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2:14: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性

信贷社会性资信评级意见

为更好地推进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工作,进一步提高信贷企业资信评级公信度,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培育良好的招商投资信用环境,促进**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的认识。资信评级作为揭示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国际社会管理市场的通行规则。开展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工作,既是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的必然趋势,更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社会中介机构为基础,银企双方积极参与,资信评级公司诚信、规范、独立、透明、公正服务”的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体系,对于推动我市信用环境进一步好转、企业竞争和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协助评级机构开展信贷企业资信评级工作。

二、加快推进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各金融机构协助配合开展信贷企业社会性资信评级工作列入年度金融支持地方经济业绩综合考评的专项指标。对发生信贷业务和需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业务的企业,相关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要求企业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信评级认定。要认真研究金融机构内部评级与社会性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有效办法,真正把资信等级作为向企业发放贷款、调整信贷结构、利率定价、票据承兑、保函签发及其他融资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政府采购、资质认定、项目招投标及行业信用评定等管理部门,要把社会中介评级机构对信贷企业的资信等级评定结果作为考核和决策的重要评价指标。

三、加强对信贷企业资信评级市场监督和管理。人行**市中心支行作为**市信贷企业资信评级业的管理机关,依法负责审查确认信贷企业资信评级公司的资格,推动和监管资信评级公司合规开展业务,并对违规者予以处理。在我市开展信贷企业资信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必须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6〕404号文件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JR/T0030)规定的主体规范、业务规范和业务管理规范,在当地人民银行和资信评级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独立、公正、客观、科学地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严禁不遵守评级规范的行为和恶性竞争。评级收费程序和标准必须按照规定实施,并报当地人民银行审核同意,严禁以价定级、以级定价。

查看全文

探究经济法的社会性

1我国经济法社会性的凸现

在我国,学术界公认,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方才诞生。但是其实形式意义上的经济法在我国却是古已有之的。在我国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是萌芽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但直到十四大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后,乃至至今才是我国经济法真正蓬勃发展的时候,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从而也就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问题,这就对国家政府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此时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从宏观上来的,其使用的手段是一种指导性手段,而不是像计划经济时代在微观上,采取指令性手段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这个时期的经济法所表现更多的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也就具有社会性。

2经济法社会性的内涵其及表现

经济法的社会性是指:经济法所调整的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并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

经济法社会性的凸显,既是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也是法律自身不断分化和完善的结果。学术界经常将经济法与民法、商法和行政法放在一起比较,而从它们之间的比较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济法的社会性:民法是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己任,注重维护私人的利益,具有私人性;商法以调整平等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为已任,注重维护商人的营利,具有营利性;行政法以调整行政管理关系为己任,注重维护国家机关权利的行使,具有强制性;而经济法以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为己任,注重维护社会公共的整体利益,具有社会性。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民法、商法及行政法由于自身的调整机制、调整对角和法益目标,所以无法调整具有社会性的经济关系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就需要开拓新的法域,即经济法来满足相应的法律调整需求。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也需要经济法来对社会整体经济生活进行调整,实践也证明了人们在利益面前首先追求的是自己利益而并不能自发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相反的,往往还可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破坏社会公共利益,诸如垄断、不正当竞争、污染环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串通定价等等。这些是连“看不见的手”也无法解决的宏观经济领域的问题。而作为私法一般法的民法与作为私法特殊部分的商法,都只能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并无力顾及社会公共利益。

查看全文

社会性别研究论文

从传统的、美学的意义来理解,“表现”这个词表示“创造符号——那些‘代表’或‘替代另一个东西’——的过程。”美学表现最关注的问题,至少在西方是如此,永远是模拟性或相似性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虚拟的符号应该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相似。从这一基本定义不难看出,表现的矛盾是由一个对立结构造成的。在这个对立结构中,一方被设定为另一方的拷贝、复制品、一个被具体化了的“替代物。”这个对立结构仍然是关于表现的富有争议的辩论焦点。这是因为,两个事物的同时出现,虽然在逻辑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不可避免的结果却导致一个划分地位高低和价值评估的过程。因此,表现常常表达了隶属于对立双方的诸如缺席与出席、首要与从属、原生与派生、真实与假冒等等一系列内在矛盾的道德对立。因此,尽管在讨论表现问题时可以考虑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学、艺术、音乐、或建筑——而且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理论去探讨作者、媒介以及读者和观众反映等问题,但是却无法避免迟早会向表现定义中的二元结构所包含的价值含义妥协。因为表现可以,至少从它的传统用法来说,被简单化地理解成模拟再现——即一种旨在模仿,力求与所表现的对象相似的派生式再生产,所以表现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比如说,在二十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艺术理论认定对现实的陌生化(而不是反映现实),英美新批评注重语言的模糊性(而不是强调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试图强调暂时性和含义本身的不可缩减性,这些都是先锋派对表现传统意义的颠覆。

这些对社会性别有什么影响呢?和表现一样,社会性别在持传统异观点的人看来,也是一种涉及区别男女的二元结构。在这里,区别已经习惯性地被当作一个评估等级高低的过程。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就是弗洛伊德在解释女性的性意识时提出的“阴茎嫉妒”说。按照弗洛伊德著作的框架,拥有某个器官——阴茎,不仅表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区别,它还成为女孩与男孩相比所缺少的和不如男孩的地方,而男孩则是评判的标准。与有关表现的争议一样,社会性别提出的最典型问题就是在二元结构中,有一方通常被当作真正的起源和标准,经过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另一方就难免有多种欠缺。区分两者的过程再一次成为决定价值高低的过程。

表现这一“普遍的”做法和社会性别这一“特殊的”系统两者之间的交叉是一个难点。这种困难的实质最清楚地反映在妇女与表现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说表现的传统定义就是创造一些可以替代另一些东西的东西,妇女和男人应该是平等的,因为在表现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相同的规则。但是,事实却正好相反:妇女不仅常常受到阻碍,不能象男人那样积极参与和从事创造性工作(成为艺术家、作家、作曲家、社会改革倡导人、政治领导岗位竞选人,等等),而且在男人的表现活动中,女人常常被当作表达男人们希望传达的意思的象征——女仙人和女灾星是两个极端的例子。换句话说,女人一直被物化为表现的手段,在男人创造的世界里充当负有具体道德或艺术含义的符号。比如,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évi-Strauss)在他对部落亲属关系的研究中,就大胆地指出,妇女在部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担当不同部落群体间相互交流的手段,建立和确保男人们之间的关系。女人因此在多重意义上成为表示男人之间界限的标志:她们的生理区别被用来证明男人的“正常性”而她们(在部落间)的文化交流性则成为维护男性社交和团结的工具。在这种“女人之间的交往”中,女人在表现中的作用不仅与男人不平等,而且在价值上也有差异。作为男人向他们自己也向世界展现其自我的工具,女人们只能在整体上保持被动的角色。

女性在表现中的奇特的双重性质导致弗洛伊德提出这样的问题,“女人们究竟要什么?”尽管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对性问题给予了极为具体的关注,但他们解释的只是男人的性,而对女人的欲望则所知甚少,对女人作为积极的创造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象征符号这一点几乎一无所知。为了承认因早先一贯被排斥在外而变得复杂起来的女性本身的欲望问题,雅克·拉康运用了“享乐”(jouissance)这个词来命名女性的快感和主观性这个超出传统知识和想象力范围的领域。但是拉康在将女人上升到不可再表现的境界时,虽然用心良好,却又重复了那个熟悉的男性故用伎俩,把女人当作(表现内部的)象征符号,表示过量的、异国情调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无法表现的内容)。

现在,我们有必要介绍表现的第二个定义。这个定义并没有脱离我们刚才讨论的二元结构,但是它的“代表”意义从美学转到了行政立法和政治意义上面。表现在这里指的是作为立法机构和政治的代表,人或发言人,发挥“代表”作用的主体不是一样东西或象征符号,而是一个人,例如为某选区说话或者是“代表”选民的“代表”。和美学意义上的代表一样,立法和政治的代表也涉及到相同结构中不同成分的转换作用,只是这一次转换不是用一个抽象符号来替代,而是以一小部分人来代表一个大的群体,假设这一小部分人得到了这个大群体的授权,在他们不在场的情况下“代表”他们。

表现的立法和政治定义一旦同社会性别问题放在一起,就可能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人的问题。而一旦人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政治这个概念本身就应该是超出了狭义立法的意义,转而包括所有权力政治,涉及在正式法律法规之外的场合代表别人说话的能力。

查看全文

宪法阶级性与社会性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的法,无疑集中体现了法所具有的阶级性与社会性,而作为在经过对传统观点的反思之后,对宪法的阶级性的传统观念提出问题与挑战。在充分分析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真实内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从中揭示二者概念与关系的根本意义所在。

关键词:阶级性社会性共有性

在经过一段时期,有关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后。目前,法学界对此问题却避而不谈,似乎各学者对此问题已达成共识。作者姑且把共识称为传统权威观念。作者认为,对此问题,不是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是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予以澄清和解决。

一对宪法阶级性观念提出的挑战

对于宪法概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表述,诸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宪法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根本大法。”等等。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学者对宪法阶级属性的高度重视,把其视为宪法的内涵及本质必要且重要的要素之一。其根源于列宁在《社会革命党人怎样总结革命,革命又怎样给社会革命党人作了总结》一文中那句名言,新版的〈〈列宁全集〉〉已将该句话改译为:“宪制的实质在于和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表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表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体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质对比关系。”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统治者个人的权力的基础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许多个人共同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许多个人共同的条件发展起来的,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他们作为统治者,与其他个人相对立,而同时却主张这些条件对所有人都有效。他们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即是法律。而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无疑也是阶级性的集中的体现。宪法的阶级性也就是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活条件用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社会上所有人都一体遵行的属性。作者对此观点并不否认,但马克思主义提出法的阶级性又其自身存在的社会背景与理论前提。马克思经典理论学者把其注意力集中在阶级性对立十分明显的阶级社会。因此,法的阶级性也必然很明显,作者并不否认该理论的相对真理性,也正是由于真理的相对性,才激发我们不断地对该理论进行反思,以期丰富,完善法的阶级性理论以及宪法的阶级性理论。

(一)从逻辑结构上分析

查看全文

宪法阶级性与社会性

一对宪法阶级性观念提出的挑战

对于宪法概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表述,诸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宪法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根本大法。”等等。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学者对宪法阶级属性的高度重视,把其视为宪法的内涵及本质必要且重要的要素之一。其根源于列宁在《社会革命党人怎样总结革命,革命又怎样给社会革命党人作了总结》一文中那句名言,新版的〈〈列宁全集〉〉已将该句话改译为:“宪制的实质在于和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表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表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体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质对比关系。”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统治者个人的权力的基础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许多个人共同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许多个人共同的条件发展起来的,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他们作为统治者,与其他个人相对立,而同时却主张这些条件对所有人都有效。他们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即是法律。而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无疑也是阶级性的集中的体现。宪法的阶级性也就是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活条件用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社会上所有人都一体遵行的属性。作者对此观点并不否认,但马克思主义提出法的阶级性又其自身存在的社会背景与理论前提。马克思经典理论学者把其注意力集中在阶级性对立十分明显的阶级社会。因此,法的阶级性也必然很明显,作者并不否认该理论的相对真理性,也正是由于真理的相对性,才激发我们不断地对该理论进行反思,以期丰富,完善法的阶级性理论以及宪法的阶级性理论。

(一)从逻辑结构上分析

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宪法的阶级性其逻辑起点是建立在法的阶级性之上的。按照传统权威观念,法具有当然的阶级性,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然也具有阶级性。作者对三段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并无疑义,但对法具有当然的阶级属性这一前提条件,还有值得讨论之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学者认为,法产生于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对立才有体现统治阶级意义的法的出现。但法的产生上一个渐进的过程,必然有其萌芽,酝酿,及条件储备过程。他不可能是在某一点上激变而成,而是法的要素不断积累以至形成完整的所谓的法的概念。在原始社会末期,即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氏族的逐渐瓦解,私有制的逐渐形成,习惯法也由此产生,但此时的社会却不存在阶级对立,甚至连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法具有阶级性这一命题,并不具有当然性和准确性,而由此建立的宪法的阶级性理论也似乎只是空中楼阁。

(二)从理论背景上分析

法的阶级性,即宪法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无疑是一个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的阶级社会,而对于此社会必须有三个基本前提,①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②两阶级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反观世界东西方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对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统治阶级必然是广大人民,但被统治阶级已不能作为一个阶级独立存在,这就意味着一个无阶级对立的国家社会中,只存在统治阶级,而没有被统治阶级。显然,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公共政策以及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改进与改革,例如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福利国家”及股份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均拓宽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包容力,足以容纳不断扩大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缓和,界限日益模糊,无产者逐步向有产者转化。因此,对于当前东西方国家,虽然意识形态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但阶级对立的界限日趋模糊甚至消失,阶级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而宪法作为统领性的母法,更应适应此趋势的发展,摆脱由于过分强调宪法的阶级性而给宪法带来的浓厚的政治及暴力色彩,找到宪法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平等与自由。

查看全文

社会实践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其中所指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能力正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多方面、多途径地开拓幼儿视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幼儿园实施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解读

(一)是幼儿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幼儿教育观。他强调,“要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和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亲身实践获得经验知识,大自然、大社会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第二课堂。”当今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他们在家庭的中心地位,致使许多幼儿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独占心强、合作意识差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开展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正是呼应改变此现状的措施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幼儿园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在于实践和分享,实践是基石,幼儿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分享是升华,幼儿在分享中获得提升。活动中注重的是师生、生生、家园在知识、能力、资源方面的“分享”以及师生主动、创新、合作的“实践体验”。开展幼儿园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培养幼儿探究实践、分享交流及社会适应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等各种实践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享。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幼儿提供充分表达自己交往意愿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并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幼儿通过相互分享交流,获得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社会实践中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也为幼儿的分享交流以及同伴间良好情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对于幼儿来说,分享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力手段;分享是幼儿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是和其他伙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品质表现。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二)是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实践活动进行一个段落或活动即将结束时,老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由参与活动的幼儿向大家分享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的体会等经验。幼儿通过回忆和思考分享做过的事和准备做的事。分享让幼儿逐渐认识到计划和活动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构建起行为和思想之间的联系,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的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基于3-6岁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而提出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收集幼儿关于社会实践主题的问题,进行问题的交流和碰撞,明确需要分享的实践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重视全体幼儿在实践活动后的分享和提升。在教学中,我们将分享式学习方法融入幼儿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置身于社会环境(情境)的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幼儿、教师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师幼共同成长并共同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在幼儿园实施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幼儿身处的社会、实际的生活、自主的学习和积极的发展贯通起来,既能实现让幼儿在社会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理念,又能丰富和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运用“分享交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教师在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分享交流?在分享交流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定位?《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基于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引导策略,让幼儿在实践、分享中获得知识经验,让教师在实践、分享中真正体现作为教育者的价值。(一)创设幼儿感悟体会的平台,做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者。1.创设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好的问题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帮助幼儿开展有效的交流和分享。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教师可先组织幼儿开展讨论,整理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参与实践活动。如在“甜蜜的旅行———小小面点师”活动中,教师可提问:你想了解怎么做面点吗?你想知道做面点需要哪些材料吗?你能说出材料的名称吗?这些问题,不仅可在活动前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还能让幼儿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的观察更有目的性,让活动后的分享交流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提供适宜参观的社会场所。环境是幼儿学习的第三位老师,可以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得到发展的。为此,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入到现实的社会场景中,让他们对身边的社会事物进行观察,如参观社区附近的商场、菜市场、邮电局、医院、银行、新华书店、服装厂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一个场所的环境布置,了解工作人员的职业名称和工作职责,让幼儿感受体验他们工作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受体验他们待人接物时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等。这种实践活动既可帮助幼儿丰富各种职业及其工作方式的感性认识,又能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还能学会热情、友好地与人交往的方式,养成认真、用心完成任务的工作习惯。3.创设宽松的交流环境。安全、愉快、宽松的心理氛围是进行积极有效分享与交流的前提。教师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关注点应放是幼儿的发展上,因而应首先帮助幼儿建立起敢于言说的环境氛围,不能因约束纪律和维护规则等原因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影响幼儿的倾诉。教师要关注幼儿心理情感的特殊需要,重视和幼儿的情感交流,关注幼儿分享交流中出现的心理变化,适时地给予帮助、支持,让幼儿能在接近他们心理情感的情境中进行分享交流。如在分享阶段,教师可将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展示出来,唤起幼儿的回忆,为幼儿提供交流的素材;同时,将前期提出的问题再次抛出,帮助幼儿梳理活动的主线,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交流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二)搭建幼儿自主构建的平台,做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者。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我们过于注重如何教孩子,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获得,因此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幼儿围着老师转,幼儿的需要被忽视。在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更多地是个引导者。作为引导者,要求我们必须把眼光转向幼儿,去倾听幼儿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关注幼儿的经验,了解幼儿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幼儿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并在分享交流中生成新的内容,与教师的预设达成平衡,将活动推向深入。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梳理,将凌乱的经验系统化。那么,在幼儿参与和分享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呢?1.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倾听是引导的前提,只有给足幼儿表达的机会,倾听幼儿说什么,耐心观看幼儿在做什么,适时询问幼儿在想什么,教师才能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并想办法创造条件予以满足。教师要从幼儿的表述中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评价和引导,将幼儿的兴趣从好奇引向探究,帮助他们在情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成长。2.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活动开展和分享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如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而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活动中幼儿之间出现了交往矛盾时,也不要急于评判对错,而要给幼儿时间让他们自己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实践探索、分享交流的时间空间留给幼儿,相信“等待”会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3.教给幼儿分享的方式。由于幼儿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特定的情境、材料,借助开放式的问题,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点拨,教会幼儿用更多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幼儿的感悟和分享活动向纵深发展。如教师可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用图表、绘画等形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把自己的观察和收获与其他幼儿分享等。总之,幼儿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善于“引导”,才能帮助幼儿获得有效的“交流”,让幼儿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选择幼儿适宜交流的平台,做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者。任何一个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师生共同探索过程中不断建构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还是幼儿实践活动的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追随幼儿、理解幼儿,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组织不同的交流平台,将幼儿急于想知道和想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活动中,将有一定意义的、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分享交流的形式解决。如教师可根据活动的不同需要,适时采用小组型、集体型、全园型等方式抓住幼儿兴趣点,让幼儿在与教师的共同交流和分享中获得参与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1.小组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因人数少,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更深入细致。小组型的分享,幼儿通常用语言或配合调查表、绘画等形式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理解和想法,他们也会相互咨询彼此在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这种充分的交流,能让幼儿有效地吸纳别人的经验,扩展自己的思维,并在共享经验的同时,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教师作为合作者,在倾听孩子们的分享交流时,可适时引导幼儿归纳经验,鼓励孩子努力寻找答案,强化幼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2.集体型。集体型的分享活动,一般是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需要发挥集体智慧,或活动结束后需要进行总结梳理时采用。集体型的分享方式,人数较多,想法也多,群策群力,能起到各抒己见、海纳百川的效果。这种分享可让幼儿借鉴到更多的经验,避免一些幼儿因经验不足而走弯路。3.全园型。所有的班级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进行实践活动,参观、观摩其他班级所展示的、所讲的、所分享的内容,即“全园联动”。这种分享形式因为牵连的环节较多,一般采用得比较少,多是在重大节假日的时候选用。如在重阳节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送温暖,孩子们给老人唱歌、讲故事、表演节目,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并和老人们一起愉快地游戏,沉浸在关爱老人所带来的快乐之中。这些活动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亲身互动与体验中感受与发展了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等美好情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社会性交往品质的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习得的。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分享式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生关系,创设接纳、关爱、支持的分享交流氛围,让幼儿围绕着活动主题观察探索、体验实践、分享交流,最终获得一定的社会性发展。

作者:胡华 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公共性与社会性简析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公共管理“公共性”以及“社会性”的探讨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本文从公共管理的历史起源讲起,接着从其主体、目的与性质、客体等方面进行了解析,认为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并简要分析了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性;社会性

上世纪80年代,公共管理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英文为PublicAdministration,它是从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一大新概念。简而言之,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即为公共管理。在文化、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社会公共问题。现代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优化治理结构,才能使各管理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决策质量和运行效率。

一、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生成

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确立,不是概念演变或理论演绎的结果,而是有效解决公共问题的现实需求迫使人们在不断改革的公共治理实践活动中凝结累积的思想成果。发掘历史脉络,我们发现,“公共”最早更多地指向存在于古希腊政治社会的非个体性。到了中世纪,神权替代了人权,封建君主、教会成了公共领域的核心。直到17、18世纪,公共领域从私人领域部分挣脱,才有了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过分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严重威胁了公共性。随着封建社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私有化,社会逐渐成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融合体,这时可以将“公共”等同于“国家”,也就是说,公共领域(公共性)只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在一些西方国家产生,开始坚持政治同行政相分离,研究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这奠定了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20世纪上半叶,受决策理论、人际关系学影响,使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在广泛吸收了社会、政治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的甚而上得到极大提高。加之该时期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政府管理的创新及出路,这一切都对公共管理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在西方,由于财政等问题,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日渐式微,迫使政府发起“再造公共部门”的改革浪潮,公共管理逐渐代替了行政管理,造成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随着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渗透,公共性开始被操控于权力机关、组织特别是政党的手中,这意味着政府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历史上,各国的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包括公共危机问题,事实上也都是由各国政府及其统率的国家机器来处理解决的。

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

查看全文

市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布置会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内容是安排布置编制2009年市级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工作。编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是复式预算和参与式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和预算单位要认真学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本级财政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和本次会议精神,积极支持编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工作,推进我市公共预算体系健康发展。下面我就编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有关情况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编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意义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并非就性别问题单独编制的一份预算,更不是在预算分配中机械地强调男女两性获得相等份额的预算资源,而是指在公共预算决策中充分考虑不同预算政策与决策机制,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社会性别影响,进而对相关社会性别问题作出积极的反馈与响应,进而寻求社会性别因素和政府公共预算决策的契合点,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层面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意义在于,聚焦于预算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性别敏感因素,全面考察预算收支及其相关的公共政策(公共项目)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以致力于减少或消除貌似中性的财政预算政策对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

1、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关注的内容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崭新课题,它关注的内容可因观察视角的差异分成不同的类别。从总体上来看,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主要是为政府履行承诺提供实现方式、研究男女平等、预算透明度和政府公共政策管理方面等问题。早在1995年9月于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形成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就要求各国政府进行社会性别预算;在2005年8月,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上,主席进一步指出“我们将坚持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不断促进性别和两性和谐发展。我们将继续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是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完善政府公共预算体系,第一,就要全面考虑政府预算收支及其背后的财政政策对男女两性正反两方面影响。因此,编制社会性别预算它关注的是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全过程相联系的各个方面。第二,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关注的具体内容涉及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即有政治、经济层面的,也有精神、文化、情感层面的内容。如英国开展性别预算就是因为不同党派为执政竞争时拉选票对广大妇女有承诺,如女性健康、女性教育、减少贫困、儿童福利、妇女就业、女性高管等直接涉及妇女权益方面才不得不去履行诺言;再一个从公共财政管理相关的领域,如预算管理改革、预算解读的便利性、预算透明度、各种补贴政策等经济层面的,应该让广大妇女和弱势群体等了解、均衡享有;第三,从社会性别预算试图解决哪些问题的角度来看,则进一步展开了特定历史条件下需要关注的内容。例如,如何设计公共政策才有助于实现男女双方的利益均衡?公共收支发生变化时,如何度量这些变化对男女两性产生的不同影响?对公共支出的削减是否对妇女影响更大?当财力紧张时,满足妇女的诉求的公共支出项目是不是最先被牺牲掉或被削减。总之,性别预算看似透过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与部门预算没有太多差别,但实际上它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即政府为履行承诺提供了实现的一种方式。

查看全文

社会性管制的整体改革诠释

摘要:政府社会性管制改革事关重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为此,必须完善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健全社会性管制的行为主体,设置社会性管制的合理目标,构建“适度型”社会性管制式,综合运用强制型和激励型管制方法,强化安全、健康、环境管制,实现对管制者的有效管制。

关键词:政府干预社会性管制整体改革

政府管制也称为政府规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公共政策目标,由具有法律地位的政府管制机构,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政府管制按管制性质和内容一般可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两大类。经济性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企业在价格、产量、进入和退出等方面的决策进行限制。”会性管制是指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安全、健康、卫生和防止公害、保护环境及确保教育、文化等社会福利而对社会经济主体各种特定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政府干预。

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点.而社会性管制改革又是管制革的一大重点。目前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改革明显滞后,社会性管制本身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当前我国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禁而不止的煤矿矿难问题,层出不穷的假酒、假药和有毒食品问题等的存在,反映了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职能的缺失和社会性管制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转变以GDP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做法。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解决国民健康、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基本问题上来,这些问题都属于政府社会性管制职能的范畴。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政府社会性管制改革步伐,完善社会性管制职能政府社会性管制改革事关重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的整体改革,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协调推进。

一、完善政府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

政府社会性管制必须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政府社会性管制职能的有效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健康、环境、安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社会性管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应当说,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健康卫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灾害防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内容的政府社会性管制法律体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从政府社会性管制职能的现实需要上看,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与社会性管制的广泛性、深人性和重要性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坚持修法与立法并重,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建构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群体,增强法律的惩处力度和可操作性.以完善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

查看全文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化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