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状况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3:2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活状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活状况

妇女思想生活状况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就要激发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干劲和热情,发挥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年是*市妇联开展《*妇女思想生活状况调查》滚动调研的第三年。本次调查,通过了解*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进程中的思想动态、生活理念及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掌握*妇女现实生活中最关心和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以便准确地把握*妇女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脉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县6个区县等距抽取的18个街道、乡镇中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女性中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800份,问卷有效率100%。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49个问题: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劳动及生活自理情况、在业状况、月及年收入情况等;二是调查对象的思想状况,包括*妇女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一些重大事件的认知与关注程度,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首都未来发展的看法,对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身发展的认识;三是调查对象的文化生活状况,包括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态度和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等。

查看全文

干部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河北省委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组织力量对全省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按照区域位置和经济状况,在全省选择了平原、山区、沿海等8种类型,经济实力分别居于强、中和差的33个乡镇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716份。同时,深入到**、**、**、**等4个市、12个县(市区)、18个乡镇实地调查。

调研显示,目前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有喜有忧”、“差别较大”。喜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乡镇干部表现出了较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风貌,努力转变观念,谋求发展,为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主流。忧的是,乡镇干部身处基层,处在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上,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还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的地方。“差别较大”是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乡镇干部无论从思想解放、工作创新、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是从办公条件、生活福利待遇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一、乡镇干部队伍的积极变化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对乡镇工作普遍比较重视,广大乡镇干部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乡镇干部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已经从“催粮要款,刮宫流产”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在连接农民群众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群众走向市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由“经验”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乡镇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改变了过去凭经验工作的状况,直接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措施,从而使一些棘手问题得到解决。三是由命令型干部向亲和型干部转变。今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对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要求。相应地,对于直接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县区实施了形式各异的“素质工程”,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也有了很大转变。四是由单一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变。近些年来乡镇干部的文化结构有了明显改善,1716名被调查对象中,大专以上学历1079人,占62.9%,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这一比例达到70%以上。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普遍增强。同时,各县(市、区)委也十分重视乡镇干部的在职教育和培训,使乡镇干部能够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二、乡镇干部工作上面临的困难

从调查的情况看,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在如何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乡镇干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查看全文

群体生活状况对策研究

近年来,定海区以“暖促”工程和创建小康社区为载体,在全区全面开展了对困难群众的助医、助学、助残、危房改造、救灾及临时救济和培训就业援助、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等专项救助活动,加大了区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强化“五保”供养等工作举措,初步改善了我区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为全面掌握我区低收入群体生活现状,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全区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对策与工作措施。根据本期副科级干部理论研修班课程安排,课题组深入部门机关和乡镇社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区低收入群体现状和产生原因

近几年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4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低收入群众生活工作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农渔村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低收入群体还占相当比重。据调查,全区共有低收入3409户5799人,其中城镇有519户1021人,农渔村有2890户4778人,城镇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0.6%,农渔村分别占总户数的4.15%和总人口数的2.63%。经分析,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1、因病因残致贫。一些低收入家庭因自身经济状况不好,有病不就医、小病成大病的事例增多,陷入小病苦自己、大病累全家的困苦中,全区因病因残致贫的低收入有1303户占总户数的38.2%,其中农渔村1131户,重大疾病(重大残疾)有711户,经医疗机构鉴定精神病残疾603人(全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2000人左右)。

2、因缺少劳动力致贫。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我区有较多数量的低收入家庭是因缺少劳动力造成的,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老有所养问题得不到全面落实,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没了经济收入来源而导致贫困。据调查,全区低收入家庭年老体弱、孤儿等无劳动能力的有1045户占低收入群体总户数的30.6%。,其中城镇282户,农渔村763户。

查看全文

乡镇干部生活状况报告

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省委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组织力量对全省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按照区域位置和经济状况,在全省选择了平原、山区、沿海等8种类型,经济实力分别居于强、中和差的33个乡镇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716份。同时,深入到秦皇岛、唐山、沧州、张家口等4个市、12个县(市区)、18个乡镇实地调查。

调研显示,目前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有喜有忧”、“差别较大”。喜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乡镇干部表现出了较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风貌,努力转变观念,谋求发展,为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主流。忧的是,乡镇干部身处基层,处在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上,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还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的地方。“差别较大”是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乡镇干部无论从思想解放、工作创新、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是从办公条件、生活福利待遇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一、乡镇干部队伍的积极变化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对乡镇工作普遍比较重视,广大乡镇干部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乡镇干部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已经从“催粮要款,刮宫流产”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在连接农民群众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群众走向市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由“经验”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乡镇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改变了过去凭经验工作的状况,直接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措施,从而使一些棘手问题得到解决。三是由命令型干部向亲和型干部转变。今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对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要求。相应地,对于直接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县区实施了形式各异的“素质工程”,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也有了很大转变。四是由单一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变。近些年来乡镇干部的文化结构有了明显改善,1716名被调查对象中,大专以上学历1079人,占62.9%,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这一比例达到70%以上。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普遍增强。同时,各县(市、区)委也十分重视乡镇干部的在职教育和培训,使乡镇干部能够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二、乡镇干部工作上面临的困难

从调查的情况看,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在如何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乡镇干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查看全文

村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安靖镇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位于郫县东端,北邻新都区大丰镇,南接郫县犀浦镇,东南与成都金牛乡、洞子口接壤。距成都火车北站仅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61亩。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本地总人口2.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0万。有17个党支部,90个党小组,742名中共党员。1996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镇内交通四通八达,沙西线、绕城路贯穿全境,连接郫县、成都及邻县的主干道犀安路、洞两路、安丰路、安团路全面贯通,纵横交错。1998年实现了村通黑色路面,2002年大部分村实现了社通黑色路面,镇内道路基本实现了网络化。雍渡中心村实现了院(落)通黑色路面。通讯发达,有高等级电信支局1个,开通程控电话3000门。光纤电视光缆主干线架设已基本完成。镇内有天然气配气站1座,供气管网络连接城镇和农村。有35KV变电站1座,农网二期改造已全面完成。2006年,全镇招商引资3.4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5%;工业投资1.4850亿元,占目标的114%;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占目标的102%;民营经济增加值1.6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0.12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9%;技改投资完成1.4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248%;税收总收入3000万元,占任务的150%。2006年财政收入5148万,工商收入3140万,农民可支配收入6353元。城镇化水平达到70%,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农村科技、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电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态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创新体制,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2007年7月17日到21日,我们组来到成都市安靖镇方桥村针对当地妇女的生活状况做调查研究。该村地处安靖镇北面,南面以府河为界,西面与团结镇双桂村、白马村接壤,面积1.5平方公里。村子旁边有成都市绕城公路,西南有沙西线为依托,府南河从村子中间流过,属于水源保护区,有200米工业限制区不能发展工业。下辖11个生产社,777户,总人口2694人。村上的收入主要是社上(二社即村委办公室所在地形成的小街道)铺面出租的租金和私人企业在村上搞生态园林租用村民土地的租金,人年均收入4621元,经济条件在安靖来说算是中等水平。由于工业限制区的生态环境和离周围大学较远的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得方桥村不能像林湾村那样依靠校园服务产业和大量的出租房搞活经济,所以本村的经济主要靠的是本村土地的出租方式获得。对次,村上也在努力沟通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本村沙西线周围和西南交通大学靠近的土地,发展类似林湾村的模式,以解决本村多余劳动力,同时开发服务产业,增加村民人均收入。始终以土地租金是不可能带动村民治富,原始的林园种植只能吸纳非常有限的闲散劳动力,这样必然使得年轻劳动力外流,给村上留下许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同时家庭为了赚钱也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分离,对当地居家妇女生活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很大的冲击。

(一)妇女的基本物质生活情况

年轻的妇女生活基本能自足,在此我主要调查了老年妇女的生活情况。

基本上来说该村老年妇女生活费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他们的子女供养,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儿子,孙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担部分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小孩等等。而且因为方桥村离成都市区不远,所以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去打工,经济收入较从事农活要高很多,就能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给他们零花钱。二是土地或房屋的租金收入,由于该村的处于成都城郊,有许多厂商在该村投资设厂,当地的村民将大量的土地出租给外来企业,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用于种植花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或者是开设农家乐、生态园等。仅保留部分土地用于种植粮食和蔬菜用于家里日常食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还建起了厂房和住房用于出租。其中老年人的那份土地的收益基本归老年人自己支配。

但是在我们走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以为奶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没有儿女抚养同时土地租金很少的情况下艰难的生活。

查看全文

群体生活状况的对策研究

近年来,*区以“暖促”工程和创建小康社区为载体,在全区全面开展了对困难群众的助医、助学、助残、危房改造、救灾及临时救济和培训就业援助、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等专项救助活动,加大了区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强化“五保”供养等工作举措,初步改善了我区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为全面掌握我区低收入群体生活现状,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全区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对策与工作措施。根据本期副科级干部理论研修班课程安排,课题组深入部门机关和乡镇社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区低收入群体现状和产生原因

近几年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4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低收入群众生活工作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农渔村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低收入群体还占相当比重。据调查,全区共有低收入3409户5799人,其中城镇有519户1021人,农渔村有2890户4778人,城镇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0.6%,农渔村分别占总户数的4.15%和总人口数的2.63%。经分析,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1、因病因残致贫。一些低收入家庭因自身经济状况不好,有病不就医、小病成大病的事例增多,陷入小病苦自己、大病累全家的困苦中,全区因病因残致贫的低收入有1303户占总户数的38.2%,其中农渔村1131户,重大疾病(重大残疾)有711户,经医疗机构鉴定精神病残疾603人(全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2000人左右)。

2、因缺少劳动力致贫。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我区有较多数量的低收入家庭是因缺少劳动力造成的,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老有所养问题得不到全面落实,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没了经济收入来源而导致贫困。据调查,全区低收入家庭年老体弱、孤儿等无劳动能力的有1045户占低收入群体总户数的30.6%。,其中城镇282户,农渔村763户。

查看全文

少儿生活状况分析论文

改造——孩子视角

作为少儿节目的编导,首先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少儿节目是给孩子们看的,它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在创作少儿节目的过程中,孩子永远都是我们拍摄的主题。

当前我们有不少关于儿童问题的节目,常常是从成人的视角、心态来看待发生在儿童中的种种事情。如开学、作业过多过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儿童营养不良等等,都是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来正确对待、教育、关心儿童的问题,是成人们应该关心、解决的事情,而不是儿童本身所能解决的,当然也就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更得不到他们的喜爱。幼儿类节目——《天线宝宝》,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抓住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节目里面的每一个内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

游戏——玩中长智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最热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他们不可能真正参与成人社会,而游戏正是帮助孩子实现愿望的最好方式。因此,在拍摄制作少儿节目的过程中,编导可以充分掌握儿童的这一个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譬如上海台的“欢乐蹦蹦跳”,就是一档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类节目。其中的“蹦蹦跳跳”不仅是单纯的做操,节奏轻松的现代音乐把孩子带到一个可以随意活动肢体的境界,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你问我答”是智力游戏类的小版块,在这里,孩子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互相即兴提问,创造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玩玩闹闹”中的游戏则基本为自创游戏,让孩子做平时不能做的事情,从玩乐中获得知识,建立实际的劳动概念;让孩子们更勇敢、更富协作精神。

细节——激发兴趣

查看全文

扶贫办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特惠于困难群众,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二十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市于2012年元月5日-15日开展了对城乡困难职工群众进行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走访结束后,我们对走访调查的全市城乡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就相关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当前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

我市此次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覆盖全市城乡困难职工群众和单位共3740户、14900余人,所占比例达到了全市总人口的2.2%。共慰问乡镇敬老院29所,慰问困难企业、困难学校、困难卫生院11家,重点优抚对象(含“两红”人员及遗属)561户、占15%,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和英模374户,占10%,老党员和困难党员187户、占5%,持有“一卡通”证的计生困难户374户、占10%,其他城乡困难群众2244户、占60%。调查对象生活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基本有保障。2011年,共发放低保金4148万元,发放长寿补贴657.9万元、五保金968.6万元,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这些措施基本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

二是上学难问题进一步解决。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不仅免除其学杂费、书本费,特困住宿生还享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全市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

三是看病难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保险政策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困难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就医状况明显好转。

查看全文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思考

前段时间,我协助镇民政办及老龄委的同志到**镇各村办理《江苏省老年优待证》,并借此机会对**镇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人口最大的群体,而农村老年人也是我国人口最大的老年人群体。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工大潮涌入城市,虽然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将大规模的老年人孤独地留在了农村,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关注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不可以回避、一定要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对**镇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状况、与子女的关系、医疗保障情况、养老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等,为求调研做到准确而全面,调研采用随机访问的方式,以面对面的访谈为主。

一、农村老年人的思想政治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许多老年人都经历过战争、三年自然灾害等情况,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也有了改善,他们对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发家致富的政策感到满意,大部分老年人对当今这个大环境充满了希望,信任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政策,赞成党的改革。同时,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社会上的贫富分化、腐败等现象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表示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只要天下太平,有好日子过就可以。

二、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状况

由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大多数农村老人在面对自己的子女时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情、需要,与子女沟通较少,但与子女关系很糟糕的情况几乎没有。大多数老年人和子女同吃同住。也有些老人不愿意给子女的生活添麻烦,所以选择和老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同时,青年人对老年人还是比较尊重的,与老年人吵架的情况很少见,在**镇没有老年人因赡养纠纷打官司的情况发生。在重大问题上有的家庭甚至还是老年人说了算。

查看全文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