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2:43: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心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心理学茶艺文化研究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继承,都是基于相关心理认同所形成的。对于茶艺文化来说,其作为茶文化的艺术化表达方式,其中所向我们具体传递和展示的,不仅是一种艺术特征和文化色彩,同时更是一种心理认知。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艺文化的价值理解,并且基于社会心理机制角度与研究茶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内涵,并且尝试从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视角来对茶艺文化的功能价值形成丰富认知。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视角;茶艺文化;心理认同;文化传播;社会影响力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茶艺文化则是大众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性影响。茶艺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影响力极其深厚的文化机制。整个茶艺文化,实际上是在我国茶文化这一基础上,通过具体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体系,从而所具体形成的极具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的茶文化机制。
1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分析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中主要研究个体与群体在具体社会关系与作用影响下,其心理特征和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和规律特征。在具体研究社会心理学时,应该从个体与群体两个主体角度来形成客观认知。从个体角度看,其主要包含了个体在参与社会化活动中,所具体使用的语言以及具体的交往关系、乃至社会各项要素对个体的影响等。从群体视角看,其主要指的是群体的态度、规范性和群体自身的风俗习惯、交往规律等等。心理学体系中包含诸多内容研究,社会心理学就是其中极其独特的研究方式。在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或者群体在受到社会环境外在影响之后,所具体形成的综合、客观的心理素质。在目前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其尚未能形成统一的结论,综合多样化的观点视角,笔者认为,社会心理学指的是同社会进行互动的社会科学,其基础是群体生活所形成的心理学,通过对人类反映、人类沟通和大众自身的具体习惯和行为进行解释和研究的科学理论。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看,其作为基于母体学科所具体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其中融入了人类行为与文化、人格关系等等,社会心理学并不是多种学科的混合,而是一种以独立视角来研究和整合社会心理现象的学科。在当前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活动时,其主要对两大领域进行具体研究,其一,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体系内,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心理学逐渐分离,进而来解决客观、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二则是从人性、心理认同和客观行为等诸多视角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进而来发挥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和客观意义。
2茶艺文化的价值理解
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其次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最后总结了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反馈,以及实践反思。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社会心理学;实践研究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选择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1]。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由此,全国高校掀起了探索和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热潮。社会心理学是针对川北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探讨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3]。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了解社会,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在社工实践中遇到的社会心理问题,更好地服务社会。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学生缺少缺乏探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将所接收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建设也迫切地要求改革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一、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在研究性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通过亲身体验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这一过程,不但能够掌握现有知识,还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结、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逐步获得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主导者、传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二)应用性原则。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社会心理学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之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生活、接触社会,关注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或社会心理现象,在对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探讨与解释中,帮助学生找到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感受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4]。(三)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探索性,不局限于教材的框架,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研究情境,引导学生发掘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专题。探索性原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探索性,善于提出适合学生的探索性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二、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6篇
社会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根据笔者对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概念所形成的轮廓,心理学首先应当是建立在人最基本原始的心理活动和意识上,进而研究不同的外界(社会)条件下对人产生的普遍的情绪,行为或看法等可感的效应。其基础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思考反馈的能力,而条件则是社会(群体)的影响。而其中的个人心理活动也显然不全是自然的非条件反射,必然有一部分是长期接受社会影响而“培育”出的产物。因此,心理学与个体与社会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如何认识社会心理学的个体与社会部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并且做到将相关认知联系于生活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呢?研究了解并运用关于个体的部分应当掌握自我认知的知识,并联系理解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自我认知是对于自我的知识,包含自我,自我概念和自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或准确或粗略的认识,有整体认识,也有特定领域的认识。例如笔者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人,但能够沉下心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笔者对自己的特定领域认识。有一条内容很有趣,是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能让人们明显感觉到的,而内隐自尊更能暴露一个人意识深处对自己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与预期,参考文献中提到了东方人在外隐自尊量表中不会自我拔高,但日本人的内隐自尊有自我拔高的特性。这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困惑——为什么知道自己不是伪装却还总是有矛盾的两面性格。笔者的孩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次考试结束她都垂头丧气抱怨要垫底了。成绩出来后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在平均线左右,她和笔者交谈过,会一方面觉得很险,终究没有垫底,但心里同时会觉得不甘心,仍旧希望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成绩也能像平时一样不错。还有就是她很反感平均线的成绩,觉得自己再差也不该仅仅只是平均水平,在她眼中,代表大众的平均水平却是自己的底限。可能其内隐自尊有明显自我拔高趋势,造成其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结果感到满足和肯定。心理学关于个体的知识让学习者对周围人的矛盾心理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能分析隐藏在性格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关于自我知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等。其中他人的反馈揭示了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表现,他人会持有一定的看法,我们知晓后可能还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很多个他人的效应就类似于社会舆论的力量了,这也是心理学与从个体到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社会化则更为明显。我们长时间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参与各种道德文化社会宗教的活动,这些司空见惯的景与物成为我们行为与看法的“公理”,对我们的价值判断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活动。
同样有趣贴近生活的还有关于自我归因和自我障碍现象。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提出: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他们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我们会认为受到诱因的人做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贝姆认为,我们观察我们的行为,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发生并且只有在后者条件下,我们才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这可以解释一些偏见的现象。还有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是实体特异性(我会这样做是普遍的反应或是说这是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的特性吗),一致性反应(别人这样做有他们的理由,我应当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还有一贯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这样做的)。它们全面揭示了我们行为的几种原因,从中也可看出社会对个体影响的影子。此外,功与过的归隐偏差可以解释——人们趋向于将成功归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孩子考砸了,父母互相指责这是像对方笨的原因,而当孩子做了什么好事,又都说像自己。这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防卫归因”与一种天生的“自恋”机制吗?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过于频繁地怀疑自己,但也会造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弊端。自我障碍是把双刃剑,但根据文献显示的调查结果,人们设置在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障碍也会真正减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就好像一种逃避的心理,却最终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注定的自己无法改变的“提前失败”而败走华容道。浅谈笔者对心理学的个体方面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后,继续谈谈对社会对群体的相应解读。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重点的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态度更偏向于个体认知的方面,而其改变则强调了社会对其的作用。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而这三个方面又相互影响。还是笔者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习物理前涉猎很多侦探小说,它们教给她很多知识(认知),她也对其中使用的物理原理感到十分好奇,产生强烈求知欲(情感),于是在学习物理时就会充满了兴趣还会把它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行为倾向)。而态度的集合又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改变世界都建立在对世界各个事物的态度的基础上,由此,态度对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个体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塑造:社会化,人际影响,个性影响,学习等。举其中一例说明笔者的理解:社会化揭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并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解读和反应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的教化的过程”此言得之。倘若没有社会化过程,人就失去了规范自己行为以至于与团体的规则一致的压力,于是便不能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局面。而正是这些社会化的力量,使得人们进入社会进行发展从而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这又是个体受到社会影响的例子,而且是可以无限延伸下去的相互影响。形象地来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像织在个体与社会中的一张无穷尽的网,相互作用,过程复杂,而结果却是恰好符合我们心中认识的真实感受。
下面谈谈态度的改变。可信性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意识,权威的人很容易在我们心中取得信任。我们会下意识给更加优秀伟大的人物添加光环。笔者看到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统计了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商纣王暴行的描写,发现冠于商纣王名下的酷刑数目居然在逐年增多。这样不排除人们主观上把各种酷刑讹传于其名下的可能。连《三国演义》也不免把周瑜空城计写入诸葛亮名下的安排。与此同时,动机和意图也对态度产生了影响。如果听到一个人发表的观点明显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牟福利,我们对其观点即理由的可行性会产生极大的怀疑,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十分真切的体验。还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它被很好地应用于广告心理学。高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能够对被试着态度产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名人代言短时间内可以说服很多消费者购买)而低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没有那么明显的效应(非知名人士代言不能短时间内收得很大成效)。但两者随着时间的改变趋势却是截然相反。笔者有一个设想,广告可以在前期以名人代言的为主(如占80%)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缩小其比例,争取依照人们内心的心理“睡眠者效应”取得最佳广告效果。这便是将心理学发现的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取得实际效益的例子。不难发现,现在的商家越来越注重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学力量,各种研究消费心理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能抓住顾客的心的商家,才能赢得社会市场的江山。
作者:许湖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电影观众消费心理论文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探讨
摘要: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有的焦虑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将焦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这也是当前统战部门亟需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品格”是引发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应该深入了解统战成员的社会品格结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统一战线;应用;探讨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统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精通统一战线历史,做到心明眼亮,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掌握统战工作的个中门道,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敏感问题,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这一重要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有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定位,乃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人际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并为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提供解决之道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都可以在这个学科中找到对应的认识、解释、预测和控制,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在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社会心理学理论同样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统战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同人的思想状况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完全摆脱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统战工作本质上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地做好统战工作,统战工作者就必须与党外人士交心、交友,去深入地了解人、理解人,做一个洞察人心与人性的行家。有选择地吸纳社会心理学中的某些动态的、实用的、具有辩证思维的理论元素,对于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尝试拈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试作探讨如下。
一、“舍己的自动适应”:思想交流中的无意识误述
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说的“舍己的自动适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即一个人可能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体悟、希望以及甚至于感官的感觉,这些思想、体悟等等虽然在主观上好像是出自于内在的思考,但其实是外面加诸于其人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有许多人自以为在主动而自发的思想、行为,其实并不然。当他们说“我认为”时,这句话似乎很明确而肯定,似乎惟一的问题是“我所认为的”是否正确,而不是“我是否在表达意见”。但一经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其中往往隐藏着“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某些人也许在大庭广众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并没有表达任何自身的意见,只是不知不觉在复述环境传递给他的某种看法。这种基于“舍己的自动适应”的意见表达实质是一种无意识误述。“舍己的自动适应”与催眠状态非常类似。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都知道,如果向一位被催眠者施以催眠术,向其灌输一种思想,被催眠者在醒来以后,往往会把处于催眠状态时灌输给他的思想当作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催眠中暗示某人,当他在催眠后醒来,他会感到非常口渴;结果,这人在醒来会真的感到口渴而立即找水喝,但实际上当时他并没有处于口渴状态。像这样的情形在催眠中屡见不鲜,施催眠术的人可以暗示说,一杯咸盐水是一杯香甜的橙汁,于是受催眠者便会像喝橙汁一样津津有味地喝起咸盐水;施催眠术的人暗示说,受催眠的人手指断了,于是受催眠者就真的显现出痛苦的表情。“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在统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举例来说,比如市委统战部曾组织几个党外人士召开一次小型的座谈会,参加座谈者中有一位是阅历丰富、久经考验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另有两位是政治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目前党外人士对本市正在推进的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建设持何种意见,于是便向参加座谈者请教。我们还知道,这几位参加座谈的党外人士都已听到了最近市委召开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报道。对统一战线建设具有深入感悟的那位年长的党外代表人士思考一番,他考虑到当前的形势要求、本地的具体情况、党派组织的独特优势等因素,加以斟酌,然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可能会想到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的报道内容,并引用了媒体中的有些消息来支持他自己的意见。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意见和建议是他自己的思想产物,是他自己的看法。两位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中,有一个人可能知道他自己并不很清楚当前统战工作的有关情况,而且也觉得座谈之时也无法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因此,他坦白地回答说:“我不能提供什么意见,我知道的就是,市委统战工作会议是如此这般的部署。”另外一个年轻党外人士则不同。他相信他对统一战线知道得很多,虽然实际上他不过浮光掠影地知道一点情况而已,但他认为他必须有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他想了一下,然后把“他的”的意见讲了出来,其实,他的意见不过是媒体报道的消息而已。当请教他这样说的理由时,他会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等等,他得到了这个结论。从表面上来看,这位年轻党外人士的行为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如果我们更密切地予以分析的话,就会发统战理论与实践现,这位年轻党外人士只是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媒体的报道和提法。可是,由于他觉得必须表示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忘记了,他是在重复媒体报道的权威意见,故而相信,他的这个看法,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致的。而实质上他所提出的种种理由,也是虚假的理由,其目的是想使他的意见显得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自以为这是自己的意见,其实不过是不自觉地承袭媒体和权威人士的意见。也许他的意见是对的,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是欠妥的,可是无论如何,对的并不是“他的”意见。我们观察党外人士对于若干事情的意见时,常常可以发现到上述类似现象。比如说,我们向一位正在读报学习的党外人士,请教对某一政治问题的看法时,“他的”意见其实就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说法,然而,他却相信,他所说的乃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也经常发现“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本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自认有宗教信仰的占30%以上,其中一大半信仰佛教。经调查发现,对真正的宗教教义,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其实并不笃信;他们的信佛,更主要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和功利性目的。有位受访的民营企业家在受访时就明确表示:“我平时信佛,对佛教的具体内容压根不懂,只是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信,觉得心诚则灵,也就信了。自己深感只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一定会有福报。”这样的所谓宗教信仰和宗教人士追求定向和献身的需求,其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是很不真实的。虽然行善积德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上的扶贫济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负面作用,与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方向也是背离的。对此,统战部门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舍己的自动适应”,真正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独立起来,从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转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之中。从上述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在于洞察这个思想,是否是一个人自己的思考结果,而不仅仅在于这个思想的内容,是否是正确。比如在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例子中,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的意见可能是欠妥的,而那个重复媒体报道的年轻党外人士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虚假的思考也可能是非常合逻辑与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合理化的行为,却由种种非理性及主观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合理化行为可能与事实、与逻辑思考是矛盾的,但是它本身在外表上却常常是言之成理的。各种“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之所以在本质上是虚假的,乃是因为它不是这项行为的真正动机。总之,在对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引导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一点是,既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更要知道他们“如何地思想”。凡是由积极的思考所产生出的思想,永远是鲜活的。所谓鲜活,不一定是指别人未曾想到的,而是指思想的人真正把思考作为一种工具,用以发现在外界或内心中的一些真实事情和切身感悟。因此,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仅靠一个人的话是否合逻辑,是不能判断出他的话是否是出于衷心的,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这个人的心理动机。
二、“社会焦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心理学视角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论文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社会心理学看陶艺和影像技术的结合
摘要:陶艺的发展在经历几个时期的转折后,呈现出它更加成熟和多元的样貌。陶艺家们不再像早期一样,仅仅用陶艺作品表现对土与火的征服,而是表现出了当代陶艺更多未开化的特质。影像技术对当代陶艺的介入就体现了当代陶艺的这种时代性和实验性。而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当代陶艺的这种多元化的现象。
关键词:当代陶艺;影像技术;跨界组合;多元化
当代艺术从诞生之初似乎就一直伴随着争议,因此,有不少人为了避免争端把当代艺术定义为时间上今天的艺术,以此来区分现代主义艺术,而事实上这样的定义完全逃避了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在如今的艺术史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找到“当代艺术”这一专有名词。当代艺术,即后现代主义艺术尽管是从现代主义艺术中孕育而生,但又对现代主义充满质疑,充满反叛。在艺术史上,按照众多国际上的专家和学者达成的共识,将当代艺术的诞生时间定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此之后,那些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繁荣生长的,同时又具有当代艺术风格的陶艺作品被陶艺学者定义为“当代陶艺”。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陶艺是时代的产物,承载了当代的文化,是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时代这一大社会环境的母体中诞生。艺术与科技早已不是全然独立存在于世,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会给艺术的意识和形态带来改变,如1878年,美国人艾德沃德•麦布里奇第一次成功地使用摄影技术记录了马儿在奔跑时的动作记录,从此人们看清了用肉眼无法抓住的瞬时,改变了以往的主观臆断。又如,波普艺术的繁荣正是因为它依赖于大众的传播媒体而被人们迅速认识并喜欢,在1970至1980年代,安迪•沃霍尔在各种领域无孔不入,有《安迪•沃霍尔电视秀》、《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等电视节目,还有各种时装秀和平面广告。他一改以往艺术家特有的清高和冷傲,以特立独行的姿态闯入大众的视野,更是将艺术品拉入“复制”、“量产”的疯狂时代,摒弃了艺术的原创性和技巧性,用算不上精巧的,流水生产的工业化产品将艺术品拉下原本崇高的地位。因此,当代陶艺也表现出了更多尚未开化的实验性,我们也更加容易理解当代陶艺多元共生的样貌。
当代陶艺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有余,我们不难看出陶艺的几次蜕变。从一开始摒弃日用陶瓷,将陶艺独立为艺术,探索和征服土与火的变化到逐步重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再到不以追求陶瓷的物性为目的,更加自由的将陶艺作品作为创作者思想传达的媒介。一个完整的陶艺作品不应该是从窑炉出来那一刻就完成了的,相反,在当代陶艺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实验性,陶瓷也能和各种不同的材料发生碰撞,如玻璃、金属、木材等等。另一些陶艺作品更加注重“场”的构建,结合灯光效果、声音效果、和影视动画效果等等。这些陶艺作品无不丰富了我们的认知,有的甚至颠覆了我们已有的观念。
这样看来,当代陶艺似乎变得不再“专一”,它不仅仅是纯粹的陶瓷,而是更多媒介,更多艺术种类的综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容易理解当代陶艺的这种不“专一”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如下:其一,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其二,社会影响又反过来塑造我们的行为。诚然,人类通过各种社会行为构建起社会关系,而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的总和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对如此丰富瑰丽的现实社会,各种艺术种类和艺术流派的碰撞,人们似乎难以专情于某一种艺术门类或者艺术流派,所以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艺术家同时在多个方面都有成就。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艺术家不仅在雕塑方面有杰出的造诣,同时也是伟大的绘画家、建筑家或是诗人,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再如,中国历史上提倡的“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样也体现了我国文人对书法绘画和诗歌的追求。人类对各种艺术的博爱促使了各种艺术的欣欣向荣,同时也催化了这种不“专一”的产生。
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内容提要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社会心理学效应理由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博大精深、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丰厚而独特的资源价值和滋养作用。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为切入点,通过设计控制变量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探究大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得出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学
时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呼唤儒家优秀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度给养,迫切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全面回归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以社会心理学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受市场经济环境、体制模式、应试教育以及西方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乃至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理念和风格。因此,凝练儒家核心价值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肯定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党的报告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给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新要求。其中德才并重便是指94青年人为人处世,首先要修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何为“德”,如何修德便首当其冲的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目前的研究普遍倾向于阐述儒家文化或者儒家文化中的某种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启示,理论分析较多,缺乏对大学生文化认知现状的实证分析,所提建议往往出现“悬浮”现象,难以有效的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偏向于社会性,其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达到社会化的转变。[2]社会心理学关注环境如何影响行为、塑造性格,基于此,本文将大学生所处文化环境视为控制变量,改变人物、场所等文化环境影响因素,探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