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6:50: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德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辩论
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新潮名词。在有些研究论文中,存在着混用的现象。同时,德育生态也是“德育工作生态模式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能否准确把握其概念、内涵与实质,直接影响研究的路径、方向和成果。因此,辨析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之间的区别,正确合理使用这两个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认为,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同
生态德育是近年来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关于“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解释,尽管表述各异,但并无实质性差别。著名学者刘惊铎等认为,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开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调控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许多研究者指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或“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一种新德育观”,或“将一种新的德育观渗透在德育活动中”。生态德育是传统德育在内容上的拓宽,在领域上的延伸,显然属于德育的本体论层次。
目前学术界关于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所谓德育生态,是指德育工作者从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效果出发,借助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创造一个和谐、快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德育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失调失衡的反思的结果,是德育方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属于德育方法论层次。德育生态强调,德育工作一定要有生态观、系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协调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社校关系,一切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服务。德育生态重视的是德育的方法,关注的是德育的效果。
2、内涵不同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的意义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密切相关。其一,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大部分处于中低端。而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的密集投入来换取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使得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并遭到破坏。其二,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主要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产业发展以“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为特点,多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因而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其三,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规模加大,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提升,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其四,在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发挥职能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形成“GDP崇拜”,忽视了资源配置以及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只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的义务。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果中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及时转变观念,不尽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生态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残,将可能出现在中国”[1](P112)。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化解我国生态环境困境、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抉择。
什么是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清醒认识与自觉参与。这又依托于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而成为新世纪德育的创新主题。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涉及生态道德教育的文章是杨学良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作者在文中指出,生态道德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至关重大,只重视社会道德而忽视生态道德是一种偏狭的伦理观念和短视的教育观点。[3]之后著名学者鲁洁在其《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中指出,鉴于生态伦理学主张从生态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领域来寻找限制和禁止人类某些行为的根据,从而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并认为人类的“善”的概念应当扩展,如果从一种伦理理论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的观点出发,学校德育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从而必须重视学校德育所具有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4]文中所指的学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指的就是要进行生态德育。1998年、1999年刘惊铎,王磊两人分别在《教育评论》第五期和《河东学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五期上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与《生态教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两篇文章。文章中首次提出生态德育的概念,并对于什么是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这个界定比较全面地对生态德育进行了概括,它将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德育区分开来,从而也将生态德育与生态道德区分开来,明确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的视阈中来,指出了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生态德育的目标则是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德育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即生态德育,拓展了德育的范畴。可以说,以往的传统德育都属于“人际德育”。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经这样说道:“在缺乏觉悟的情况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5](P199)“土地伦理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后果的障碍,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是背离,而不是朝向土地意识的。”[5](P212)正如利奥波德所认为的“土地伦理的进化是一个意识的,同时也是一个感情发展的过程”一样,生态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道德情感从人际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传统人际德育是从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对象观点出发,仅仅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及一切行为方式纳入人际道德规范的制约中,要求人们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则单方面地为人类的思想行为辩护。而生态德育则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规范约束的范围内,要求人们在建设自己家园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杆,更要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6]。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生态德育促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特别强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范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加清醒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说明加强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80年代,尽管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和环境立法,暂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普遍得到好转。然而,到80年代末,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虽基本得到解决,但全球环境问题却并未好转反而越来越恶化。这说明:“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任何人想独善其身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透视环境问题须有人文视角。”[7]这里所指的更深层次的内因,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即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问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不可少的。”[8](P92)通过生态德育,培养人们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弥补以往人们往往注重环境保护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生态德育的软件投入的缺陷,并且纠正以往只注重工程建设的推进而忽视生态价值观念和态度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和发展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的误区,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高校德育发展人际德育与生态德育
传统的德育由于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被称为“人际德育”。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际德育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风起云涌,人际德育也越来越显示出作茧自缚的样态,越来越暴露出负面影响。人际德育在承担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高校中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实效性低下。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德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尝试对生态德育这种新型的德育观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德育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德育存在问题
高校德育的本义就在于满足个体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成就德性。但是综观现行高校德育工作,大都是使学生接受某些非此即彼的道德规范。在教学方法上,把德育等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照本宣科、满堂灌仍然充斥高校德育课堂;在德育评价上,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与学生道德实践、道德行为关联度低。所以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松、浅、空、老、软、窄等问题[1],这种分析基本反映了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性。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的狭隘化
从传统德育的内容来看,一方面,高校德育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等,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教育,没有及时吸收生态伦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导致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保护自身环境责任不明确,更无法从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自然。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环境教育就已经起步,但也基本上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大部分学生仍没有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另一方面,传统德育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并如何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这种德育调整的空间、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同代人之间,仅限于国家、民族、地区等之内,而真正的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并未在人类社会中占主地位。也就是说,作为人的“类”意识的道德并未完全形成。
高校生态德育分析论文
生态德育的特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一、国外生态德育的实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德育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生态德育不断完善发展,突出表现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教育形式的综合化、教育方法的渗透力和教育效果的长效性。
1.与时展呼应,生态德育凸显时代气息。道德教育具有时代性特征,生态德育亦是如此,其时代性表现为生态德育与时展的双向互动,时代赋予生态德育发展动力和目标,生态德育参与解决时代问题进而推动时展。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教育的新内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美国、德国等诸多国家的学校都把低碳行动、低碳教育纳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推行课本的循环利用。国家拥有课本的所有权,每学期初学生向学校申请借用本学期教材,到学期末将教材归还给学校。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和经费,而且是用身边实事对中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时代同步的隐性教育设计可见一斑。本世纪以来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2013年初,美国航天局与美国环保署针对“气候变化”举办了与全美学生在线座谈活动,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向孩子们展示了极地海冰变化的卫星观测数据,用生动具体的事实为学生们上了环保一课。
2.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生态德育注重长效机制。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通过长期的认知学习和实践活动促使生态行为养成。在德国、芬兰,环境教育均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就开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直至高中、大学,甚至职业教育大纲中;新加坡通过学校、社区、企业和媒体各个环节,对国民实行终身的环境教育;美国的学校生态教育与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合作,建立起制度化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并且,这些国家不仅注重认知教育,也十分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行为养成,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习惯伴随一生。例如,英国、瑞典各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英国的每一所中学都设计有户外学习模块,甚至一些公共考试科目中也包含着户外学习;德国政府持久地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展览、专题讲座、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许多公共机构和军事机构也提供环境教育服务,将环保理念推广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3.开发隐性教育渠道,生态德育也似春风化雨。近十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转变视角,不仅把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成员中,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隐性的生态教育形式,把学校生态教育由显性的课程教育转向隐性的宣传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生态德育目标。例如,在日本韩国,通常是主妇们掌管整个家庭的消费,妇女的消费观、环保意识通过家庭日常生活传递给全家人。一些非政府组织便利用这一点,把环保行为规范印成卡片发给社区的主妇,或是举办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主题的大讨论,亦或组织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定期对主妇们进行环境教育。
4.建立健全规范体系,生态德育享有法制护航。发达国家在巩固生态德育效果方面一个突出做法就是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来规范生态教育。美国是全球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国家,制定了诸如《国家环境教育法》《国家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紧随其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都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于社会准则之中,例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准则》等。总之,通过德法并举,依托健全的制度体系,使生态道德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已成为国外生态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新时代下高校生态德育思考
摘要:近年来生态危机问题频发,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也再次凸显,关于大学生生态德育也引发众多高校师生的深思。同时迈入新时代,对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高校应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当下思政课教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引导,培养大学生更宽广的道德视野,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大学生,生态道德建设
在高校的生态教育活动中,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兴的德育观念,具备前瞻性、开放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新型生态观,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生态美德,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坚持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因此,面对生态问题的不断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以敏锐的学科自觉性,反思其凸显的问题,加强对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层次探究,思考与分析加强高校生态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高校生态德育作为生态教育的一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两种教育理念,但塑造人的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下文将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剖析实施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一)高校生态德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力量。面对频发的生态危机,作为一项新兴的创新型教育活动,高校生态德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位置,发挥自身知识力量,探究生命的价值,正面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二)高校生态德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持。针对生态问题,高校生态德育“以人存在的本真方式为逻辑起点,以生态伦理学为哲学座驾”,反思危机发生的根源及其带来的危害,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为指引,使大学生自觉地形成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意识和觉悟,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危机的发生追根溯源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总结其经验与教训,高校生态德育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应结合生态保护的具体事迹,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去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相比于传统说教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更能与学生达成思想共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三)高校生态德育的开展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方向的正确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每个人都获取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网络上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扑面而来,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难以辨别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其中一些虚假和生态观存在扭曲或误解的信息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使其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针对层出的考验,积极加强生态德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生态观,使得大学生客观认识生态危机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生态道德思想和思维方式,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可行性
高校生态德育方法论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德育的特征
国内高校德育生态化路径探究
【摘要】“生态化”是高校实践教育的核心和要点,因为学生在社会生态下,需要拥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充分认识周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入到职场、参与社会活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依靠科学的教育观念,高校德育应当积极实践、践行一系列的发展活动,充分弘扬其主体性、创新性和服务性。
【关键词】国内;高校德育;生态化;发展路径;方法探究
高校教育生态化环境的转变是教育成熟的表现,德育环境的优化可以让高校教学拥有相对宽泛、丰富且自由的教育环境。生态性原则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着重开发、创建的新教学规律,所以这也可以看出,德育的本质是指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过程,它依赖于推动、依赖于教学管理。
一、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在和谐社会,高校长期以来秉承着主体原则,当高校教育环境与自身环境产生矛盾后,生态化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就会产生作用,让学校的德育环境回归到社会主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和真实性的系统轨道上。德育文化比较重要的传播平台是高等教育,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知性、道德及素养,高校会利用这个传播平台,积极建设德育文化体系,依靠体系中的内容实践德育管理及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个体,他们的个体思想、个体行为都应受到保护,在德育生态化环境下,教学应当放宽限制,重视知识传播,并且充分学生们的自主个性。当和规律性和解放“天性”式的教育相互冲突时,高校教育也会做出让步,因为高等教育不是造人才的工程,通过“流水线”培养出来的人才,其社会性人格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个体性差异在德育生态化合规律性方面是能够积极包容的。与合规律性相比,德育生态化的合目的性比较突出,高校推行德育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知、感知正确的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不被社会的功利主义所左右、不沦为社会运转中的生产工具。人之于社会这个生态系统,应当注重德育的本质,其教育的生态化也应该侧重在完成目的的同时,降低高等教育周遭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国内高校德育的生态化路径探究
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探究论文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德育的特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网络环境下校园生态德育研究
【摘要】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和广泛地改变着校园生态,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与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机智因应,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就能推进互联网十德育,使网络环境下的校园德育生态春意盎然。
【关键词】网络;校园生态;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是培养理想人格,推进养成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可靠方式与重要途径。网络环境下校园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严峻的挑战,必须对网络环境下校园生态德育工作做出全面深刻而又科学理性的实践研究,这不仅时不我待,而且是当务之急。
一、与时俱进,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校园德育生态认知
毋庸置疑,网络是信息革命内涵的科技,也是德育工作“双刃剑”。一是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爆炸式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使信息受众头昏目眩而迷茫和焦虑;二是德育环境既能顺应创新又被侵蚀恶化,主导渠道受到多元冲击和挑战,教师的拿手顺手教育手段变得软弱无力,事倍功半;三是对信息源流可控程度困难,德育信息质量下降,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虚拟性和不可忽视的失范性,冲击着受众的责任感和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使教育环境“污染”严重。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对自控能力不强极具好奇心的青少年,产生极大诱惑力。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揭示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辨析能力均不成熟,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往往不能正确区分获取和扬弃。因此,教会他们背熟和践行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是重要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要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理想是根本的,但帮助学生面对纷纭复杂的网络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和判断能力,培养道德主体的正气浩气大气和灵气,进行“教会选择”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道德实践,是网络环境下加强校园生态建设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釆取有效措施,发挥网络德育功能,监控有害信息流动传播,强化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道德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已刻不容缓。
二、探索创新,拓展网络环境下校园生态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