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3:52: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圣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圣经影响国外文学

基督教的《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古希伯来人(即犹太人)历史的史书,也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科学著作。《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最初以希伯来文写成,讲的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新约全书》则以希腊文写成,说的是耶稣的生平和基督教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公元前270年,72名犹太学者把《旧约全书》译成希腊文,该文本中各章的名称和先后顺序一直沿用至今。之后,它先后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其中最重要的是17世纪初英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学者重译的版本,即钦译《圣经》。它文字流畅,读起来如诗一样铿然有声,对后世英美文学的影响极大。1970年出版的《新英语圣经》则全部由现代英语译成,更加通俗易懂。《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书,记载并传播着最基本的基督教思想和教义,其基本教义包括神(十诫),三位一体,上帝的创造,罪,救赎,道成肉身,因信称义,得救,永生,天国,天使,地狱,基督复临和末日审判等。在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的英美国家,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基督教文化以其生动、形象和深刻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题材、思想、典故、文体等方面均对英美文学产生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圣经》中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教思想以及圣经故事典故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文学家们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1.直接引用《圣经》中的人物

许多英美作家会把《圣经》中的人物直接拿来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这种引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一定的深度。威廉?莎士比亚是善用《圣经》中典故的大师,在其众多剧作中直接引用了来自于《圣经》的人物名称,例如《亨利四世》的第一幕第二场中,约翰?福斯塔夫说自己“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威尼斯商人》中女扮男装的鲍西娅被称作“但尼尔”。作者借用《圣经》中的名字提及了他们的典故,从而衬托了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圣经》中人物的用法不仅使作品平易近人,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2.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

17世纪的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创作的三部著名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故事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和《士师记》。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圣经》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他丰富的创作源泉,并已成为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的美国作家惠特曼被称作“亚当的诗人”,他的《草叶集》中有一章叫做《亚当的子孙》,该章16首诗用“亚当在伊甸园”这一传说贯穿起来,使诗意混融,艺术结果完整。从其每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伊甸园传说渗透其精神和文字。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往往打破传统的束缚,发挥奇特的想象力,巧妙地运用传说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服务。许多《圣经》人物和典故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重要的象征手段。比如弥尔顿把魔鬼撒旦描写成盖世无双的英雄,赞扬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独裁、残忍的上帝。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如同他本人一样追求自由,蔑视专制压迫,成为清教革命者的象征。而惠特曼笔下的亚当也不再是“堕落”的象征,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富于浪漫气息的彩笔,刻画了一个纯真而富有进取精神的亚当,使其成为人类原始的纯洁的体现。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些作品中,同时也赋予《圣经》中人物新的形象和意义。

3.直接引用《圣经》中的句子

查看全文

圣经对国内外文学影响

《圣经》文学研究是当代国际国内文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本文就从《圣经》对欧美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圣经》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欧美文学一向以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为其渊源。希伯来文学则以《圣经》为唯一的代表作品。许多欧美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或散文,它们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圣经,它们引证或借用了许多圣经中的语句或典故(梁工,2001)。

1.《圣经》对欧美文学中诗歌、戏剧的影响莎士比亚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圣经》的博爱思想仁慈、宽恕和博爱始终是莎士比亚戏剧竭力表现的主题,从而构成了莎士比亚作品鲜明的个性。而《圣经》自始至终也鲜明地贯穿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这些思想对作为一个真正基督徒的莎士比亚来说,无疑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这些世界著名诗章,都是从圣经中汲取主题和题材,字里行间处处都交织着圣经的人物及典故。

2.《圣经》对欧美文学中小说的影响《圣经》对欧美文学中小说的创作有巨大影响。如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被无数作家使用的文学原型“替罪羊”就源自一个宗教典故。霍桑代表作《红字》中的人物白兰很好地体现了替罪羊原型的主要特征。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全书以宗教的感化为出发点或转折点,讲述了冉阿让一生在努力行善,舍已为人,以济贫救困为己任。他的爱无私宽容一直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正是《圣经》中精神的体现。

二、《圣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查看全文

谈宗教对政治文化和文学的影响

一、基督教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基督教理论的核心之一则是拯救,这一理念让人们相信上帝必然会降临,使基督徒在困苦时获得拯救。在罗马政府统治时期,起初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徒是进行迫害,但由于这一精神理念让信教徒越来越多,成为当时社会中一种庞大的社会力量,这不得不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对基督教徒改变起初的迫害政策。君士坦丁大帝作为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所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以及临终前受洗等举动,从一方面表现出当时不同阶级的人对基督教的信仰,更重要的则体现出的是当时统治阶级对基督教的推崇以使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定,当然从反面也衬托出基督教的庞大,政权与教权的统一甚至教权大于政权。由于在中世纪基督教的扩张,使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处于愚昧和严酷思想的压抑之下,腐败的教会统治着当时的社会,政权依附于教权而存在,剥削着当时的信教徒。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教皇具有最高的权力,从这些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方政权与基督教的关系:另一方面,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对西方的政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圣经》影响着西方的各个方面,她塑造了上帝的形象,宣扬着神教崇拜,其实质就是仁爱和公平正义,基督教尊重人权的思想传统。很多重要的西方国家都将“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人权思想写在宪法开头,许多元首在宣誓任职时都会引用《圣经》中的一些句子或者章节,要具有贡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你们所付出的爱都是在为主服务。从这些方面,基督教在发展中对政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二、基督教对文学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文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的艺术正是形成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我们一切的思想正是有了基督教的背景才具有意义。”[3]

1、自身的文学价值

《圣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宗教典籍,是全世界公认的人文科学的伟大文献和文学作品。《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这些故事带着犹太人心酸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光辉历程,其中的许多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不管是对于他们还是别的名族都是一部财富巨大的著作。犹太人在《圣经》中所创造了神话传说、史诗、赞美诗等内容和文学形式,运用直喻、引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圣经》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并且对后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查看全文

犹太教教义中家庭教育观探讨论文

一、犹太教义中体现出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目标

传统的犹太教教义中并没有专门明确地论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或章节。其中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理论。但是,圣经原文中一些章节,反映了犹太教义中有两种基本的教育目标:

其一,教导孩子敬畏上帝。犹太典籍中多处提到了要对上帝报敬畏之心。例如“智慧的开端是对上帝的畏惧。”[3]“你应该全心全意地爱你的上帝,用你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精神,所有的力量。认真对待今天我告诫你的这些话。让你的孩子们也深深铭记住这些话语。”[4]

其二,应该教导孩子们学习圣训,按照圣训所说去做事。例如,有文章说“遵循上帝的指示,做正确而合理的事情”[5]。“对上帝的敬畏使人心情愉悦,这种敬畏之情带给人快乐和长生”[6]。相似的论述还有“没有比敬畏上帝更好的事,没有比遵从上帝的圣训更美好的事”[7]。

(二)关于教育内容、方法及要求

查看全文

儒法理基础之比较论文

【摘要】

从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中不难发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无论《圣经》、《可兰经》,还是《论语》、《孟子》等中西古代典籍,皆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理论资源。耶伊儒三种文化中的一些共同价值,如自然法、契约、正义、天道、人道、博爱等等,早已成为国家关系的伦理基础、战争的合法性基础、多元宽容的跨文化基础,以及实现永久和平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圣经;可兰经;儒家思想;国际法;和平

一、自然法和契约论作为国家关系的伦理基础

在实证法的背后寻求形而上的正义原则的支持,以作为实证法的立法依据和其合法性的检验尺度,是谓“自然法”。自然法是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强制力的合法性依据。在初期以战争法为主要形态的古典国际法,正是以神启自然法为法理依据的。而《圣经》[1]中的“十诫”则为古典国际法提供了最早的自然法的形式原则的蓝本。(《出埃及记》,第20章,第2-16节,或《申命记》,第5章,第1-21节)。对自然法的内容虽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自然法的背后意味着神的世界秩序的存在。而要确立自然法首先就必须确立神的威严:耶和华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戒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向恨他的人,当面报应他们,将他们灭绝。”(《申命记》第7章第9-11节)。[2]

在穆斯林的社会里,法律和宗教同属于一个密不可分的价值体系。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既是神学家的经书,又是法学家的法典,是所有法律的源泉。[3]《古兰经》这样说:“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古兰经》第二章,第255节),“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古兰经》第一章,第2节、第3节),“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遣怒者的路,也不是迷途者的路”。(《古兰经》第一章,第7节)。“不义的人改变了他们所奉的嘱言,故我降天灾于不义者,那是由于他们的犯罪。”(《古兰经》第二章,第59节)。对安拉的命令和禁令的遵从不仅是教徒法律上的职责,也是其神圣的宗教义务。

查看全文

英文典故翻译论文

[摘要]英文广告中的典故来源很多,本文主要从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的典故探讨了用典现象及其翻译,研究了使英文广告译文符合译入语受众文化心理的方法,以实现文化传达的目的。

[关键词]英文广告典故翻译文化传达

广告既是经济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因其所具的特殊效用,已逐渐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而发展成为非常规范化的专用语言。现今英文广告翻译属于新兴的翻译领域,译者需具备语言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甚至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更需注意译文中的典故因素。典故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不了解其出处,读者势必会感到一头雾水。典故的来源很多,本文从源头为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的典故进行探讨英文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以期实现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

一、源自希腊罗马神话的典故

希腊罗马神话那种“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倾倒了无数的哲人和文学家,也因而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即使是现在,神话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文化生活;许多希腊神话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词汇中,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

在英语的广告中,就常可见到利用希腊、罗马神话典故中的人名或喻意,以满足英美人崇尚神话中英雄和神灵的文化心态的实例。例如:美国的耐克(Nike),就是借用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Nike,达芙妮(Daphne)品牌的鞋借用希腊神话中风姿绰约、艳丽非凡的月桂女神的形象,中国的Anta(安踏)运动鞋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地神之子Antaeus,还有意大利马莎拉蒂(MASERATI)汽车的商标:一个椭圆中入一个三叉兵器,相传这个兵器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纳丘(在希腊神话中则称波赛顿海神)手中的武器。它显示出海神巨大无比的威力,隐喻了马莎拉蒂汽车的快速奔驰的潜力。这对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畅销十分有利。

查看全文

我国灵性文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一套“灵性文学丛书”的出版问世把灵性文学作品推向了大众。这也就自然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议论。诸如灵性文学的名称问题、走向问题、创作技巧问题以及与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等都是引起探讨的话题。本文作者以肯定和赞同的基调,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灵性文学进行分述,即文学与基督信仰、灵性文学的名称、人与灵性以及灵性、理性和文学创作。其中特别是结合圣经对灵性的认知及与其有关的理性和文学创作等作了一些探讨。最后在结束语中提出了中国灵性文学所处的阶段及其在圣经光照下肩负的使命和意义。

关键词:灵性文学;基督信仰;圣经;文学创作

手捧这套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小说家兼诗人施玮主编的“灵性文学丛书”,[1]

非常高兴。终于在中国见到了有中国作家自己撰写的,正式出版发行的,切入当今生活的又与基督教文化有着某些关联的文学作品。这套丛书主要选编了海内外一百多位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卷《此岸与彼岸》、诗歌卷《琴与炉》、小说卷《新城路100号》(上、下)、长篇小说《放逐伊甸》(中国电影出版社)共五册。

心想何不干脆就用“基督教文学丛书”,为何却要绕着弯子起名“灵性文学丛书”呢?掩卷三思,终于还是明白了施玮先生之所以这样做的独特见解和良苦用心。我在举双手赞成的同时,甚至也萌生了一点个人的领悟和感受。适逢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与“灵性文学丛书”主编施玮合作,于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汉语灵性文学”学术研讨会,金秋十月,佳美良机,旧朋新友,学术畅谈,我也来凑凑热闹,把自己的这点看法谈出来,岂不快哉!

当然只打算来凑凑热闹,随意发言估计还是不行,诚如会议主办者所言,此次会议是此方面研究领域学者的一次聚会,将汇集在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方面的朋友,将对于“灵性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如此,就当慎重。言下之意,就是把赞成的这点原因,借着发言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查看全文

电影翻译文化意象探索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1]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实质上就是信源操纵可选的符号系统,实现对信宿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信源得到了传播,从而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就电影传播而言,如果受众是异国文化和语言背景,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借助翻译,翻译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桥梁。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有别于一般信息的传播,电影翻译传播的信息是跨语言、跨文化的。

一、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的特征及文化意象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电影翻译的传播过程需要两次编码,第一次编码是原始信息转化为适合一般受众的加工信息,第二次编码是跨文化、跨语言的编码,即在前一次编码的基础上,将信息转化为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可以接受的信息。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各国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频繁。中外电影的传播,即是中外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在地球村的时代,已经跨越了国界,但要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中有效传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在一般的文本翻译和现场口译中,翻译的核心任务就是将源语译成目的语。诚然,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为了实现跨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将源语译成目的语,但这只是电影翻译的基本任务,关键的任务则是文化意象的处理。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体现了创作团队的主体意识,同时经由相关部门的审查、电影批评与评论者的学术洗礼以及受众的观影回馈,共同楔入了所在群体的社会心理,从而体现了该群体的文化意象。[2]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3]作为一种符号,文化意象包括互相依存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文化意象的能指是物象,即信息意义之载体,所指是寓意,即作为载体的物象所传达的信息意义。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飞禽、走兽、成语等。语言是文化意象的表现方式之一。例如,“龙”是中国人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物象是“龙”这个传说中的动物,其寓意是“吉祥”“成功”“高贵”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已经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中国语言中有很多包含“龙”的成语,是中国龙文化的反映,如:卧虎藏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文化里,“龙”是邪恶的化身,体现在英语中,如She’sabitadragonaroundplace,指“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存在不同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还具有“语境依赖性”。[4]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意象。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传播,涉及到文化意象的处理。文化意象的处理,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前所言,文化意象表现为植物、飞禽、成语。作为已经成型的电影,其中的植物、飞禽、走兽等非语言文化意象不可能重新塑造,也没有重新塑造的理由。为了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我们唯有通过翻译处理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电影中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处理有三种策略:顺应、转换、增补。

二、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文化意象的顺应传播

电影《卧虎藏龙》,其片名直截了当,点出了“龙”这一文化意象。该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卧虎藏龙”一词来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其英文译名是“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该译名采取直译的方式,将中国“龙”的文化意象直接输向世界,这种处理策略适应了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能在西方世界取得巨大成功,与其文化意象的处理有莫大的关系。该部影片有两对主角及两条线索。一对主角是李慕白和于秀莲,二人之间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对白是西方知识分子推崇的“莎士比亚式”,让人觉得浪漫、高贵。另一对主角是罗小虎和玉娇龙,二人敢爱敢恨,敢打敢杀,与前一对主角构成鲜明对比,虽然不受西方知识分子待见,但是深得美国普通观众之心。影片片名“卧虎藏龙”中的“虎”和“龙”有多重喻义,“虎”暗指“罗小虎”,“龙”暗指“玉娇龙”,但“虎”和“龙”的深层含义是其体现出的文化符号意义,即“吉祥”“成功”“高贵”,“卧虎藏龙”即指深藏不露的成功、尊贵的人才。而在西方世界,“龙”的文化意象大相径庭,指口中喷火的邪恶怪物。译者将“卧虎藏龙”直译为“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没有迎合西方的文化意象,而是直接体现中国的文化意象,与影片的内容和思想溶为一体,用恰当的方式将中国元素展示出来,让西方人获得共鸣,因而接受并理解了影片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这是在翻译中通过顺应源文化意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三、西方电影《魂断蓝桥》中文化意象的转换传播

查看全文

跨文化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解析

英美文学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进一步了解英文文学作品,需要从英美文学的语言出发,主动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来源和特点,便于掌握特定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运用技巧[1]。语言是交流的前提,也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全面的认识地域文化,需要积极挖掘英美文学作品的潜力,并意识到英美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便于增强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认同感。

1.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1.1《圣经》中的英美文学语言。艺术《圣经》在发展中已经历多年的文化沉淀,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支柱[2],了解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环节,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圣经》中含有的语言内涵,从中体会到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最早的发展源泉,《圣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着重体现在:寓言故事以创作为主要素材,如著名的《贝尔武夫》,诗中提到上帝,还介绍了妖怪的来历,这些内容引用了《旧约全书》;寓言故事中还加入了幻想部分,这是西方文化精神的体现,在欣赏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西方地区的历史环境;以故事的方式告知《圣经》的寓意,宣扬基督教,提倡基督教文化,这点从《天路历程》作品中客厅的布置可以看出来,诗人追求浪漫主义,将心中的期待以故事叙说的形式体现出来;《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颂扬了地区人们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伟大品格[3]。1.2神话故事中的语言艺术。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文明起源的根基,这个时期的神话故事具有明显的文学性,其语言特点偏向艺术性。初期的神话故事在经过艺术繁衍之后产生后来的希腊文学,它在故事内容的编排、情节设置等都是不可替代的,强调的是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古希腊神话是英美文化发展的基础,该时期出现很多诗人与历史作家,在阅读古希腊神话的环节,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古希腊文化气息,追求乐观、自然之美,古希腊神话注重对人物个性和形象的刻画,加入想象,从而塑造出形象完美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2.1尊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尊重文化的必然差异,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中可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语言叙述的环节,由于思维方式灵活,采用恰当的语言更能展示出作品语言的艺术性。民俗习惯、价值观等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语言特征,英美文化凸显多元化。比如红在汉语中的解释,出了表示颜色以外,还预示着吉利、喜庆、红火等意思,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英美文学作品中,red仅表示颜色红色,汉语作品中的“老人家”是指年长的人,代表对年龄大的人的尊重,英文中的“old”不仅有年长的意思,还有落后、落伍等的意思。由此看出,地域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个名词、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并形成不同的差异性,英美国家的人民认为,个人主义象征着自由、民主、平等,只要个人主义不与国家利益存在冲突,提倡个人主义,但是我们中国人普遍以为:个人主义涉及个人利益,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与我国提倡的集体主体存在矛盾,中国人更为注重团结、合作,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2.2戏剧性的独白。戏剧性独白最早出现于1857年,而后戏剧性独白在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得到普遍运用,比如经典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采用戏剧性的独白,更好的体现《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这部作品的语言特征。作者与说话的人分离,这是戏剧性独白的特点,读者不仅可以听到主人公的声音,还能够从文字中感受主人公的品格,在评价作者的过程中,采用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到想象空间,以此促进读者深刻领会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内涵[4]。独白在作品中的使用,源于现实,但是部分内容又高于现实,从作品中可体会到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灵活使用独白将作品的艺术性得以更高层次的呈现。

本文是站在跨文化视角上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从《圣经》、古希腊神话中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并深入探讨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同一事物在不同国家代表的意思不同,英美国家对“red”、“old”的认知与中国人也不同,运用戏剧性独白的基础上,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呈现。

查看全文

店员犹太文化管理论文

摘要《店员》中通过讲述非犹太青年弗兰克·阿尔班在与犹太人莫里斯一家的交往中,从一个“街头浪子”成长为“有责任感、正直、诚实的人”,并最终选择成为犹太人的故事,反映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下层犹太人的生存困境,折射出犹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信仰理念。马拉穆德所着意的绝不仅仅是犹太人,他所要表现的其实是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他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犹太关怀”,而是对整个人类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马拉穆德《店员》犹太文化

美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穆德(BernardMalamud。1914-1986)曾获得“国家图书奖”与“普利策奖”。其代表作《店员》中通过讲述非犹太青年弗兰克·阿尔班在与犹太人莫里斯(Morris)一家的交往中,从一个“街头浪子”成长为“有责任感、正直、诚实的人”,并最终选择成为犹太人的故事,反映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下层犹太人的生存困境。折射出犹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信仰理念。本文略论书中所反映的犹太文化因素。

一、主题简疏

《店员》的“犹太身份”决定了“苦难与忍受”必然成为其一大主题。“犹太”这个词,因为犹太人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苦难屈辱,已经萌生了一个隐含意思——“苦难”。在历史上。犹太人可谓是历经劫难。从《圣经=》中所载摩西率希伯来人出埃及,到上个世纪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正如小说主人公莫里斯所说,“他们受难,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苦难”已经成为犹太文学的母题。

杂货店老板莫里斯一生穷困。他经营一生的小杂货店其实无异于囚禁他的监牢。他被终身“埋”在店里。但是,他默默地忍受,心中始终存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忍受”是他的另一个名字。这样的隐忍精神在弗兰克·阿尔班身上也有体现。弗兰克本来和同伙要打劫莫里斯的店,但他心中一丝良知还未泯灭,为受伤的莫里斯递上一杯水,从此与这个小店,与这家人结了不解之缘,从“入侵者”成为“成员”(店员),并最终接受割礼成为犹太人,成为第二个莫里斯。把小店维持下去,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勇气与忍耐精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