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10:07: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产性服务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一、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2012年河北省吸引外资总额为60.3亿美元,其中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额为3.891亿美元,占总比为6.45%,而山东省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额为26.9794亿美元,占总比为21.84%,江苏省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额为45.99亿美元,占总比为12.86%。其中投资于河北省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及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的FDI总额只有0.9255亿美元,占投资生产性服务业FDI总额比重为23.78%,而山东省为43.06%,江苏省为47.35%。
二、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和FDI问题解析
(一)生产模式落后,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聚集进程缓慢,对生产性服务业内生性需求不足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密集使用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河北省工业经济的比较优势产业,大量企业依然采用传统陈旧的生产模式,外包服务不多,致使制造业成本很高,效益降低,抑制了对外部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作为中间投入的金融、管理、开发、设计、创新、广告等各个环节不能充分与制造业融合。
(二)科学技术支持力度不足,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外生性供给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现状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涵义和发展机制,并据以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得出促进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江苏省
我国“十一五”时期就是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服务业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制订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充分发展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键,而服务业结构优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涵义与发展机制
1.生产性服务业的涵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涵义的具体表述各不相同,但基本观点一致:生产性服务是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是为企业、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等在生产、运作中提供的中间投入服务。生产性服务主要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投入,不形成直接的物质转化,但却能提高生产、运作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生产性服务业是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
2.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综合各种研究观点来看,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共同起着作用,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经由起跑——加速——不断自我提升而进入上升通道的发展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检验检测思考
1上海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现况
1.1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检验检测机构在国内的发展。随着加入WTO的深入,很多国外知名权威的检测机构及其仪器已进驻上海。上述调查中,纯境外以及港澳台地区投资46家,仅占总量的5.0%,营业额为51.23亿元,占总量的28.6%,从业人员12886人,占总量的22.3%,这给长期处于政府保护状态下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因为管理和技术层面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后,检验检测市场的较无序竞争,一些检测部门(民营机构较多)的检测结果经常受到许多质疑,这给市场的稳定、检验检测机构及人员的形象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离“权威”二字相去甚远。1.2政府方面的现状和思考。一定领域的检验检测行业都长期处在政府的垄断经营之下。保护的时间长了,市场化意识谈薄是其必然的结果。很多检验检测机构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些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而运作,尚未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展及管理模式。由于上述原因,一定量的检验检测机构(如建工检测机构)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重复发展态势,因此造成了政府垄断成分高、技术门槛低的现状。1.3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检验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行业。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调节的手段,上海的检验检测市场尚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政策的有利于否,直接关系到该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行业自身没有独立自主政策决议权。广东、浙江等更为开放的市场成长起来的众多检验检测机构越来越多跨区域在上海建立分支机构,抢占上海检测资源。上海一定量的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由于所服务行业本身的萎缩或市场观念淡漠,有的行业检测机构已面临生存危机,存在检测人员知识老化、设备陈旧、检测技术落后、服务意识淡薄,散、小、乱、弱的状况。对上海928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分析,技术服务行业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属微型企业为242家,在已统计的检测机构中占26.1%;年营业收入100~1000万元的属小型企业为444家,在已统计的检测机构中占47.8%。按此统计口径,上海市技术检测行业近80%的企业属于微、小型企业。1.4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的发展现状。上海市928家检验检测机构中,各类检测从业人员共计57663人。从学历学位分析:博士、硕士8703人,占总数15.1%;本科24525人,占总数42.5%;大专及以下24435人,占总数42.4%。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态,上海的检验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40%以上的从业人员无法达到大专以上的学历水平,而且高学历的人员多集中在不足总量10%的大型或外资检测机构中,人才资源的不足将是阻碍上海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的最大的不利因素。
2检验检测行业存在问题及思考
由于社会进步的需求,检验行业早已走上了一条不可退缩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走在这条道路上,必须在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上投入较大的努力。2.1行业规模小、缺少品牌。上海现阶段80%检验检测机构属规模小、产出少,对上海市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规模缺乏有力的支撑,既难以实现技术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也不利于检测行业优势品牌的培育。这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检测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以沪上知名某外资检测机构为例,该公司2016年业务收入(人民币)16亿元多,相当于沪上400多家中小检测机构年收入总和;该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农产品、矿产品、石化产品、工业品和消费品检验、鉴定、测试,贸易保障服务和国际认证服务,并逐步发展到环境、汽车、生命科学和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服务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上海市农口系统、医药系统、环保系统、食药监系统、质监系统的检测机构;该公司服务能力通过CNAS资质认定超过10000项,更是中小检测机构无法企及的。针对这一问题,应“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品牌建设”。目前上海检验检测市场比较分散,条块分割,缺乏整合市场的动力,也缺乏统一的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推进上海检验检测行业品牌建设的规划和激励政策,促进和培育一批检验检测行业龙头企业,营造树立中国检验检测品牌乃至世界性品牌的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2.2行业人力资源不足。针对上海检验检测行业,低学历低技术能力的从业人员超半数的现状,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充分发挥现有各单位、各部门包括高校、科研单位人才的优势,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推动上海市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的机构优化。除了政府的引导扶持,检验检测机构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在人才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克服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在分配制度、用工制度、培养制度上大胆创新,增强机构的人才优势;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为检测机构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检测领域各专业的领军人才,使各检测机构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与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方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动态相适应的检测专业队伍。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上海检验检测行业的现状,希望政府、行业、企业和机构共同努力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优化整合检验检测人力资源,推进上海检验检测机构向“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综合发展,为上海生产制造业特别是新兴战略产业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和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制造业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的制造业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基于地区差异,各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以及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协作互动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之初基本都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带来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整合优化程度也对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产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引起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的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范围界定、与制造业的关系、产业布局、区域产业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较为繁杂,本文就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本质上还是一种服务业。诸如金融、猎头、培训、研发、设计、咨询、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行业,涵盖企业的产品设计、流通、生产组织、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格鲁伯、沃克(1993)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那些被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1]李江帆、毕斗斗(200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非面向最终消费和个人消费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中间需求的行业。也有学者试图通过服务资本品率大于50%这一具体数值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比如江静、刘志彪等。还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产业内化和产业外化两种形态,内化是企业相关专职部门,外化是从事具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合,但不管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为生产或商业而服务的。根据学者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具备了如下特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润滑剂;制造业的成本表现;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辅助与补充转变为提升产业价值的间接投入,从润滑剂作用转变为催化剂的功能,成为类似某种资源禀赋的投入,尤其是知识的投入。所以,不管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如何具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形成,具备中间特性,具备知识特性,具备服务特性。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一、门槛回归模型检验的实证结果
在门槛变量方面,就系数符号的变化方向来看,门槛变量系数实现了由负到正的转变,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并非总是正向促进作用,而是一个阶段性的渐进过程。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处于较低水平时,其对制造业升级起到抑制作用,但随着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对制造业升级又变为促进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认为因集聚而产生的资源争夺效应和集聚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企业将生产服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制造业企业将内部生产服务外部化的结果。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集聚成为其主要的发展形式。根据集聚的不同阶段,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结合本文前文中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和门槛值的相对大小划分的四个集聚区间,低集聚水平属于萌芽期,中等集聚水平和较高集聚水平属于成长期,高集聚水平属于成熟期。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萌芽期和成长期,其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因此,此时制造业各企业倾向于将生产服务内部化,这样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就会与制造业各企业抢夺相关的人力资本、资产投资等资源,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资源争夺效应,这种效应会阻碍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企业将生产服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制造业企业将内部生产服务外部化的结果。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集聚成为其主要的发展形式。根据集聚的不同阶段,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结合本文前文中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和门槛值的相对大小划分的四个集聚区间,低集聚水平属于萌芽期,中等集聚水平和较高集聚水平属于成长期,高集聚水平属于成熟期。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萌芽期和成长期,其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因此,此时制造业各企业倾向于将生产服务内部化,这样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就会与制造业各企业抢夺相关的人力资本、资产投资等资源,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资源争夺效应,这种效应会阻碍制造业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集聚效应则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其促进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能够深化自身及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制造业运行效率。制造业将某些相关的生产服务外包给专门的服务企业,有利于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活动中,从而能够促进制造业向生产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第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利于降低制造业成本。集聚在一起的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会进行相互竞争,这样有利于多样化、高质量、低价格生产服务的提供,因而,制造业将相关生产服务外包会节省大量成本,而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凸显出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也有利于制造业成本低的降低。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形成技术创新网络,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向制造业扩散和渗透。生产性服务业在相对较近距离范围内的集聚,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使得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不仅能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还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制造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关键是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效应。总效应为资源争夺效应与集聚效应的合力,即总效应=资源争夺效应+集聚效应。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萌芽期和成长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质等资源,这就使得其具有相对较强的资源争夺效应,而此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规模尚未形成,其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资源争夺效应的负向作用强于集聚效应的正向作用,因而总效应的方向是负向作用,所以在这两个时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体现的是阻碍作用。但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到集聚的成熟期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稳定,其集聚效应不断突现,而此时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考虑到成本、专业化等因素,倾向于将其生产服务外包,因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此时期的资源争夺效应相对减弱。正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负的资源争夺效应因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程度提高而不断减弱,最终使得集聚效应强于资源争夺效应,因而总效应的方向为正向作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这一时期的外在的体现即是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升级。门槛变量系数由负变为正就反映了上述总效应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观察表3各门槛变量系数的数值还可以发现,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由低集聚水平向中等集聚水平过渡时,门槛变量系数由-75.9499变为-82.7560,就数值的相对绝对值大小来看,负向作用变强;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由中等集聚水平向较高集聚水平过渡时,控制变量系数由-82.7560变为-62.9118,负向作用减弱。这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由萌芽期向成长期过渡时,因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其资源争夺效应相对萌芽期明显增强,而集聚效应虽有所增强但是其程度相对较小,因而总效应结果是负向作用增强。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成长期内,随着其集聚规模的变大,集聚效应有所增强,但集聚效应仍弱于资源争夺效应,而在这同一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资源争夺效应开始变小,因而总效应的结果是负向作用减弱。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不同阶段的资源争夺效应、集聚效应和总效应情况如图4所示。图中OA段表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内,资源争夺效应和集聚效应都在逐渐增强,但是资源争夺效应增强的程度大于集聚效应,因而总效应体现为资源争夺效应,表现为对制造业升级的抑制作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加强,集聚进入成长期,即图中的AB段。这一阶段,资源争夺效应先是迅速增强,到达顶点后因与制造业的协同性开始显现而使得争夺效应逐渐减弱,在这一过程中,集聚效应虽然也一直在不断增强,但是增强的程度明显小于资源争夺效应。因此,这个阶段中的总效应仍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且其作用程度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在B点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集聚效应与负向资源争夺效应相互抵消,总效应为零。B点之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入到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内,资源争夺效应仍在逐渐减弱,集聚效应开始充分显现,其正向作用强度开始超过资源争夺效应的负向作用,因此总效应由负向变为正向,表现为对制造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在控制变量方面,就估计结果的符号而言,四个控制变量的符号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具体来说,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为0.0250,估计结果显著为正,这表明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劳动力对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劳动力自身素质相对较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从事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也相对较高,有利于发挥创造性作用,从而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资本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为0.0052,而且估计结果显著。制造业的升级离不开先进机器设备等的支持,对制造业固定资产等的投资,可以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进而加快制造业升级进程。科技进步对制造业升级也显示出了正向作用,但是估计结果不显著,这说明科技进步在制造业升级中的作用仍有待于提高。制造业出口对制造业升级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分工中我国显示出了明显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这使得我国制造业位于国际生产价值链的底端,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装配以及国际代工为主,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薄弱,拥有的主要是最简单的加工能力,因此,我国的制造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常年处于这种国际分工形势下,虽然每年制造业的出货值很大,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加工生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强,但出口的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总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使得对外出口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量(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方面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制造业质的提高方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作用。
漫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的国际借鉴
为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拟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分析。但是,上述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要远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故此可认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集群化发展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美国。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但是,美国的制造业近年来对经济的贡献下降较快,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产业空洞化”现象。美国为扭转经济发展格局而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引导资源由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通过各种措施在促使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收缩。此外,为实现与制造业的有效对接,同时突出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新兴产业区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如在硅谷扶持研发、设计、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日本。日本的制造业在1956-1973年间逐渐发展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布局,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且在1974-1991年间实施了从能源、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的产业转型升级。就总体而言,日本的产业升级路径可认为是劳动密集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组装工业、技术密集工业与服务业协同主导推进的,即制造业积极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对接是实现有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日本对服务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完善动态的统计调查系统和相关的政策体系、设立日本服务质量奖和服务研究中心,进而带动集群化发展。
(三)英国。英国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主要采取了解除公司注册方面的壁垒以鼓励兴办企业、开放资本市场促使企业融资更加容易、政府做好咨询服务并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从事服务业的能力等四方面的措施。如,政府通过相关法案、白皮书及具体措施、设立重大机构等做法,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顺利实施。英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与其主导产业密切相关,如鉴于英国的生物技术企业总数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因此英国政府围绕生物技术产业形成了多个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且特色明显,主要包括提供一流的研发服务体系、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健全的劳动力与用人机制。
(四)意大利。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主体为中小企业,由此中小企业如何实现集群是政策的重点导向,进而如何对已经形成的纺织品、皮鞋家具、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内的199个产业集群实现有效融合与对接是意大利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议题。意大利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的趋势较为明显,即制造企业通常负责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则主要交予专业性的服务机构。政府主要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与教育培训等发展较快、行业协会积极发展作用等方面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如,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与低息贷款,同时政府也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与研发支持。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提要]本文从产业关联、市场邻近、土地成本、知识溢出、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六个方面探讨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运用2007~2017年湖南省及其13个地州市的年鉴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两大产业内不同组合间的协同集聚度和产业关联度,然后运用统计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相关假设。结果表明:市场邻近、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两业协同集聚呈不同程度的倒“U”型关系,知识溢出、市场化水平、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产业关联度、土地成本影响不明显。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的当下,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深度融合,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引领两大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目前,深入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聚焦中部省份的研究还很少。以湖南为对象,对两大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的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助力国家“中部崛起”和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Marshall(1920)的外部性理论,Krugman(1991)和Venables(1996)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Alonso(1964)的竞租理论模型等,对产业协同集聚的解释力度较强,国内外诸多学者以此为基础,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制或因素问题进行了研究。陈国亮、陈建军(2012)发现产业前后向关联、知识密集度、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两业协同集聚。席强敏(2014)发现中间投入品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其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池共享并未发挥正向影响。陈晓峰(2015)发现规模经济、空间临近、价值链匹配、制度支持、商务成本节约、交通运输和通讯业的发展、产出关联、知识存量等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吉亚辉、甘丽娟(2015)发现市场规模、工资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其有正向影响,交易成本和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张虎、韩爱华、杨青龙(2017)发现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层级分工程度对此有正向影响。陈文翔(2018)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发现产业关联不是充分条件,信息化和人力资本水平作用不显著,城市规模与其呈倒“U”形关系,政府干预对其具有正向影响。高寿华、刘程军、陈国亮(2018)发现城镇化、创新能力、市场驱动、政府行为、互联网技术与基础设施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张玉华、张涛(2018)发现在其受自身前期惯性影响较大,科技金融投入对其有促进作用。总之,尽管有关两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少,但尚有以下不足:首先,大部分文献是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维度进行研究,少量文献则从其细分行业进行分析,前者失之于粗,后者又难免失之于细,没能真正从两大产业异质性角度进行结构性研究;其次,现有的文献大多将影响因素作为论文的一个部分,缺乏系统性、专门性的研究,部分文献选取的变量值得商榷,结论也自会有失偏颇;最后,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区域,但聚焦于中部省份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湖南的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本文以湖南为对象,对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结构性地、更贴近实际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核心内涵界定。Ellison&Glaeser(1997)最早关注到不仅单一产业在空间上出现集聚,不同产业间也倾向于在空间上彼此邻近的现象。本文将产业协同集聚的内涵界定为:具有关联性的不同产业出于协同互补经济效应的发挥而在一定空间内的共同聚集。本文参考相关学术研究和国家分类标准,将《GB/T4754-2011》中的C13~C43共31大行业界定为制造业,将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七大行业归为生产性服务业。然后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将制造业划分为传统和高新两大类,后者对应C26、C27、C34~C40共9个行业,其余行业统一划分为传统制造业。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传统和新兴两大类,前者包括F、G、J、K四大行业,后者包括I、L、M三大行业。(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1、产业关联。Marshall(1920)外部性理论所谓的中间投入品共享,一定程度上就是投入产出关联的表达。Venables(1996)构建的CPVL模型,认为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带来的投入品供给增加和需求扩大会促进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品,后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前者提供中间投入,两者有较强的投入产出关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从“初级混合”到“分工协同”再到“高级融合”的发展历程,“制造业服务化”即是第三阶段的表征,两者的产业关联度逐渐提升。从内部结构看,传统制造业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服务需求更强,传统制造业和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则很低,高新制造业需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服务,其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则更强。关联度越高的产业间,出于靠近市场,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经济动机,越具有协同集聚的倾向。本文据此提出假设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组合间的产业关联度越高,其协同集聚的倾向越强。2、市场邻近。Krugman(1980)证明了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报酬递增时,企业会选择在市场需求较大的国家布局。Help-man&Krugman(1985)进一步证明了消费者规模更大的国家的厂商的市场份额会超过其消费者比例。靠近规模更大的市场布局,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使规模经济得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面向工业制造业市场,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和大部分制造业则面向最终消费市场,因此,规模越大、生产性和消费性需求结构越平衡的本地市场,越能吸引两业的协同集聚。不过异地市场尤其是区域中心市场的存在,会弱化这种吸引力。在湖南,长沙的市场规模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其他地州市,如同引力作用原理一样,在规模和距离两因素作用下,若本地市场的吸引力大于中心市场的吸附力,则本地市场的增长能促进两业协同集聚,反之,促进作用将被弱化,甚至被逆转。本文据此提出假设二:规模越大、结构越平衡的本地市场,越能吸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但区域中心市场的存在,会弱化甚至逆转这种影响。3、土地成本。一般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租支付能力强于制造业,而高新制造业又比传统制造业的地租承受能力更强。按照Alonso(1964)竞租理论推导,随着地租水平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高新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会依次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外围布局,当地租上升到一定程度,有些制造业甚至会向其他地区转移。由此观之,土地成本的总体上升对两业协同集聚有反作用。不过,在我国一直存在工业地价与其他商业商务地价之间的“产业地价差”,这一较特殊的用地政策,可能会弱化这种反向影响。地价的整体上升,主要是由商业商务和住宅地价的快速上升贡献的,工业地价并没上涨太多,产业地价差在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需支付的土地成本并没有同比例的增加,制造业由此得以在更长的时期内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本文据此提出假设三:土地要素成本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最为紧要,前者对后者有反向影响,但产业地价差的存在会弱化其影响程度。4、知识溢出。Marshall(1920)认为产业集聚主要源自规模报酬递增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是三个主要原因之一。知识溢出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促进作用,是基于两者间的技术关联,通过邻近布局以实现更为直接而便利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和合作创新而产生的。从内部结构来看,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关联和知识共享水平较低,知识溢出对与高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正向影响应该最明显。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虽然大大扩展了知识溢出的范围,但随着距离的延伸,溢出的丰度会逐渐递减,处于知识溢出中心的企业受益更为直接和有效。因此,知识技术丰度更高、创新氛围更浓的城市,更能吸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该城市的知识溢出丰度,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累积。本文据此提出假设四:城市的知识溢出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各产业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配第—克拉克”定理和“人均收入影响理论”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吻合。在工业化初期,许多生产性服务业还尚未从制造业内部脱离出来,两者协同集聚的边界尚不十分确定。在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比例快速上升,第三次产业也长足发展,两业的协同集聚水平逐渐提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依然在增长,但第三产业逐渐占支配地位,受产业关联等产业异质性结构影响,细分产业组合间的协同集聚度会出现分化,两业的整体协同集聚水平可能会下降。由于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的先行性和带动性更显著,因此本文以其比例为基础进行推导。只有存在一个最佳的第二产业比例的情况下,方能由此与其他产业构建一个最优的产业结构比例,此时,两业协同集聚水平可能达到最佳。基于此,本文假设五:产业结构越合理(比例越协调)的城市,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水平越高。6、制度环境。Coase(1937)认为,与企业形成的原理相似,如果集聚所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小于交易费用的降低时,企业因为有利可图会倾向于在此集聚,反之会迁移出该区域。Coase关于产业集聚的分析,根本落脚点在产权的界定以及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上。加入WTO以来,我国一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在厘清政企边界、提升市场化程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政府廉洁效率等制度环境建设方面进步巨大,有利于两业的快速发展和协同集聚。在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均大幅改善以及招商优惠政策同质化的当下,制度环境因素更优良的地区,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取得优势,有效吸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外资企业来此投资布局,使得各种综合性的或专业化的产业园区真正运营起来,而这些产业园区正是产业集聚的直观体现。本文据此提出假设六:城市的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
二、湖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和产业关联水平测度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理论分析
摘要: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及其与制造业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综述,并从不同角度重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交互作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达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2014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发展的内在机理,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1概述
1.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概念,国外学者一般称其为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erv-ice)。Machlup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知识产出的产业[1];Hubbard&Nutter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涵盖广告咨询、法律、会计与审计、研发、建筑服务等面向生产者的服务活动[2;Coffey认为,广义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公司与组织的运用中被用作普通性消费的功能性服务[3];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如物流、研发、金融保险及咨询、会计等专业服务[4]。以上学者大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此外,也有学者从中间需求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Goodman&Steadman根据美国2000年投入产出表,将服务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低于4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将40%~60%之间的部门界定为混合服务业[5];尚于力、申玉铭和邱灵利用1997-200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将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行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服务[6]。国内外学者虽未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在其内涵及外延界定上存在共通点,即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活动内容(如Hubbard&Nutter等)或中间需求、内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如Goodman&Steadman、尚于力等),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法律会计、市场销售等管理咨询活动均被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综合各学者及各经济体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外延的阐述,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主要面向消费者以外的生产企业、并直接或间接为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需求的产业部门,包括流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五大类。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逐渐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融合互动的途径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动因;作用机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问题。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将发展建立在知识投入和创新驱动上,获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不仅要靠自身,同时还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了极强的辐射效应,并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与制造业进行融合和互动,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1、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动因
1.1基于分工视角。社会分工是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效率、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因素。现代服务业的产生也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竞争,企业往往选择专业化生产而非规模经济,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开来,并且这种转移和剥离都以外包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产业分工使得传统制造业企业将内部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剥离出原有的产业链结构,原先由制造企业来满足越来越丰富的专业化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需要考虑技术限制、风险、是否经常性需要等问题,现在改为由服务业来满足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则可以降低成本,减低风险。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内分工的融合,二者也会出现新的融合态势。1.2基于迂回生产视角。杨格(Yong,1928)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的概念。他认为市场容量与分工水平是相互作用的,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的扩大,反过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又取决于分工的继续深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分工形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分工经济、生产迂回的结果。产业间的分工使得迂回生产链条加长,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而扩大的市场会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分工的作用也就在于为了造成越来越迂回、越来越间接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其结果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而言,当前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格局其实就是制造业分工深化、分工细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迂回生产的结果。1.3基于价值链视角。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企业将其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企业,将这些服务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能有效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投入到制造业的中间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使制造业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力,促使其优化升级。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只有特定的环节才能够创造价值,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奠定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如今制造业企业将重点从微笑曲线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而微笑曲线两端的服务大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渗透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等多环节中,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从而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附加价值,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产业价值进而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论文
一、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分析
Shift-share(偏离-份额分析法)方法最早由Fabricant在1942年提出,该分析法是把某个区域的产业或行业发展变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将该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或部门,进而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数学模型假设区域i在经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区域i初期经济总规模为b0i,末期经济总规模为bti,用b0ij和btij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初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该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的经济总规模,以B0j与Btj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那么,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rij=(btij-b0ij)/b0ij(j=1,2,…,n)(1)区域i所在大区域或者全国第j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Rj=(Btj-B0j)/B0j(j=1,2,…,n)(2)将区域内的各产业部门进行规模标准化,公式为b’ij=b0ij*B0j/B0(j=1,2,…,n)(3)在[0,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j产业结构效应分量Pij及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三个分量。具体表达式为:Gij=Nij+Pij+Dij。Nij=b’ij*Rj,Pij=(b0ij-b’ij)*(btj/b0j-Bt/Bo),Dij=b0ij*(rij-Rj)。区域i的经济增长量Gi可以表示为Gi=Ni+Pi+Di,其中,Ni=∑nj=1(b’ij*Bt-Bo/Bo)(4)Pi=∑nj=1(b0ij-b’ij)*(btj/b0j-Bt/Bo)(5)Di=∑nj=1b0ij*(btij/b0ij-Btj/Boj)(6)在上述公式中,Nij表示的是i地区行业或产业增长份额,是以全国或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区域标准化的各产业部门按此增长率增长时所应达到的水平。若Nij>0,则表示i区域j产业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或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若Nij<0,则低于全国或大区域平均增长率。Pij表示的是产业结构效应,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如果Pij>0,则表示i区域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或成长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合理,若Pij<0,则说明该区域产业结构比较落后。Dij表示的是区域竞争力程度,反映的是区域i第j产业的竞争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ij值越大说明该产业或地区相对于大区域或者全国的竞争力越强。PDij=Pij+Dij表示i地区总的偏离分量。2.shift-share分析根据上述公式,本文选取“十一五”时期江苏省三次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分析对象,以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区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六个行业进行分析。经过shift-share分析,各指标数据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6-2010年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ij>0),除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rij-Rj<0)外,其他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说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各行业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为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具体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率对区域增长总贡献较低,但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产业结构效应指标(Pij)和区域竞争力指标(Pij)都大于0,表明其结构合理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Dij<0,没有竞争优势。金融业的rij值最大(2.22),增长速度最快,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5)。金融业的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都较大,江苏省发展金融产业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房地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仅次于金融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构红利效应明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业结构比较优化,属于成长性产业,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竞争力弱,阻碍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经济发展(Dij<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处于成长期,总体偏离程度不大,与全国发展水平持平。3.部门优势分析图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各产业的结构分布情况,以部门总的偏离分量PDij为横坐标,以份额分量Nij为纵坐标,绘制了部门优势分析图(如图5)。各象限的含义为:第Ⅰ象限是产业基础很好,竞争力较强的部门;第Ⅱ象限是竞争力很强,产业基础较好的部门;第Ⅲ象限是产业基础较差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的部门;第Ⅳ象限是产业基础较好但是结构比较落后地位下滑的部门;第Ⅴ象限是基础较好但是竞争力很差的部门;第Ⅵ象限是基础很差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的部门;第Ⅶ和Ⅷ象限是基础差且缺乏竞争力的部门。由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6行业中,有4个处于第Ⅰ象限,说明行业的生产率和份额同时增长,行业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竞争力较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处于第Ⅵ象限,该行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处于第Ⅴ象限,该行业虽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不具有竞争优势,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1.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江苏省是一个工业大省,但前面分析发现,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在科技创新处于全省前列的苏南地区,物流业仍然是发展的主导,创意产业薄弱,这说明苏南地区依然没有摆脱“代加工”的产业发展模式,属于大企业或集团的生产车间,自主创新不足,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处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因此,江苏省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等办法,在资金、信贷、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参与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中去,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创新来拓展产业链,开拓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从而带动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调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