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20:03: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文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公民,必须认识明确,积极投身参与。
1、生态文明的涵义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2、生态文明的内容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无机环境,也包括由其他生物组成的有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环环相扣地运行着,任何一种事物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生态文明”这个新概念,首先从文化和伦理角度理解,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次,生态学家的的定义则侧重于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优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建立有序生态运行机制的所有物质生产与精神产物的总和;再次,从地理学领域看,生态文明的概念则限制于有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达到物质、生态、心态三维度平衡的文明状况。
生态文明乡村生态振兴探析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优质的生态产品、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生态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根本上,乡村振兴就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绿色发展
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此,提出“五个振兴”,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起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实施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乡村生态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地位和路径选择。
一、生态环境———美好生活的栖息地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除了富足的物质保证,更需要优质生态产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告别了物质短缺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于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560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应是对立存在,不然会招致自然的报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性开发、利用自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3]。尤其是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基本上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和威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559-560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周易•系辞下》记载“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4],把人包括在天地之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统一。《老子》中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周易》中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6],《庄子》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7]。这些都揭示了天地万物有其自身变化发展规律,人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能违逆自然功能。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进一步指出,人和天各自有各自分内之事,天有天所要做的事,人有人所要做的事,而人要做的事就是“赞天地之化育”[8]32,顺从万物本性,取之以时,用之以节,达到“与天地参”[8]32,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自然观不同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发展。直至今日,中华大地上处处彰显着这种生态智慧。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9]一切生命都起源于大自然、从属于大自然;一切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合乎自然演化、宇宙运行规律。只有遵循自然的实践活动,人们才能获得诗意般的生活。
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
青藏高原的研究简况由于海拔、地缘和气候等因素,青藏高原被人们视作生命的禁区。历史上内地对青藏高原的认识较少,一些汉文典籍描述,“青藏高原群山连绵、气候寒冷、道路难行、满目荒凉、寒风凛冽、干旱缺氧,属于人迹稀少的蛮荒之地”。很多文人墨客在进入青藏高原的边缘时就大发感叹,如唐代的周朴写道:“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唐代的杜甫写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代的柳中庸写道:“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海碛里本无春。”唐代的皇甫曾写道:“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以及唐代的王之涣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到这些诗句,谁敢再踏入此地?我国对青藏高原真正的认识,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政务院组织的中科院青藏高原考察队进入当地算起,到目前为止断断续续进行了四五十年的考察。西方世界虽然从十八、十九世纪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了传教、探险和科考,但至今还处于科考阶段。自1953年5月,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在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向导的扶助下成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从此以后,珠峰热了,登山热了,青藏高原的探险和研究也随之热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板块学说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多学科的验证。关于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变迁:迄今所知,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高原各部分曾有过不同次数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除阿尔金山地外,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到距今4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接壤并继续向北移动,导致两个板块的接触带岩层发生弯曲、破裂和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的雏形。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姚檀栋说“:关于青藏高原,我们知道的很少,理解的就更少了。”我认为,这只是针对自然地理和地况概貌而言,而对青藏高原的人文景观和山水文化的研究,却更为浅薄和外沿。我认为青藏高原是“五源”,即生态之源、气候之源(冷源)、生命之源、水源、文明之源。
青藏高原生态文化为其构建生态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口青藏高原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生命的禁区,高寒、干旱、缺氧等气候特征使高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敏感,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较差,尚未发育成熟的生态链极易受到人类的干扰,在遭到人为破坏后,又极易产生崩溃性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与别的地区不同的是,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一开始就对人们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朴初先生为《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这个研究课题欣然题写“立身青藏高原,立志环境保护;江河源源流长,功在千秋万古”的题词。费孝通先生曾两次写信鼓励和赞扬道:“雪山草原湿地,哺育江河之母,保护雪域生态,惠及中华后代。”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范围,直接关系到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态利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生态原本脆弱,但为什么这块年轻的高原在历经千万年后还能与藏民族基本和谐相处?我认为,这与藏民族立足这一自然生态,培育、发展山水文化、生态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将面临着两个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两种关系,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规范性手段。但从近现代的实践经验来看,仅仅运用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这些手段之外,还要提倡伦理道德、消除仇视、培养善念,从精神层面予以关注和引导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藏族善待自然,将雪域每一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生命的含义,这一人性化的定义将雪域生态保护与人和人造的神联系起来并定格化;藏族生态观念中关于崇敬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观,以及与自然相适应、相和谐的活动和节制简朴的生活方式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些都对我们保护和建设人类这片最后的净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维护是长周期、大尺度的系统工程,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实际,从保护整个国家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和审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珍惜和参考长期积累下来、不可替代的历史经验和实践。
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体纳入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纳入使青藏高原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生态文明源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反思,也是倒逼我们对发展理念的提升。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区域而言,构建生态文明,我认为保护高于开发,保护是基础,保护是关键。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必须从构建生态文明战略高地、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态良好而兴盛,也有一些文明因生态恶化而衰败。在此举一则当生的实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源头第一县,30年前,这里山清水秀、湖泊成群、湿地连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赖于黄河母亲的施泽,玛多牧民的人均收入达到500多元,人均占有牧畜达到100多只。“突破百万牲畜”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从1980年—1982年连续3年蝉联全国人均年收人排名第一。而20年后的今天,当冰川一点点萎缩、湖泊干涸、水位明显下降,当草场退化成沙漠、退化成黑土滩的时候,玛多人又首当其冲地品尝了生态恶化的苦果,玛多已经沦为国家级贫困县,国家以大量的投入进行生态移民———贫瘠的草原再也无力养育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这个地方走了一条典型的“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这种发展模式虽带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但从根本或长远意义上审视是得不偿失、不可取的。它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家园,而且这种“发展”的后果常常需数倍于其产出的投入才能治理,更何况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近些年来,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一定的资源环境的代价。20世纪下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思考“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联合国先后召开了4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国的行动。国家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会来进一步关注生态保护建设问题,各级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青藏高原生态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从整体上而言,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目前所采取的治理保护举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极其脆弱、环境容量极其有限、文化生态趋向多元,这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我们从事这一研究,正是要为破解这一难题做些努力和准备。
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解读
青藏高原是藏族心里的一方高洁神圣之地。当地人民用拟人的方式赋予这里的山山水水以部落、家族、爱情的神话故事,并进行祭祀和崇拜。藏族把青藏高原的高山称为神山,湖泊称为圣湖,地下称为龙神领域,蓝天由天神主宰。藏族自豪地称自己为“雪域民族”,又称“卡瓦坚”。当然,他们也承认这块地方环境恶劣,当地人把这块高地的地形看成一个仰卧的女魔,又以佛教的理念在这个魔女的要害部位上建立寺院,压邪扶正。
(一)青藏高原的史前文化
生态文明的构建探析
生态文明的核心系统是生态系统,其对象为社会、自然和经济等的复合系统,在各系统协调共生的前提下,依靠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一个完整的文明形态,认为自然生态是可以与人类文明共生共荣的。正如李思强所言:事物共生的统一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统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也是人类的自身统一,是我们认识、把握一切共生事物的唯一可行途径和根本方法。生态文明的全面性是指地球生态系统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对象。从本质而言,地球这个母系统的发展是人类以及所有事物等子系统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不是整个自然的主宰。
生态文明价值
1.生态文明价值的误区生态文明既要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又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只有采用新型的方式对大自然进行改造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充分实现生态价值、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方式进行改造,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合理需求。而现代工业对生态系统的蕴含价值的实现存在许多的误区:一是坚持主观价值,生态系统的自身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人类赋予的,只有有效的利用,才能突出其对人类的贡献价值,否则没有任何的意义。人类的劳动可以加工、改造自然事物,使其变为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自然事物的价值生成过程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二是强调价值价格化,一味看重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轻视其它方面的价值。企图将其它价值归类于经济价值等。三是对生态系统的价值实现局限于自然能源和资源的获取。
2.生态文明全新的自然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系统价值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价值方面。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生命支撑、消遣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生命价值、性格塑造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基因多样化等都是生态系统的价值体现。总结而言,分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即生态系统的三重价值。二是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是人类的劳动所得,但人类的技术以及劳动并不是凭空而来,它只是自然事物的转化结果,任何非自然的能量、价值都不能凭空创造。因此,劳动价值论严重忽视了自然基础。三是生态系统的价值实现不仅仅局限于三重价值,其实现方式是多样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能源、资源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四是生态系统具有深厚的蕴含价值,三重价值的全面实现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类通过损坏大自然来获取经济价值,这是一种低级的粗放的价值实现,保护大自然的和谐、健康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五是虽然生态文明价值的评价方式是主观的,但评价内容是客观的。即使没有人类的存在,其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等蕴含价值也能够得以实现。
生态文明的构建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条件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若生态价值和系统经济价值相冲突时,人们应优先考虑生态价值,因为生态价值的实现是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为了短暂的经济价值对生态系统进行肆意的破坏,轻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对生态文明的科学估计。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立项生态建设工程,但有一些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这也是对生态价值不理解的体现。所以,完善生态价值的评估系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重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避免走西方工业时期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对生态建设项目,应首先确定其能够创造的生态价值,对工作人员和建设部门的功绩进行正确的评价。避免人们认为生态建设是只有付出,没有收入的亏损工程,引起生态建设的偏废。
生态文明思想逻辑探讨
党的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的主张已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系统分析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其思想理论特征,是全面认识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一、战略定位: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和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宣誓了我们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奋斗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我们党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重要问题。多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覆盖范围从区域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也从财政注资、科技创新向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意识导向发展。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仍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正如习所说,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必须从现在起紧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挽回环境代价、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台的制度频率之密,治理力度之大,监督尺度之严是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群众对身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更加真切。但客观来讲,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退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仍是我们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生态文明建设仍需咬紧牙关、攻坚克难,继续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回应和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其准确概括了生态文明社会下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同向发展关系,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还是对美丽中国蓝图的真实描绘,其把环境问题落实到民生视角,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共同呈现在美丽中国的理想画面之中,赏心悦目、令人向往。所以,要想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气息,就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理解良好生态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能永葆美妙青春,能不断探索时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2]面向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团结协作、戮力同心,将美丽中国由蓝图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生存条件需要依附于自然界,而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将自然变为自身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从而使自然界变成自己“无机的身体”。所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和精神与自然界的联系所反映的正是自然界与其自身的联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83自然界的解放与人类社会自身的解放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矛盾解决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相应解决了。所以要求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时要从宏观上分析问题,从大局着眼,从体制、政策上来协调人地关系。长久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环境建设工作,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让发展更加符合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态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他指出,西方工业文明是人类的陷阱,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所以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资源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强调应用宏观视野、树立全局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基本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思路
生态文明思想论文
摘要: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价值观念实践意义
一、前言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们享受到优质的生活。近年来,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造成了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此,对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性产生了重视,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本文将对生态文明思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思想。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一)萌芽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在知青阶段的时候,主要地区是陕北,时间大概是1969年到1975年。在1969时,还未满16周岁。初次来到陕北,当地环境艰苦,取暖成为了一大问题,为了生火,只能去山上砍柴。但当时山上的植被已多数被破坏,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只能在江边打捞被雨水冲垮的木材,其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直至197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成功建设沼气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的关注。为了改善陕北的艰苦环境,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之后,根据陕北地区的当时环境状况,学习了沼气建设技术,不断完善加强,终于成功地建设了沼气池。在1975年,已在村子里建立十几个沼气池,改善了当时的居住环境,让百姓过上了舒适温馨的日子。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的生态文明思想就萌生于此。(二)任职时期。在1982年,正式任职。任职期间他提出生态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生态的平衡。人们不能一味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爱护。明确表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1985年,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提出了在20世纪环保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实施方案。秉承着“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思想,在三年的时间里就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系。在1985年,去福建任职,提出生态环境要加以实践。在厦门制定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根据厦门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根据区域划分制定,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生态保护建设和扶贫联系起来,提出闵东的振兴发展战略。其地区要重视对森林的建设发展,发展林业是该地区脱贫的最好途径。在2001年,担任福建省省长,提出“生态省”的建设,2002年,福建获得了生态省建设的首批资格,为福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浙江赴任。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构想。2003年,发表了《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一文,对生态建设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环境的建设,会促进人类生活的自身发展。2005年,在《浙江日报》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是宝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2007年,又去到上海任职。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保持重视态度,并针对崇明岛生态岛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对崇明岛的资源合理利用,构建生态文明岛屿。在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把城市和环境紧密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有的任职过程都促进了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奠定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施。(三)完善时期。通过党的十八大,讲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意义价值,从理念、制度、合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要实行怎样的策略,要加强怎样的防护,并对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推进实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人类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在世界上也要发起合作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全球化发展。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的意义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密切相关。其一,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大部分处于中低端。而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的密集投入来换取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使得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并遭到破坏。其二,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主要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产业发展以“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为特点,多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因而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其三,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规模加大,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提升,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其四,在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发挥职能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形成“GDP崇拜”,忽视了资源配置以及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只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的义务。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果中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及时转变观念,不尽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生态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残,将可能出现在中国”[1](P112)。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化解我国生态环境困境、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抉择。
什么是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清醒认识与自觉参与。这又依托于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而成为新世纪德育的创新主题。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涉及生态道德教育的文章是杨学良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作者在文中指出,生态道德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至关重大,只重视社会道德而忽视生态道德是一种偏狭的伦理观念和短视的教育观点。[3]之后著名学者鲁洁在其《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中指出,鉴于生态伦理学主张从生态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领域来寻找限制和禁止人类某些行为的根据,从而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并认为人类的“善”的概念应当扩展,如果从一种伦理理论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的观点出发,学校德育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从而必须重视学校德育所具有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4]文中所指的学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指的就是要进行生态德育。1998年、1999年刘惊铎,王磊两人分别在《教育评论》第五期和《河东学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五期上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与《生态教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两篇文章。文章中首次提出生态德育的概念,并对于什么是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这个界定比较全面地对生态德育进行了概括,它将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德育区分开来,从而也将生态德育与生态道德区分开来,明确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的视阈中来,指出了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生态德育的目标则是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德育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即生态德育,拓展了德育的范畴。可以说,以往的传统德育都属于“人际德育”。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经这样说道:“在缺乏觉悟的情况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5](P199)“土地伦理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后果的障碍,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是背离,而不是朝向土地意识的。”[5](P212)正如利奥波德所认为的“土地伦理的进化是一个意识的,同时也是一个感情发展的过程”一样,生态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道德情感从人际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传统人际德育是从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对象观点出发,仅仅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及一切行为方式纳入人际道德规范的制约中,要求人们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则单方面地为人类的思想行为辩护。而生态德育则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规范约束的范围内,要求人们在建设自己家园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杆,更要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6]。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生态德育促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特别强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范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加清醒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说明加强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80年代,尽管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和环境立法,暂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普遍得到好转。然而,到80年代末,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虽基本得到解决,但全球环境问题却并未好转反而越来越恶化。这说明:“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任何人想独善其身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透视环境问题须有人文视角。”[7]这里所指的更深层次的内因,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即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问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不可少的。”[8](P92)通过生态德育,培养人们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弥补以往人们往往注重环境保护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生态德育的软件投入的缺陷,并且纠正以往只注重工程建设的推进而忽视生态价值观念和态度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和发展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的误区,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1生态文明的阐述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使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对于生态文明目前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类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阶段,也是第四种社会形态。2)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这四个文明共同支撑起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厦。其中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就如同大厦的地基一般,精神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智力源泉,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良好社会环境的提供者,而生态文明则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其主要是指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一种与对自然进行长期掠夺式的野蛮的开发相反的理念,其倡导的是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生态文明从制度属性的角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社会主义倡导的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原则,而生态问题实质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只有倡导生态文明才能有效解决生态问题,从而解决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总而言之,生态文明不管是何种理解、何种体质、何种形式,其所倡导的核心理念都是不变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2我国生态文明现状
虽然我国现阶段也处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1为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过度掠夺,导致资源严重匮乏
我国本身属于人口大国、资源严重短缺型国家。我国大多数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类的煤、油、天然气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资源严重匮乏。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长期盲目采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结果下,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与经济发展的增收严重不平衡,导致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总量直线下降,可再生资源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后续经济发展“力不从心”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自古至今是我国百姓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现今社会由于造纸等各种工业需要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严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幅降低;随着经济利益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力使得草场地面下的矿产资源破坏严重,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现象导致我国的草地资源退化非常严重。(2)可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紧逼耕地红线。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由于各种污染造成的耕地不可用而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可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步步紧逼耕地红线的标准。(3)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列全球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些还不是全部可利用的资源,除去一些不可利用的淡水外,我国可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度不均匀。随着各种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当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些都导致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和短缺,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矿产资源严重短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当前属于粗放式开发和发展,导致我国的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开采量逐年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到2010年,我国可以保证消费和发展需求的矿产只有21种,其他矿产资源需要不同程度地从他国进口,随着开采程度的日益加剧,进口量也日益增多。
推进文明生态联创思考
今年初,**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年全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推动会为动力,以市文明委《关于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工作意见》为指导,乘势而上,审时度势推出了“文明**工程”,及时编制出《文明**工程实施方案》蓝图,把文明生态村区片联创纳入“文明**工程”四大版块之一并列为重中之重,制定了《推进文明生态村区片联创工作方案》,明确了区片联创文明生态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创建标准、工作措施以及考核奖惩办法。
区片联创: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组合若干个自然村共同创建,村庄之间的分工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发展的有机联合整体达到资源共享的建设过程。
区片创联总目标: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使文明生态村建设普及率为70%(受益人7万人,500个村庄),分布于全区4个镇10区片(灵山3个区片、演丰3个区片、三江2个区片、大致坡2个区片)。
区片创联的基本要素:在创建过程中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中吣村辐射带动为创建的基本要素。
区片联创的工作思路:推行统一规划,整治脏、乱、差的村庄环境;推行整合“五村”外部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推行“五村”竞选投资项目,提升生态经济质量;推行培训农民劳动技能,提升农民素质;推行长效机制,实现农民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区片联创的主要措施:建立“三为理念”:为农民而组织,为农业而招商,为农村而策划。建立“三项制度”:党委政府工作成效重要考核点,村委会工作实绩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考核点,党员及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的重要考核点。注重“三个扶持”:扶持基层党组织为主导、扶持农民群众为主体、扶持连片创建为主流。运用“多种模式”: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党政机关包点共建、村企共建、市场运作共建等模式。(区财政200万元;贷款建设2000万元,招商引资1.8亿元;)
生态文明湿地立法考量
一、问题的提出
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作为与海洋和森林并驾齐驱的全球第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是集水资源、土壤、气候等多种环境要素为一体的孕育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因此,为了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在举国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道路上,离不开对于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研究。
二、中国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现状
中国自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来,对于湿地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都在不同程度得到了体现。2003年国家林业局等9个部门共同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13年3月国家林业局颁布《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成为我国首部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部门规章;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将湿地以独立自然要素的身份进行规定;2016年3月《湿地保护条例》被国务院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由林业局起草完成,但目前还并未出台公布[1];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细化了湿地修复的具体措施;2017年11月国家林业局从新修订了《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全面保护的方针,对临时占用的湿地实行限期生态修复。自2003年8月1日《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起,到2018年7月1日《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为止,15年间有27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湿地保护条例。而没出台湿地保护条例的部分省份也通过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专项管理规定等文件作为湿地保护的依据。地方法规除了各省的保护条例,还包括管理办法和管理条例,如:《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拉萨市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都是针对当地具体问题而设定的实施办法,以求更好的指导当地实际湿地保护工作。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阻碍中国湿地立法的法律因素
虽然我国近些年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湿地退化的速度,但仍存在着诸多与生态文明发展需要不符的因素,从而阻碍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具体开展。(一)滞后的湿地立法理念不能适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需要第一,对生态价值理念的认同存在偏差。目前现有立法中,不能从本质上认同湿地自身的生态价值,更多的是侧重如何开发和利用湿地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在实践中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贯彻出现了偏差。如:《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第24条规定,仅需要有湿地占用方案并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建设项目即可改变天然湿地的用途。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是相悖的,应结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确立自然价值、自然资本的湿地立法新观点。第二,缺乏统一、整体保护的思路。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因此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行全面性的协同保护。而在实际湿地立法中,却将湿地生态环境分割为水利、农业、土地等不同的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如《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第5条将湿地保护的职责划分到林业、农业、渔业、水利、环保等部门[2]。这种看似高效化的分割模式,实际上打破了环境要素的完整性和平衡性。生态文明不仅要承认存在于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把物种的整体和生态系统的共同体看作核心的关注点[3]。(二)国家层面湿地立法的缺失阻碍生态文明建设湿地在国家宏观层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从立法性质来看,两部文件分别属于国务院部门规章和中央政府公文;在具体适用中具有法律效力较低等问题。我国湿地类型众多,在管理上分别由不同的部门针对其相应的部分进行管理;而目前林业部门的规章对其他部门的管理不具有约束力,上位法的缺失导致了我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混乱。因国家层面立法的缺失,地方湿地立法保护起到了主要作用的同时,在相关规定上也出现了湿地定义和范围模糊不一、保护目标不明确、内容杂乱零散和缺乏实际操作性等问题。如部分省份将湿地定义为“常年或者季节性的潮湿地域”;而部分省份却定义为“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区域”。可知,各省对于湿地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将导致我国各地对于湿地保护范围的不同。法律作为具体实际操作的指导方针,出现的问题都是阻碍湿地部门工作开展因素,是制约生态文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不论是宏观层面大方针的部署还是地方湿地具体的管理工作都缺少国家高位阶法律的统筹指引。(三)落后的湿地管理体系不能适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在横向关系上实行“统一管理与分部门负责相结合”,在纵向关系上实行“以块为主”体制,严格按照行政区划设定相应的环境保护部门,属于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4]。湿地管理体制基于此模式下,以林业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如国土资源、环保、水利等部门进行职权范围内进行监管配合。这样的管理模式表面上看节约了政府资源,各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对湿地的全方位保护;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生态环境管理混乱等问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将散落在其他部门的环境职责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党的报告上也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结构”的“环保大部制改革”计划。并于2018年3月17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针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整合原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其他部委,组建了自然资源部与生态环境部。在“环保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新的湿地管理模式以适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