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4:31: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声乐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嗓音训练分析

摘要: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在声乐艺术中,为了传达更加生动的音乐语言,歌唱者要对自身的嗓音进行系统性的练习,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歌声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学语言。本文对声乐艺术嗓音的训练方法进行介绍,使得声乐学习者明确声乐艺术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向。

关键词:声乐艺术;嗓音练习;音乐语言

声乐学习者为了全面提高声乐艺术,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应当吸收世界各国声乐的精华来全面的对嗓音进行深入的训练,好的嗓音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形成,并且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的掌握歌唱的技巧,只有在掌握了好的嗓音,才能够对歌唱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持续性发展。

一、嗓音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声乐艺术功底,需要声乐演唱者具有较为优异的先天条件,因此,在对声乐艺术嗓音进行训练时,需要对专业的学习者先天条件进行严格和仔细的筛选,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为学习者提供今后的练习方向,那么良好的嗓音基本条件是什么呢?(一)声带。声带是发生的源头器官,位于喉头的会厌处,在发声时,由肺部呼出的气息振动声带产生较为微弱的声音,这股微弱的声音会传到共鸣器官上产生器官的共振现象,使得传播的声音放大。健康的声带表现形式是没有一些明显的病变现象,两边的声带呈对称分布,能够根据声音的变化来灵活地做出拉紧、靠拢和收缩等动作,对声音的变化敏感性较强。并且健康的声带颜色呈灰白色,声带越长则发出的声音越低,声带越短则发出的声音越高,因此,在筛选学习者时声带的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筛选学习者的先天条件时,要通过自然唱区来进行判断,只要自然音区能够唱出一个超过八度音域的声音,就代表着该学习者声带的先天条件较为优异。(二)呼吸器官。在声乐艺术嗓音训练中,还需要考核学习者的呼吸器官,只要左右两张肺叶是上小下大,并且具有较高弹性的肌肉,则该学习者的呼吸器官是符合声乐艺术嗓音训练的先天条件的。在声乐艺术嗓音训练中需要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肺功能和较大的呼吸量,通过吸气肌肉群坚强,能够灵活有力地对气息产生对抗和控制作,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声乐艺术嗓音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歌唱气息控制能力。

二、嗓音的练习技巧

查看全文

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的运用

摘要: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是表达声乐作品的内涵与演唱者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声乐艺术表达过程中,声乐技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对演唱技巧的学习和应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要从而使得整个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与观众之间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文对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以及提高声乐演唱水平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促进声乐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声乐技巧;声乐艺术;地位;技巧

音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会唱歌,虽然演唱技巧和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演唱歌曲本身就是对音乐艺术进行诠释的一种方式。很多人都理解不到音乐的美,对音乐无动于衷,音乐不仅是听觉上的艺术,更是文化艺术,是具有历史内涵的艺术。例如我国的民族声乐融合了我国传统民歌、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精华,并且将演唱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艺术内涵进行充分体现,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为了提高演唱水平,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各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并且结合演唱艺术的技巧,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内涵等进行领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精神和美学感受也不容忽视,在演唱过程中为了要积极加强对各种演唱技巧地学习,需要融入情感,将情感当作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张力的载体,在演唱过程中爆发出情感,使得演唱者可以实现真情流露。

一、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声乐技巧的地位。声乐技巧是声乐表演的根本,没有技巧是无法提及声乐艺术表达的,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才能对声乐艺术进行诠释。例如一个人要学会发音,学会旋律,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很注重声乐技巧教学,在每一堂课中,不仅会讲解一些新的声乐技巧,还会对原来学过的声乐技巧进行巩固和复习,提高学生对声乐技巧的掌握能力。因为声乐技巧是声乐艺术的基础,也是前提,学习声乐技巧是学生接触声乐艺术的必经之路。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技巧的学习和锻炼,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引起重视,对声乐艺术和声乐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领悟到声乐艺术的魅力。(二)声乐技巧的作用。1.塑造音乐艺术形象。声乐技巧是表达声乐艺术的重要工具,例如音色的表达就是声乐技巧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首乐器都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而音色就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通过音色的区别以及音色的特点,可以给人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塑造乐曲的艺术形象。2.表达细腻感情。情感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充满了情感的演唱过程,可以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歌曲的演唱是一个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在演唱的时候很多演唱者都表现出缺乏情感的现象,从而使得演唱过程变得十分干瘪无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只注重技巧训练,认为只要掌握了不同的技巧,就可以完成歌曲的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忽视了情感。另外,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通过对声乐技巧的应用,在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感,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从而使得音乐艺术内涵得到体现,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3.提高声乐表演质量。声乐技巧的运用是提高声乐表演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在声乐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声乐技巧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声乐表演,使得作品更有灵性,让声乐作品变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品,而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例如《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过程中就要注重对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传递,表达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合理地运用声音技巧,用一种雄浑的声音进行表达,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表达效果。

二、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方法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指导分析

2011年,时任文化部教科司副司长的戴嘉仿在全国首次钢琴艺术指导研讨会中提到:“钢琴伴奏可以说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名词,而作为学术层面上的名词应叫做钢琴艺术指导,这样的正名意味着一个学科的成熟。”[1]国外称其为“coach”,直译为“教练”,但教的内容并不是声乐,而是指导艺术。钢琴艺术指导是一种职业称谓,也是一门专业学科,其既为声乐演唱者(或器乐演奏者)担任钢琴伴奏,又要对其进行艺术处理方面的指导。艺术指导是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与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声乐钢琴艺术指导的本质

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究竟是不是同一概念呢?二者是包含关系,即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以下简称艺术指导)包含了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就是弹钢琴伴奏的人,是钢琴伴奏的高级进阶形态,而钢琴艺术指导教师是音乐专业不可多得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也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2]。钢琴伴奏就是陪伴着歌声的钢琴演奏,在艺术表演活动中起配合作用,其工作职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演奏最大限度地配合演唱者,与其共同表现音乐作品。而艺术指导所表达的则是职业内容,更侧重于伴奏之前的指导过程。这一过程可具体到授课与合作两方面。(一)授课艺术指导教师先要对乐谱中所有的基础乐理知识、速度、力度,以及所有用原文进行标注的内容了然于胸,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各种细节错误;还要对歌曲的曲式、和声进行必要的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找到情感的迸发点,合理地演绎音乐作品;纠正歌词的发音,中文歌词要注意归韵及声调;外文歌词的重点则放在拼读是否正确、断句是否合理。无论何种语言都要找到恰当的逻辑重音及语气,这对诠释作品风格和内涵都极为重要。此外,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谓的二度创作并不是无端的想象、胡乱的设计,而是要深度挖掘词曲作者的创作思路和情怀,以谱面上所呈现出的信息为依托,并根据演唱者的声音和特点,对作品进行合理又不失创意的设计。此外,艺术指导教师有时还要充当家长、朋友的角色。多数的艺术指导教师在上课时态度比较和蔼,不会过分严厉,因此学生在和伴奏合作时的情绪比较放松,与艺术指导教师会像朋友一样地交谈,解决问题。在音乐会或比赛的前夕,艺术指导教师会权衡轻重,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曲目。有时甚至还要像家长一样,在挑选演出服时给出合理建议。临上场前,艺术指导教师又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唯一可以陪学生上台的人,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二)合作艺术指导的工作是由教和演组成的。除了日常教学,艺术指导还要与歌唱家合作,进行舞台表演。在此类合作中,艺术指导则无需面对教学中遇到的比较低级的问题,而是完全从审美角度出发,通过自己对乐谱的分析解读,完美再现音乐作品。艺术指导要全面了解歌唱者的演唱习惯,最大限度地与之保持一致的审美观点,及对作品理解的认同。二者需要在练习中找到共鸣,选择双方都认可的处理方式。舞台表演中,二者更要同歌唱、同呼吸,从音响效果到肢体表现,甚至服饰妆容,合二为一,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极高的审美感受。能够做到真正的陪伴和伴随,是钢琴伴奏的最高境界[3]。

二、全国声乐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相关调查

“艺术指导”这一称谓可追溯到1998年,当时的文化部教科司在山东聊城师范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钢琴艺术指导学术研讨会”,会上确定了该专业的名称为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并分成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和管弦乐钢琴艺术指导两个分支。1999年,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基本功大赛,首次把钢琴伴奏(即兴伴奏和原谱伴奏)纳入比赛,这一举措引起了我国音乐界及音乐教育界人士对钢琴艺术指导人才培养的广泛关注。2000年,由文化部主办、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际音乐比赛中,设立了评委会“最佳钢琴伴奏奖”,这是国内声乐赛事首次为钢琴伴奏设立奖项。随后,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业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同样设立了“优秀钢琴伴奏奖”,这是国内钢琴伴奏的最高奖项,也是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肯定,能获得如此殊荣是从业者的骄傲。钢琴艺术指导在我国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全国11所专业音乐学院中,目前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开设了该专业并设立了硕士学位。去年,中央音乐学院招收了全国第一位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博士。不同高校的专业名称设置不尽相同,中央音乐学院称之为“声乐伴奏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称之为“钢琴伴奏艺术”,武汉音乐学院称之为“声乐艺术指导”。课程设置的不同可以体现这一学科在不同院校的培养方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中央音乐学院及武汉音乐学院是精英教育,培养的是从事声乐钢琴伴奏的高级人才。中国音乐学院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武汉音乐学院把重点放在培养艺术指导综合性能力,既要有较好演奏水平,又要具备承担教学和科研的能力[4]。国内其他综合类高校开设的艺术指导相关课程,仅是作为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之一,上课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主要以弹伴奏为目的,并没有形成一门技术、专业与艺术相统一的学科。

三、吉林省声乐钢琴艺术指导现状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演唱情感分析

在声乐艺术演唱过程中,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是内外结合的两种要素,对于一次完整、精彩的声乐演唱而言,无论是演唱技巧还是情感表达,都必须要予以恰当控制。然而,许多声乐演唱者会在演唱学习、练习过程中,出现过于重视技巧学习而忽视情感表达能力锻炼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声乐艺术演唱水平的进步来说极为不利,为此加大对声乐艺术演唱中的情感分析很有必要。

一、情感对于声乐艺术演唱的重要性

从声乐艺术演唱的本质内容角度来看,情感表达对于声乐艺术的演唱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在声乐艺术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对于情感的把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对于作品的理解水平,进而影响他的作品演唱效果。声乐作品作为一种以声音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内容,其需要演唱者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实现对情感的输出,让听众通过听声音去完成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说情感对于声乐作品的表达是极为重要的。相同声乐作品的前提下,两个情感理解水平不同的人,对于作品的表达是存在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为声乐演唱艺术家,而有些人则不能的重要原因,所以说想要提高声乐演唱能力,就必须要做好对情感理解和传递能力的提升。(二)提升作品表达的饱满程度。声乐作品是以声乐为载体的艺术作品,演唱者在对其进行演唱时,其情感应用能力会直接影响作品的饱满程度,这对于声乐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听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满足影响非常之大。以《黄河大合唱》为例,其作为一首典型的革命歌曲,其在情感表达上必须要具有奋进、慷慨激昂的特点,才能够实现对该曲激励性的表达,如果缺少了奋进、慷慨激昂的情感表达或在这一方面表达不足,那么其所达到的效果必定会有所下降。再以《茉莉花》为例,其作为我国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其需要温柔、平稳的方式才能够体现出茉莉花温婉、柔美的性格。如果演唱者没有做好对此方面情感应用能力的把握,那么作品的饱满度必定会因此所有下降。

二、声乐艺术演唱中的情感应用分析

在声乐艺术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对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一)了解作品背景,提高情感体验。想要提升声乐艺术演唱的情感应用能力,就必须要先做好对作品的背景分析,提高演唱者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从而为更好的完成情感表达打下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演唱者要对作品的风格、曲调、作者履历、创作背景等方面都有所了解,从而更为全面的去分析声乐艺术作品,提高演唱者的情感体验。首先,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其情感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流行唱法更注重节奏,美声唱法更注重咬字等。其次,曲调的不同也会影响情感表达效果,所以演唱者必须要对其予以了解,才能够保证自己情感表达方式的正确性。第三作者履历能够让演唱者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艺术造诣有所了解,这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掌握作品的风格。第四创作背景是奠定作品情感风格的关键,演唱者只有了解了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更好的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作品情感的掌握,为自己的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反复进行练习,产生情感共鸣。反复进行演唱练习,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在情感表达模式,这有助于演唱者实现对作品情感共鸣的产生和把握,为演唱者演唱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很多演唱者会受限于自己的艺术造诣,而出现对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不到位情况,这会导致他们在演唱时无法准确的把握住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特点,进而导致情感表达存在不足和缺陷。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演唱者必须要对声乐作品进行反复的练习,通过不断的唱、学去提升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演唱百变,情感自现”的效果。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或始终无法理解的音乐作品,演唱者可以采取观看优秀歌唱家的演唱视频的方式,来学习优秀歌唱家对于作品情感表达的方式,以此来为自己的情感表达起到指导作用。(三)积累舞台经验,提高演唱能力。积累舞台经验,提高演唱能力也是实现对演唱者情感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措施。从声乐艺术表演形式角度来看,当一名演唱者具备了足够的舞台演唱经验后,其在情感表达和演唱能力方面的能力会有明显提升。然而,声乐演唱是一个实时的艺术表现行为,其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给演唱者以重来的机会,所以演唱者必须要在舞台上能够做到一鸣惊人。在这种前提下,演唱者可以多进行彩排的方式,来实现对自己舞台经验的积累和声乐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正所谓“笨鸟先飞,始于勤奋”,演唱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帮助自己实现提高和进步,从而实现声乐作品情感表达能力和舞台演唱水平的提升,为自己的声乐演出完美落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查看全文

声乐演唱艺术与声乐教学改革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享受丰富发展资源的同时,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声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显得单调死板,无法满足声乐教学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内在发展需求,同时也难以促进基础理论知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任艳梅所著的《高校声乐教学的歌唱技法与历史变革》一书,在对声乐教学理论进行叙述的基础上,从演唱技巧与教学变革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应改进的内容。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条理的叙述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紧密结合,用专业化的语言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为读者展现了声乐与声乐教学的精彩内容,同时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强调练声曲对于系统化声乐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解答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发声技巧难题、培养学生兴趣等问题,并安排了实训环节,通过曲谱与文字的结合,强调具体的发声曲在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在第四部分,作者在发声的基础上,就腔体共鸣展开论述。如果说发声就像拍摄了一张图片,那么共鸣就是在图片基础上对图像进行美化,只有通过共鸣,才能形成通透美妙的歌声,让声音具有穿透力,并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作者首先对歌唱共鸣系统进行生理基础的解析以及理论概念的阐述,将共鸣分为头腔共鸣、口咽腔共鸣、胸腔共鸣、混合共鸣四种类型,并在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训练,强调训练方法,引入经典实例,例如在讲到头腔共鸣时引入《太湖美》的曲谱。

完成了演唱技巧内容的叙述后,从第五部分开始,作者从整体的声乐作品入手,解析演唱过程中如何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作者就一首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时,首先,从文化背景开始,把握作品特定的文化背景,并表现作品的特色内涵;其次,进行题材与体裁的分析,因为生活的多样性与艺术家的多重情趣决定了题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因此,不同题材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再次,进行主题、风格、歌词与曲式结构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表现一首作品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以曲谱为依据和基础,完成对演唱速度、力度、表情以及音色的处理,并且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润腔与衬词,做到精雕细琢。在对作品的二度处理中,作者强调了呼吸的运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通过经典曲谱的展示,用生动的语言进行了阐释。因为歌曲演唱的处理过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作者在这一章节中采取了大量举例的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在关于表现手段快慢的处理中,作者列举了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欧在地狱中》的音乐被圣•桑用在(下转封三)上接封二)《动物狂欢节》中的处理手法,说明了歌唱者在表现作品时,可以在作品原有速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强的表现力。在第六部分,作者回到声乐教学这一主体,说明在文化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声乐教学应该不断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促进教学改革,使其更加符合中国的教育模式。作者将高校声乐教学置于一个宏大的背景中,通过对比的方法,回顾了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不足并提出改革意见。在这一章内容中,作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考模式,引入了文化及社会内容,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作者看来,文化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背景都告诉我们,中国的民族声乐应该重新进行定位,因为目前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是建立在西洋美声唱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建构“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在第七部分的内容中,作者提出了教学变革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中国声乐教学理念的变革、目标、内容体系的建造、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以及评价体系的革新等内容。在这一章中,作者用开阔的视野,通过对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的借鉴,强调我们应该把观念、思想、意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声乐基础理论课教学之中。

在该书中,作者基于声乐及教学理论,将大而泛化的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并不断引入经典实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歌唱发声技能的基础训练内容中,关于打开喉咙,作者讲到衡量一个歌者的喉咙是否完全打开的标准,是要看他的喉结是否保持在最下面,用具体的喉结位置作为衡量是否打开喉咙的标准,这样就便于读者或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自我检测。在关于扩展音域的练习内容中,针对这一抽象的概念,作者解释道:要想训练出丰满的高音,需要长期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要保持喉头稳定,不要追求音量或撑大喉咙,而要将声音集中送入哼鸣的位置点上然后再打开,同时感到高音似乎钻入头腔,最高音甚至有冲向顶部、飞出头外的感觉。作者用送、钻、冲、飞四个动词,生动描绘了这一发音过程。同时,这种具体的叙述方式也应用在关于声乐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中,让作者的整体叙述落在实处,避免了空谈的弊端。例如,关于新声乐教育目标的阐述,作者就从“唱”“表”“讲”三个层面具体提出了教学要求。关于教师,作者认为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演唱技术的多样化审美、演唱风格的多样化审美以及演唱形式的多样化审美,强调多种演唱技术的互相融合与“跨界”,避免单调纯粹的艺术形式让人产生听觉疲劳。这样具体的叙述模式填充了作者整体的理论框架,就好像血肉与骨头的关系,让整本书的内容都充实丰满起来,不仅体现了声乐与教学实用性强的特点,还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价值。另外,作者在书中关于声乐教学变革内容的部分举例,与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紧密相联。例如,在讲到声乐演唱技术的多样化审美时,通过列举莎拉•布莱曼、谭晶、龚琳娜等歌手,说明“跨界演唱”这种多种演唱技术互相融合的唱法已经日渐成为声乐技术的审美层面需要突破、传承和创新的问题,并以“吴碧霞现象”“谭晶现象”作为例证。在作者看来,吴碧霞既能够把中国传统声乐中地道的戏曲、民歌和歌剧歌曲演唱得韵味十足,又能娴熟地驾驭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的演唱,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有机地相互借鉴与融合,所以在声乐演唱中,不存在演唱方法上的绝对不同以及根本性的矛盾冲突,只要有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路径,就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演唱出受中外人民欢迎的歌曲。这样的举例拉近了书本内容与读者生活的距离,不仅体现了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的与时俱进,还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声乐作为一种专业的艺术种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着晦涩难懂的部分,而作者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化解了这种阅读难题,让书本内容显得更加生活化。同时,在关于演唱技巧等内容中,又大量运用了演唱实例以及经典曲谱,并引入声乐术语的内容,平衡了专业化与日常化之间的关系,避免了这本书在降低阅读理解难度的同时落入俗套的可能。

总体来看,《高校声乐教学的歌唱技法与历史变革》这本书将声乐与声乐教学相结合,通过对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以及实例的引用,对歌唱技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声乐教学改革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并且站在开阔宏观的叙述视野中,旁征博引,强调声乐作品分析应该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声乐教学改革也应该汲取优秀的文化内容。这突破了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模式,将一种发展的视野贯穿于全书之中,为读者带来更加具有启示意义以及借鉴意义的阅读体验,在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研究的著述中,以完整全面的内容以及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成为最佳选择。

作者:王进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再次写作

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方式。中国汉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从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说明音乐是可以表达出人们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心情。因此,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器乐还是声乐都要通过表演,将原创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来反馈给观众,供观众欣赏。而歌唱者也是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加入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技术技巧,以及个性的体现,就是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也是其他音乐表演所要遵循的方式方法。以下是笔者对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一些认识。

一、二度创作的前提

深厚的演唱功底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基础,而深厚的功底又是演唱技巧的根本,所以演唱者在声乐学习中,要扎实地掌握好各种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要在气息的控制上、吐字、咬字上进行刻苦训练。1.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发声训练与呼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气息是发声的根本,只有这两个环节统一了,气息与声带协调好,才能产生美妙动听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声乐学习中所谓的气随声走。因此,气息的运用是发声训练中的重要环节。声音的产生是以人体作为乐器,通过气息震动带动声带,再感召作品中音的高低而发出的声音,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舒曼曾说:“歌唱就是呼吸”。而在我们歌唱实践中,气息的合理运用与适当的控制,是表达喜怒、哀乐、强弱、快慢等情感的最好方法。2.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咬字、字在发声训练中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发声技巧而无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无法感动听众的,听起来空洞乏味。只有情感的表达和优美的声音融汇在一起时,才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提供最大的享受。因此,歌唱者做到字正腔圆,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歌唱的技巧最终是要为歌曲表达而服务的,两者兼备时,才有能力地对歌唱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二、二度创作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原则,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古代音乐,在现代音乐的二度创作当中也有相应的体现,那就是二度创作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完善和发挥。因此,它有尺度的制约和衡量标准,演唱者在原创作品的基础上要秉着真实、善良、美好的原则进行创作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演唱者保持原创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如果一首作品是缓慢的、抒情的,演唱者却用欢快的情绪去演唱,这就违背了作曲者的创作意图,歪曲了作曲家的思想情感,比如歌曲《草原之夜》: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与演唱者的技术技巧息息相关,是必须通过歌唱者的技巧来实现的,演唱者将自己的思想及情感融入到作曲家的作品当中,直接地反映出演唱者二度创作的意图。其次,演唱者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技巧完美地体现作品的艺术效果,就必须量力而行,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对作品进行技术、技巧的运用和处理,只有两者统一了,才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反之,演唱者个人的演唱功底不扎实,技术、技巧欠缺,牵强地展示自己想象中的高深的技术水平,反而会破坏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三、二度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艺术环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论文:声乐话语艺术教材的体会

作者:顾晓丹单位: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讲师

19世纪意大利学派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弗•兰佩尔蒂曾说过“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赋资质,但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技巧,他仍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①民族风格或民族化问题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它的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的基础就是声乐语言的学习和训练。

准确地说“台词”也好,“声乐语言”也罢都是语言艺术,但是侧重不同。“台词”最终要塑造鲜活的人物,“声乐语言”要字字珠玑,腔圆字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每每提及声乐,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演唱一首首艺术歌曲,其实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应当教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说能演唱单曲并将单曲唱好是必须的,作为一名歌唱演员最终还是要走向歌剧舞台,具备通过歌唱的方式塑造人物的能力。一个民族声乐演员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舞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的修养。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一般的“正音”范围显然是片面的。

在声乐语言教学中应当重视呼吸训练

(一)声乐语言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提起语言课的训练手段,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绕口令。而对于声乐学习,我认为在基础阶段必需要使学生清楚人体的发声结构,并要扎实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也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声的准确与否、音质的优劣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是否准确到位,也都是与呼吸紧密相连的。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大约从19世纪中期开始,大多数演唱需要大量的钢琴来伴奏,作曲家也通过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来将其互换了角色,从而达到用钢琴来带动演唱者的目的,那时起,钢琴伴奏也在演唱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钢琴伴奏在演奏时的地位。我国在1999年,第一次提出“钢琴艺术的指导”,同时我国就开始注意钢琴伴奏的重要,即使钢琴伴奏和钢琴艺术指导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二者都具有很强的伴奏水平,后者也更加突出教学能力。

一、声乐艺术指导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声乐艺术指导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国的声乐艺术教学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时间很短,大多数高校声乐艺术的方向是不够的,实践表明,目前中国的声乐艺术教学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因为许多人只是艺术方向简单的钢琴伴奏,忽略了艺术指导的作用,事实上,从钢琴伴奏的过程中,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艺术方向和歌唱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我国的艺术教学中,从认识到实际应用,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一努力并不难。(二)声乐艺术指导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人认为钢琴伴奏只是一个专业的名字,他是为歌手的伴奏的,实际上是错误的想法,只是说他们没有认识到艺术的指导,在外国,并存在“伴奏”这一说法,而是指导专业音乐教师的工作。欧洲和美国有近100年的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艺术指导的历史,这些专业几乎在所有音乐学院都有传播。

二、声乐艺术指导的内容

人对艺术的认识和修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声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教”与“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点,从而穿于艺术指导(钢琴伴奏)在我们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他们的歌声中,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音乐和歌唱上,而忽略了伴奏的重要作用。没有适当的钢琴伴奏,很难达到和谐。(一)随堂伴奏。随堂伴奏指的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用相应的伴奏,进一步达到更好教学方法。在上课时,钢琴伴奏能够给大家一种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教授助手。有时人们的语言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通过感知和经验来学习新知识。通过声乐艺术指导。因此,教师可以,许多“谎言”的困境,让学生体验到自由的魅力,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声乐艺术就成为了一位教授的得力助手。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三)艺术指导。艺术的指导会引起一个歌唱者对音乐最真实的体会。我们常说,一个声乐的表演者如果有一个优秀的艺术指导,他的水平不会低,在追求音乐过程中,会有新的提升。

三、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探讨

摘要:在声乐钢琴伴奏当中,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能够更好的表达出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情感。伴奏者和演唱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并在音乐当中投入感情,在彼此的相互感染当中,将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充分的表达出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声乐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能力,能够将作品更加生动传神的表现出来,这是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部分,有助于其声乐的学习。

关键词: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声乐作品的有机组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声乐作品的情感和灵魂。演奏者和歌唱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以钢琴作为渲染,烘托出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在声乐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钢琴伴奏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能够在演奏和演唱当中投入感情,体会其艺术魅力所在。

一、钢琴演奏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意义

钢琴伴奏是乐队伴奏之外的声乐伴奏形式,由于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能够为声乐演唱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能够达到不逊色于乐队伴奏的艺术效果。声乐钢琴伴奏能够增加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演唱者和演奏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钢琴伴奏的旋律与歌曲巧妙融合在一起。在声乐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够以钢琴伴奏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曲内涵,对声乐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效果要优于声乐技巧训练。在声乐钢琴伴奏的学习当中,不但声乐技巧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能够在声乐演唱当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能够得到更多音乐实践的机会。如果教师能够学生的声乐演唱进行钢琴伴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进师生间的艺术交流,对于学生无疑是有效的激励,而对于声乐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声乐钢琴伴奏现状

查看全文

声乐艺术发展地位分析

一、声乐艺术指导简析

声乐艺术指导是指在声乐作品表演的过程中,通过钢琴伴奏的融合,充分发挥声乐作品的艺术美感。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仅是依靠其表演者演唱,同时还依赖于钢琴伴奏的配合,帮助表演者完成无法通过人声表演的部分,这也充分说明,钢琴伴奏部分的完成与否,与声乐作品的整体艺术性密切关联。事实上,很多人在表演、欣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普遍认为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处于辅助地位,是一个“配角”,多属于“绿叶”位置。我国声乐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都普遍将声乐作品中的钢琴部分称之为“伴奏”,而在发达的国家,已经能够对声乐作品中的钢琴部分进行明确的判别,称其为“艺术指导”。声乐艺术指导不是一种替代演唱者表演、配合演唱者伴奏的单一形式,而是需要拥有娴熟钢琴演奏技巧、浓厚音乐修养的专业钢琴演奏者对声乐作品中蕴藏的内涵进行合作完成,要求钢琴演奏者对声乐作品有着一定的经验积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对声乐艺术指导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且逐步地将声乐艺术指导向着艺术职业化方向转变。

二、现阶段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中声乐艺术指导现状

(一)理念十分落后。我国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指导这一概念也是在近几年才获得大众认可,事实上,在声乐作品表演过程中,还是将声乐艺术指导称为“钢琴伴奏”,正由于此,一些声乐作品在教学、演出的过程中,其钢琴伴奏还不能够承担声乐艺术指导的作用。我国声乐艺术行业领域中,一些钢琴演奏者已具备“声乐艺术指导”的某项素质,并且在实际演出的过程中,也成就和辅助了一些声乐演唱家。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很多从事声乐艺术行业的人员,对声乐艺术指导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将“钢琴伴奏”作为声乐艺术指导的认识还十分缺乏,我国声乐艺术领域还依旧存在着“弹伴奏不如弹独奏”的传统观念,这使一些已经具备“声乐艺术指导”素质的钢琴演奏者,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声乐艺术指导。(二)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具备了“艺术指导”意识,这些从事声乐艺术指导的钢琴演奏者,不单单是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同时还是一名全面发展的音乐家,无论是从声乐作品的艺术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理解上,还是从单一的钢琴演奏技巧上,这些钢琴演奏者都可以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声乐演唱者共同合作完成该声乐作品,实现该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但是当前,我国钢琴演奏者通常为国内音乐学院毕业的钢琴演奏专业学生,其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接受的是单一的钢琴表演教育,对一些“艺术指导”方面的教育还十分缺乏,未经受过专业、系统的指导以及训练。再加之我国声乐艺术领域对“艺术指导”的认识还十分缺乏,使声乐艺术指导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统一的理论支持,造成大多数声乐钢琴伴奏只能够从事单一的“伴奏”以及“陪练”任务,对演唱者所起到的“指导”也仅仅停留在纠正节奏以及纠正音准等方面。

三、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在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过程中,声乐艺术指导人员依靠自身对声乐作品的二次解读,通过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配合声乐演唱者完成某声乐作品的演出,还需要逐步发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对声乐演唱者进行有效讲解和引导,从而使得该声乐作品风格以及内涵获得充分的诠释。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关键,这是一项非常专业、全面的艺术职业,所起到的作用、意义以及内涵,都远远超过了钢琴独奏表演艺术人员。为了保障声乐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整体性,声乐艺术指导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钢琴演奏技巧外,还需要具备浓厚的文化修养以及艺术素养,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语种、类型的声乐作品,辅助声乐演唱者顺利、全面地完成某声乐作品表演。在国外一些声乐作品中,其创作者通常会在完成演唱旋律创作后,再次对钢琴部分进行创作,这也充分体现出钢琴部分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也充分说明声乐艺术指导是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声乐艺术指导在整个声乐作品表演的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优秀声乐艺术指导的声乐作品,其演唱人员对声乐作品的风格把握就会大大降低,无法将声乐作品中的琴声与人声进行和谐统一,有损声乐作品的整体艺术性。同时,对于声乐艺术来说,声乐艺术指导还起着交响乐队的作用,对于人声无法完成的演唱部分,如多声部演唱等,就可以利用钢琴演奏中的多声部特点完成,对声乐作品高质量完成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其钢琴伴奏的前奏部分就能够体现出声乐艺术指导的重要性。在钢琴前奏部分,钢琴音量突出,速度以及风格把握更加准确,声乐艺术指导在此时会充分发挥自身所掌握的钢琴技巧以及音乐艺术素养,对声乐作品中的内涵进行正确的表达,对声乐作品演唱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结束前奏演奏后,声乐作品演唱者就会开始表演,此时声乐艺术指导者会自觉控制钢琴演奏的音量,并关注演唱者的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通过钢琴演奏进行灵活应对。例如,当声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绪处于安静、静谧的状态中时,声乐艺术指导者就必须要调整钢琴演奏声音、节奏、速度等,烘托演唱者的情绪,反之亦然,作品中蕴含的情绪是激动、激烈时,声乐艺术指导者就需要对演唱者的情绪进行及时推动。在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钢琴的从属地位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钢琴和声乐的地位一样重要,不再是单一的衬托角色,而是逐步向着指导、引导等主导角色方向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