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9:10: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平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平衡

证券市场金融生态平衡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三个方面:证券市场与其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生态平衡;证券市场系统内部的各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所形成的证券市场内部结构平衡;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自我完善机制,并针对三个方面不平衡的表现及相应的平衡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证券市场生态平衡平衡措施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提出“生态学”一词。海克尔认为,生态学是指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彼此关联、相互作用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系统。在我国,周小川(2004)最早把生态学的概念与金融学结合起来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徐诺金(2005)在考察了金融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似之处后,认为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谢太峰(2006)对金融生态做如下界定: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强调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状态,即金融生态平衡。

证券市场金融生态是从金融生态环境衍生而来的,必须遵照生态学的观点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保持证券市场生态平衡。证券市场金融生态平衡包括三个方面:证券市场与其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证券市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证券市场系统内部的各主体之间的数量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所形成的证券市场内部结构平衡,即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各市场之间以及市场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存在恰当的比例关系,同时又相互依存、协调发展;证券市场生态平衡的自我完善机制。在证券市场复杂的系统中,当市场内部诸要素之间、市场与外部环境之间协调发展、融于一体时,证券市场整体功能达到最大,否则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将受到抑制。

我国证券市场的生态不平衡现状

(一)证券市场与外部环境资源之间的生态不平衡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金融生态平衡分析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的生态不平衡现状

(一)证券市场与外部环境资源之间的生态不平衡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产生的,难免受到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性、文化传统等影响,形成了自身特点,这一方面反映了证券市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另一方面,正是这些特色与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存在了许多不协调的表现,阻碍了证券市场达到平衡的生态状况,这些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对证券市场功能的认识上,较重视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常把它作为“圈钱”的场所,从而导致:重募集资金的多少,而轻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重改制、轻转制,改制时,企业及政府部门较积极,而一旦有关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好后,很少去真正按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运行;行政干预多、市场机制少,企业改制后,政府部门以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身份,仍从人事任免等方面干预企业的运转,企业经营自主权仍较少。

2.证券市场体系区域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仅有两家证券交易所,且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和南部沿海发达的深圳特区。这种不合理的区域布局结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分布结构严重失衡,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海和深圳的上市公司几乎垄断了两个股市,两地合计的上市公司,占了全国总数的70%;这种不合理的证券交易所布局,不利于资金的合理配置,全国数百亿的资金流入上海、深圳,不仅给急需资金的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釜底抽薪的后果,而且也造成了沿海地区资金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证券市场中企业主体缺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脆弱,部分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由于企业的主体地位残缺,企业很难保证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能够被有效地用于生产经营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有限,即使融到的资金也很难被企业有效用于生产经营,使优化资本配置的作用大大降低。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生态平衡建议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生态失衡表现

1.投资者结构失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主要由国有股、法人股组成,因其不流动,所以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和一些投资机构。从开户数量上看,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数量远远大于机构投资者数量。从资金量上,2008年底公募基金、QFII、保险、社保、券商、信托、私募基金,这七大机构持有的流通市值为5753.78亿元,占当时流通市值的24.34%。而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市值超过市值的50%,纽约股票交易所交易量的80%和NASDAQ股票交易所交易量的60%来自机构投资者。日本机构投资者1997年持有股票市值已达到67.4%。与其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偏低。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还不足投资者总数的10%,数量远远小于个人投资者的数量,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2.市场中的主体结构失衡证券市场中的主体包括投资主体和上市公司主体两方面:

(l)从投资主体结构来看,相比于国外市场而言,国内证券市场还未成熟,投资主体仍然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体,大约占90%以上,另外不到10%是机构投资者。而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基本上在70%以上,即使机构持股比例最低的美国也超过了50%。这些数据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还处于“散兵游勇”的局面,直接的后果就是散户投资者盲目投资跟风、追涨杀跌,造成股价的大起大落和市场的不稳定。尽管通过出台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和三类企业人市等一系列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事实上这些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原因就在于这些机构大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银行信贷和拆借资金,其投资理念更倾向于短期投机,以致造成一些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缺乏人问津,股价纷纷下挫,反而加剧了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不定。

(2)上市公司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区域分布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这一结构的良性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的效率,而这三个方面目前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首先,区域分布结构不均衡。在经济增长上,中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增长不均衡格局。这种情况对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又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国内上市公司分布结构的严重失衡。其次,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表现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和第三产业(金融、保险、教育等)的上市公司所占的比例较少,第二产业(钢铁、石油等)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较大。尽管近年来管理层加快了上市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总体而言,目前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仍然远远不能适应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需要。

3.交易品种失衡在证券市场上我国企业债券规模很小,品种缺乏创新,并且大多都是国企和国家重点项目债券,从发行到上市的间隔期长,流通性差。此外,由于购买企业债的大部分投资者只能到期兑付后才能收回投资,并要承担持有期间的所有风险,所以企业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债券本身具有越靠近到期日价格波动越小的特点,企业债上市交易时间的大幅度缩短扼杀了市场的投机机会,所及降低了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最后由于我国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的40%,这样就大大抑制了投资者和发行者的积极性,导致国债与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差距非常大。

查看全文

保护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前言;形成共识,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实施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现代意识的重要标志、林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定期检查考核,落实奖惩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天然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1前言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现代意识的重要标志,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目前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一个对浪费自身资源、毁坏其共同生存发展基础的现象无动于衷或无所作为的民族,无论遇到怎样良好的发展机遇,都是注定无望的。大凡有识之士无不深刻地意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成为人类新世纪的主题,这对于延续数百年,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林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深层次的巨大的根本性的变革。

林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林业工作者,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的指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经受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鉴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的保护工作,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查看全文

大型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分析论文

1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首推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原称印度河流域规划),即将西部3条河流(萨特里奇河、比爱斯河及拉维河)的水调到东部3条河流;前苏联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15处;中国在上世纪中叶已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计划;引大入秦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对解决甘肃省境内的秦王川地区大片沃野以及天津市的缺水起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研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至此,我国的广大水利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空前意识——在兴利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规划在大规模地投入运行之后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查看全文

深究经济生态平衡离不开中小企业

1.经济也讲生态平衡

如果没有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绝对不会有大企业的健康茁壮成长。经济也讲生态平衡,即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保持动态、和谐的比例关系。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前提,这里所讲的经济生态平衡来自于大森林的启迪。在原始大森林里.有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也有不少正在成长的小树,还有灌木丛、藤类、草类、花类,以及飞禽走兽,温海流水。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依为命,构成了大森林的生态平衡,以及参天大树茁壮成长的生态环境和营养来源。森林的道理如此,经济的道理亦如此。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活跃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可以说是一个有大、有中、有小的企业群。例如在美国、日本,既有大企业,也有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更有因产业性质不同,其最佳规模只能是中小企业、更为独立的中小企业,和为生产性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服务的第三产业。所有这些,共同形成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平衡或生态环境。如果没有中小企业,以及为大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也绝对不会有大企业的健康茁壮成长。据考察,在美国,对于迎接知识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正是高科技的中小企业。

总之,经济生态平衡,即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各行业、产业、企业乃至各种经济成分,保持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相当于亚当·斯密所讲的自然秩序。在这种动态的平衡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各得其所。如果人为地过分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或否定其它方面,就会破坏经济的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就会畸形发展,甚至有可能出现大的波折。为什么要讲经济生态平衡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有些行业适合中小企业,有些行业适合大的企业,如果错位了,反倒没有优势

查看全文

水利工程开发与生态平衡的结合

摘要:人类水利工程本身在于调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分布均衡。但是,不考虑实际的乱建,将最终成为人类社会水资源匮竭的罪魁祸首,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由此,提出生态和谐与水利工程建设相融合的理念,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多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少些人工开凿的成分,通过少施工达到改造水利,造福民众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建设;构想

1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1.1人为调水,破坏生态

国内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工程的建设根本上在于满足生活、工业等需求。而人为的调水,通过囤积河水、改变河道、开凿蓄水池等,只能单一的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少能兼顾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长久下去,环境受到破坏,物种受到灭绝,更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人类水利工程本身在于调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分布均衡。但是,不考虑实际的乱建,将最终成为人类社会水资源匮竭的罪魁祸首,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2生态多样性受威胁,不利于水利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发挥水资源优势带动生态平衡论文

【摘要】鸭绿江是丹东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水环境在丹东地区整个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鸭绿江水环境基本情况的阐述,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多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水环境保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水环境;保护策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随着这首激昂的歌曲传唱四方,“鸭绿江”也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字深深印在人们心中,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正是当年抗美援朝战士奔赴朝鲜战场所经过的流域。笔者生长在鸭绿江滨,自幼在江边玩耍,亲眼目睹了江水近30年的变化。本文试就鸭绿江丹东市区段水环境保护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保护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思考水环境保护。

一、鸭绿江水环境概况

鸭绿江是位于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一条界江。鸭绿江古称坝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江水清澈,水色深绿似鸭头而得名,以水质优良著称于世,是一条为中朝两国沿岸人民提供生产、生活、航运、养殖、灌溉和旅游的多功能河流。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南麓海拔2300米处的白头山天池,然后流向西南,流经吉林省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集安、辽宁省的丹东市,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入黄海,鸭绿江入海口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端。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在丹东境内270余公里。[1]

(一)地貌

查看全文

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论文

6月17日一24日,江主席视察黄河,令所有资源、环境工作者振奋,通过对这条河流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以什么样的资源、环境与生态观点来分析问题,才能通过科教兴国,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育观、科学技术观、资源、环境与生态观既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又是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迎接21世纪的基本战略。为落实十五大的方针,切实制定各项具体政策,在三讲学习的热潮中,有关部门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科技部门提出了知识创新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部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什么是我们的资源、环境与生态观呢?资源的持续利用就是我们的资源、环境与生态观。作为一名资源工作者,由于工作关系,自90年代以来,我一直在国内外进行研究探讨,现在仅把初步想法写出,求教于各界。

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生态就是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的持续利用观

资源就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物质。这里有必要做两点说明:首先,按国际惯例,目前讲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不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其次,自然界是指客观世界,而资源则是指人可能利用的自然界的部分,因此,资源将随着人对自然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而发生变化。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亿万种,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观来看,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海洋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大类。这里又需要做两点说明,首先,能源与多种资源互融,但按国际惯例列为一种;其次旅游资源则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分类学上有交叉。同时,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来看,对资源又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分类,就是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又有其相对性、可变性与多重性。相对性表现在如煤、铁和石油等矿产在人类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内(如10个世纪)是不可再生的。可变性表现在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而生物资源的根源物种资源迄今为止又是不可再生的;然而在未来人类又可能克隆已经灭绝的物种。多重性表现在水资源中的大气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是可以再生的,而深层地下水又是不可再生的。上述按类别和性质的分类为人类可持续利用资源提供了认识基础。(见下表)

不可再生可再生

查看全文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

[摘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影响局部的气候条件及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等方面,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现状,提出与之对应的保护对策,以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电能、水资源的消耗量逐步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在满足人们用水、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发挥洪灾预防的作用价值,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也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文章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状展开讨论,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实践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影响局部的气候条件及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等方面。

1.1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