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4:36: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设计艺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巨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的艺术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学科在结构上得到了调整、完善和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音乐、美术、戏剧、广播影视、舞蹈、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六大门类,艺术类专业发展到48种,1998年新目录调整为20种,独立建制的艺术学院由50年代的不足20余所,发展到现在的31所,综合大学的各类艺术学科应运而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从全国31所艺术院校的本专科在校生人数来看,1996年只有18457人,而到了2003年已经达到82177人,增长了4.7倍。如果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统计数字来看,山东省1998年录取艺术类考生3896人,2004年则达到了47518人,增加了12.1倍。艺术设计类专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与扩大与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有关。面对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一些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科大学或单科大学相继成立二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影视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或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据不完全估计,在全国1683所普通高校中,80%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大多集中在实用艺术专业领域,招生与培养数量增长惊人。据统计,1998年全国艺术类考生为90590人,而到2003年已达211024人,增加2.3倍。
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些专业方向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同时,由于我国电视业快速发展,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专业领域,也逐步从精英模式发展为大众教育格局,一些文艺编辑、动画艺术、音乐编导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例如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新开设的专业包括了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音乐治疗学;北京广播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新开设了文化经纪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方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设了艺术品鉴定与修复、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和报考持续升温,仅山东省2004年就有77770人报考,占全省考生总数的12.5%,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艺术的需求态势和艺术的大众化趋势,其积极意义毋庸质疑。
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关,也与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有关,这对于设计教育发展而言是好事。但在规模的背后,不可否认存在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全国80%高等学校开设设计类专业,但大多数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投入不足,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研究远远不够。根据教育部教育年鉴统计,1996年艺术类高校专职教师5732人,在校生为18457人,2002年专任教师6896人,在校生64136人,而师资及相关条件都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②设计艺术教育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严重滞后;③设计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与其他学科一样,没有考虑艺术设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④“考试经济”的驱动与设计艺术专业考试问题,急需相关院校专业考试统考,或者同类设计专业成绩的互认,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办法。
二、设计艺术教育应该科学合理规划学科体系,
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一、我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巨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的艺术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学科在结构上得到了调整、完善和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音乐、美术、戏剧、广播影视、舞蹈、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六大门类,艺术类专业发展到48种,1998年新目录调整为20种,独立建制的艺术学院由50年代的不足20余所,发展到现在的31所,综合大学的各类艺术学科应运而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从全国31所艺术院校的本专科在校生人数来看,1996年只有18457人,而到了2003年已经达到82177人,增长了4.7倍。如果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统计数字来看,山东省1998年录取艺术类考生3896人,2004年则达到了47518人,增加了12.1倍。艺术设计类专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与扩大与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有关。面对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一些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科大学或单科大学相继成立二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影视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或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据不完全估计,在全国1683所普通高校中,80%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大多集中在实用艺术专业领域,招生与培养数量增长惊人。据统计,1998年全国艺术类考生为90590人,而到2003年已达211024人,增加2.3倍。
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些专业方向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同时,由于我国电视业快速发展,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专业领域,也逐步从精英模式发展为大众教育格局,一些文艺编辑、动画艺术、音乐编导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例如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新开设的专业包括了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音乐治疗学;北京广播学院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新开设了文化经纪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方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设了艺术品鉴定与修复、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方向。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和报考持续升温,仅山东省2004年就有77770人报考,占全省考生总数的12.5%,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艺术的需求态势和艺术的大众化趋势,其积极意义毋庸质疑。
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关,也与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有关,这对于设计教育发展而言是好事。但在规模的背后,不可否认存在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全国80%高等学校开设设计类专业,但大多数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投入不足,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研究远远不够。根据教育部教育年鉴统计,1996年艺术类高校专职教师5732人,在校生为18457人,2002年专任教师6896人,在校生64136人,而师资及相关条件都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②设计艺术教育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严重滞后;③设计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与其他学科一样,没有考虑艺术设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④“考试经济”的驱动与设计艺术专业考试问题,急需相关院校专业考试统考,或者同类设计专业成绩的互认,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办法。
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研讨
1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正在日益受到破坏和损害,有的已经濒临消亡,保护、抢救传统艺术,加强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已迫在眉睫。但是,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艺术的教学及研究缺乏价值认知,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得太窄,内容上又过于强调对西方艺术理论和技法知识的学习,忽视多元文化的发展,造成目前许多高校的传统艺术教学和研究处于空白状况,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脱节。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不深,严重阻碍了高校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这种现状与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设计艺术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转的传承性。学生若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传统人文知识的熏陶是重要且必要的。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时也对设计艺术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显示历代的设计师与艺术家树立起的一座座里程碑中,文化涵养在其设计与艺术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民族传统艺术基本采取以下几种态度:①漠视——认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互不相似,干脆弃之不顾;②割裂——将中国传统艺术净化为符合西方艺术观念的“传统艺术”,只寻找与西方艺术相关的东西。③曲解——将传统艺术观念硬套进文人艺术或西方艺术中。结果是将传统艺术的头装进预钉好的框子里,而这个框子又是借来的。[1]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运用民族传统元素进行设计时,能够联想到的只有书法、水墨图案等目前市场上已经泛滥的元素。这个例子突显了目前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没有深入研究。即使学生有意识地寻找一些传统艺术图案运用到设计中,也只有“形”。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某设计学院组织汉语水平测试,内容简单但结果意外,测试实际通过率仅为36%,不少学生在表达、书写、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未达到大学生应有的水平。某设计课要求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一广告,文案需编撰古代文人诗词贯穿其中以作为烘托,不少学生设计出色,但由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之甚少,导致诗词文不对题,错字连篇。很多设计院校学生只顾埋头专业学习,沉湎于计算机技术,对外界事物充耳不闻;另外电视、电影、网络文化等快餐式的流行艺术来势凶猛,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着当代经济迅速发展,如何使从小深受快餐文化熏陶的孩子们欣赏和接受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作品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流行艺术是当今媒体时代产生的特定文化,如片面否定流行艺术的价值,其实也就否定了当代文化特有的意义;反之,如果一味迎合当今流行艺术,也将会造成高雅艺术的缺位和传统的丧失,同样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2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泡沫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可喜的,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千余家高校设置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都设立了相关的设计院系,设计艺术学相关的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迅速,研究生的在校人数逐年增长,设计教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办学热。学校、政府对于设计艺术专业的建设也都给与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可是这种“一哄而上”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弊端会逐渐显示出来,大部分高校由于仓促行事、急速扩张,往往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教学理念落后。由此,泡沫式的发展引发了高等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理想,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不强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能上手的设计师。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背景下急速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是没有先例,也无法借鉴解决办法的。
二、学生生源问题
艺术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是一直以来困扰艺术类招生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的高考制度以及招生情况来看,我国艺术类本科文化课考试录取分数线要远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加上中国“文凭热”,使得很多文化课差的学生都走上了“艺考之路”,无所谓喜欢,或者专业是否扎实,报考艺术类的院校或者专业成为了挤进大学殿堂的捷径。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的专业学习之后,由于没兴趣而不好好学习专课程,或者基本功太差而无法很好的进入专业学习,相应的毕业生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三、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
在我国的设计专业设置中,受“包豪斯”课程影响,基础课程主要以“三大构成”为主,专业课程设置笼统、抽象、滞后,由于各方面硬件、软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很少有实质动手制作的实践时间。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艺术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还是服装设计专业,学设计的学生就是要面对实际的业务问题能够解决才行,然而现行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实践课程设置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扎实的基础,缺乏实践及创新能力,手绘表现技法薄弱,只注重电脑软件的应用。使得现在高校设计艺术类的毕业生只能称得上是有艺术素质的“电脑手”,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设计产业的人才需求严重不符。
浅谈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
摘要:近年来,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正日益经历着重大的变化,由于传统艺术的经济效益很低,再加上传承艺术的艺人数量的减少,民间艺术的传承日益艰难。而把民间美术引进现代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保持其传承。将民间美术通过开展民间美术课程,开展民间美术讲座,进行专项民间美术专题讨论等来实现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传承以及扩大其影响力,来拯救民间美术的日益衰微。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现代艺术教育
近20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了长足化、快速化的发展,在早期,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针对西方的一系列模仿学习,没有较为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而目前看来,部分高等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正抛弃原有的发展模式与观念,不断深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以往盲目跟从西方的局面开始改变,逐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我们从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从而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民间美术的现状展现和特性分析
1)现状分析①民间美术越来越难以生存。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追求个性化、新颖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对于传统美术的发扬也存在着误区,不仅如此,各类传统非物质文化都受到冲击,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②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匮乏。如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上,对于民间美术的教育严重缺失,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几乎很少有学校开设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更多的是对西方油画和素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缺乏给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③法律文件及国家政策越来越侧重于民间美术的保护。我国近年来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程度有所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耶维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民间美术的特性分析。我国民间美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传承性、二是民俗性、三是多元性。正因为这三个独特的特性,中国民间美术得以延续发展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现在传统民间美术以一副比较成熟完善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民间美术有着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深厚积淀,因此体现了它的传承性。各地的民间美术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例如河南的剪纸艺术就体现了当地浓厚的风土色彩,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与接受。民间美术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并融合了不同的元素,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是很多种民间艺术的杂糅和融合,因此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存力,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多元性。
校园网设计艺术管理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设计艺术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应紧紧围绕设计艺术教学的特点,为设计艺术教学服务的观点。总结了校园网为设计艺术教学提供服务的途径,即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设计艺术教学资源库、专业网站、设计艺术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艺术;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艺术教育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为教学服务;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络应用的普及,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整合融通平台。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成为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浪潮影响的日趋深入,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已经开始利用校园网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网络平台。我们认为设计艺术院校建设校园网应紧紧围绕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性强、强调个性创新及信息整合等特点开展,面向师生,服务教学。校园网为设计艺术教学提供的服务包括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专业网站、艺术设计交流平台等方面。
●网络教学平台
设计艺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是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有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虚拟平台,这一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和学,使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而言,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在一定的体系框架内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和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应该得到很大的改变。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目标;模式;方法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据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与政策,鼓励与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红火带动了动漫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动了动漫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动漫教育短短几年问发展到200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有学历文凭的动画专业学生的院校已达到200多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据调查,仅仅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行业,到2005年。共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9所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专职教职人员110人,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余人,另外还有相关的动画培训机构9家,合计年招收动漫学生总人数达到l千余人。
与此同时,我国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办学历史短,师资短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环节不规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得以呈现。一方面,学习动漫艺术设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业形式逐渐严峻:另一方面,动漫界的人士却在抱怨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当今学术界对中国动漫(动画)产业研究相对较多,对动漫教育研究却较少,相当多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动漫产业时稍稍涉及动漫教育问题,而且谈论多为从动漫设计艺术所需人才角度来切入。如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到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了中国动画事业繁荣的基础在于依靠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国内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有关研究(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或系列报告等)目前还非常缺乏,《2004国际动漫、游戏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涉及到动漫教育及其发展战略的论文只有少数几篇。尤其是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整个流程缺乏必要的分析,从而使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成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我们当前的动漫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全面的反思。
艺术设计与人文教育论文
1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
不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人文精神都与设计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显得空洞无力,人文精神则可以设计艺术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1.1设计艺术离不开人文精神。设计艺术源自西方,历史上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希腊和雅典城邦时代,一些艺术家把人文精神引入到艺术领域,设计出了大量不朽的、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直到现代还在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进程。随着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到来,宗教色彩开始统治设计领域,一些艺术学家不得不抛弃了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作品就显得空洞发力。这种现状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得已打破,一些艺术学家,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重新把人文精神运用于设计领域,又使得艺术作品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又诞生了大量不朽的艺术作品。
1.2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工业革命之后,流水线作业和机械化大生产,慢慢就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发展要求,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艺术设计领域之中,电脑基本上了代替了传统的人脑构思,设计出来的作品批量大增,但艺术型明显不足,更缺乏人文关怀,这就引起了消费者的反对,也使得自身的审计人士深感不足,故此,现阶段,设计艺术的发展仍不能偏离人文精神,而是应加大人文关怀的使用力度,适时加大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
2人文精神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艺术,需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设计过程之中,艺术作品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而是用于共同欣赏,或者是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设计艺术就应兼容并包,这其中,人文精神就是设计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
剖析艺术设计与艺术学关系
1研究背景
自从沃尔特•格罗披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标志以来,正规的设计教育在西方已发展了近100a。包豪斯学校从一开始就将艺术因素纳入整个设计教育体系中,将艺术与技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1]。在这个近百年的历史中,欧美设计院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都有了飞跃性进步,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以学分制为前提,强调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设计的学科交叉性,同时采用理论教学与工作室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包豪斯学校的“双轨制”教学。中国的设计教育历程与德国有关。德意志帝国于1918年11月宣布战败,其后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为了复苏国力,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教育。1919年4月1日,共和国允许格氏在魏玛成立了包豪斯,而就在那天,我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抗议英美法三国会议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以此为导火索,不久,就在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这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传播,以及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日盛,现代设计的概念也开始传入我国。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国的设计教育研究也一直是在不断的争论研讨中发展的,而真正的现代设计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1998年7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才开始将“艺术设计”定为本科专业的名称,在此之前的1997年6月将“设计艺术学”定位为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的名称。近几年来,很多高校还开设了与艺术设计实践性专业相左的、以偏重艺术设计理论学习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由于名称文字上的近似,人们对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和设计艺术学三者的概念还较为模糊,常常混淆,没有认识到三者实质上的区别和联系,没有分清三者到底是怎样的辨证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招生、教学、实习过程中出现专业与学科属性认识上的错误和偏颇。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三者各自的专业与学科特点,使我国的设计教育层次更分明、目标更明确。
2三者概念
2.1艺术设计
当下在各大学招生目录中的“艺术设计”是指一门专业,它主要包括了视觉传达、环境艺术、陶瓷艺术、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对惯称的所谓“艺术设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沿袭国际标准,因为在国外相类似的院校大多都采用“artanddesign(艺术与设计)”的方式命名,在中国省略了其中的“and”,简化为“艺术设计”,应该算是中式英语翻译的结果;另一种是根据中国国情,设计教育者们在充分理解了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和原理后结合中文语境所命名的产物,是对“设计”的“国情本土化”解释。而所谓“国情本土化”是为了防止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少全面理解。虽然1998年前我国已经有了“工业设计”这个概念,但还是不能很明了地向世人表达现代设计的意味。最终,人们在“设计”前面加注了“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艺术设计”一词当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言下之意就是侧重在设计上。这样情境下的艺术设计成为了解释和传达西方design的复合词,基本上反映了设计教育发源地包豪斯学校的思想[2]。因此,就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目标上来说,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他们不仅应当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设计审美眼光、创新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熟练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的综合素质人才,而且还应当是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在视觉传达、环境艺术、陶瓷艺术或服装设计等行业从事设计实践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2.2艺术设计学
儒家文化理念下展示空间设计教学论文
一、儒家文化理念的精神内涵
儒家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值得现代人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儒家的思想文化涉及道德、政治、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世俗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特别注重对人的关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其精神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概括。一是人本主义精神。就是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更多地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更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道德的修养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的一种精神状态。二是内圣外王精神。主要是培养人的奉献精神,是宣扬群体价值取向和培养一种救世主的忧患意识,能以天下为己任,以社会贡献大小论英雄的忘我精神。三是积极入世精神。就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体验,从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出发,领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生活中更注重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总之,儒家文化理念的精神已经侵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依然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
二、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扩展儒家文化理念的意义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是开放的,正面临多种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都难以取舍。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文化理念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理念中的特征。在眼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就是通过“绿色、环保、健康”为主题来进行设计的,它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儒家文化精髓中的礼,是中国文化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最集中的体现,它强调整以体秩序为最高价值取向,体现庄重之美的内涵,但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通过视觉传达呈现出规范的秩序,让观赏者在设计作品中能感受到色彩表现上的朴素和浓艳、大俗与大雅的独特个性,包括在现代展示空间中随处可见的黑白对比和素雅色调都是受儒家文化中的礼的影响而留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仁,也就是对万物有仁爱之美,这是儒家生命价值观,也是儒家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现代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身内心修养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达到更高的视觉设计艺术境界。以儒家文化理念为依托,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教育的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三、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就是在现代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风格的定位即体现了时代特色,又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使其在设计艺术中更能展示强大的生命力。眼下多种风格并存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发展的必然格局,但也要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一定要坚持真善美的原则,将儒家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的构建,让其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体现出应有的“美”。也就是说从传统儒家思想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即要吸纳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也要吸纳现代的美学精神,要在设计中协调出整体之美,创造出热烈之美,并将其内在之美传承开来。这也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形势所趋,渗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同时在教学创意中,也会呈现出怎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来。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定位上,要遵循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将传统艺术设计元素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设计风格来。如著名艺术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是取材于传统的凤纹,它巧妙地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当中,寥寥数笔却显得那么简洁有力,却能给人们一种舒适的飞行服务和安全保障的感觉,这也体现了设计作品风格定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