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7:12: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市绿地生态管理
1城市绿地管理
1.1城市绿地管理的概念
城市绿地管理是指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行使公共权力,通过运用良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适当的人选、正确的领导方法、有效的内部协调、迅速而准确的报告系统和严格的控制手段,对城市绿地这种为其所掌握和运用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管理[1],统筹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2城市绿地管理的任务
城市绿地管理的研究历史比较短,真正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正在逐步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分支。现代城市绿地管理工作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健全行业规章,坚持以法治绿,从而科学化、系统化地行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园林绿化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将有限的人员、资金和机具进行有效配置,即主要依靠市场运作对绿地进行直接管理[2]。应根据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各项生产建设活动:一方面要借鉴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结合行业实际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断总结实际经验,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建设,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生产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益。
2生态管理
生态旅游自然管理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生态旅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青睐,成为发展前景最好的旅游项目。
一、生态旅游及其产生
1.生态旅游的提出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20多的时间里,世界生态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宣传主题和产品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2.生态旅游的概念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综合各方观点,有人给生态旅游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和相关文化特征为主要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化管理措施
[提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乡村生态化转型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也必然面临着生态化转型。本文从新经济时代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入手,分析生态化管理的必要性与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乡村休闲旅游能够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村民创收、增收,对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个产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经济时代,环境保护与生态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应当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开拓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新经济时代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
(一)对乡村自然资源依赖度高。自然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生态体系的基础,也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核心与依托。秀丽的山林、清澈的溪水、幽静的田间小路,都对生活在城市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人们渴望在乡村优美、宁静、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因此,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乡村休闲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二)游客承载量十分有限。作为第三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具有污染小、绿色环保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现象,它会导致旅游环境恶化,甚至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对自然生态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乡村生态系统平衡,景区不得不限制游客人数、控制旅游设施建设、限制景区规模。(三)经济调控能力较弱。虽然乡村休闲旅游对景区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能力,能够促进景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但在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其经济调控功能受到削弱,难以在景区内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季节的更替,会给乡村休闲旅游经济调控功能带来巨大挑战。(四)市场具有客源定势性。乡村休闲旅游以自然风景为载体,以农业为依托,为游客提供疗养、休闲、体验、观赏等便利。这种旅游类型对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缺乏吸引力,目前的客户群局限于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居民。另外,由于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起步晚、交通不便、缺乏海外宣传,境外游客也难以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因此,造成了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客源定势性。
二、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化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探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高度发展的状态,旅游业已经由传统旅游变为了生态旅游,旅游更注重社会、群体和环境的协调性,对造成污染的旅游国家更是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严厉制止。社区居民是旅游业带来影响的直接受益者,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可以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这样的旅游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构建合理的社区角度下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已经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笔者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社区角度下生态旅游管理策略,希望对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社区角度下的生态旅游管理积极意义
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参与旅游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态旅游业可以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让社区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得到统一协调发展。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让他们学习到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让每个人从实际行动中努力维护社区环境,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社区通过参加生态旅游的管理,强化了社区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是让环境得到更好地保护,更是将发展人的目标放在了首位,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二、社区角度下生态旅游管理的作用
(一)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居民能直接参与一些旅游政策制定,帮助解决一些旅游中的现实问题,居民在旅游活动中亲身经历并扮演相关角色,能够直接从旅游产业中获利,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国家倡导的“旅游脱贫”目的。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每个社区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居民通过相关旅游事物管理,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业、酒店业等。(二)让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由于社区参与了生态旅游的管理,居民成为了旅游业的参与者,他们更注意维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对于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进行了坚决制止,这样会让整个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不仅社区环境变得好了,居民为了不影响前来旅游顾客的心情,他们注意加强了自身的素质修养,不管是平时的服务还是日常的言谈举止,更加符合了旅游业的要求,这样更能让旅游者感觉到舒服,在生态旅游中体验到当地的文明。(三)加强了民族文化的宣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者向居民介绍当地的旅游特色,居民在学习中的主观性增强了,能很好都进行接受性学习,他们对当地的文化了解更深刻,能就旅游顾客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风民俗介绍得更加详细,深受旅游者的喜欢。此外,在旅游管理中,原生态的文化最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居民可以将一些特色文化通过搭建舞台进行民族表演的形式对旅游者进行展现,得到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肯定,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宣传效果。(四)社区旅游管理让旅游业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率。传统的旅游业管理都是旅游部门进行专人的管理,无法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对于一些不文明现象仅通过政策宣传和思想道德说教的效果很差,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能够从自身做起,维护公共秩序,这样管理效率会提高很多。同时。社区旅游管理可以为旅游部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他们将资金用在存进旅游业发展的其他方面,效果显著。
三、社区角度下的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为解决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建设轻成效、重投入轻产出问题,在改善生态系统质量过程中需要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模式。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以提升政府生态系统管理效能为目标的约束条件,重点关注生态系统管理结果与目标的接近程度。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发展过程是一个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过程,政府是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主体,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困境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制度供求不均衡催生了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为了降低生态系统管理成本,需要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根本出发点,推进管理体系由责任评估考核向流程绩效管理深化,实现绩效责任由行政责任向法律责任深化,增强制度与制度环境的适应性,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流程,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降低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成本。
关键词:绩效管理;生态系统;制度安排;制度变迁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60%以上,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受不当开发活动影响而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衡或危机状态,给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首先需要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与安全。生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政府管理部门是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为解决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建设轻成效、重投入轻产出等粗放式管理问题,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绩效导向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这也是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核心和关键。鉴于政府创新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本文拟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历程、变迁动因、模式特征及发展方向,为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提供支撑。
一、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
1.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诺思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变迁理论也应运而生。制度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的理解差异较大,诺思提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理解为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也可称之为制度安排①。制度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供给同样是有限的、稀缺的,随着制度环境变化或人们的理性程度提升,新的制度需求不断产生,当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时,就会催生制度变迁。可见,制度变迁就是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是制度不均衡的演化过程,之所以出现制度变迁,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产生了新的潜在制度需求和潜在制度供给②。导致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不均衡的因素包括制度选择集合的变化、技术进步、制度服务需求的变化等,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最优制度,从而产生制度创新需求③。制度变迁根据动力不同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④。诱致性变迁是一种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的渐进式变迁模式。要素与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以及技术变迁产生新的制度需求,知识、法律、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进步支撑新的制度供给。诱致性制度变迁不易解决搭便车问题,且变迁时间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制度需求。由于行为主体在收益、费用之间存在分歧,只有部分制度不均衡可以通过诱致性创新消除,其余制度不均衡则继续存在。当政府的预期收益高于强制推行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政府将采取强制行动来消除制度不均衡⑤。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受政府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等多元因素制约。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获取制度创新利益的成本,短期内创造出较高的效益,但在长期强制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利益非均衡化而可能会削弱制度的有效性。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内部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制度需求时,由政府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则可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制度变迁理论以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石。首先,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权结构的创新。对产权的界定、调整和保护是有必要的,因为有效率的产权可以激励人们去从事社会需要的活动,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和搭便车行为的可能性,使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其次,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并为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其他资源要素的变化,协调产权结构与持续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任何制度都是在某种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改变会左右现有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形成共同利益,从而克服搭便车行为。2.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从时间维度反映制度安排对不断变化环境的适应,变迁方向有可能是正向,也有可能是负向⑥。因此,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制度发展进程,有助于了解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不足,梳理出制度安排未来变迁方向。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政府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生态系统绩效是政府相关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所达到的生态系统保护阶段性结果及其过程中可评价的行为表现。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理念在政府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是主管部门与对应责任主体之间就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提升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的管理措施、机制及技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对政府生态系统管理行为的管理,关注的是政府生态系统管理结果与管理目标的接近程度。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生态系统质量本身,也关注资金投入、污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对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趋势的影响⑦。政府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的指导,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同样离不开制度保障。因此,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政府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其核心和关键是要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评估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绩效导向的生态环境管理评价和考核模式。政府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有关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讨论,可以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加以分析。从静态来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一套制度体系,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设计出来用以提升政府生态系统管理效能的约束条件;从动态来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一个在一定制度安排约束下落实生态系统保护主体责任、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过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是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图1)。制度环境为制度安排设置了基本边界和范围,是影响和约束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的基础规则,通常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公众生态环保诉求等,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制度———行为———绩效”的行径,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行为,并决定了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制度安排是具体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是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形成的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行为的具体的规则,并间接影响政府部门在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制度结构是所有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的总和,是按照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要求形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制度体系。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既包括制度结构中各项制度安排的创新,也包括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耦联形成的制度结构的调整,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是下一次制度变迁面临的制度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制度变迁分析
生态县建设管理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生态县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旨在总结回顾去年我县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动员组织全县力量,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简要回顾。
*生态市建设任期目标完成之年,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最重、成效最明显的一年。去年以来,我县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811”环境污染整治和污染减排工作,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去年全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各断面水质满足功能区要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为348天。
(一)生态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生态工程建设亮点纷呈。以不锈钢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不断做大做强;以茶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以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的生态林业步入良性循环;以沼气、太阳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广泛推广,另外,生态城市建设工程、饮用水源创建保护工程、清水河道治理工程、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下山脱贫生态移民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斐然。按照“五整治一提高”要求,去年度新开展了32个村的村庄整治和60余个村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全县共完成了245个村的垃圾箱设置,完成了9个山区乡镇的垃圾焚烧炉建设,累计已有17个乡镇建立了垃圾焚烧炉,2个乡镇建立了垃圾中转站,*镇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设施;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1900户的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沼气净化工程,完成了玉岩镇坳头村、裕溪乡小槎村、*乡王村等3个村的沼气净化工程建设;采用沼气模式,完成了14家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三是生态乡镇、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新兴乡被命名的全国环境优美乡,枫坪、安民、樟溪3个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等三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生态乡镇,新兴乡内孟村等29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共划定了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大类生态环境功能区,其中,禁止准入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1.40%,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面积占6.2%,功能就相当于现在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今后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产业布局及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和控制污染的主要依据。该控制性规划的实施,将逐步成为调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五是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县建立了109个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有注册环保志愿者2000余人;5个家庭获省级绿色家庭称号;城西和城南2个社区获得省级绿色社区称号;4所学校获得省级绿色学校称号;县人民医院获得省级绿色医院称号,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为推进减排工作,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部门减排联席会议制度,把污染减排工作作为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去年减排实施方案、减排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以责任书的形式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县新星不锈钢废水处理有限公司等6家重点减排企业。同时,建立了企业环境统计台帐制度,建立了污染物变量、增量、减量等“三量”台帐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新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治污减排设施,开展了浙江科马磨擦材料有限公司的汽油回收项目、*县不锈钢园区废水中重金属(镍、铬)回收利用项目、中水回用项目、熔炼炉渣综合处置项目、江北灌区节水项目、畜禽生态养殖沼气项目等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提前介入,强化“三同时”竣工验收和监管,加大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严厉打击“十五小”、“新五小”及利用电子垃圾炼铜、燃煤小锅炉、小耐火材料企业,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去年,我县共削减化学需氧量484.94吨,完成年初任务的122%,削减二氧化硫344.2吨,完成年初任务170.06%。
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第三条*市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保护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原则。
第五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生态公益林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区、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发改、建设、农业、财政、国土资源、绿化、环保、交通、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六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等费用,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的补偿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旅游管理专业生态课堂探究
[摘要]由于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存在种种失衡现象,人们转而探寻一种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课堂,即旅游管理生态课堂。概述了生态课堂与旅游管理专业生态课堂的内涵,从师生互动、课堂氛围与考评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的生态现状,提出了自由民主、综合创新与科学适度三个构建旅游管理生态课堂的原则,并从课堂专业交流会、微笑教育与新型考评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生态课堂;生态现状;原则;构建策略
一、引言
随着时展,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17年我国旅游全年总收入达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初步计算,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然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所培养的人才却远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大相径庭,因此,课堂改革迫在眉睫。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即用科学的、生态的、民主的教学观组织课堂教学,培养理论、实践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与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相吻合。本文致力于探索旅游管理专业与生态课堂的完美结合,实现旅游与生态的有效对接。
二、生态课堂的内涵
(一)生态课堂内涵。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Waller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开始将生态理论引入教育课堂;1990年,南京师范大学吴丁福教授与诸文蔚学者合作发行了我国第一本研究教育生态学的专著《教育生态学》,自此,学界开始将教育与生态相结合,致力于构建健康且充满活力的生态型课堂。学界虽然对生态课堂进行了若干年的探索与实践,但各位学者对生态课堂的内涵众说纷纭,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生态课堂是对“以师为尊,以材为心,以课为中”的传统课堂的摒弃与继承,是以生态学和谐共生的思想为指导,以新型民主的教学理念、原则、设计与评价等为基础,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工具,以当代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打破时空限制的教师、学生与环境间平等互动、平衡自由、绿色健康以及科学发展的课堂。同时,它也是一种追求本真,强调各生命体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享受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见闻,追求真理的课堂形态。(二)旅游管理生态课堂内涵。目前,学术界并未深入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与生态课堂的联系,未将生态理念引入旅游教育中,因此本文重在研究旅游管理课堂与生态的完美结合,探索旅游管理生态课堂这一新型课堂模式。通过研究与探索,笔者认为旅游管理生态课堂,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旅游情境,使师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旅游相关知识的转化与吸收的体验式课堂。
课堂管理生态系统研究
伴随着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的走班制应运而生,从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到以课程为单位的管理,似乎并不能够实现课堂管理从专制向民主的跨越。从课堂组织形式的视角来看课堂管理的问题,课堂管理既非重“管”不重“教”,也非重“教”不重“管”,而是要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理念。
一、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模型组成
(一)共同体及课堂管理生态系统。“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认为共同体意味着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in由此可见,共同体是社会组织内成员间的一种联结,一种合作,一种交互影响,彼此共享成果的有机群体。在共同体中,追求“共享观念”“共同理解”,共同体中承载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体的精神意识,是一种归属和认同。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是指在课堂生态系统下所从事的管理活动,而课堂生态系统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的。在课堂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种非生物环境的教室给课堂生态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空,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产生能量,而是作为有机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输出了能量而形成了课堂生态。[21课堂生态系统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非生物意义的课堂由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了系统的整体,因此,这一环境的生态组成有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自然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是教师通过管理手段协调教学环境,学生乃至学生心理保证各因子正常运行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二)共同体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模型特征。1.个体责任和集体分享相辅相成。在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中,个体会与集体融入在一起,个体责任的承担和集体中的分享会相辅相成。学生有可能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产生学习动机,更有可能出于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和共同的精神意识而考虑到对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做出选择并负起责任。此外,学生通过合作探寻来提出他们概括出来的真实问题,从而制定适合共同体的规章和行为规范,违反则按照规章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是治理,更是一种教育。学生在管理体悟中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完善共同体规则的制定,在合作的氛围中使学生个体责任和集体分享相辅相成。2.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共同体下,集体意识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由共同的观念和价值观联结在一起,在角色和义务上形成一个互惠的关系结构。在角色上,教师更多地充当教育者、管理者,学生更多地充当受教育者、被管理者。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念,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将“管”视为“教”的管理活动,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行为不妥之处,从而主动去改正,继而保证了课堂纪律,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在义务上,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义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学生去做人。共同体下的课堂管理会让教师在课堂中时刻记得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也渗透在管理过程中。3.具有共同精神意识的发展愿景。共同精神意识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度的集体意识,指教师和学生间达到了高度一致的观念,而具有共同精神意识的愿景则是有了共同的前进方向。在共同体下,每一个体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自我的言行会影响到共同体系统中其他成员的成长及最终愿景的达成。从而在这种共同的观念和愿景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是管理者,都是学习者,都是教育者,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互相监督,最终达成共同体的目标发展愿景。
二、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1.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理念。“管理即教育”强调管理过程也是一种教育过程。管理是一种影响,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其影响方式则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在管理过程中实现。正是在这种影响下,组织这一共同体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同样也强调影响,这种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教育的影响更为深刻。教育影响包括作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管理不同于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它也不直接培养人(公民),而是为人的培养提供辅助性、支持性服务的活动。1312.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自我教育、相互激励的场所,让学生参与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和处理方法,让学生自觉思考需要这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良行为后果,这样由学生创造“规则”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通过规则增加“管理”的约束力而且有利于课堂管理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实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管理行为的理念和态度,决定着他们对课堂环境的构建模式,反之,课堂管理一经形成,又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产生影响。[41因此,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管理所采取的必要途径,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尊重他人对于人际关系的优化至关重要,由于师生关系是教育场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以“尊重”为核心的课堂管理倡导教师应适时抛弃权威和“金口玉言”。首先,要尊重差异,学生个性因人而异,应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其次,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将教师的主动管理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4.营造和谐的生生关系。课堂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课堂管理的对象更多指向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并在一起学习生活而形成了所谓的“同龄群体”。这一群体成了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注意识别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调控。适当的调控既指适时,又指适度。适时即应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有更严重的行为发生,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于严格,可能滋生学生对教师行为的不满。因此,无论是何时还是何种程度的管理,都要考虑对学生的处理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的影响。
作者:赵越 齐鸣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校管理生态美育分析
作为校长,刘昕融美学于学校管理之中,使冷峻的监管化为和谐的温馨。刘昕坚信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取决于其灵性是否伸展,而灵性的生长,毫无疑问要依靠美育的功效。刘昕的学校管理,既遵循美育的基本特点,又致力于独特的创造。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规范与自由的统一及个体与群体的统一,这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创造,以此构成学校环境、氛围与人际间的良好生态。众所周知,美育的显著特征是富有情感性。无论是一朵花的美,一个人的美,还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美,审美的感受都伴随着情感的愉悦。
鲁迅先生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众认为怡悦。”刘昕之所以得到教师群体的尊重、悦纳,关键在情感上的体贴入微。她以丰富的情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生动感性的方式表达她对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使教师有一种人情美的感动并由衷产生职业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形象性是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美育的基本特征。刘昕在学校管理中决不诉诸抽象说教,因为她知道,耳提面命的唠叨、玄虚高邈的说教是教师最反感的。教师群体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对象或管理对象,他们具有敏锐的感性直观与自觉的审美创造,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切实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诱发他们的主动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校长对于教师的教育引导,其理性的内容不能脱离感性的形象而存在,而应溶化于感性的形式之中的。正如李泽厚所说,“美是自由的形式”,即“自由”的理性内容积淀于感性形式之中。美是依靠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形象去进行思索,通过直观的感性来把握理性,这样便为人们提供了可以直觉到美的可能性。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要让教师直接地感受到生活之美,真切地领略到教育之美,由衷地体验到生命之美好,关键在于让教师获得真正的解放思想———才华有驰骋的天地,创意有展示的空间,过失有容错的机制,与校长对话可以随意而率性。这就需要校长放下架子,以平等态度对人,如刘昕所言,“解放‘显示存在感’的领导思维”,真诚营造出校园温暖和煦的气息。
学校既要有群体共识,又要有情感共鸣。情感依赖于认识,随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反过来讲,任何一种行为模式都应以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学校管理并非仅凭直觉就能把握,校长需要带动教师一起去思考、判断,只不过这种思考、判断不同于纯粹理性判断,它仍然自始至终伴随着形象来进行,通过形象让教师获得心灵的满足而得到愉悦,使认知与情感达到统一。刘昕认为,学校管理也要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什么是美的规律呢?美的规律要与自由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美的规律一定要和内在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美的规律与物质、精神的统一相联系。“自由的创造”,这需要在规定中有所突破,在限制中寻找自由,在规则中凸显人性,这是教师的自我确认。舍此一点,就没有教师的主体地位与职业尊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都是在既定的历史下创造历史,每位教师都要受到社会规范和学校规章的制约。然而,教师在接受规范的同时,另有自身活动的目的性,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一方面,解放自在的自然,使自然向人生成———佐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完成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解放教师自身———使教师成为自由的人、“人化的人”,有“人”的尊严,也体验到立德树人的职业尊严。让每个教师既能“享受生活”,又能“创造生活”,这是刘昕学校管理中美育的基本原则。
“内在的精神需求”,这是在生活中体现文化的自觉,在创造中凸显生命的价值。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物质的需求之外,更重精神的需求。教师的职业更需要精神的愉悦与理智的满足,校长尊重、学生爱戴、同事称赞,这是教师心理最为向往的期待。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的存在,以自己的创造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校长管理学校重点不在用规定限制教师,而是构建平台、创设情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出彩。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校长要努力让每一个个体认识到其生态审美的价值,明白个人行为在整体生态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的审美能力与精神境界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不同个性与行为风格又能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从校长到教师,人人都身体力行,校长尤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示范与表率,于是学校就成为个体与大众良性互动的统一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审美与功利的统一,也意味着在具体的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需要把悉心指导与倾情关怀结合起来。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促发美感的精神功利性和物质功利性有时既混合在一起的,又交错发生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因此,追求精神性的美感而完全排除物质的功利性,这是不全面的。
“美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感具有社会功利性,但个人在审美时往往又要排除那种狭隘的物质或实用的功利性,这种个人审美的非功利性与美感的社会功利性需要得到辩证的统一。诸如表彰、奖励、荣誉获得,职务职称的提升,这些既包含社会正面评价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又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利益。学校管理中需要二者兼顾,但价值导向要明确,即让教师感觉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被发现、被肯定,从而获得美感,而不是对利益荣誉的斤斤计较。自由性、自觉性、审美性,这是刘昕学校管理美育的逻辑预设。“自由”是对狭隘物欲的超越,“自觉”是“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观照自己”,“审美”是“在对象里认识到自己的人格”而“欣赏”或“喜悦”,审美是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解放。校长有审美的自觉,教师才有自由的创造,儿童才有幸福愉悦的感受。
作者:叶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