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创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6:43: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创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创建对策探索
摘要:解析了顶层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总结了省级生态文明创建的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在机制、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巩固创建成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创建;存在的问题;建议;云南
1顶层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任务更加明确。“”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同时强调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两个主要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举措”“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庄严承诺”等三个创新,突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等两个“靓点”,并将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2008年11月,习视察云南期间提出“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殷切希望。云南省按照“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09—2020)》并成立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13年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中,提出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目标,明确到2020年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实施了《云南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7年)《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
2省级生态文明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全国得到积极推广。1999年海南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其后全国先后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并有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目前共有74个县(市、区)、2986个乡镇、46个县(市、区)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市、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命名。云南省是开展生态省建设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创建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2017年底,云南省有1个州(西双版纳州)和1个县(石林县)分别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授牌,有1个州(西双版纳州)和4个县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国家生态州”和“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等待命名,有21个县获得了云南省政府“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的命名,有1个市(保山市)和23个县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云南省生态文明州”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的考核验收;此外,昆明市、普洱市和约20个县也已开展“云南省生态文明州”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的创建工作,昆明、玉溪、景洪等城市开展了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细胞工程的创建也积极推进,目前已创建绿色学校3000多所、绿色社区近600个、绿色教育基地近80个。
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为目标,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村庄,倡树文明新风,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全力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和人文风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村庄布局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依靠农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三、任务目标
创建生态示范区体会
1、正确认识,转变观念,是创建的根本
生态保护要与旅游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必须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强管理,将生态旅游示范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模式和载体,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目标。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创建的关键
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部门给予全力保障。神创建工作,在得到国家、省市旅游局、各级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的基础上,我县举全县之力,合力共进,成效明显。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国家公园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
3、以人为本,广泛宣传,是创建的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创建目标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在创建过程中,我县进行各种途径公开信息,征求各方意见,提高了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将继续加强宣传,强化生态旅游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生态城市创建状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2010年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一)工作凸显亮点
1.谋划及时,规划到位早在,我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保局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编制了《如皋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我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提出了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182.6亿元。在此基础上,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编制的《丁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组织完备,政策完善
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班子。于此相应,各镇各责任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组,视察调研的几个镇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创建村(社区)班子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上下联通、职责分明、政令畅通、相互协调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在市很快建立。
工信局生态集镇创建报告
县工业经济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的会议精神,随即先后召开全体班子成员会、全体机关干职、委属企业负责人大会,传达县创建省卫生城暨文明生态集镇动员大会精神和领导的讲话要求,学习了实施方案,动员全委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创建文明卫生城工作中来。会上,并就成立“创卫”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责任分工、目标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商量和安排,具体如下:
一、学习文件精神
会上,工会主席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县长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创建省卫生县城活动的实施方案》都发[2013]9号文件、《创建文明生态集镇活动实施方案》都办字[2013]47号文件、《县创建省卫生县城片区包干责任表》都办字[2013]48号文件、《县创建省卫生县城成员单位主要工作任务》都创卫[2013]1号文件和县创建省卫生县城检查评分标准及目标责任分解表》都创卫[2013]2号文件,刘秋金主任最后提了几点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成立组织机构
经委班子研究决定,成立了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工经委创建文明卫生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卫具体工作。
三、制定实施方案
生态旅游区创建方法
为落实任创建字[]2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局工作职能,结合堤建管的实际情况,就文明生态旅游区创建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搞好白洋淀堤建设规划
堤是国家一级堤防,它肩负着保、保、保、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四保”重任,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堤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蜿蜒曲折的造型而享誉华北,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
自年以来,我局争取了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堤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堤的防洪能力,也为白洋淀、堤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建文明生态旅游区工作,从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出发,从两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搞好堤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认真抓好在建工程项目,保证工程按期、按质完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指导规划的制定,既考虑当前需要、又着眼长远发展,千方百计积极争取资金多上项目,为文明生态区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在搞好堤工程建设的同时狠抓绿化美化工程。多年来,我们按照防洪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实施了加固除险系列工程。从年开始,沿堤内侧开挖了13公里的航道沟,沟与淀内水道相连,便利了水上交通,增添了白洋淀的灵性;沿戗台栽种了几万棵速生杨柳,开始着手恢复白洋淀昔日“长堤烟柳”的优美景观。继续实施堤绿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堤范围内林木管理制度,搞好林木的补栽和管理,使堤真正成为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长廊。
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汇报
一、抢抓政策机遇,强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我们抢抓市现代农业示范镇建设,以及市差异化考核被列为农业类乡镇的机遇,积极转变思想、创新思路,克服水源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一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在积极争跑各类支农项目的同时,加大本级财政资金配套,用于“三农”的资金支出占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去年1-10月份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支出800.81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3.14%;今年1-10月份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支出950.91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8.4%,同比增长5.26%。近两年来,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上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扶持壮大支农产业。加快“草根经济”发展,形成刃具加工、被服加工、手套加工、花椒加工、塑料编织、特色种植养殖等经济专业村38个,带动就业500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培植壮大粮菜、林果、畜牧、中药材四大特色产业,今年新上玉泉林果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特色农业项目6个,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家,流转土地3200亩,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抓好了农民就业创业培训,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万人,已在上海、苏州形成劳务基地。三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新建了小三峡摄影写生基地、自行车绿道、林果观光园、大樱桃采摘园、农家乐餐饮和中共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两城三地”居民休闲自驾游的目的地。
二、坚持建管并举,全力优化村镇生态环境
我们在村镇环境建设上,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建管并举,全面实施宜居村镇工程,加快“美丽”建设,让村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更加宜人。一是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全市率先启动,投入12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配备大型垃圾转运车1部,配置标准化垃圾箱体99个,购置保洁三轮车136辆,按实际配备户用垃圾桶1.6万个,按标准率先完成了保洁费收取。采取“五统一”模式,即统一托管、统一场地、统一收费、统一粉刷、统一考核,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抢抓首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镇”创建机遇,总投资4600余万元实施了村级公路网化工程,累计硬化村级道路200余公里,投入总额、建设里程均居全市21个镇街首位。今年重点进行了完善和提升,把路肩培护、绿道建设和森林创建紧密结合起来,栽植各类苗木10万余株,确保了整体效果,并代表迎接了全省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示范县创建的检查验收。同时,加快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进度,在基本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争取实施了24个村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着力改善群众的生活饮水条件。三是抓好森林建设。加大林业投入,搞好荒山绿化和林果苗木规模经营,新发展农田林网8000亩、山坡经济林3000亩、平原防护林1220亩、各类观赏苗木800亩,在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天然氧吧”的同时,涵养净化了地下水源,境内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利用春季和雨季,在全镇89个村开展了“四旁”植树活动,大力发展边角经济,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新农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做好了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等工作,村级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夯实基层基础,大力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我们紧紧依靠朴实勤劳的8万人民和一支作风过硬的镇村干部队伍,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营造了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的乡风民风。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投资700余万元完成了14个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累计创建生态文明乡村40个,制作了文明一条街,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和农家书屋,既优化了村庄环境,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了“四德”工程示范村创建活动,制作“四德”工程一条街20个。深入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生态示范户、子女教育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倡树了讲文明、促和谐、改陋习、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创新开展了商圣故里至善好人“感动”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推出8位群众中的平民英雄,弘扬了“有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朴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让平凡的感动和榜样的力量,凝聚了加快和谐发展的正能量。二是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坚决打击和取缔土小企业,防治污染源,确保了水源地安全。通过打黑除恶、义务联防、电子监控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违法犯罪,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全镇未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群体性事件,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学习型机关创建和“书香”建设,在全镇大力开展了干部素质境界提升工程,锲而不舍、驰而不懈地抓学习,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看、静下心学、沉下身炼,提高了镇村干部素质境界。开展了“角色责任本色”、“双向挂职”、“三访三问”等实践教育活动,提高了镇村干部实践能力。注重解决村级组织在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为群众办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选优配强村级“领头羊”,全镇“三高三强”型村支部书记占到了85%以上,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住建局创建生态县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根据《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舒政秘〔2013〕157号文件要求及2013年9月27日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动员大会会议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战略部署,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倡导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把我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活力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融入合肥经济圈和背靠大别山绿色生态优势,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与生态城镇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生态化为目标,充分调动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使我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力争2014年全部到达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
三、工作重点
建设局创建生态城市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要途径。我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长任组长,各区建设局、市安监站及局办公室、质安处、建管处、科教处、法规处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设局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构建了两级创建领导机构,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固安县林城村于2003年5月份由原林城一村、二村、三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班子上任伊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修路、建厂、助学、扶贫,搞绿化、兴文化,仅用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村。
建班子——发挥能人效应。林城村隶属固安县牛驼镇,有780户、3100口人,5046亩耕地,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以传统滤芯产业远近闻名,拥有一批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大户,吸引了各地千余名打工者。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的新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一是原有的三个行政村村务管理各自为政,村民居住混杂、地块交叉、街路共用,给村街的整体规划带来难度;二是原有企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没有发展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封闭,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三是位于村主路上的集市秩序混乱,阻塞交通,管理难,搬迁更难。面对这些问题,在县乡领导的支持引导下,决定取消分立格局,成立林城村党总支和林城工作委员会,对原三个村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003年5月1日,经过村民选举,由15人组成的林城村党总支和工委正式成立。新班子在保留原三个行政村班子的骨干力量外,选举两名本村的企业家为林城村的带头人。齐润连,是一个拥有恩康医药化工原料有限公司、馨绿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农民企业家,也是一名具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刚过不惑之年的张海桥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拼搏,建立了金海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康益泉度假村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在林城村党总支和工委选举中,他们众望所归,分别当选为总支书记和工委主任。面对党组织的信任和父老乡亲的厚爱,面对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文明小城镇战略带来的大好机遇,他们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性的重任。以“办实事、求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工作准绳,一心扑在事业上。为保持村班子的先进性和连续性,村里又新发展了5名年轻的班子候选人,由现任工委副主任负责传帮带。一年来,一班人团结一心,以身作则,带领全村群众紧锣密鼓,大干苦干,咨询、规划、设计、施工,以惊人的胆识和超强的魄力使林城村彻底变了样。
抓经济——扭住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其他无从谈起。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领导班子为林城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在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如何使林城村在更高的品位上实现更快的发展,村班子成员首先想到的是规划。他们邀请铁道部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园林景观系专家来为本村描绘“蓝图”,制定规划。在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策划下,充分依托106国道、京九铁道、京开高速纵贯全村的交通优势、长期从事滤芯规模加工的产业优势和地热、矿泉水丰富的资源优势,完成了全村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建设林城现代生态农业温泉旅游区的构想,以“农村城市化、工业规模化、农业公司化”为目标的现代化生态新村应运而生。目前,他们先后与北京工商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首都高校签定协议,在林城村西部开发建设占地2000亩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实行公司化管理,订单化销售;同时,由中国民生银行投资建设占地800亩的中国饮食文化博览园,由外企投资建设占地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已达成协议;占地500亩的生态别墅家居园、300亩的跑马射击场、320亩的金海度假村文体中心完成规划设计。
背负着全村几千父老乡亲的重托,齐润连、张海桥上任后几乎没睡过一个整夜觉,没有吃过一顿踏实饭。为了使村里传统的滤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竞争优势,他们召集全村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反复商讨、论证,通过村民集资160万和每亩租赁费2万元,在村东部规划出58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区,把全村200多户从事滤芯生产和汽车配件生产的个体企业全部迁入,实现了规模效应。目前,全区水、电、暖、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完成,70户企业开始入驻建设,其他企业也已达成意向,实现了工业生产由家庭作坊式向现代企业化的转变。
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他们又开始筹建奶牛场。为鼓励没有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户加入牛奶生产行列,村集体主动投资150万元建设养牛基地、饲料仓库等基础设施,联系引进国外优种母牛,负责提供技术服务、保证青储饲料,由村集体出面为每户入场农户联系50%的投资贷款,并确保牛奶销路。半年过去了,场内的奶牛由200头发展到300头,入场经营户只提供劳动力和部分资金,负责奶牛饲养和管理,其余的就是踏踏实实、毫无顾虑的等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