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1:12: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主义道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要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走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例如,强调决不搞私有化,但也不是搞单一的公有制,而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样特殊的国情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培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领会
敬爱的党组织:
众所周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同志提出的。自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通过政治学研究院的老师生动详细的一课,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任何先进的理论,如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话都只是些空洞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总结,它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是全党和各族人民的旗帜和方向,带领和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升。无数的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还应该廓清道路上的种种疑难。在实践中做好一切,充分肯定和证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动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发展中总会存在问题,这是不能避免的。在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背后也必然要意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刚结束的“两会”中,“民生”成为重要主题,出现了一些关键词,如:幸福、医改攻坚、保障性住房、还清教育欠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平稳物价、十二五规划纲要等,这些都反映党章网了繁荣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国情和国际大背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开创新局面。
“希望大家在享受现在的幸福的同时也思考下自己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让我记忆深刻。的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享受着父辈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我们应该时刻保有忧患意识,不断努力加强理论学习来武装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永远离不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向全世界人民昭告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所显示的是一份自信,是一份社会主义的自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启示,一个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启示,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论文
中国在时代,可以说是历史上社会最和谐,人民最团结的时代。例如现在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方面人们反映较多的那些重大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医疗看病问题,义务教育问题等等,现在人们一回忆才知道,这些在现在看来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在时代都解决的非常好。这些问题在时代能解决的那么好,就是因为当年为我们指引了一条解决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各种矛盾的正确道路和思想路线。在50年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这条正确思想路线的一个集中体现。如今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象同志所说,要把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作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见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一)只有抓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时期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选》第五卷,373页)。告诫我们,不仅要看到许许多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背后的本质上去理解和认识它们。只有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个社会基本矛盾去把握和分析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才可能真正认识到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本质,因此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而今天我们许多同志,虽然也能指出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象,但是,我们却往往不能象当年那样,透过现象看到矛盾背后真正的本质问题,因此就很难找到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现在我们一些专家学者一会儿这个方案,一会儿那个方案,又是收入比率,又是基尼系数,又是多少次分配等等,但因为只就分配谈分配,而看不到分配背后的生产关系问题,看不到所有制问题,所以越研究好象问题越难解决。同时现在不少专家学者在研究当中又惊奇地发现,时代是基尼系数最低的年代,而且是一个非常低的年代,也就是说时代是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最小,而且是非常小的年代。当年领导人民不断深化生产关系的革命,不断深化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革命,旧中国的各种社会关系不断地得到改造,所以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等等都是趋于缩小。还有像贪污腐败,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等都是这样,一研究才知道,在时代,这些重大社会问题都解决的非常好。但是这些问题在今天好象却很难解决。如果说物质条件,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现在比当年要好许多。然而,由于我们今天往往不能象那样看到矛盾和问题背后的本质,所以我们往往不能找到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向学习。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在不同时代体现为不同的社会关系矛盾,也就是在不同时代体现为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贫苦农民的矛盾。在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后,社会基本矛盾体现为三座大山与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从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特定基本矛盾去把握和认识诸多社会矛盾的本质,也就是从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去把握和认识这个历史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本质。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懂得诸多社会矛盾的本质,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去分析和认识其它这些矛盾。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一直在辩论。尽管这个问题对我们不知讲了多少遍,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有一个思想理论上的特点,就是它的最根本的重大思想理论观点,总要随着革命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反反复复地进行辩论。因为只有反反复复地随着革命实践进行辩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思想才能被我们越来越多的革命群众所了解和掌握,才能被我们越来越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群众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水平。指出,“民主革命是经过长期辩论的”,“经过长时期精神准备”,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也是要经过广泛辩论的(《毛选》第五卷,443,447页)。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革命理论,会随着革命的发展辩论下去。
首先对要不要找出主要矛盾就有争论。有些人以“有什么矛盾就解决什么矛盾”为名,反对在诸多社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这种认识很象当年五.四时期胡适所鼓吹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例如在当年进行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时候,有些同志就认为,对待农村发展问题,只要对农民“好行小惠”就足够了。甚至提倡“四大自由”,“确保私有”。针对这些情况,指出:“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说,要把对农民的帮助“跟总路线、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那就不同了,就不是小惠了”(《毛选》第五卷,120页)。还说:“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就是纲”(《毛选》第五卷,120页)。
国际化视野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述
[内容提要]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前进的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国强民之路,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党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的精神,积极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每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适应全球化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反过来又会推进国际化进程,这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浪潮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中国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的基本原则作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奋斗历史中,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牢记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即他们的理论始终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僵化的教条,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时代和国情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脱离时展和本国国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教条主义态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转折的实现与崭新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国意义和世界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于和、近现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及中国社会的独特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国际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任何一次历史性的转折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国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价值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之中,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已经大致清楚。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人民。
关键词:建国6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进程创新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的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于。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先驱者。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1]他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远见的重要观点。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并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甚至还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正确认识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发展战略方面,他提出了大约用50年的时间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等等。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某些教条式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偏差,也提出了一些错误观点,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做的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永远铭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学习十七大精神专稿
——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思想例释
编者按
金秋十月,党旗飘飘,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把十七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从即日起,本刊将陆续开辟“学习十七大精神专稿”、“学习十七大报告百问百答”等专栏、策划新专版,以重头文章、访谈、话题等多种形式,对十七大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解读,以帮助人们把握十七大的主题,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事业上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特征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
特征之一——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走城乡及地区差距趋于缩小、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互促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发展特征可从五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注重客观规律,二是注重人本特性,三是注重全面提升,四是注重协调互动,五是注重持久永续。
特征之二——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全面阐述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引领我国和谐发展之路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促进和谐发展。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保持人的发展与自然演进的永久和谐。
深刻领会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它开宗明义、郑重、鲜明、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写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我在学习报告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创新实践理论的升华,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总结,从根本上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我认为,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地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历史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一直在为寻求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努力,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也是实践主题。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扣和体现这个主题。可以说,这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报道的主题词、核心词和关键词。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二大则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和阐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还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体系,并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从而更高地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入新世纪,*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又是指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争创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第五十八个华诞。
五十八年波澜壮阔的奋斗,五十八年沧海桑田的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以成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在世界的东方展现出绚丽夺目的风采。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以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和崭新风貌充分表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要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要坚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全面规划,作出战略部署,继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充满信心,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充满信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加强团结、齐心协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 上一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文
- 下一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