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2:05: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活德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活德育
1、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生活德育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
②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我校现代生活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1996年始,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生活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由于该研究涵盖面广,“九五”期间,我校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研究中,我们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的现时存在,以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为实施途径,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研究,为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要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仅提高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还不够,所以“十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完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同时,将研究的重点向生活德育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生活德育观念
一是重灌输,轻体验。有人说儿童的头脑不会自发地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需要灌输,还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于是把古今中外的美德与规范收集起来,一条一条灌输下去,但真正在儿童头脑里扎下根来,并影响他的人生轨迹的,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
二是重防范,轻赏识。学校制订几大类几十项便于操作的规章是必要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以赏识教育为主,却以防范为主,把重点放在检查和纠正错误行为上,一旦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交警对付违章车辆一样,唯章独尊,把儿童赶进机械服从的狭路。这样虽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培养了奴性的人格。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首先要让他们遵守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国外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他成功的起点。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用同一目标培养儿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以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对待教育。
新的世纪对学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对策是,确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
中学德育生活化探究
一、中学德育偏离生活的表现
(一)德育目的:重社会本位,轻个人本位
我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德育的目的都过多的关注集体、社会,而忽视对个人的关注。如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体现了对社会本位的重视和对个人本位的轻视。传统的德育还存在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在教育目的上形成追求高分数的德育目的,忽视德育的根本指向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过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原则追求更高的分数。
(二)德育内容:重政治教育,轻“三生教育”
中学德育在内容上存在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由于受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的影响,德育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将此德育脱离真正的生活只能走上泛政治化的道路,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缺乏实践性及对个体社会行为的有效指导。其结果是违背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因此,德育应处理好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需要建立人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德育在内容上应注重“三生教育”,促使中学德育走向生活化的目标。
(三)德育方法:重灌输说教,轻自主参与
高校生活德育探究论文
一、传统德育的弊端
“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原有的道德教育偏离了生活的方向。传统的德育观错误地把学校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性的存在。在这种错误德育观的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师重视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学生重视牢记德育知识的框框条条,德育评价也往往通过貌似客观的简单的量化形式考核,强行给学生的德行排定座次。这种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被泯灭了,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另一方面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使得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再者,由于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道德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政治理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教育的内容高、大、空,无视国民基本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目的
1.道德教育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德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道德产生于并内在于社会生活,道德与社会不是‘两张皮’”[1]。道德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道德随之产生。道德产生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道德教育和规范约束,使个人注重自己的品行,不断调节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支撑。我们所学习的道德规范、规则和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之中来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本。
2.生活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
从生产劳动的德育价值看生活德育
生产劳动的德育价值
劳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它与其他生产实践形式相比,生产劳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首先,生产劳动使人类维护生存的方式对于外部世界而言是能动的,决不像其他生物那样“顺其自然”。这种能动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不仅使人认识到自身与其他生物在生存方式上存在差异,如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正是人认识自身与认识自我的起点,而且为人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奠定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客观基础。价值观念来源于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存体验的结果,这为建构人的道德基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正因为有了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生活,才能实现对生活的体验,也才能经常遇到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感叹。这些大量没有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生活品味慢慢融合成人的生活价值元素,成为自然自我的价值标准,为他今后为人处世确立了基本范式。其次,生产劳动成为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基本通道。生产劳动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性劳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突破了单个自然人在特定有限的境域中,对美好生活无限追求所形成的诸多矛盾,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在一定社会场域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准则产生重要影响。道德的本质就是人们在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一套评价体系,它与法律一道作为稳定和发展社会关系的两大支柱。凡被认为是道德的,它会以社会的各种方式进行褒扬,激励人们沿着特定的方向去生活;凡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社会的谴责中受到抑制和制裁。于是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生活价值,并建构起一定的道德准则。同时,生产劳动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根本动力,也是人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形成德性的关键。所以人以生产劳动的方式融入社会便成为生活德育的基点,而决不是来源于脱离生产劳动的道德灌输。所以,生活德育是关注生活的教育,是指引人建构生活德性的实践性教育。人正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中,确立了自我价值的方向,在竞争共存的社会规则中做出“适”与“不适”的反应,从而将人对他所生活的社会产生道德认同感,因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人的生活是有层次的,其层次结构与人类的需求层次结构大体上是对应的。生活的基础是生存,它保障了人的生命的延续,满足了人的“衣、食、住、行”的生理上的需要。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从生存向生活的跨越。这不仅实现了生活对生存的超越,而且为人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心智基础。从生活德育的观点看,对生存的超越练就人的勤劳、节俭、忠厚的道德品质,使人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质,这也是成人的基础。因而维持生存不仅是生活的基础,而且是生活超越生存的动力源。一方面只有人能存活下来,他才能以现实的存活状态为参照,去构想更加美好的生活远景。也不管最终能否跨越这关键一步,但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对生存维护的历程却改造了人的自身。虽然其他生物同样具有维护生存的本能,但由于它们不能通过想象并凭借生产劳动对生存的维护和超越,所以无论如何达不到人的境界。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对生存的超越,才能激发人们去努力找寻成人之道的斗志和热情。或许充满许多曲折与坎坷,但正是在愈挫愈勇中实现了人的跨越,也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区别开来。人也正是在满足一定的生活层次并不断提升生活层次的循环进化中关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从而确立和建构一定时代背景下的道德素质。
我国生活德育的虚化
(一)生产劳动的弱化对生活德育的影响道德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社会的,道德的价值在于为每个人的生活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意义。一个自然人的生存可能无需道德的存在,但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道德的作用便立即凸现出来。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需要道德加以调整和规范,以此保证自我与他人的各种利益得以实现。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强,人们之间的矛盾就越发错综复杂,因而社会对道德的诉求更加强烈。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仅对道德的效度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大量参与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那么他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这正是生产劳动对人的德育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以集体生产劳动为方式的生产关系逐步被分散式、自主式的生产形式所取代,因而生产劳动的社会性正日益被众多分散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所分割。每个人在无形地从社会性较强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游离出来,导致现代人的社会性在不断弱化。人们在以自我为主导的分散式的生活中,开始对道德和伦理疏远,从而使人的德性基础受到全面的冲击。我们关注到“80后”、“90后”的问题,他们普遍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张扬性就是社会性弱化的必然结果,鲜明地嵌入了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烙印。值得关注的是,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不断弱化的社会问题不仅发生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而且也广泛地发生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广大农村。由于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使广大农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生产劳动主力军的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不仅使农村人口密度的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使农村生产劳动的社会性的弱化与日俱增。驻守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基本上是劳动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生产劳动的虚化与社会性的弱化,使农村青少年长期处在自主分散的生存境域中,再加上留守儿童急剧增多,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封闭、落后和无助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人格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德育的影响人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指向表现不一,有的人从低一级的生活层次向高一级的层次跃迁后,生产劳动在他生活的构建中或许变得没有原先那么重要了,为了贪图生活的安逸,回避和远离以生产劳动为灵魂的社会性生活,其道德水准可能就维持不变甚至倒退。人唯有不断地通过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不断地反思自我,那么他的道德素养才能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不光只是解决知识学习的问题,同样对于人的德性的维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有不少人刚开始的时候人品不错,可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却干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而缺少生产劳动的再教育往往成为其中的主因。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而且加剧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各阶层分布失衡的矛盾。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原本由每个人事必亲为的生产劳动方式开始以货币交换的方式转嫁给其他人,使一部分人的生活中严重缺乏“成人”所需的生产劳动。这不仅影响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参与生产劳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人的道德结构的全面优化。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劳动外包的倾向十分明显:衣服破旧了,只要有钱到了商场就能购买新的;家里没有大米,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招待客人无需在家庭的劳动协作中实现,只要付费完全可以坐进酒店享受全程的“周到服务”;等等。这些变化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的确变得方便快捷,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现代人的生产劳动在急剧分化中变得弱化和失衡。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角看,养尊处优的生存方式,反复地强化生存的实然结果而又不断地掩盖超越生存的艰辛历程。原本由生产劳动奠基的生活系统被“外包”式的优越条件切割成生活的碎片,将原本通过生产劳动而构筑的人的社会性被先进的科学工具分割成缺少协作包容的自然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基于现实的社会性正在被虚拟的电子社会在不同程度地替代,因而当代青年人在生产劳动严重不足的社会背景下,其精神世界正让位于虚拟的电子世界,于是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人在以更强的能力和手段改造着外部世界的同时,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加剧了人性的虚无。这不仅印证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同样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与人类的进步和谐共进。(三)功利性的学校智育对生活德育的影响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存在的意义,并寻求适合于自身的“人的活法”,从而去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德育就是要面对那些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去引导他们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自身存在的现况,去超越自身探寻生活的价值。因此,生活德育是以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为前提的。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将生活德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完全剥夺。首先,智育模式的严重仿生倾向使学生逐渐失去自我。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实施的是模塑式教育,即仿生教育。一种模拟生命,而实际上是否定生命自主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所主导的教育。它把对学习者生命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转化为控制性的指导思想或技术规范,并加以实施的教育。从操作层面上看,仿生教育的本质是用生理的强化去代替生命的领悟,是强化教育者“教”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从而以学生在大量的局部、机械和物理的观察、分析和模仿中去代替生命价值的重构。让学生在预设的机械模仿中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大量预定的作业中实现“量到质的转变”,这些都是仿生教育的细节所为。只要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变,仿生教育就不会停止。基础教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视为“致胜法宝”的“题海战役”也逐年升级。铺天盖地的试卷作业,从课堂做到课外,从学校练到家庭,从平时学到周末,试问哪里还有学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自我主张的机会呢?仿生倾向将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参加生产劳动的基本权利透支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德育的“自我空间”呢?其次,智育边界的无限扩张,让学生在知识增容中不能自拔。基础教育一直默认并强化一种观念,那就是唯有知识的增量才是生命活动的不竭之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拼命地尝试着拔苗式的超前教育,大学的内容下移到高中,高中的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内容下移到小学,小学的知识向幼儿园渗透。于是基础教育的“地盘”做大了,教学节奏加快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实践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压缩了。正常的周末打了折扣,法定假日成了奢望,更长一点的寒暑假期变得遥不可及。学生每天在不停地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运转,僵化地关注着作业、考试和分数,缺乏生产实践,缺少生活内涵。学生的身心不堪重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滋生。其结果是竭泽而渔,得不偿失。知识如浩瀚的海洋,永无止境。当一个人因为生命价值所需而具备了持续学习的动机与能力,那将成为畅游学海乐学终生的永恒追求。反而言之,倘若学生因为迫于各种压力勉强地学习,那么今天所进行的一切智育活动将因他们离开学校后而变得毫无意义。教育原本是让生命个体获得幸福,可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他的快乐就无形地被我们的智育所剥夺。试问,教育的幸福观从何而来?道德教育生活德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急于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学技术也便步入了巅峰。与之同行的智育也因此顺理成章地超越于德育而成为教育的核心。更为糟糕的是,在加强智育而推动的教学改革中,由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德育的内在机制与内在要求,将德育实践智育化,结果是原本以实践为主导的道德教育类课程被人为地抽象成教条式的文本,严重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从而全面冲击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这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深刻的生活德育原理。从方法层面上看,它是要以生活来进行教育,指明了教育的价值取向。生活德育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要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全面推进生活德育的深入开展。要回归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是牵动整个社会教育的生命线,只有将德育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才能促进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才能引导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的品质培养。为此,学校教育要真正地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切实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要将智育的一切活动牢牢建立在德育发展的基础上,并将德育贯穿智育活动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既没有适合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生产劳动基地,也没有劳动教育的长远规划和系统构架。因此,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青年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时间和一定强度的集体式生产劳动,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和反思自我,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这是知性德育永远实现不了的教育效果[3]。
本文作者:叶华光工作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生活德育研究管理论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
②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我校现代生活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1996年始,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生活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由于该研究涵盖面广,“九五”期间,我校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研究中,我们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的现时存在,以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为实施途径,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研究,为提高学生课堂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要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仅提高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还不够,所以“十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完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同时,将研究的重点向生活德育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出现知行背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德育置于真实的道德事件、场景和冲突中。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思考。比如低碳环保这个热门话题,教材中诸多实例的讲述,远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来得真切。比如可以开展用水用电统计分析、变废为宝发明大赛、节能标语设计展览等,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看到生活由此所产生的变化,知道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德育的目标。其次是回归真实的道德事件。德育课程资源中,不能仅仅是一些空洞乏味的知识和说教,而是应该由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道德事件串联而成。比如在献爱心捐款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家长多捐一些,但是实际数目却与自己的预想有很大差距。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道德事件。经过教师或家长的引导后,学生意识到,献爱心的前提是力所能及,要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献爱心。只有这种基于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真实道德事件,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考,然后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3.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师生角色的转变,对于德育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模式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对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摒弃,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德育作为这个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将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主体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动手,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认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也只有当主体是自觉自愿的,才能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负责,并主动去践行。在教学理念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并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之前的“你的想法很可怕”,“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之类的说教和训斥。在教学方法上,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不能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这也是由德育的实际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的,每一个学生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对此都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和评价。而不是传统德育中“这样对”、“那样错”的笼统和绝对,由此才能体现出德育生活化的本质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无论是国外德育理念的发展,还是国内德育中本身存在的问题,都使德育生活化这一概念得到了凸显,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之后,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对于德育生活化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行背离到知行合一的转变,让德育之花真正在生活中绽放。
作者:李少校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
生活实践学校德育研究
摘要:学校德育要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确立基本原则,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工作,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生活实践体验参与和家校社会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学校德育;生活实践;日常行为规范;生活实践体验;家校社会合作
“诸育德为本”,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德育由于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片面性而成效不佳,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也面临许多困境和尴尬。只有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实践本质,并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实践,学校德育才能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任务,进而提升德育效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创新。
一、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
人存在于世界的基本状态就是发展。“人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1〕可见,人要通过发展来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提高生命质量,追求和体验人生幸福。在人类通过积极发展而收获幸福的历程中,道德是必要保障,因为随着道德的不断提升,人类才能维持个体和群体的生存,才能够道德化处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间的利益关系,满足个体与群体发展的需要,并为人们收获幸福而提供价值指针〔2〕。因此,“学校德育应主动承担起引领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追寻幸福的职责,促使道德成为学生生存的自觉意识,呵护学生作为人的实践的、自由的本性,为学生积极发展而创造幸福的可能生活,提供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的精神”〔3〕。虽然人们历来重视德育的功能并在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但总体来说,传统的学校德育效果低下,甚至在很多方面缺失效果,其主要原因是:一是传统的德育以班会课等课程讲授为主,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说教意味浓厚,使学生偏重于道德认知,相对忽视了道德行为;二是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的课堂德育不仅限制了开展德育的空间,而且造成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使其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德育内容的过于理想化,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相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感;四是德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德育状况,德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弱化;五是学校德育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支持,学生的德育环境氛围不强,道德行为缺少连贯性。要消除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必须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个体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4〕。德育来源于生活,与人的现实生活须臾不离,“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尽管存在对“德育生活化”核心概念和内涵的不同看法〔5〕,但通过生活实践来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已得到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让学校德育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内容和体系,是提升学校德育效能的有效途径。
二、确立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德育原则
德育困境生活分析论文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为基础,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现代德育的困境在于与生活疏离。走出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归。由此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从德育走向生活和从生活走向德育。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