治角度讲,这是与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从经济角度讲,这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从社会发展角度讲,这是谋求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选择;从城镇建设角度讲,这是建设生态园林城,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县,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我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自然条件良好。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保持高速增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7:36:27。突破工业初见成效,全县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城镇化推进步伐加快,县城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生态农业优势日益凸显。我县是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全国著名的粮油生产基地县,是省内知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种达到18个,面积30万亩。2010年,我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达到了建设生态县启动阶段的目标要求。在创建生态示范区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县有9个乡镇、2个村被市命名为市级生态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城镇准备报批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所有这些,为我们建设生态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查看全文

县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要求,为分阶段、分年度推进生态县建设,确保完成2009年生态县创建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统领,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促进传统经济与社会生态转型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体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县综合竞争力,走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把*建成经济繁荣、高度文明、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县。

二、目标任务

2009年是我县生态县建设的攻坚年,总体目标是: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继续加强和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批环境优美场镇和生态村;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进全县综合经济指标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经济效率明显提高,争取到2009年底80%的指标达到生态县建设标准。具体目标:

(一)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50元。(责任单位:县农工委、发改局、农林畜牧水产局、科技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各场镇)

查看全文

生态县建设规划近期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我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协调、持续发展,提高我县综合竞争力,根据《*生态县建设规划》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为主线,以构筑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资源保障和能力建设六大体系为支撑,突出区位优势和生态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邯郸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实施方案》(〔2009〕15号通知精神要求,完成既定目标。根据《*生态县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好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程,完成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努力,使城市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促进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三、工作步骤

查看全文

农业局生态县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实施《自治县建设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坚持以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贯彻落实生态县建设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把创建工作作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站股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将指标任务逐项分解下达到业务站股,明到人头,与责任站股签订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二、广泛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强化环境建设能力。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生态县建设是当今时展潮流,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局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与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等相结合,采用写简报、设专栏、,挂模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生态县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设意义、建设规划等内容进行宣传,想尽各种办法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生态建设意思,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建设积极性。全年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4万人次,印发资料4万份,发表信息35条,挂横幅15幅,设专栏10个,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知晓率,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落实,生态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查看全文

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客观分析**生态县建设的现状

我县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进程中,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发挥**生态优势,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县今后的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国县市区生态环境测评中,**名列第十位,并在全市率先创成省级生态县。

一是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方面,我县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先后被评为省级食用菌产业强县、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中国优质雪梨基地重点县,全县农、水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41%。在生态工业方面,以木制玩具产业为支柱的生态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集群优势。虽然玩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木材,但全县玩具生产所需木材九成是从东北、俄罗斯、马来西亚等木材资源富集地组织供给,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长大于消的良好态势。我们还通过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6%。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以“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围绕山水资源、玩具产业优势,积极打造生态**特色旅游品牌,不断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总投资达20亿元的**湖赤石景区等旅游开发项目进展顺利,生态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生态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全县上下多年来的积极努力,**各项生态指标持续向好。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8%(2004年为80.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48.34%(2004年为26.6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2.12%(2004年为0)、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70.6%(2006年开始统计,为51.7%)、行政村生态葬法覆盖率达90.6%(2004年为9.25%),城镇生活垃圾处置率、废弃矿山治理率、城区烟控区覆盖率、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2004年分别为100%、0%、100%、30%和10%)。境内主要水体水质均符合Ⅰ-Ⅱ类水标准要求,全县100%的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2008年,COD、SO2排放分别比上年下降4.75%和3.62%,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噪声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等级控制指标标准之内。全县已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环境整治村81个,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生态设施日益完善。这几年来,我们不仅巩固和提高了污染治理成果,同时还新上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城市生活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治理工程、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6个,设置垃圾箱200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150余辆,在全县农村建立了近200人的专职保洁队伍;建成15座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及配套管网设施,在全市率先建成2座村级农村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广泛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的建设试点工作,全县90多个行政村近1500家农户修建了户用沼气池;建成了龙泉-**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县环境监控中心工程和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也已开通运行。

四是生态文明不断提升。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图书、音像、网吧等文化市场管理,实现了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和谐,促进了文化产业生态化。据调查,目前全县公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知率达99%,对环境现状的满意率达98%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示范文明县城等称号,全县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高度结合,呈现“生态兴、产业兴、文明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查看全文

镇政府做好生态县建设工作计划

按照《罗江生态县建设2010年工作实施方案》罗委办发[2010]1号文件要求,镇政府结合本镇实际及各项建设指标分解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罗江县城东郊,属浅丘地势。距县城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有国道108线、县道罗吴公路及新建的成际铁路穿镇而过。全镇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93亩,人均耕地1.3亩,非耕地:19634.14亩。其中:水域用地4145.1亩,有林山地1760.6亩,道路占地575亩。绿化覆盖面积558.4公顷。全镇辖6个行政村,64个社,总户数4164户,人口12519人。

本镇属工贸型城镇,镇域现有工业企业50余家,规模企业12家,企业总收入达5.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940元。村组硬化道路32.8公里,村实现三通一(电话、光纤、路通)64个社,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农户住户改造(砖木结构)达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二、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建设总体规划》为总纲,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文明生态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搞好整治脏、乱、差、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及农业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民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风景优美的社会主义城镇。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县加快建设工作讲话

同志们:

一、明确目标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我县生态环保工作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省委计划在今年的全会上,作出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彰显,生态环保工作也必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打好生态县创建攻坚战。

(一)强化工作重点,合力破解创建难题。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是生态县创建的硬任务,也是生态县验收的硬指标,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80%省级生态乡镇目标,重点从以下六方面入手:一要加快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合适的污水处理模式和污水处理量,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确保9月底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投入正常运行。已建成的乡镇要做好配套管网建设,尽早投入使用。二要抓好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清运、收集、处置制度,制定并落实垃圾卫生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要开展垃圾大清除行动,保持公路沿线、村庄道路、河沟干净整洁,垃圾焚烧炉、中转站必须正常运行。各平原乡镇要抓好6个以上,山区乡镇抓好3个以上村的垃圾综合整治,每个乡镇要建成农村垃圾整治示范点,确保乡镇所在地、公路沿线村庄没有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三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五整治一提高”、“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旧村改造”、“清水河道”等工程,同时抓好乡镇所在地、公路沿线、景区附近、水源保护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村容村貌的整治,有效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四要加快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完成全县200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治理任务,建成绿谷牧业、*养殖场等5家治理示范点,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五要抓好生态示范点建设。因投入资金所限,我们重点要抓好生态县验收示范点建设。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创建的整体形象,各重点乡镇、责任单位必须抓紧抓好。*乡要加快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工程建设进度,*乡要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确保8月底试运行。六要做好生态乡镇复查迎验工作。已命名的省级生态乡镇要对照标准做好自查整改工作,迎接省生态办组织的复查,重点是以前命名的*、*、*、*等4个乡。*乡污水处理还未建成,请务必抓紧施工,确保100%通过复查。

(二)强化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减排任务。经济快速发展对节能减排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落实责任、突出重点、严把关口,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围绕化学需氧量下降15.1%(在基础上累计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的约束性指标,强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一要分解落实减排计划任务。及时编制并下达年度减排计划任务,将减排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工程,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要强化减排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建立减排考核奖励基金;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等制度建设。三要加快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平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工程。按照县委八届八次全会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平原一体化建设纲要》精神。完成“*平原垃圾处理一体化”方案编制。抓好*平原污水集中处理一体化一期工程建设,合理改造城市污水管网,提高收集率和污水进厂浓度,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不锈钢等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装置、生产能力和产品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实行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五要严格监督管理。把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强化日常督查,确保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完善污染物“三量”管理台帐,为减排核算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环境污染整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围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深入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工作,以重点污染整治带动整体环境质量提升。一要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进一步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继续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系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松阴溪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交界(与莲都交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二要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以园区生态化改造为抓手,切实提高环境污染防治水平。紧紧围绕不锈钢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不断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今年重点要完成园区工业固废处置规范化、园区和孵化基地中水回用、园区环境应急体系、*工业区块不锈钢酸洗废水集中处理、不锈钢企业溶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升级改造、9家不锈钢企业酸洗设施规范化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不锈钢废水处理中心扩容改造、园区集中供气、重点区域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等工作。三要深入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巩固和扩高“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成果,大力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大机动车尾气、噪声、餐饮业油烟治理。大力开展各主要入城口和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整治,杜绝乱堆乱倒现象,实现城市美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