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0:58: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转型时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转型时期艺术教育革新
一、中国文化的特点
纵观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国人向来擅长辩证思维、冷落形式逻辑,这从浩瀚纷繁的经著典籍中可见一斑。“铢分毫析”、“合而观之”,“疏通源流”、“时势见理”,“虚会”与“实证”统一,以达到“十分之见”。而被李约瑟认为的“《墨经》已是比较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也只是止步于先秦,先秦之后,形式逻辑再也没有得到发展。而后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形式逻辑火花也仅在唐朝西行取经的玄奘介绍到大唐的印度“因明”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中偶露峥嵘,其幼芽没有得到萌发便胎死腹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二——“经学独断论”大行其道。中国春秋时期是一次大的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社会逐步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教育开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要求是“明人伦”,要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伦理纲常,能够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此时期的典籍主要是阐明封建伦理关系的“四书”、“五经”。孑L子提出了六艺为内容的教育体系,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五经”作为全国通用教材,宋朝时又增加了“四书”。从此,“四书”、“五经”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一套完整的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预设某个原理,赋予它自身绝对的权威,然后推断演绎,以论证所推出的结论的绝对合理性。所造成的后果是,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推行意识形态,崇尚权威主义、提倡偶像崇拜,导致社会丧失思想自由和宽容的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敲开故步自封的中国大门的时候,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也开始传人中国。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封建社会以培养明人伦,维护封建社会人才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一些进步人士推动下,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逻辑学的视角对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批判,启发民智、转换概念、确立价值导向等社会文化功能,提升社会的合理化程度,培育国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阶段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840年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沦为受制于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开始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1949年至1978年为第二阶段。中国的社会发展处于摸索探究阶段,选择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紧紧围绕在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建设道路上,经济增长不规则,不时犯有急躁冒进情绪;社会发展的速度虽然缓慢,但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此阶段的具体表现为: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转型的速度大大加快,转型的广度前所未有,转型的深度史无前例,转型的难度前所未遇,转型的向度十分明确。从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刻性而言,目前中国所处的第三阶段社会转型的意义更为深远,可以认为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
社会转型时期妇女信贷情况
自古以来,妇女的传统角色往往是单一的家庭角色,即作为母亲和妻子而存在,而极少有社会角色。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妇女也不例外,她们首先是属于家庭的,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古训。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使得仅仅依靠男人的劳动无法维持家庭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妇女纷纷走出家门,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性劳动,以此来满足个人及家庭生存的需要。在妇女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中,信贷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其家庭的生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妇女信贷活动概况
在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中,有所收入的妇女中有不少都参与到了信贷体系中。她们或作为放贷人,将自己所拥有的金钱、物品、土地借贷给别人,或作为借贷人,从别人那里借贷自己所需之物。其信贷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有息或无息的金钱借贷,这也是所有信贷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二,抵押贵重物品的典当业,即如果到期后,债务和利息都偿还了,抵押的物品就要归还原主,否则,就归典当商所有。其三,因买卖而产生的信贷关系。在那几个世纪里,很少有人在购买物品时能一次性付款并立刻将所购之物带回家,而是达成一个销售协议,将付款日期或物品的送达日期推迟,这样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便产生了信贷关系[1]85-86。金钱的借贷在中世纪后期及近代早期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在这样一个没有银行可以安全地存放钱财,没有正规的贷款人或以国家为后盾的债约,没有保险公司的社会,尤其是处于16,17世纪早期这样一个通货膨胀的时期,钱如果只是简单地存起来,它的购买力就会大大降低。有资料显示,在1500-1619这12个十年之间,只有3个十年在结束的时候比开始时货币的购买力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只有1%;在另3个十年间,货币的价值下降了4%-10%,还有5个十年间,货币的价值流失了14%-20%;在16世纪40年代,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最初价值为10镑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了38%。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在1540年存了10镑,那么到了1550年的时候,只相当于6.2镑了[1]100。因此,在这一时期,向外有息的贷款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并且能从金钱中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妇女所从事的借贷一般是小规模的,只在亲戚、朋友、邻居和熟悉的人中进行,不经常也不专业,所以经常会产生纠纷。例如,1387年伍斯特郡(Worcester)的朱莉安娜•惠勒,在海尔索温庄园法庭为3马克的贷款起诉菲力普•布拉夫和他的担保人。1432年埃姆雷堡(ElmleyCastle)的艾格尼丝•亨迪,为6先令8便士起诉另一个村民。在14,15世纪,由于天主教禁止高利贷活动,因而利息的数额通常是被约定在还债数额中而被隐藏了。例如,借债人借了40先令的债务,在协议的末尾却注明要归还42先令。到16世纪的时候,利息被广泛的公开承认了,特别是在1517年的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利息在10%以下的都不属于高利贷行为。债务利息的收取开始走向标准化。15,16世纪的借贷利息一般为5%-7%,有部分妇女因收取过多的利息而被告上法庭。1592年,格瑞斯•斯科特就曾因要求借贷者理查德的妻子支付14%的利息而被起诉为“放高利贷者”。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些乡村中,债务可以用物品或者等价值的劳动来偿还。1580年,碧翠丝•贝尔斯借给托马斯•卡尼的11镑5先令的债务,最终是以2头牛、1头母马和20只母羊的形式偿还的[1]101-102。有时,为了保证债务能被安全收回,借贷双方在签订契约时会约定一个大于实际债务数额的保证金,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还款,就要支付保证金。例如,艾丽斯借了30镑给罗伯特,并通过契约约定在1520年圣诞时归还,还要支付3镑作为利息。同时,艾丽斯还要求罗伯特签署了一份在1521年2月1日借债60镑的契约,并将其附在先前契约的后面,如果罗伯特能按期还清33镑的债务,后面的契约就被废止,否则,先前的契约将被它所替代[3]。
妇女参与金钱的借贷还要受其婚姻状况的影响。对于单身女性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艾米•弗瑞德(AmyFroide)在对1550-1750年间英国汉普郡(Hampshire)的45位单身妇女的遗嘱和财产清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她们中有将近一半的人都对外放债,而且作为仆人的单身女性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些仆人通常会将自己的工资或储存的现金放贷给他人,以此来为自己将来的婚姻家庭积累更多的财富。1598年,罗姆福特(Romford)的一个仆人玛格丽特•皮尔特,将自己作仆人所赚得的工资分成6份对外放贷,其中有4笔是放贷给其他妇女的,金额在2先令到2镑4先令之间[4]。有多余钱的寡妇也是常见的放贷者。1480年左右,约翰•阿西亚就曾向切斯特(Chester)地区的一位名为艾丽斯的寡妇借钱20镑,艾丽斯同意借钱给他,但要求他另外找两个人来见证他们之间的契约。婚姻中的妇女也有可能参与金钱的借贷,但需要得到丈夫的同意。在一些案件中也存在妻子在丈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放贷,或丈夫以不知情为由追讨妻子向外借贷的钱财。例如,一位名为休•帕克的男子就曾宣称,他的妻子艾丽斯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女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借给马库斯•贝拉米和他的妻子凯瑟琳价值20镑的钱和钻石,因此他要起诉他们还债[1]105-106。如果已婚妇女的借贷活动得到了丈夫的支持,那么她将比其他单身女性具有更多的优势。她不仅可以从丈夫那得到更多的资金,而且当出现债务纠纷时,也可由其丈夫作为代表出席法庭。
在中世纪后期及近代早期这样一个法制法规还不是很健全的社会里,人们通常愿意把钱借给那些拥有良好社会信誉的人,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那些社会信誉比较差,无法从亲戚、朋友那借得金钱,或刚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区,还没有建立起良好信誉的人来说,典当是唯一的可以快速获得金钱的方式。典当的物品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诸如土地之类的不动产。部分女性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的使用权暂时地抵押出去,以获取金钱上的收益。但由于妇女所拥有资源的有限性,多数妇女只能作为借债人而存在,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能够成为典当商。从这一时期的一些典当协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典当业并不正规,典当协议的内容仍十分模糊,没有对典当物品的价格做出明确的规定。1480年寡妇玛杰里•拜登同意将30先令借给理查德,仅收取两双鞋子、两件衬衫和他保证偿还债务的承诺作为担保;同时期的另一位寡妇伊丽莎白•拉舍特从威廉姆那借钱,只是用了她的一些齿轮作抵押。但如果典当商怀疑借债人的偿还能力,可以要求价值高于借债的物品作抵押。例如,14世纪早期,一位名为朱莉安娜•库提的女子借了4便士的债务,却被要求用16便士的衣物作为抵押物;1390年,埃塞克斯(Essex)一位制革人的妻子向当地的一位肉商借了8先令,而她所交纳的抵押物价值大致相当于她所借债务的3倍之多[5]。另外,由于典当物与那些即将出售物品界限的模糊不清也会产生法律纠纷。艾丽斯•怀特是一位已婚的独立经营金钱借贷和典当业的女性,她声称1531年约翰•沃尔顿带给她价值5镑的银子和一些其他金属,并委托她将其卖掉,于是,艾丽斯就将这些物品以5镑的价格卖了出去,并将其中的4镑给了沃尔顿。然而,不久沃尔顿便将其告上了法庭,并声称他交付给艾丽斯的金属只是用来作为他借债的抵押物,不是用来出售的,并打算还债时将其取回[1]111。
在中世纪后期及近代早期,各种非正式的信贷常常被用于商品的购买与销售中。特别是在13至14世纪之间,如果购买者经常从某个固定的销售商那里购买低价值的商品,那么销售商会允许购买者延期付款,等债务达到一定金额时再偿还。而对于那些富有而又诚信的顾客,店主会允许其赊账更长时间或达到更大金额后再偿还。这一时期人们一般会把账目保存在头脑中,到了15世纪以后,人们更倾向于将其记录下来。记账的方法是将账目刻在一根很细的木棒上,然后把木棒纵分成两部分,双方各保留一半。15世纪80年代中期,格瑞斯•巴蒂经常从琼•哈罗德那里购买面包、麦芽酒和其他食物。当出现纠纷时,琼拿出了用于记录她们之间账目的36根木棒作为卖东西的凭证[6]。在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中,购买者通常会被要求先支付一部分钱,并约定一个明确的日期将剩余的欠债都付清,以便为购买者留有充足的时间筹集资金。同样,对于并不能马上兑现所有商品的销售者来说,也可以要求购买者先行支付部分或全部款额,并约定在日后的某个时间将货物送达。另外,部分妇女将自己所拥有的房屋等财产暂时性的出租。出租房屋通常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方式,虽然房产有被火烧和被故意破坏的危险,但与放贷、做生意相比所承担的风险较小。从公平法庭的记录中可以了解到,16世纪晚期妇女依靠房屋的出租来获取经济效益的现象日益普遍,其中大部分都是寡妇,已婚妇女如果同丈夫一起也经常会参与其中。例如,16世纪70年代,埃塞克斯的一个寡妇凯瑟琳•诺特就将自己庄园的一部分租给约翰•辛姆普森,自己仅保留了一个房间和商店;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凯瑟琳•艾伦和她的丈夫威廉姆把自己家的几间卧室和房间租给了理查德,并每周收取5先令的房租。同时,妇女也可以通过出租房屋之外的其他财产来获取收益。15世纪80年代前期,寡妇约翰•鲁格文就将自己在剑桥郊外市场上所拥有的18个各种各样的货摊出租了出去。她对出租摊位这件事非常谨慎,当她决定把摊位临时出租给约翰•威斯顿的时候,便当着剑桥市长的面把摊位的转让和期限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在伊丽莎白时期,伦敦的安妮和皮特•莫瑞是管道方面的专家,拥有从汤姆斯地区向家庭供水的权利,但他们却把这一权利租让了出去[1]115-116。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
一、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的双重效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
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哪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的行为是有风险意识的,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是处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独立性,权衡的主体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在“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无形的手的支配下,处在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石。
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论文
一、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概述
1.公共政策
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西方学者把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分为:政治行为型、政治过程型、价值分配型和生态行政型四种。例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就是一种既定的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罗伯特•艾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陈振明认为,“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总结并借鉴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含义的界定,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公众需要所制定的各项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公共政策价值
在现代社会,政府如果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那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其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因此,“政府为了摆脱合法性危机,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公共需求,进行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促进公共利益实现,以达到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共享。”基于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公共需求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既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科学价值,又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民主价值。
3.公共政策价值理念
社会转型时期职业道德论文
1加强全民道德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职业精神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而其核心便是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的概念,既蕴含了特定职业一致的利益诉求,也同样存在着法律予以承认并加以保护的个体利益,而这些利益的衍生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匹配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做好广义社会转型时期范围上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稳定性和规范性,政府正是通过将这一理性化的框架落到实处来推进整个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平稳发展。通过国家的整体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政治文明与之相匹配,更需要独特的文化信仰来赋予其灵魂,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趋势正是通过夯实自身文化的根基,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角度出发,必须通过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的培养尽快使职业道德精神融入到这种文化的积淀进程当中,使其成为其完整文化的组成部分。道德是文化体系中核心的一环,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意识。当前,党中央大力倡导的“八荣八耻”正是对中国道德信仰现状的一种诊治。事实上,道德观念的背后往往有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或者说道德是一种文化的内核,也是一种文明建设的关键。在综合国力全面提高,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战略时期,着重提出文化建设中的道德问题,说明道德建设已经不在是知识分子的一己之责,而成为全民共识,发展到了树立信仰的攻坚阶段。
2发挥传统道德作用,打造诚信氛围
在社会资源整合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通过道德的认同和共同规范的遵守使国人在认知行为方面实现和谐,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推动社会转型时期发展。在实现和谐的诸要素中,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至关重要。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五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传统道德中蕴含了大量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值得我们弘扬和继承。基于其自身的双重性,我们必须将其与现代化建设相衔接,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之上,赋予其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实现其现代转化,形成更加理性的传统道德,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积淀而成的,其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实质是一种在强调固有等级结构不可逾越的前提下,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个性和谐的理论。在重塑传统的今天,如何立足时展的需要,以吸收性复原和创造性发展的态度去对待这种传统道德,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创造属于我们的“和谐道德”,是一项开拓性的课题。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在现代意义上的转换与发展,人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怀。传统道德作为非理性时代的产物,包涵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等,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特性,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型时期必须继承的优秀道德传统。道德建设应着眼于长远,但一定要立足于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区分,而不是仅凭主观上臆测,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在时间中清除尘垢。道德是人的属性,我们在改造传统道德的同时,还要与弘扬人的主体性相统一,提高国民的道德鉴别能力,使其成为传统道德中优秀成分的自觉弘扬者和腐朽落后因素的自觉批判者,把道德建设扩展为全民的事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任何道德都不可能脱离其产生的历史基础,我们倡导传统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原有事物的超越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重新认识和阐释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努力寻求并创造其现代转换的契机和条件,使其超时代性的合理成分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活传统道德的生命力,赋予其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成为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核。
3重塑职业平等观念,提升敬业精神
社会转型时期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社会转型时期特定的属性决定,笔者认为,现在大众媒介同时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受众:群体型受众、大众型受众和新群体型受众。受众的差异其实是整个传播模式的差异的反映。在利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大众媒介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设计不同的研究模式和研究重点。应该使研究模式根据研究对象而改变,而不是让研究对象去适应研究模式。以前使用的适合每一类受众的“万能型”研究模式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以促使实证性研究从“广度”向“深度”发展;促进适应中国的大众传播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受众;传统社会;群体;现代社会;大众;后工业社会;新群体;理论模式和研究重点;实证性研究
我国现阶段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异质程度很大。部分地区和人群已经基本上和发达国家接轨,可以感受到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快感和方便,并且也在逐渐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接近丹尼尔·贝尔所谓的后工业社会状态;有些地区和人群则符合工业社会的标准,大众社会的特点很明显;但是相当多数的人群还处于前工业社会状态,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仍然在延续。这三种社会形态缠绕在一起,形成特有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色。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情况还会长时间延续。
社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因素——人的差异上。人组成了社会,社会又在涵化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人和社会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属性保持一致,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独自超过对方向前发展。所以,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可能具有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根本不同的属性。现在我国大众传播面对的就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人。传播学产生于上个世纪的美国。那个时候,美国已经是成熟的工业社会。到现在为止,主要的传播理论和受众研究模式也都来源于西方社会。西方媒体的受众的特点相对比较接近,和我们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受众有很大差别。所以流行的大众传播理论,特别是它的受众理论和研究模式,与我们的受众现实可能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匹配。要了解我国现在的受众状况就必须从我国特定阶段的人的构成入手。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管理论文
价值观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一般说来,社会的价值观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但在社会变革时期,往往会出现价值观紊乱、冲突的现象。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思想混乱。正视并认真分析研究当前价值观冲突现象,探讨解决的对策,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冲突的主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日益加深、加剧,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裂变。价值多元化打破了单一价值观念造成的僵化,增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复杂和多样性。同时,价值多元又会产生价值冲突,引发价值迷茫,产生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概括地说来,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多种性质不同、层次各异的价值观,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拜权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其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冲突是当前价值观冲突的焦点。
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和协调,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维护和发展集体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个人应当为维护和实现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之献身。同时,集体关注它当中的每一个体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它肯定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平等、个人选择、个人奋斗等等。它割裂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自我奋斗、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自私狭隘、自由散漫等。
拜金主义价值观,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尺度,奉行“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反映。这种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把人创造的金钱当作能支配人的力量来顶礼膜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纯粹的金钱关系。
拜权主义价值观,以权力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及利用权力和关系以实现人的价值为其特征。它既有长期封建社会官本位文化的深刻影响,又是旧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的产物,是多种因素互为作用的结果。它严重扭曲了人民公仆的形象,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转型时期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电子政务于社会新时期的发展挑战
1.1政府转型对电子政务的新要求
政府转型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及阳光政府的实现。因此,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配合政府各类服务方向的进程,同时也应对政府的运行服务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以及信息化改造。尤其是新时期“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政府转型目标,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要求。另外,阳光政府的转型目标作为近期政府改革的热点,同样对电子政务的配套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政府在结构设置、服务体系以及日常运行机制上须逐步完成公开、公正的发展任务,电子政务应实现在秩序范围内的政府服务透明化;其次,监督机制的完善要求电子政务加大在沟通社会与政府联系方面的力度,扩大公民对政府服务的监督范围,从而提高其政事参与度,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政群关系的目的。
1.2多种机制电子政务间优化配置问题
一般来说,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应以服务对象为基础分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雇员”体系,并根据其服务的主要内容、流程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提高各种类型的政务效率和质量。但在我国多数政府信息化政务体系中,并未建成分割明确、流程细致、公开透明、分配合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且在各类政务体系中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缺乏,导致各体系、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及配置,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转型形成阻碍。
1.3电子政务运行的安全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法学研究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改革以及对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可能引起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革命性变革。现代行政是一种“民主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科学行政”,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的基本内涵。它决定了今后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行政法,也决定了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转型现代行政行政法新视野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我国行政法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的行政法学学科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对行政法学基本概念(“支撑性概念”)的重新定义。
现代行政是一种“民主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科学行政”。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的基本内涵。它决定了今后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行政法,也决定了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社会法律创新转型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法律创新
论文摘要:社会转型时期是法律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法律观念、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的。我国社会转型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自由、平等、幸福、安全的社会,通过法律创新,能够加快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
一、社会转型与法律创新的概述
社会转型是指某一社会类型通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发展,在主客观上积累了一定值的变革条件,走向另一社会类型的过程。就社会发展规律而言,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的组织形式向高级的组织形式发展,因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转型,反映着人们对于新的、更高级的文明追求和渴望。而法律创新是指法律制度的创造、新建和优化。法律创新对社会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因而法律制度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变化中的法律有可能蕴含着创新。实际上,人类社会的法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仅21世纪的这前几年内,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教育等焦点问题所引发的法律困境,就逼迫思想家、法学家去寻找解困的办法。因此,此时每一项新的法律规范的产生,都能获得普遍的称赞和遵守,并为人类带来福音。从历史经验看,法律创新是没有具体的时空限制的,即便在社会秩序平稳的国家或年代,也会有法律创新。从这个方面来讲,可以说法律创新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常识。法律创新,也包括法学理论创新,因为法律制度与法学理论的有机联系是现代立法者所深信的知识,拥有这种知识是立法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法学理论研究,创新是它的本质要求。法律创新,其实就根植在一切从事法律工作或者关注法律事务的人们的言行中。
法律创新与社会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无论以何种形式实现,最终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社会转型时期是法律变革的最活跃时期,人们通过法律创新改变旧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规范,以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同时也通过法律创新,聚集社会变革的力量,巩固社会变革的成果。人类社会许多重要的法律观念、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的。
社会转型及其法律创新有两类形式,一是如美国在没有前人经验的条件下实现社会转型,其法律制度必须通过创新,没有其他途径供选择;另一类是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有其他国家社会转型的经验可供借鉴,可以通过移植别的国家的法律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这既节约成本又节省时间。但也要看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只搬不改,就将别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平移过来,一般都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借鉴或学习先进的法律制度,并不同程度地进行法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