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3:08: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学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与社会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实施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就是相同内容的一节课。所谓“异构”,就是不同的教学构思(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课堂结构等)。“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年级不同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它可分为“一人的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人同课异构”是由于“一师教多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它注重教师个人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多人同课异构”是由于“多师教同级多班”,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它注重科组教师全体参与,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共赢共荣。因此,我们分析的“同课异构”更多的是指“多人同课异构”。
二、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呢?
首先,“同课异构”是由学生个性特点、历社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理想、动机、兴趣、能力、性格等差异较大。新时期的中学生个体意识鲜明,活泼好动,敢说敢为。历社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它在时间上贯穿古往今来,空间上横跨世界各地,内容上涉及诸多学科。为此,在历社教学中,教师就要“异构”出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天性,让学生体验生活与历社的丰富性、多面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2005年有位老师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奥林匹克精神》时就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辩论会法、知识抢答法。其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全班学生别开生面地举行一场奥运会开幕式,让学生扮演奥委会主席、国家主席、各国运动员、解说员等等角色,按奥运会开幕式,在教室内外呈现在大家面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山寨版奥运会开幕式”在教室里展开了。开幕式结束后,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两组学生就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与‘重在参与’是否矛盾”展开激烈的争辩。这一节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奥运精神,享受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更培养了学生的优良个性,会让学生回味终生。其次,“同课异构”是由教师的个性差异决定的。由于历社是门综合课,大学里也少有开设。老师分别来自政治、历史或地理专业院系,因此专业知识、教育认知、课堂组织管理、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课程的理解,教材的发掘,教学策略的选择,问题的设计、语言表达等也是各有千秋。“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新奇、有趣的新课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就是同样内容一节课,不同的老师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针对八年级《农牧文化的交融》一课,可用“歌曲导入法”。课前演唱《爱我中华》,然后教师点拨:“是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发生争吵甚至战争,但拧不断的中华魂会将他们永远地凝合成一家人。那么,在北宋时期,祖国的历史舞台上又有哪些兄弟民族政权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农牧文化的交融》”。也可用“顺口溜导入法”:“唐太宗贞观治,唐玄宗开元盛;安史乱唐衰败,五代换十国拼;赵匡胤陈桥变,党项夏契丹辽;宋辽战澶渊盟,战与和农牧融;女真金灭北宋,岳飞怒抗金兵;铁木真建蒙古,忽必烈元一统”。顺口溜,朗朗上口,易记易读,学生喜欢,更重要的是一个短小精悍的顺口溜,能把一节新课的内容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此外,还有故事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设问导入法等。趣味横生的导入,容易激情兴趣,引导学生融入课堂,迈入历史的殿堂。
三、历史与社会学科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1.“同课异构”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刀不磨则钝,脑不磨则愚,课不磨则“死”。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教学,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容易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教学热情,彰显教师个性,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独家原创:论小学思品及社会学科课程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课程的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但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的重要里程。当前这门课的主要课题包括: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定位的研究,有关构建综合内容的研究,有关开发示范性教材的研究,有关开放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课程综合课品德社会
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是此次课程改革方案的突破点之一。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思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对《思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研究是推动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也有助于发展我国的综合课程理论。
一国际相关课程的认识
在国外,社会科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课程,有着不少课程流派和课程形态。创设社会科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社会科已成为各国基础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形成了一些得到共识的基本指导原则。通过研究,我们将各国“社会科”的共同点概括如下:
第一,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研究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对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充分的了解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等多方面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创新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一定的厌恶抵触。因此,教师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有效的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的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的深入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落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部分的学校并没有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教材的更新,这就导致了实际的学科内容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从而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综合水平的提升。另外,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根据以往的教案来进行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求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特别是在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之后,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这就导致了实际的多媒体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二)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也没有对千篇一律的课本、粉笔、黑板、讲授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照本宣科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将会使学习氛围十分的压抑和沉闷,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欲望。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考试要求来开展相关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而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能够死记硬背。这就导致了部分的学生虽然能够记住相关知识,但对于知识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并不了解,从而在考试的过程当中不能灵活多样的进行知识的应用。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创新教学的有效措施
怎样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幼儿园素质课改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幼儿园实施教育改革的总方针和总目标。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应重视有利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社会学科教学,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意识与社会规则,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核心素养进行概述,基于此谈谈在幼儿社会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并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社会学科;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一词也渐渐地为世人所知,成为各国制定课程标准的目标。幼儿园时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幼儿园教学的首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社会学科是培养学生理解社会规则、产生社会意识的课程,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培养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但是,由于认知经验、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幼儿的发展轨迹存在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教师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刀切”,而应充分地尊重和顺应幼儿的天性,为他们营造出开放的学习和体验的环境。[1]
二、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体制下人文教育论文
一、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自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科支撑,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理”关系,不是简单指文史哲与数理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大文科”概念,又称作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存在分殊化,既包括有人文学科,又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也有着不断分化的趋势,包括如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类别。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具有明显界限分隔的两类教育科学形式融合在一起,开设全校性质的人文教育课程以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如何整合、怎样搭配将变得极为复杂与琐碎。若这类课程无法照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固有利益,则无法使两者形成相互的融通,人文教育便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公选课,而这些课程往往被各式各样的“概论课”所包围,知识的拓展停留在表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实在目的,其真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2、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可分化出人文学科(或称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或称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学科之间也因此产生出新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承担人文教育工作任务的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而这两类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却在学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两者之间并非圆融无间;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关系。如社会学科通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综合,其主要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则离不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其主要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高校人文教育究竟应当倚重于人文学科,还是更多的依靠社会学科?身处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看待这一问题时会产生较大分歧。社会学者或许会认为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用途,对现实社会没有意义;而人文学者则认为中国现有的社会学科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及创造。在如何发展人文教育的问题上,学科之间必然有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问题,人文教育才将有所依靠,才能真正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结构。
二、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层次的关系
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寻求发展,绝不能是“闭门造车”,它与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层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高校人文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的关系今天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与大众化趋势,高校教育需面向社会,走向通识化发展道路亦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通识化发展道路的铺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高等教育自身独立可以实行的,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过程,而此种积累则需要在高校与高中、中学教育之间搭建起较好沟通的桥梁,共同致力于人文教育的发展。要做到这点,其中的关节处就在于改变目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高中、中学阶段就能够接受到人文教育,拓宽学生知识探索的领域,打破高中阶段形成的文理分科、文理分家的固有格局。人文教育需要高校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进行有效地衔接,达至设计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正由于此,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准确定好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中学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位置。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一、高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高校专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主张,[1]14他认为高校只有发展通识教育才符合高校之道,由此弥补专业教育的某些缺陷,融通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人才,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建立起高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语言,使之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而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人文教育,其地位正日益突显。西方国家重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注重文明、文化的传承创新,其理论研究与实践也较早、较深入及较系统。在教育实践中,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在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1]P30人文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明确体现在大学生培养目标及方案当中,众多高校将各类通识课程称作“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要求,将其视为为人文教育目标服务的重要阵地。英国的众多高校则实行“大文科”与“大理科”制度,将文科与理工科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今天,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仍然是西方国家高校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30年代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2]中国高校教育确立了“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以“工具意识”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等教育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知识结构单薄、人文底蕴薄弱的局面。同时,过早、过窄、过细的学科与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高校大学生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整体发展乏力。因此,在现行高校教育体制中推进人文教育发展,首先必须理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各类高校逐渐意识到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严重危害;但在如何打破传统僵化的体制格局,推进人文教育发展方面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正由于此,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高校教育体制中首要的关系形式。
二、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理性的两大支柱,西欧工业革命以后,人文与科学发展都出现了较大变化,而其主要发展趋势是,科学理性逐渐凌驾于人文理性之上;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人们对科学范畴作了更为严格的界定,如西方哲学家康德、文德尔班等将自然科学推崇为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将自然科学方法视作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而将追求人自身价值与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划入另册,不再视为知识的来源,由此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的冲突,反映于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则是科学教育的如日中天、人文教育的衰颓低落。“现代大学的知识结构在科学的大力渗透下,越来越变成一个知性的混合体,讲学统不讲人统,大学里面已出现知识排他性倾向,即只有科学才是知识,其他不是知识。”[3]原来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也因此具有了明确的界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尽管界限分明,但同样也有着融合的可能,“认识和挖掘人文中体现的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为中介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内容。”[4]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可以引申出另外两组重要的关系形式,该两组关系协调都与人文教育发展有着紧密关联。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自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科支撑,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理”关系,不是简单指文史哲与数理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大文科”概念,又称作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存在分殊化,既包括有人文学科,又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也有着不断分化的趋势,包括如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类别。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具有明显界限分隔的两类教育科学形式融合在一起,开设全校性质的人文教育课程以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如何整合、怎样搭配将变得极为复杂与琐碎。若这类课程无法照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固有利益,则无法使两者形成相互的融通,人文教育便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公选课,而这些课程往往被各式各样的“概论课”所包围,知识的拓展停留在表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实在目的,其真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小学品德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穿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体系中,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其有效落实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迁移与结合,摒弃与吸收;要侧重于领悟传统文化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丰富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节庆;通过拓展时空,充实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传统工艺;通过创新方式,激发思维火花,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美德。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传统文化;有效落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经过五千年演化后形成的展现民族特质与面貌的文化,它凝聚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的智慧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随着我国日益加快和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华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碰撞中不断受到“洋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过洋节”“尚洋仪”“用洋技”成为许多人的时尚之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日渐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同年11月,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其课程内容中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目标指出,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贯穿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体系中,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科教版教材为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传统节庆与民俗文化。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中国人过新年”;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传统佳节”,第三单元第一课“风味各异的饮食”,第二课“别具特色的民居”,第三课“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化。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独特的文字”,第二课“‘柔’与‘刚’的工艺”,四年级下册拓展活动“中华珍宝大搜索”——京剧、中医、民乐、武术等。传统智慧与美德。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百家争鸣兴文化”,第四课“传统美德塑精神”。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的以单元的形式集中呈现,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从三个方面展开:“风味各异的饮食”“别具特色的民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围绕单元主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构成一个整体,且前后衔接;有的分散于某一单元某一课的教学内容中,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影响世界的中国古明”。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有的内容如“传统佳节”“传统美德塑精神”明显属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的则隐含在教材内容中,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为祖国骄傲”一课,要通过教材呈现的“龙”这一元素,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感到骄傲。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化学与社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分析
摘要: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在工科院校自然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将化学与物理、生物多个学科都紧密相连。在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某个新的科研领域,因此对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深入探究将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化学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高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计划中。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高校化学与社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影响了课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文章对当前化学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策略,为化学与社会的教学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化学与社会;自然学科;教学模式创新
一、化学与社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校开始意识到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联系,并以化学课程为中心,形成了化学与社会课程。但是,由于我国对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开展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一)化学课程自身的问题第一,化学课程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化学课程会对自然学科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化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其他课程类似,都是采用单独教学模式开展的,并没有与其他自然学科产生重要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化学课程的教学比较独立,剪断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第二,化学自身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其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例如,数学课程的公式和定理都是经过严格证明的,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但是,化学学科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很多化学实验中,化学药品的剂量、周围的温度、操作的顺序等都会对最后的实验结果有影响,这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化学课程教学困难的重要体现。(二)教师及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是化学课程的两大主体,对教学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的问题:很多教师对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扩充性不够,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但是课本上的很多内容关联性并不大,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不利于课程教学很好地开展。同时,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高,单纯的化学原理讲解,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而且化学课程的实践课程比较少,学生无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因此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比较慢。
二、化学与社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综上,当前大部分学校在针对化学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等多个方面都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化学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总结了推动化学与社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进一步明确化学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对于传统的化学课程而言,只是针对化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但是化学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与单纯的化学课程并不一样。其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使用化学的观点来对待自然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自然学科有物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不同学科之间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因此学生在进行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避免独立学习自然学科的情况出现;第二,需要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学生需要养成与时俱进的意识,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对不断更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第三,学会使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找到应用的场景,利用化学知识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从而能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二)对化学与社会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化学与社会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的改革和创新,相关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化学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将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联系起来,找到其内在关系。例如: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文物等内容,都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些关系融入到化学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化学与社会知识共同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学习或者是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发现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之间的关系,养成用化学来发现世界的意识。第二,突出时代性的特征。对于化学与社会课程来讲,课程内容的更新频率不够,很多教材是在十年前出版的,至今依然是课程内容的重要参考。因此,对化学与社会教学进行改革时,需要突出时代性的特征:一方面,归纳总结化学与社会的基础知识,利用基础知识为学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了解当前化学与社会的应用领域,了解前言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化学与社会与时俱进的特点。第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处感官,对化学与社会的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投入地学习化学与社会课程。而且在开展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相关内容,然后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分享,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作为课程的讲解者和引导者,在推动化学与社会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在开展化学与社会时,也需要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应用有所了解。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利用教师坚实的科研能力,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更多与实践应用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二,对教师队伍进行相关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再教育,通过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化学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其他软技能方面的培训,例如,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可以为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提高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
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的区别
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2、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
3、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体育科学体系现状论文
黄渭铭,男,教授展趋势要抓住两个基本点: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