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2:09: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微信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摘要: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颠覆”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的出现,又进一步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在信息量大增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微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微信;思政
一、微信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之前,传统的书本、报刊、广播等宣传工具为组织掌握,医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主体。而微信等自媒体快速直接的传播优势,分散了员工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在自媒体改变主要传播形式、打破原有话语权格局后,医院的舆论引导力下降,甚至有信息传播脱离组织控制的危险。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受教育者提供的,不再是“灌输”和“说教”,而是“选择”和“影响”。网络传播环境相对自由,微信等自媒体接收的信息量非常之大,所接收的信息也良莠不齐。一部分动机不纯的网络推手,不顾国家利益,不顾人民利益,为了个人利益,片面、虚假、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海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员工的辨别力,造成思想情绪的不稳定,进而有认知上偏差和价值观扭曲的可能。
二、充分利用微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微信的便捷性、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同时也给提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带来机遇。建好医院“微信公众号”。医院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微网站,可医院概况、就医导航、门诊安排、健康资讯等信息,其后台为医院管理者掌握因此拥有信息的主动权,其信息亦可通过平台广泛传播。医院管理者欲充分利用此工具,一要转变工作方式,注重互动性,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考虑员工的兴趣点,要更加关注员工的诉求,更贴近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二要注重形式新颖,最好是文字与图像、声音、视频相结合,以抓住读者眼球;三要保证更新及时,选择社会热点话题、医改热点话题,使医院微信公众号成为获取资讯的第一平台、陶冶情操的最佳平台。要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在使用过程中学到知识又获得快乐。建好医院“职工微信群”。“微信群”是绝对透明、平等的虚拟空间,大家同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接收者。政治思想工作者要主动转变观念,打破思维惯性,完成角色的重新定位;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提高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在网络宣传中更具时代性和灵活性。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密切关注“舆情”,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对消极错误的信息给予快速和有力的回应,防止微信群成为部分人宣泄情绪、妖言惑众的空间。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及时准确地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医疗改革和发展的新方案和新举措到员工微信群里。医院要利用“职工微信群”开展法制和心理教育,防止“网络言论煽动性犯罪”和“网络综合症”的发生。微信是目前国内第一大移动社交工具,也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的阵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积累新经验、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趣味性,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三个基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对天津的工作提出了“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一个排头兵”的重要指示。市委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作为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三个基地作用,积极推进市社院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走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的前列。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天津市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天津市各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市社院从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2个年头,在致力于探索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办学路径与方法、培养统一战线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市社院20**年迁入新校舍,加快了自身建设的步伐,办学条件得到质的改变,为实现学院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全院干部教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深刻认识到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教育培训面临的新任务和新特点,进一步坚定了在新起点上做好天津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市社院正规化建设的步伐,努力构建和谐奋进的社院,积极开创市社院发展的新局面,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服务,为实现本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服务。
1扩大培训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训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与我们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事关统一战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统战教育培训新机遇与挑战,市社院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的办学方针,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拓展培训规模为重点,全面推动学院培训工作正规化建设的任务紧迫而重要。
(一)开发办学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市社院发挥天津市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作用,必须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办好主体班次是扩大培训规模的主要途径,也是市社院的立院之本。教育培训是市社院的工作的中心,主体班教学又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科学界定主体班次的培训范围与重点,规范班次和学制,充分开发、利用办学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市社院通过对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科学分析、对学院实际情况的重新审视,认识到完全可以通过办好主体班次,扩大培训规模,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时期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扩大,可在市社院进行教育培训的人员包括,派、工商联组织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中的代表人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以及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及其后备人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干部。体现出鲜明的广泛性。
独家原创: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和繁荣了校园文化.在当前教育体制逐步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社团日益呈现出自身的优势,在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对高校学生社团在新时期面临的人才培养、目前的困难及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及实践总结.
关键词:高校社团;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社团也取得了发展。学生社团及社团成员大批增加,活动质量、规模不断提升,不仅在校园里,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学生社团正在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社团将在今后继续成为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如何正确认识社团,准确引导社团、管理社团,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则已逐渐成为各高校团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
(一)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面广、人多。
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从人数和类别来看;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校学生社团规模的大小,一般在20个左右,多则上百个,少则10个左右,而规定各社团的规模必须35人以上,一般而言其成员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5%,如北京大学有103个社团,清华大学有67个社团,人民大学有65个,北师大有50多个,湖北大学有55个,这些社团中很多都是跨院系的校级社团,社团成员来源广,往往来自各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有的大学生还同时参加二个或三个以上的社团,不同的社团成员互相交叉重叠。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综合等六类。这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锻炼成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活跃、最丰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企业行政管理合理设置方式探讨
摘要:科学的岗位设置在企业行政管理系统中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目前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组织中,通常存在行政工作岗位不稳定的情况,而且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分工,通常都是比较随意的状态。这样会直接导致人浮于事、没有工作效率的后果。因此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科学合理设置,这样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管理的工作效果。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合理设置;遵守原则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正在逐年提高着,伴随这种形势各个企业为了更好的谋求发展、让企业管理水平更提高一个层次,都在企业内部设置了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岗位,以便更好的使行政管理岗位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也能更好让行政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各司其职,对自身的职能发挥得更加充分,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添砖加瓦。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要对企业行政管理岗位有合理的设置,首先要做的是对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征有透彻的了解。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组织依据一定的行政方式制度化的管理企业,而企业行政组织则就是企业内部的行政机构,使用的行政方式就是企业内部行政机构各个级别之间的从属关系。举个例子,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就是一种从属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等级上的差别的。而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管理方式有行政命令、行政知识以及行政规定和处罚等,在不同的情形下行政管理人员会使用相对应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公平的保证企业内部的和谐和稳定。
优化党外干部成长路径分析
一、地方高校党外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弱化。党组织作为地方高校建设发展的领导力量,应当在地方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党外干部起到模范示范作用,才能对党外干部形成向心力,也才能对党外干部的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地方高校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用弱化,对党外专业人才难以起到核心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党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更为薄弱。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所形成。在主观方面,近年来地方高校新进的党外干部都有着较高的学历背景和知识层次,但是在专业技能出众同时,都缺少对政治素质的培训,当然这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偏向智育能力,缺少对德育能力的培育倾向有关,但是具体到地方高校,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党外干部较少经历社会生活的锻炼,缺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有关,而具有相同价值观和社会倾向党外干部会形成局域性的社会团体和网络,就会强化小团体这种非正式组织集体观对个人社会倾向的影响,更加不利于党组织在党外干部队伍中威信的建立。在客观方面,地方高校基层党组建设对党外干部影响力和领导力的下降,也与党内成员的不良行为和倾向有关,因为党员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能力弱化和组织纪律欠缺等问题,甚至有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这些对党外干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有些党外干部对党组织的评价较为负面,难以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对优秀党外干部的影响作用。(二)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歧化党外干部对学院建设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但是现有的教学科研活动中都难以体现到党组织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而在有些条件下基层党组织的行为会妨碍到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其作用的歧化对党外干部的成长形成了不良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基层学生党员组织的活动虽然是学生党组织建设必不可少的方面,但是基层学生党组织在组织党员活动时极少和教师进行事前的沟通和协调,也极少征求过党外教师的意见,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党员对党外教师的日常教学秩序形成了不必要的干扰,甚至在党外教师看来,基层学生党员和基层学生党员组织就是教学秩序中的特殊群体,不仅不能对正常的教学活动形成积极作用,反而对教学活动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扰;另外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基层党组织提出意见和批评的居多,但是针对问题帮助教师培训和改正的较少,特别是对于社科领域的党外干部,有些学术观点党组织有不同意见可以考虑,但是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由党组织就禁止课堂讲述的学术问题进行解释和引导,一刀切的禁止将会导致党外教师形成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力,反而不利于党组织的声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科研活动中,情况也大致如此,基层党组织对党外干部的影响力不仅难以形成,在有些问题上甚至对教师的科研活动造成了不必要的干预。大部分地方高校党外干部在学历层次和知识能力上都有着较为优秀的表现,特别是在科研活动以及科研成果上,党外干部有着更为优秀的表现。在经历了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的严酷艰辛的专业学术研究训练后,大部分党外专业干部已经将科研活动内化为生活和工作的部分内容,是自己职业生涯不可欠缺的方面,甚至对于某些党外专业干部而言,科研活动中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喜悦感是自身生活工作中的最大回报。但是,现有的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难以察觉或者难以适应党外专业干部在科研活动中的这种价值倾向,很多基层党组织将教师科研活动认为是教师完成岗位职责和工作额度的正常要求,党组织在党外干部的科研活动中难以起到积极推进作用,难以将党组织的作用内化到党外干部的日常科研活动中,反而频繁的基层党组织安排的活动干扰了党外干部正常的科研活动,占据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和时间,这些负面作用对新毕业的年轻党外干部表现得更为显著。长此以往,党外干部形成的科研团队和科研组织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党组织形成排斥力,不断削弱党组织对党外干部的领导作用。(三)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边缘化。党外干部的成长,特别是基于党外干部需求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党外干部积极作用的体现和途径。地方高校党组织应当基于高校长期发展以及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激励作用不断增强的角度对党外干部的成长进行引导,努力促进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但是现有地方高校党组织在党外干部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不断的边缘化,难以对优秀党外干部的成长起到主导作用,其主要表现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育等两个方面。在政治素质培育方面,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党外干部都有着积极支持祖国发展、学校发展的政治意识,都有着回报社会和回报学院的自觉行为,但是在具体表现上不同的党外干部基于自身成长的特殊性则有着个性化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地方高校党外干部形成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会对彼此政治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现有的地方高校党组织对这些教学科研等非正式组织较少关注,也很少施加影响,也很少针对性的对地方高校党外干部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缺少对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培训提高的日常机制,也难以制度性的形成党内外干部的交流渠道,积极培育党外干部进入党组织,形成人员信息双向流通的协调机制。在业务素质上,地方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一直以来都有着误区,认为党组织的主要职能就是党员和非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建设,对党员特别是党外干部的业务素质提高极少采取干预措施。但是在实践中党外干部的业务活动和政治活动具有相互交叉性,在党外干部的业务活动中潜移默化就会对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产生影响和作用,这在有些文科专业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如果基层党组织放弃了对党外干部业务素质提高的应有作用,也就意味着部分放弃了对其政治素质培育的领导作用,这对于加强党外干部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四)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差别化应当明确的是地方高校党组织不仅是高校党员干部的领导者和核心,也应当是高校党外干部的领导者和核心。而这种领导者和核心力的体现应当表现为党外干部无论其专业背景、成长背景以及政治倾向如何,只要其心怀祖国、力在学校都应当成为地方高校党组织团结和领导的对象,都应当关系其进步和发展,应当对其能力提升和素质提升提供良好条件,促进其尽快成为高校各项建设的骨干。但是地方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囿于现有的制度条件和能力限制对不同的党外干部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措施,对于那些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具有短期政治发展潜力的党外干部会进行重点培育,会利用各种机会形成这些党外干部成长进步的条件。对于那些积极向派靠拢的党外干部,基本上是将这些干部的成长任务交于学校内外的派负责,因为地方高校党组织和高校外部的派的协调沟通机制相对受限,所以这些党外干部培养进步的条件就难以保证;对于那些既不向党组织也不向派靠拢的党外干部,则难以在制度上形成自身进步发展的机制性措施,这些干部的成长路径则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差异化的作用结果虽然在短期看节约了基层党组织的人力物力,能够促进优秀党外干部的迅速成长,壮大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但是负面作用也非常显著,差异化的对待措施会形成不同党外干部行为选择上的差异化,会形成党组织和党外干部选拔上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党外干部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形成党组织对党外干部的逆向淘汰作用,导致优秀党外人才加速游离于党组织领导之外。
二、优化地方高校党外干部成长路径构建
党外干部的成长是地方高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地方高校建设中党外干部的成长却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整齐划一,要能够根据党外干部自身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分门别类的制定党外干部的成长辅助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发挥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现有党外干部成长的不利局面。(一)强化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党组织对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核心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党组织能否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形成向心力,这种向心力同样也可以解释为党组织对党外干部领导力的来源是否来自于党外干部对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合法性的认可,这对于具有高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的党外干部尤为重要。首先,党组织应当强化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能够尽量对党外干部形成模范垂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构建应当尽量契合不同业务单位的发展实践,应当将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构建和党外干部的政治成长和业务成长紧密联系,尽量避免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构建游离于党外干部的成长路径之外,形成党内党外干部相互观点和信息双向交流的制度平台,比如可以建立党外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定期谈心会和交流会,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也要考虑到党外干部的要求。另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建设也应得到强化,这种领导能力的强化突出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是否在党外干部中间形成公信力,这就要求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具有突出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能够协调党内和党外干部的矛盾和信息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党组织主要领导者是否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公道正派,是否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心怀坦荡。所以在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时,应当将德育作为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考核的目标。其次,党组织应当强化基层党员队伍的纪律建设。严格的纪律性不仅对党内干部适用,也应当对党外干部也适用。现在学院基层党组织对党外干部的成长具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将党外干部特别是优秀党外干部看成学院宝贵的资源,在满足其需求时缺少原则性,在发生党内外干部冲突时充当老好人,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党组织发挥对党外干部的影响力,反而弱化了党组织对党外干部的威信,不利于其成长;另外则是对党外干部成长施加了太多的负担和要求,对党外干部当做党内干部进行要求,比如在日常的政治学习中,党内和党外干部都一视同仁的参加学习,虽然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素质提高也是其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对党外干部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应当采取党外干部相同的形式,应当建立起针对党外干部的政治学习机制,采用网络或者讲座的形式在提高党外干部理论水平的同时,引导其政治素质的提高。最后,党组织还应当强化组织领导力的建设。对党外干部而言,党组织领导力来源于其对职业生涯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对于年轻的党外干部,面临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更为迫切,要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要形成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急需党组织能够提供帮助和辅导,通过党员教师的传帮带将年轻党外干部尽快的融入教师群体,发挥其作用,解决其具体生活困难。对于年长的党外干部,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来自于职业发展,面临的职业发展瓶颈需要党组织能够根据其需求做出辅导和提供解决措施,当然如果基层党组织本身就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直接对党外干部进行指导则最好,但是通常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囿于其职能范围,很难在专业技术和政治能力上兼顾,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能够形成优势教师和优势党内干部对党外干部的帮扶作用,形成机制并且以此作为考核党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指标。(二)优化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应当是从党外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入手,现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突出表现在基层党员组织规模扩张的冲动,优秀的党外干部的成长其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地方高校建设的骨干教师,尽职尽责的师德模范,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党外干部的意愿吸引其加入党组织。这种要求不仅应当体现在对党外干部的具体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进步上,对待学生党员也应当遵循这个原则。不管学生党员本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多么重要,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其作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利,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学生党员的教育及社会活动时,应当也有必要和党外教师进行沟通,应当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和秩序,甚至应当强调除非极为特殊情况,否则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活动不得干扰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至于由此对学生党组织活动的限制应当由其本身调节解决,既然学生党员作为优秀党员干部后备人才代表,那么党组织活动对其产生的压力也应当由其本身克服。其次,党组织的活动应当对党外干部的科研活动起到推动和支撑作用。现有的大水漫灌的政治学习形式不仅不利于党外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反而干扰了党外干部正常的科研活动,造成党外干部对政治学习的反感和抵制。实际上,党外干部的政治学习不是没有必要,而是要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相对于枯燥的政治学习,党外干部普遍对于知识和哲学形式的科研方法学习比较重视,另外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的时政学习也在党外干部中具有吸引力,所以针对党外干部的政治学习应当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讲座,具有学术交流性质的研讨会和读书会,如果这些学习形式由于现有资源的限制难以开展,也可以采用网络学习的形式,将最新的哲学和政治学研究成果与党外干部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大程度上满足党外干部对知识化政治学习的需求。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对于文科背景的党外干部适用,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党外干部因为其研究方法也具有哲学蕴含,其研究方向也要考虑社会应用,所以这种学习形式也相对合适。(三)发挥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党组织在党外干部领导作用依赖于学院各级党建机构在党外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引领好核心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不是仅仅强调各级党建机构能够促进党外干部职业生涯的进步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党建机构在党外干部工作生活中的核心支持作用。在党外干部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以教学团队为核心的党外干部非正式组织在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能够形成党员干部在各种类型教学团队的支持沟通作用,应当尽量在组建不同类型教学团队时,至少有党员干部在教学团队中充当联系人或信息沟通渠道作用,及时将教学团队的教学研究活动与党组织进行沟通,同样党组织也应当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学团队的活动和教研成果进行审核,以发挥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教学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在党外干部的科研工作中,党组织也不能放弃通过科研工作领导能力的发挥促进党外干部成长的主要作用。虽然基于不同党外干部专业背景的差异,在组建科研团队时更主要是依赖于不同专业人员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互补形成的科研组织,但是党组织也应当在科研团队的工作中发挥影响力,在较为固定的科研团队中可以选择团队中的党内干部或者党外干部作为团队与党组织的联系人,党组织也要关心科研团队的工作,通过日常交流及时给予科研团队必要的帮助。对于较为分散的科研团队也要通过固定的反馈渠道形成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对其科研工作进行协调,在各级党组织中建立科研专干是发挥党组织在党外干部科研工作领导能力发挥的主要制度保障。在党外干部的生活中,党组织在依靠各级工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之外,还要将党组织在思想领域的领导能力在党外干部生活中进行体现,通过党外干部与党组织的生活谈心会起到党组织与党外干部思想沟通作用。(四)健全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民主机制。党组织在党外干部成长过程中的民主机制应当是构建适合党外干部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党外干部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分子,对其培养不应当脱离现有对教师的学习和培养机制,甚至在其学习进步途径的供给上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优秀性,现在先入为主的党外干部培养方式不仅不利于发现人才,反而形成了党组织的趋利机制,要争取更多的学习进步机会,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只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样长此以往党组织的风气和党员的素质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其次,对于积极向派靠拢的党外干部,不应当采取放任的态度。进入派发挥监督作用也是地方高校党外干部对地方高校建设的贡献途径,党组织应当发挥领导作用,将派的建设作为促进党外干部成长的途径之一,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内部的派机制,选派党组织和这些派的联系人员,形成联系制度,指导这些派的党建活动,支持党外干部的成长。最后,不能放弃对其它党外干部成长的培育。当然不能否认其它党外干部中由于各种原因在政治素质学习方面不太热心,但是这些党外干部依然在地方高校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党外干部的贡献还很突出,党组织民主机制的发挥要求能够容忍这些党外干部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同样也要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各种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断转变其政治态度。
参考文献:
[1]关媛媛,陈秋莲.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外干部成长路径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6):46-49.
新兴通讯媒体特征论文
【摘要】分析了电子邮件、博客、论坛和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技术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在防止敌对分子利用网络破坏统一战线的同时,更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来发展壮大我们的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新兴通讯媒体网络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和媒体传播平台也急速发展起来。它们已深入人类的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样也必将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统一战线要求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因此统一战线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努力的利用新兴媒体为统战工作服务。这里主要对新兴媒体中的互联网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进行讨论。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规模快速增长,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电子邮件、网络下载、博客、个人网站、即时通信等网上各类功能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网络媒体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低门槛的特点,使任何公众和群体均能拥有使用权,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发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12亿多网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互联网在公共信息沟通、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所利用,对统战工作也会造成相当的危害。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网络功能与统战工作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非常快速的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系。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统一战线新兴通讯媒体网络电子的发展论文
【摘要】分析了电子邮件、博客、论坛和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技术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在防止敌对分子利用网络破坏统一战线的同时,更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来发展壮大我们的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新兴通讯媒体网络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和媒体传播平台也急速发展起来。它们已深入人类的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样也必将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统一战线要求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新兴媒体的出现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和多元化,使得统战工作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新兴媒体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的手段。因此统一战线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努力的利用新兴媒体为统战工作服务。这里主要对新兴媒体中的互联网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进行讨论。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规模快速增长,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电子邮件、网络下载、博客、个人网站、即时通信等网上各类功能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网络媒体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低门槛的特点,使任何公众和群体均能拥有使用权,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发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12亿多网民,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互联网在公共信息沟通、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所利用,对统战工作也会造成相当的危害。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网络功能与统战工作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非常快速的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系。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论文
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中国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近年来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资料收集的全面与否肯定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笔者虽然尽了很大努力,但资料的收集难免有所疏漏。另外,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执政党建设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已有广泛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研究问题的角度,因此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没有列入本次资料收集的范围,也没有作为述评的内容。
一、研究成果综述
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相对于政治学理论的其他研究,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关注明显不够,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距,史学研究者、统一战线系统的实际工作者是研究的重要力量,但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我国政治学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特点及功能的研究
中国现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无论在形式还是运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功能的研究主要还是一般性阐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优点以及功能的陈述性介绍,缺少应有的论证和分析。
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王邦佐等从结构、功能与理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特色”、“功能特色”、“理念特色”。(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9页,第15-117页。)高放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制的历史特点”进行了具体论述。(注:高放:《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文化自信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弘扬以及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推崇和肯定,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昌盛的基础和前提。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发挥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成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高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文化建设;思考;分析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代表了一种社会形态、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支撑。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汇聚地,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应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要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文化自信教育,并且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发挥高校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1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传承,高校作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职能。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可以提升教职员工的文化自信程度和文化意识,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起到塑造和教育作用。
2基于文化自信,建设高校文化的积极意义
浅论环保专网网络安全保障建设
摘要:目前覆盖全国的部-省-市-县四级环保机构的业务专网已是环保系统重要的网络支撑,视频会议、电子公文传输、污染源自动监控等重要应用系统运行于该网络。要加强网络的日常监控,出现断网或拥塞等情况应及时处理,保障网络畅通。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认真排查网络安全隐患,防止因各种软硬件故障、病毒侵袭破坏等原因导致系统崩溃和网络瘫痪。如何更好的保障环保专网及业务系统的稳定运维,应该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去管理网络,其中技术层面有物理支持环境安全、网络和通信、主机环境安全、应用系统、数据备份等;管理层面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和运维安全管理。
关键词:环保专网;网络安全:管理运维
一、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首先要梳理资产了解网络现状,能发现问题,预防风险并能跟踪审计,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进行建设。技术层面主要考虑的是:物理支撑环境、网络和通信、主机环境安全、应用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层面:安全管理制度、运维安全管理。安全策略:检查防火墙策略是否开启了严格访问控制(最小化授权),检查IPS/WAF/防毒墙/、邮件网关策略是否防护了相关设备;安全检测:检查IDS系统/APT设备检测记录、分析内部威胁情况,检查准入系统,各终端是否接入平台,是否有违规接入和非法外联,检查边界防护设备日志(FW/IPS/AV/WAF/邮件网关),分析是否有外部攻击行为;安全审计:检查设备是否开启日志功能,并接入日志审计系统,关联分析,检查各设备是否接入IT运维管理系统,检查各设备是否通过堡垒机进行运维,分析上网行为系统和流量回溯系统,审核用户行为和服务器访问状况;设备防护:检查设备是否开启身份鉴别,检查设备是否限制了管理地址,检查设备是否开启了密码策略和账号锁定策略,检查设备是否采用加密管理,检查设备是否建立了分级账户。网络结构安全:是否采用了弹性网络架构(HA、虚拟化、双链路)、是否开启了网络优化(DHCP、BPDU、禁用无关协议)、绘制真实拓扑结构,分区分域设计、是否制定了网络规划。访问控制:各区域边界是否部署应用级防火墙、网站边界是否有抗DOS攻击系统、外部访问是否进行VPN加密传输、内外网互通是否部署网闸。安全审计:是否部署网络回溯系统、是否部署上网行为管理、是否部署IT运维管理、是否部署堡垒机、是否日志审计系统。边界完整性检查:是否部署网络准入系统、是否部署终端准入系统,非法外联检测。入侵防范:网络边界是否部署IPS(防火墙模块)、是否在关键网络部署IDS、是否部署未知威胁检测APT系统。恶意代码防范:是否部署防毒墙、网站边界是否部署WAF、网页防篡改、邮件系统是否部署邮件防护网关(垃圾/恶意邮件)。
二、在日常网络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网络安全自查。首先要对基层设施如机房设备记录表、检查机房制度清单表、出入机房登记表进行检查。还应该对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自查,如核心设备是否冗余部署、各网络边界是否部署了应用级防火墙、是否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硬件设备、是否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是否部署安全网闸等。我们还要做好终端的准入控制,包括身份鉴别和健康状态检查,关闭无用的交换机端口,对于无线接入网络要做到无线AP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的安全隔离,也就是部署应用级防火墙。(二)系统弱口令的问题。通过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弱口令扫描,杜绝弱口令的问题,尤其是系统在建设期内程序员为了方便管理设置的弱口令,在系统正式上线后是否还没进行更改。(三)系统漏洞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受到攻击,是因为我们本身存在漏洞,有可以被利用的点。如近期爆发的勒索病毒,国内多行业遭受勒索攻击,看似安全的内网或专网平台,依然受到攻击,表明多数行业的服务器及终端存在着安全漏洞。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掌握系统漏洞,并进行修补。这个可以算是事先的安全防护。漏洞扫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漏洞扫描,主要针对系统平台和数据库、中间件等,包括发现系统平台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配置问题、中间件系统安全漏洞、检查系统存在的弱口令和收集系统不必要开放的帐号、服务、端口等等。另一类是WEB应用漏洞扫描,主要针对WEB应用平台,包括定位应用系统的漏洞,网页挂马检测和SQL注入攻击检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