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3:34: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省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家、省级刊物的区别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省级机关通知
各镇党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办局党委(党组),市直各单位党委(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强省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经省委领导同意,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面向基层公开选调优秀公务员充实省级机关,并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开选调计划和职位
这次从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计划为112名,涉及省级机关28个部门和单位。具体职位详见《**省从基层公开选调优秀公务员充实省级机关计划职位表》。
二、公开选调对象及条件
(一)选调对象:面向县(市、区)、乡镇(街道)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职位选调对象扩大到省辖市机关公务员。
省级巾帼文明岗情况报告
为提升创建水平,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根据工作部署,今年9月初至10月底,市“巾帼建功”活动协调小组抽调市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各县(市)区妇联分管副主席、各园区妇工委、市级机关妇委会主任共33人,组成了四个检查小组,对全市158个岗位进行了大规模、全覆盖的调研工作,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省级“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氛围浓、机制完善地位重、监督有力成效好”的总体创建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氛围浓厚
领导重视——落实在行动和组织建设上。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作为行业和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提上议事日程,亲自抓检查落实。在检查中,行业分管领导全程陪同检查组人员参与对本行业创建岗的检查工作,出席检查评析会,认真听取检查意见,查找差距,表明决心。创建单位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的单位一把手亲自主持工作,部署落实创建任务,指定专门人员、拨付创建专项经费开展创建工作。如鄞州国税局城区分局创建岗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将创建纳入本单位计划之中,落实专项经费,分管领导一年两次专题听取汇报,指导创建工作,并亲临文明岗组织开展的“岗村结对”活动和“巾帼建功”专题活动等现场,参加签字仪式并作大会动员报告,鼓励岗位成员在奉献事业、奉献社会中发光发热。在检查过程中,许多创建岗都由领导亲自汇报创建情况,如宁波银行江南支行领导能脱稿进行演讲式汇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创建工作在单位整体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领导重视——落实在摆正位置上。许多创建单位岗位无论领导交替更换都不改创建初衷,把创建“巾帼文明岗”作为做好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来抓。如宁波工商行政管理局慈溪分局企业注册中心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力工程和团队工程来抓,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检查落实,同时带动基层工商所注册窗口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教育、全员提高,在窗口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宁波银行江东支行文明岗在2005年取得省级荣誉后,创建领导小组深入调研再发动,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为创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并自始至终将“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作为该行年度考核的目标之一,不断完善考核细则,组成完整的考核体系,使员工们自觉将荣誉融入到日常行为规范中,体现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创造性、成效性。有的创建单位把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与省级文明单位复评、创建群众满意站所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落实考核目标、细化考核内容,增强创建活动的活力和生命力。
氛围浓厚——硬环境建设精彩粉呈。省级文明岗均做到创建铜牌、目标宗旨及形象上墙,在显著位置提出蕴含企业文化内涵、体现女性特色的积极向上的创建口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行自我加压,展示巾帼风采。以单位进行整体创建的文明岗(如学校、幼儿园等),在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分班级设特色分岗,以母子岗形式进行创建,提出班级创建口号,营造班级文化,让学生、老师、家长一进门就能感觉到浓烈的创建氛围,油生骄傲和自豪之情。宁波市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专门设计了体现女性特点的文明岗岗徽,展示岗位成员“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有的创建岗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如触摸屏、网站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被检查的单位基本上做到了运用多媒体或电视专题片等形式进行汇报,很多单位建立了创建专题网站或电子台帐,如宁波保税区会计结算中心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倡导快速、高效、有序、节能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巾帼文明岗”特色子网,建立了一套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的电子文档,彰显行业个性和特色,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
省级卫视的营销策略
一、地方特色化
在央视这样唯一的全国性频道面前,省级卫视成为一个挑战者,可避开央视的发展方向,建立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一)娱乐突围———电视湘军。1997年7月,《快乐大本营》走上卫视荧屏,它以全新的方式,轻松、自然的风格和积极的娱乐性而迅速蹿红并不断改版持续至今,使得湖南卫视在全国多地登上了收视排行榜的显赫位置。同时,节目的成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全国性的电视娱乐节目模仿热潮。(二)以“剧”立台———安徽卫视。安徽卫视上星比较晚,但安徽卫视动作迅速,普及全国覆盖意识超前,并迅速制定自己的发展路线。其节目以影视娱乐节目为主,每天早上到凌晨共计八大剧场。并在全国最早开辟独一无二的周末电视剧板块———《周末大放送》,成为安徽卫视市场份额扩大的关键因素。(三)专业探索———旅游卫视。海南电视台旅游综合频道(旅游卫视)播出,半年后又全面改版,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化的省级卫视,从创立至今,一步步挑战国内频道专业化过程中的一个个障碍,打破了各大卫视对于专业化的“水土不服”,同时对中国电视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营销模式化
省级卫视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国家广电总局允许一些非省级电视台上星,更加剧了省级卫视的竞争激烈程度。(一)整合营销。媒体要学会推销自己并获取可观的前景。媒体要为自身创造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引入从以“传者为中心”发展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这一营销模式的特点在于:首先,以受众为中心,随时根据受众的喜好改版更新;其次,全员参与进来,使媒体形成统一而稳定的营销风格和传媒形象;最后,媒体要和受众建立畅通的沟通桥梁。以湖南卫视为例,它构建了“四轮驱动、整合营销”广告部、总编室、覆盖办、节目部四大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二)差异化营销。从目前形势来看,各大卫视都在争夺受众。以湖北卫视来讲,湖北卫视频道差异化定位由过去的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卫视频道也由原来的“公益”定位转型为证券财经、新闻资讯、综艺娱乐和电视剧为主的财经气息浓郁的综合频道。可以看出差异化一直是卫视竞争的主导,但在发展中,仍需寻找新的差异化空间,才能不断进步。(三)4P+4C理论营销。将4P与4C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既弥补了4P的不足,又使4C在成熟的4P带领下健康大展,这便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营销力。首先,媒体实施以观众为导向,需要观众决定节目的存活,所以媒体应将节目与观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握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善于求新求变,将自身包装打造成为深受欢迎的形象,获取观众青睐;其次,要满足观众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这些都是观众在收看应考虑的。媒体应提升频道的品牌,提高频道竞争力和时间资源价值,让观众觉得所付出的是值得的;再次,要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收看渠道,媒介就要对自己进行多渠道的宣传与推广,方便观众;最后,要以沟通为引导,现代营销不仅要求企业的产品要以消费者为导向,为其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便于消费者购买,还必须同现实的潜在消费者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媒体品牌已经不仅是一个成功频道和栏目的标志性符号,而且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媒体品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对于品牌的扩张和提升有重要价值。虽然各大卫视都在创建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缺乏一些科学的论证体系,导致一些媒体出现忽视节目可行性调查,盲目追求数量,使品牌创建频频陷入误区。导致那些真正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牌栏目、专业频道和有巨大需求的节目少得可怜。内容不专业、不具特色化、没有战略营销成为品牌创建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媒体在创立品牌时还应倡导先进文化,这样媒体品牌才能保值增值,在面对竞争前先为自己打造一个优良空间。
作者:郭春玲单位:赤峰广播电视台
争创省级卫生单位汇报
强化基础建设树立文明形象
不断开创卫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们公司认真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项工作不断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时刻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全体员工的生活质量,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件大事来抓。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卫生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卫生条件,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意识,提高员工创建全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强化领导促认识到位,强化制度促管理到位,强化措施促工作到位,强化监督落实到位渐进工作机制,促进了公司内部卫生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公司始终把创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列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了科学管理,文明创建,标本兼治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并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注重学习,不断促进员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在爱国卫生创建活动中,我公司党支部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把爱国卫生管理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量化管理,为全面抓好爱国卫生活动的开展,我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办公室主任、人事办主任为副组长,办公室等5个部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卫生管理办公室,具体工作中,要求各部室、中心要各自结合爱国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强有力的骨干靠上抓,并要求在公司创建卫生单位中,各部市、中心,要在每年初拿出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公司领导小组根据各部室、中心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督促工作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对达不到要求的部室、中心限期整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省级开发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省级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实行特殊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以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为主,鼓励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形式在开发区投资兴办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活动。
省级开发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省级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实行特殊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以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为主,鼓励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形式在开发区投资兴办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活动。
建省级敬老模范区小结
加强敬老院建设,逐步推进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提高集中供养率。目前,全区农村五保户2718人,建立健全养老救助体系。一是完善“五保”供养制度。集中供养1298人,集中供养率达47.7%按月足额
幅员面积618平方公里,区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市市中区分设的县级行政区。现辖11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2万(其中:乡村人口43万,农村人口29万)全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8.9万,占总人口12%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观音文化源远流长,先被命名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乡村”国家园林乡村”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在创建省级第三轮敬老模范区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工作方针,以贯彻《老年人权益保证法》为切入点,统筹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推动了老龄工作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六有”工作目标,2010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惩办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主要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参与,
一、政府主导。助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
长效规划。一是建立组织网络。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老龄工作委员会,
省级开发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省级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实行特殊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以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为主,鼓励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形式在开发区投资兴办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活动。
省级专题调研会发言
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第三。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我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要围绕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比如,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如何建立健全有关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如何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如何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促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何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如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要注重把握新趋势、新特点、新动向,努力取得有分析、有见解的研究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的集中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下面,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四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大和届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国内看。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综合起来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十分迫切;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国际看。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就能够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