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质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5:36: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命质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命质量

优质护理应用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生命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遴选时段2020年1月~2020年4月内74例SAHS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7例),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生命质量QSQ评分显著高,同时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SAHS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改善生存质量,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优质护理;生命质量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指在睡眠状况下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导致呼吸暂停、通气不足,多表现为打鼾、血氧饱和度低、白天嗜睡等[4]。SAHS会影响正常呼吸气体交换,往往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在病情反复发作下可诱发多器官功能疾病,甚至导致患者猝死。故临床需及时开展治疗,同时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是增强疗效、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取74例SAHS患者为样本对象,着重评估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遴选时段2020年1月~2020年4月内74例SAHS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37例)。对照组:男女各占27例、10例;年龄线低至28岁、高至65岁,平均(41.63±4.05)岁;病程1-12年,均值(6.25±2.41)年。观察组:男女各占25例、12例;年龄线低至27岁、高至64岁,平均(41.78±4.25)岁;病程2-13年,均值(7.12±2.6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备研究可行性。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对象均与SAHS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此次研究内容及所涉风险性患者及家属均充分知情,并配合;③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剔除标准:①患者存在意识缺陷、精神障碍问题;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存在酗酒、药物滥用史;④患有口鼻腔、咽喉部病变等。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涉及对患者体征严密监测,实施日常饮食、生活干预等,开展疾病基础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实施措施如下:观察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开展流程如下:1)心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实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关注点,利用多种手段予以有效疏导,以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取得其积极配合;组织参与病友交流,告知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2)认知教育。通过编制健康手册、科室讲座、视频导入、粘贴宣传海报、建立微信群等手段,为患者开展多样化健康宣教,详细告知病因、治疗措施、注意要点等,同时强化患者健康指导,应用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疑难。①体位指导,鼓励患者取侧卧位,以缓解打鼾及呼吸暂停症状。②控制体重,严格控制患者日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适当参与体育锻炼。③严格戒烟酒,引导家属参与其中,监督患者执行并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康行为习惯。3)呼吸道护理。开展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气道内压力,增强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肺通气功能。强化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指导患者开展腹式呼吸与呼吸机同步,以增强人机协调性。治疗前进行通气及气道情况评估,调节合适压力,治疗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解决。4)用药干预。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更改用药量,并对用药不良反应予以严密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及处理,定期监测患者血压。1.3观察指标生活质量:利用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进行评估,涉及日常生活(白天症状、夜间症状、白天嗜睡)、社会交往、情绪多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2]。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形式开展,自制问卷100%回收,总计分100分,最终测评目标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连续性变量资料,为x±s形式,实施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或P<0.01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小议身心素质提高生命质量

摘要:“活过百岁不是梦,长寿时代已来临”。这是21世纪赋予当代老年人人生之旅最后一程崭新内涵和希望。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提高生活生命质量,使之健康长寿,是至关重要。笔者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辅以访谈,调查部分离退休人员身心状态,认为要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必须发挥老年人固有的心理优势,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和善于心理调节,学会养生有术。

关键词:素质;生命质量;老年人心理

“活过百岁不是梦,长寿时代已来临”。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589亿,占总人口数的12%,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面对老龄化的社会现实,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健康长寿,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作贡献,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至关重要。为此,笔者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辅以访谈,调查200名泉州师范学离退休教师和泉州老园丁大学、鲤城区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心状态。

调查显示:有72.5%和85%的老年人认为要健康长寿,需要保持心境愉快和知足常乐,77.5%的老年人认为家庭和睦,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需求;76%的离退休老年人希望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63%的老年人具有热爱生活的心理优势:94%的老年人喜欢与人交往:多数老年人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和体质参加各种健身活动;82.5%的老年人能对现实中不合理的事情主持公道;88.5%的老年人不畏惧死亡;58.5%的老年人主要心理困惑是体弱多病。因此要优化老年人身心素质,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必须发挥老年人固有的心理优势,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和善于心理调节,学会养生有术。

发挥心理优势是前提。多数离退休后的老年人具备了十分可贵的心理优势和良好品质。由于生活有保障,家庭和睦,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乐于奉献,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带孙辈,操持家务,联络社情民意,督导环境卫生,服务老弱病残,巡视社会治安,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安定等等,他们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受到欢迎,并从中获得快慰与乐趣,增强了身心素质。因此老年人大可不必为自己鬓角的银丝和脸上的皱纹而伤感,应该保持发挥自己固有的心理优势,不妄自菲薄,要悦纳自我,看到自身的价值,笑洒余热。

查看全文

精神病医院护士生命质量探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病医院护士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职称构成比在大理州、市精神病医院抽取70名护士为探究对象(探究组),同样方法在大理州两所综合医院抽取8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WHOQOL-100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和综合医院护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6lt;0.05)。结论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生命质量方面较在综合医院护理人群中低,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对精神病医院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精神病医院护士较综合医院面临更大压力,对此应加以关注。

[]精神病医院;护士;生命质量

Controlstudyonqualityoflifeofnurseinpsychiatrichospitalandgeneral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qualityoflifeofnurseinpsychiatrichospital.MethodsWeselected54nursesinpsychiatrichospitaland61nursesingeneralhospitalofDalithroughstatisticsrandomlystratifiedsampling.InvestigatedbyfillingoutqualityoflifemeasuringscaleofmadebyWHO(WHOQOL-100).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nursesofgeneralhospitaland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onphysicaldomain,psychologicaldomain,socialrelationsdomain,environmentdomainandthesum-qualityoflifeofthenursesandhealthstatus.Conclusion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werelowerthannursesofgeneralhospitalinqualityoflife.Socialofopinionsandsupportsystemwereimportantaffectingfactors.Nursesofpsychiatrichospitalwerefacedwithmanypressure,weshouldpaycloseattentiontoit.

[Keywords]psychiatrichospital;nurse;qualityoflife

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QOL)指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和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独立性、精神支柱及个人信仰、社会关系及环境六个方面[1]。护理工作是一门非凡的职业,作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中的高应激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改革,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而护士的生命质量的高低又和她们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护士心理影响因素和压力的调查探究逐年增多,但对护士的生命质量,非凡是对精神病医院护士生命质量探究尚少。本文目的是探索精神病医院护士的生命质量。

查看全文

妊娠期妇女生命质量研究论文

[摘要]了解妊娠期妇女的生命质量,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妊娠是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其生理情况与平时大不一样。为了适应妊娠期的生理变化,提高妇女生命质量,2007年5月~2008年6月,我对在我院进行妊娠期检查且孕20周以内的400例孕妇进行了临床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且孕20周以内的孕妇400例。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28.9±2.7)岁;孕期18~20周,平均(19.4±1.8)周。

查看全文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一个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初级医疗保险模式正在形成。这种建立在“低水平、广覆盖”原则下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其中,对于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以及个人基本医疗保险费交纳金额等方面给予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但是。它的基本保险属性决定了在满足老年人群这一健康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老年群体比其他年龄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老年人群的经济状况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又处于劣势,对于过高的医疗保健费用,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按照与其他人群一致的做法“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医疗保障必然以公益性和福利性为最主要属性,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仍然是国家的责任,是医疗保健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随经济发展相应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老年补充医疗保险,如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重病要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以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要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健服务。还应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老年人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由此建立起一个围绕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慢性病、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根据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需求上的特殊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备条件时,应当适时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总之,21世纪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覆盖内容与保障水平要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一致起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新形势下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效率,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要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由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导致残障、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尤其显著,是导致老年人口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利用率特点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和死因谱的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转换医疗服务模式,制定新卫生形势下的预防保健战略是当务之急。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与疾病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是把原有的医院功能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保障和康复,把服务对象从仅针对病人扩大到社区所有人群。这是针对疾病模式转换在医疗服务模式上的相应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点,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今后主要应从健全机构网络,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素质培养,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人手。要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社区卫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定原则,充实老年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施,大力发展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社区还应逐步建立起老年人口健康档案,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我们要重视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提高老年期的生命质量。但说到底、从整个人口来看,老年阶段的“顶部”健康主要的还应从“底部”抓起,需要全程的健康保障。我们谈21世纪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就需要关注目前的中青年人乃至儿童的健康。许多慢性病尽管“显形”于老年阶段,实际上起源于中青年时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随岁月不断累加的结果。与药物治疗相比,普及健康教育、强化健康管理,加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及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对须防的投入和良好的预防措施确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预防保健战略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将改进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治理环境污染等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预防的投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展望21世纪,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还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关注和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为人类长寿和健康造福。

查看全文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

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生命质量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一个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初级医疗保险模式正在形成。这种建立在“低水平、广覆盖”原则下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其中,对于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以及个人基本医疗保险费交纳金额等方面给予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但是。它的基本保险属性决定了在满足老年人群这一健康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老年群体比其他年龄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老年人群的经济状况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又处于劣势,对于过高的医疗保健费用,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按照与其他人群一致的做法“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医疗保障必然以公益性和福利性为最主要属性,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仍然是国家的责任,是医疗保健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随经济发展相应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老年补充医疗保险,如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重病要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以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要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健服务。还应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老年人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由此建立起一个围绕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慢性病、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根据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需求上的特殊性,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备条件时,应当适时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总之,21世纪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覆盖内容与保障水平要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一致起来。

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新形势下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效率,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要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由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导致残障、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尤其显著,是导致老年人口高患病率、高伤残率和高医疗利用率特点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和死因谱的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转换医疗服务模式,制定新卫生形势下的预防保健战略是当务之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与疾病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是把原有的医院功能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保障和康复,把服务对象从仅针对病人扩大到社区所有人群。这是针对疾病模式转换在医疗服务模式上的相应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点,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今后主要应从健全机构网络,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素质培养,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人手。要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社区卫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定原则,充实老年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施,大力发展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社区还应逐步建立起老年人口健康档案,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我们要重视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提高老年期的生命质量。但说到底、从整个人口来看,老年阶段的“顶部”健康主要的还应从“底部”抓起,需要全程的健康保障。我们谈21世纪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就需要关注目前的中青年人乃至儿童的健康。许多慢性病尽管“显形”于老年阶段,实际上起源于中青年时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随岁月不断累加的结果。与药物治疗相比,普及健康教育、强化健康管理,加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及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对须防的投入和良好的预防措施确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预防保健战略应该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将改进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治理环境污染等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预防的投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展望21世纪,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还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关注和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果,为人类长寿和健康造福。

查看全文

教育基本理念研究论文

教育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途径,教育催化着人的生命的发展。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创造人的生命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享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去探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去实现教育的生命意义,努力凸显教育的本质,让教育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

教育应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把人受教育的好坏与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饱含生命理念,渗透生命意义。这更能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要通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育人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展开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拥有并享受美好人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目的。

我们要坚持“生命质量”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要赋予教育以生命意义。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成绩、财富、地位及劳动分工来衡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的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提升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样,教育就不会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就不会单一重“智”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用僵化的模式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阻碍人的个性发展。

第一,教育要强化生命观念。要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独特性与超越性的教育观,树立生命美好的教育观。教育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思想,树立起科学的生命观念,用对每一个鲜活生命负责的态度来实施教育,而不能急功近利,用阻碍多数学生发展的方式,换来所谓“升学率”的“虚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生命的良好发展。

第二,教育要对学生再认识。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对学生生命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握。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激活学生生命天性与个性,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哪怕他们成功的时间、途径、方式会有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生命发展的平台。

查看全文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建议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进行科研、教学、诊疗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医疗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精细化医疗服务背景下,具备更多的使用性能。为了全面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为医院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各项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也趋于紧密化,加大了医院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难度。医院若选用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仪器,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增加患者的致残率或死亡率。可见,医疗设备对临床医疗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现代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广泛运用下,通过提升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促进医院的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和诊疗效率。目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中有直接运用,且有效提升了医疗设备管理质量。

1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智慧医院”有效改善了传统医院管理模式的建设质量,也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率。在传统的信息模式建设下,医疗建设服务多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限制了医院的综合化建设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有效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其建设价值是:①帮助医院完成了信息设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信息传输创新目标;②保证了设备运行维护的完整性,降低了采购、维护、检修、更换成本,实现了全信息管理构建;③和医院建立了信息反馈体系,可以及时将病患信息传输给相应的研发单位,有助于降低医疗器械使用故障问题,提升医疗管理质量。

2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查看全文

急救与生命设备风险管理研究

1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来源

1.1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包含内容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电动吸引器、血压计、洗胃机、呼吸(麻醉)机、输液(注射)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

1.2风险管理的内涵

医疗设备的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指风险发生后,医疗设备的损害程度,包括对设备的损害、对操作人的损害和对病人的损害。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生产后信息(对医疗设备而言,即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

1.3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来源

查看全文

生命伦理学理念对三生教育的影响

一、生命伦理学的宗旨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生命伦理学就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对生命伦理学作了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