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1:23: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查看全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战略思考。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以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热烈响应和广泛赞同。中央从2月19日到25日在我们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里,我想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认识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中央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有的同志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我认为不能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而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第二,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六个基本特征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第三,怎样理解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当看到,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析论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经济发展的活力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政治上的活力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文化上的活力是:培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②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政治领域的有序表现为,权力授受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经济领域的有序表现为,企业、市场、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表现为,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形成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的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享其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又包括个人心理的平和。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并遵循同样的规则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社会。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也一致。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与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它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基础上更加完整和系统。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价值保障。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让市场经济初试锋芒,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此不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像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多么地不公平,但整个社会的财富毕竟增加了,尽管个人分配相对不公平,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毕竟是进步了。30年前短缺经济的状况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计划经济把我们带入了普遍贫穷的死胡同。而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后,社会财富就像喷泉一样涌现出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之间经济上的收入差距的确拉大了,但无法否认的是机会均等却大大加强了。一个基本事实是,计划经济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民与城镇职工这两个社会阶层的身份不平等及与之相伴的全面的机会不均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主要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参与竞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机会均等意味着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查看全文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查看全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战略思考。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以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热烈响应和广泛赞同。中央从2月19日到25日在我们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里,我想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认识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中央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有的同志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我认为不能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而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第二,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六个基本特征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第三,怎样理解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当看到,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编者的话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本报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栏目陆续刊登有关文章。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前景,为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重要特征,但更为本质的方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既是我们党自觉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也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履行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增长,对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严重,脱离群众,以至于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未能解决,一些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未被克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同志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考

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

第一,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更是社会和谐的推动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为了最广大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大人民。只有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不断进入更高境界。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建设所要求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的为民性,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振荡,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一句话,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既把发展作为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同时又把和谐作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了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一开始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这一正确原则,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如果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结果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我国又是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来建设小康社会的,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不仅难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是发展起来了,也只能是一个广大人民无法接受的畸形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历史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查看全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

内容提要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查看全文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与发展理论的真理性、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与愿望,以及党执政治国的新的理念、方略和机制。

一、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追求。

中国历来有“和为贵”、“政通人和”、“和睦亲善”的民族传统。从孔子《礼记·礼运篇》,到陶渊明的“桃花源”;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无不反映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志士仁人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描绘和追求。在国外,从康帕尼拉的《太阳城》,到欧文、傅立叶创办“和谐公社”;从法国无产阶级1848年6月起义,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一些社会主义空想家和早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和谐社会的艰辛探索。

马克思也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尽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和谐社会作为追求目标,也为此付出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但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政治基础。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关于稳定压倒一切、同志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升华。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