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2 00:44: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职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模式社会职能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信息职能;行为规范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利益保护职能;行业管理职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会计模式的职能是指会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利作用、信息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会计的信息职能必然在会计模式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会计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会计模式的行为规范职能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重视、会计模式的资源配制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由人们逐渐认识并逐步强化的、利益保护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的延伸、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长期实行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各国会计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职业及其组织通过法规、制度等对会计行业进行规范等,具体请详见。
会计模式的职能是指会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利作用,包括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对微观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各种作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所以会计模式的主要职能是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这是会计自身的内在职能。由于不同国家会计模式的构成和运行方式不同,在会计模式主要职能之外还赋予其不同的社会职能。一般地讲,会计模式的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行为规范、资源分配、利益保护和行业管理。
1、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会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借助于特定会计方法,收集加工、记录和报告信息。被公认为现代会计之父的巴其阿勒在其1494年发表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详细介绍了在当时如何通过设置账簿和应用借贷记账法记录、加工和报告会计信息的情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会计从生产过程的附带职能中分离出来,逐渐产生了专门从事处理会计信息的职业和会计组织部门,同时也就产生了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受托责任的履行和完成主要通过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来体现。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企业产权明晰,所有者和经营者完全分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委托关系。委托人通过了解会计信息,可以掌握受托者,即企业经营者职责的履行情况,并对受托者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企业经营者可凭借会计信息向委托人报告自身职责的完成情况,以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所以,向委托人提供其所需要的经济信息,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的信息职能必然在会计模式中得到体现和发展。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会计模式不同,会计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角色不同,因此,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种类、口径。方法会有差异,提供信息的目的和衡量信息的标准也因为不同的利益团体而见仁见智。但是无论哪种会计模式,无论为谁提供会计信息,也无论按什么标准提供信息,都是在会计信息职能的基础上派生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从一项应用技术发展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其所固有的信息职能为世人所公认。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之交,会计模式的信息职能也必然因此而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2、行为规范职能
税收社会职能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税收社会职能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社会安全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学界对税收职能的认识比较统一,但仅局限于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税收经济职能等,均没有突出或是强调税收的社会职能,我国的税收立法也未从制度上普遍体现这种职能,从而降低了税收的社会效用。这种缺憾既与国家职能的历史演进、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理念和客观的社会情况发展有所脱节,也与我国税制改革向人本性方向发展不相适应。而事实上,加强税收的社会职能,进而增加税收制度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人本性的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税收的职能,属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它是税收这种分配关系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反映了税收在分配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当前,我国学界对税收职能的认识比较统一,但仅局限于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税收经济职能等,均没有突出或是强调税收的社会职能,我国的税收立法也未从制度上普遍体现这种职能,从而降低了税收的社会效用。这种缺憾既与国家职能的历史演进、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理念和客观的社会情况发展有所脱节,也与我国税制改革向人本性方向发展不相适应。而事实上,加强税收的社会职能,进而增加税收制度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人本性的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一、税收社会职能的提出
(一)对税收职能的认识
当前不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税法学界对税收的财政职能(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收入职能等)和经济职能(或称配置资源职能、调节经济的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等)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有学者还提出了税收具有以下职能:
组织协会社会职能思考
协会(学会)作为群众性的社会团体组织,它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业社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一大批协会、学会、商会以多种形式、不同宗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象一条条纽带、一座座桥梁,将企业和国家政府联结起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各类登记社会团体(民办非法人企业)约300多家。这对于一个中等城市来说应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确立协会的职能定位,优化协会的社会职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是目前协会发展的新的课题。
(一)改革开给协会(学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般而言,社会团体的发展都是社会思想解放的产物。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同时给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不再拘于一种模式,一种格调,一类方法,一股力量。社会体制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东西,都应该承认其存在,并支持其发展,这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这种气候和温度给各类社会团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我国的行业发展门类齐全,人才聚集,这是优势。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里,诸如航空、医药、电子、生物、环境、化学、气象等及其分支门类里,储备了一大批卓著的人才,拥有一大批领先的科技成果。这种人才和成果是我们科学技术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给这些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社会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协会(学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成为激活各类协会(学会)发展的动力。
(二)协会的社会性决定了协会的社会职能
通常,协会是同一行业的各种社会力量(团体、个人)为同一宗旨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这是介于政府和企(事)业之间的一种组织机构,是中介组织形式。其性质不同于政府机构,也不同于经济实体。协会(学会)的专业性和群众性及其服务社会的宗旨决定了其职能的社会性。就是说,协会是利用其专业的技术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为社会服务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定位协会(学会)的职能的时候要注重其为社会服务的特征。就是说,其既不具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可能象企业具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创造利润的职能。我们可以这样说,协会的社会性使其具有近似于社会管理的职能,参与或直接影响某种社会活动;同时,又使其具有活动的有偿性,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收入,使其具有自我发展的经济支持。而这种有偿性的社会职能,最终还是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和目的,完全不同于以盈利(或者创造剩余价值)为目的经营性活动。
农场社会职能改革汇报材料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市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农垦改革涉及国有农场一个,即:国营农场。坐落于市北部,东临,北靠,与市镇接壤。农场始建于1951年,前期为省属国有农垦企业,中期为市(地)属国有农垦企业,现在为隶属于市人民政府管理、省农垦局进行业务指导的国有农垦企业,也是市唯一一家国有农垦企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场幅员面积6146公顷,下辖8个分场,1个渔场。其中:耕地面积2651公顷,林地面积214公顷,水域面积2397公顷,其它面积713公顷;人口5451人,农场职工1774人,其中:在职职工847人,退休职工927人。另有顶岗工82人。
二、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因案施策,制定实施意见,落实任务分工。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制定了《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意见》对全市下一步农垦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向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方案分工》对全市农垦改革任务做出了明确分工,对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了政府与企业,部门与人员责任。《意见》和《任务分工方案》的制定,确保了改革各项任务的扎实推进。
二是统筹协调,成立领导组织,强化任务督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垦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专题召开会议,对农垦改革相关工作做了深入研究。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推进全市农垦改革,督导各项改革工作进行,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日常工作,与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全面掌握农垦改革发展的动态,积极推动农垦改革工作。领导组织的成立,为全面推进全市农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社会保障办公室职能
(一)办公室
协助厅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工作;协调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工作;承担综合调研工作;制订厅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有关重要文稿;负责厅会议组织、公文审核、文电处理、机要档案、秘书事务、接待联络、机关财务、保密保卫、后勤保障,以及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立法计划、负责草拟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行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险监督检查权,指导和监督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建立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负责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负责普法工作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咨询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基金监督处)
编制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统计和信息工作,统计公报、信息资料及发展预测报告;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及其网络的规划、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管理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和国际援助、贷款项目;会同财政部门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并组织实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网络,查处基金管理的重大违纪案件;认定投资机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资格,认定有关机构承办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资格并对其承办的补充保险基金实施监督。
图书馆社会职能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社会职能改进方法
[论文摘要]:图书馆社会职能包括教育职能与传递情报职能,如何认识这两大职能,如何改进这两大职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图书馆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机构,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决定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在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他们的落脚点都与社会需求发生着联系。没有社会的需求,就不会有价值属性。因此,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认识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来看待。
对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1975年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国际图联将图书馆社会职能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三是传递科学情报,四是开发智力资源。后来我国图书馆界将其归纳为教育与传递情报两大职能,这是对图书馆社会职能比较确切的定义。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更新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获得新知识,而是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而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书最好最方便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它以丰富的藏书,使所有人终身受用,并且不受学历、年龄、专业限制。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广大群众共享知识的最重要的通道。它已成为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在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肩负着全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社会职能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社会职能改进方法
[论文摘要]:图书馆社会职能包括教育职能与传递情报职能,如何认识这两大职能,如何改进这两大职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图书馆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机构,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决定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在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他们的落脚点都与社会需求发生着联系。没有社会的需求,就不会有价值属性。因此,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认识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来看待。
对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1975年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国际图联将图书馆社会职能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三是传递科学情报,四是开发智力资源。后来我国图书馆界将其归纳为教育与传递情报两大职能,这是对图书馆社会职能比较确切的定义。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更新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获得新知识,而是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而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书最好最方便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它以丰富的藏书,使所有人终身受用,并且不受学历、年龄、专业限制。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广大群众共享知识的最重要的通道。它已成为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在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肩负着全社会教育的职能。
深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思考以及决策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借鉴国外政府社会管理的经验教训,切实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因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西方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使西方社会建设的理论逐渐走向成熟,西方国家采用了成功应对社会危机的社会政策手段,为西方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相对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新兴工业国家发展的国际竞争压力,西方国家开始反思福利国家建设的理论,出现了重视教育、就业培训、科技与知识投入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这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大实际影响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主要是社会秩序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等。
社会秩序理论。社会秩序理论是一些着名社会学者提出的整体性社会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将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社会整体的和谐表现为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秩序就需要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团结。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奠定了社会秩序理论的基础,他提出了整体性的社会研究视角。他认为,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与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这种普遍的和谐的根基在于人性;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则表现为社会冲突,因此,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孔德提出了“重建秩序”的构想,即社会秩序的原则: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扩大人类自然拥有的博爱的倾向;协调家庭、等级、行会、地方团体、教会、国家等组织和群体的关系,社会分工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本性、教育、地位与专长,各得其所;要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建立“开明政府”;要建立复合性的政治权威,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必须要有物质基础、思想指导、道德制裁和社会控制。此外,涂尔干还提出了社会团结理论。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社会学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团结,他认为社会团结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结合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发达的社会团结是一种有机团结;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是分工,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法律是保障社会团结的力量;要消除社会团结所受到的威胁,实现社会层次上的整合;要防范社会失范或社会解组等现代社会的特殊危机。
税收社会职能再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税收社会职能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社会安全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学界对税收职能的认识比较统一,但仅局限于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税收经济职能等,均没有突出或是强调税收的社会职能,我国的税收立法也未从制度上普遍体现这种职能,从而降低了税收的社会效用。这种缺憾既与国家职能的历史演进、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理念和客观的社会情况发展有所脱节,也与我国税制改革向人本性方向发展不相适应。而事实上,加强税收的社会职能,进而增加税收制度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人本性的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税收的职能,属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它是税收这种分配关系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反映了税收在分配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当前,我国学界对税收职能的认识比较统一,但仅局限于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税收经济职能等,均没有突出或是强调税收的社会职能,我国的税收立法也未从制度上普遍体现这种职能,从而降低了税收的社会效用。这种缺憾既与国家职能的历史演进、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理念和客观的社会情况发展有所脱节,也与我国税制改革向人本性方向发展不相适应。而事实上,加强税收的社会职能,进而增加税收制度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科学、合理、人本性的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一、税收社会职能的提出
(一)对税收职能的认识
当前不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税法学界对税收的财政职能(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收入职能等)和经济职能(或称配置资源职能、调节经济的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等)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有学者还提出了税收具有以下职能: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对策分析论文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借鉴国外政府社会管理的经验教训,切实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因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西方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使西方社会建设的理论逐渐走向成熟,西方国家采用了成功应对社会危机的社会政策手段,为西方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相对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新兴工业国家发展的国际竞争压力,西方国家开始反思福利国家建设的理论,出现了重视教育、就业培训、科技与知识投入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这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大实际影响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主要是社会秩序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等。
——社会秩序理论。社会秩序理论是一些著名社会学者提出的整体性社会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将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社会整体的和谐表现为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秩序就需要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团结。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奠定了社会秩序理论的基础,他提出了整体性的社会研究视角。他认为,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与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这种普遍的和谐的根基在于人性;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则表现为社会冲突,因此,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孔德提出了“重建秩序”的构想,即社会秩序的原则: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扩大人类自然拥有的博爱的倾向;协调家庭、等级、行会、地方团体、教会、国家等组织和群体的关系,社会分工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本性、教育、地位与专长,各得其所;要增强政府权威与调节,建立“开明政府”;要建立复合性的政治权威,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必须要有物质基础、思想指导、道德制裁和社会控制。此外,涂尔干还提出了社会团结理论。埃米尔·涂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