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1:49: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给当地社会文化改变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迅猛发展,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因此,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开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一、国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外对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通过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67篇文献,研究角度主要涉及旅游综合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及旅游影响的测度和方法等方面。
在旅游对社会的影响上,Qieqi(1978)等人在美国Virgin岛所做的研究表明,当地的社会和家庭结构并没有因为旅游业而产生多大的变化。Liu和Xierdun等人于1987年在土耳其所做的一项跨国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Luomance在1978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特拉化州的居民抱怨旅游导致了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逐渐缩短了,旅游使传统形式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了。
Bisitezaruo(1989)在对奥地利一个乡村的研究中就指出:旅游并没有使休闲游憩设施的实用性得以增加。这一结论与大多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与此同时,米尔曼和皮扎姆(1988)也在他们对佛罗里达中部的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地居民不能理解旅游对提高道德、诚实、礼貌、行为态度、人们相互间的信任等有何种贡献。
与旅游相伴而生的许多其他的社会文化问题是与旅游开发强度相关联的,过多旅游者涌入目的地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密集度,也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人共用设施的拥挤度。过分拥挤降低了旅游经历的价值,也给当地人造成了额外的压力。著名的以色列旅游学者Cohen(1978)提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旅游的负面影响上是过分了,对于此问题应考虑到旅游对目的地整个社会的综合贡献。显而易见,对于许多落后地区,旅游可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促进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互进透析
一、简介
翻译一般意义上指翻译者的个体行为,因此它的目的和影响是偶然的、可变的。但是当翻译某一种特定类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集体活动时,就不能再简单看待。首先,这种现象出现一定有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即受它所处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影响,这往往成为翻译事业能否得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这种现象也一定会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针对文化交流而进行的翻译活动,将外来文化鉴别和选择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为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面我将从中国历史中出现的佛经翻译、科技著作翻译、社会科学类著作翻译三次潮流与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对当时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佛经翻译
1、佛经翻译潮流的社会文化背景
佛经翻译开始于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获得进一步发展,唐代达到鼎盛。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赋役日益加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样就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一方面,由于物质条件的艰苦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以及古代科学知识的匮乏,在痛苦生活中挣扎的农民大众渴望在宗教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和解脱。这种精神上的渴求使得宗教成为了古代人民的一种需要。但是,当时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而佛教宣扬的“来世”思想填补了这种精神和思想上的空白。这成为佛经翻译的社会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并祈求神明保佑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历代的佛经翻译大都有官方授权并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佛教教育人们要安心现状,期待来世。无疑符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佛经翻译得以大规模实施。
2、佛经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村社会文化考察报告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到今天为止并没有像古希腊,古埃及那样,埋没在历史中,而是继续发扬光大。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贵的东西,如令国人骄傲的发明,流传千古的名著,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等,无不在展示古人的智慧。时间可以把一个事实变为历史,而历史可以把一个小小的地方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的密溪村就是如此。
正文
*市九堡镇密溪村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从*市西行40公里至九堡镇官仓圩,再沿一条古驿道逶迤北去约5公里,便来到了深藏在凤凰山下一个群山环抱的客家古村落、清代著名理学家罗有高(字台山)的故乡——密溪村。临近村口,只见两边山坡对峙,古树参天,脚下的山路隐没在拐弯处,迎面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五层古塔凝秀峰塔,矗立在左边山坡上。越过山口,视野豁然开朗,一片阡陌纵横、葱郁碧绿的山川田野和鳞次栉比的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哦,这就是“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密溪村!
密溪村境内有三条小溪流过而得名,这点很有些类似今天的赣县三溪乡,三溪乡也因为境内有三条溪流过得名。这种地名简朴如斯,足见开基人的淳朴。这种地名取法在赣南各地广泛存在,如一群鸭婆喜欢呆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鸭婆岽;时有白鹭飞来飞去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白鹭;最早搭建了三座棚寮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三寮;一片蕉林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蕉坑;满眼是芦箕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芦箕窝……据《江西省*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从宁都县城的大埠迁居而来,迄今已有近三十代人繁衍于此了。许是罗密峰喜欢这里密密如织的溪流,便用了名字中的“密”字和这一地的溪水,叫开了“密溪”名。如此,这名字便有了十分丰富的地理内容与人文内容。密溪村以罗为绝对大姓,传说,另一王姓大族在明朝时,因家道衰微,田屋被罗氏逐次买尽,而迁居稍远处。密溪村地处宁都通往*的古驿道上,承接着千年来宁都至*至福建的客家人南迁的脚步。
密溪现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规模宏大的主要有罗氏大宗祠、罗应文公祠、应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泽公祠、密峰太公祠等十几处,一般占地面积都在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厅、私宅,则如星罗棋布,众星拱月般地散布在村内,多为砖木结构,也有一些祠厅全用木料构建,大部分屋顶都是两面坡下水的歇山顶或硬山顶式,许多隔间垛墙都上瓦端,突出檐外,昂首飞翘,颇有动感。
旅游人口与社会文化
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县净化社会文化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就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出如下意见。
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和原则
充分认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大
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网吧经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蔓延势头得到遏制,荧屏声频明显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问题仍然存在,“黑网吧”屡禁不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文化产品存在低俗媚俗倾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从对社会、家庭和广大未成年人切实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巩固已有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法手段,务求取得实效。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净化网吧、网络、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少儿素质培养社会文化探索
【摘要】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影响到少儿的社会教化,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传递给他们,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命题;社会文化在少儿素质培养上有着重要作用,让东西方优秀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使少儿完成社会教化的过程;以艺术、科学、健美生活的生动方式,实现少儿的社会化过程;艺术活动是社会文化中最为生动、丰富的部份,科学精神,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姿态,是人优秀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少年宫组织的少儿活动依此目标去展开;少年宫的活动方式及社会文化的传播手段,起到了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了少儿素质培养的有效社会文化路径。
【关键词】社会教化;社会文化;少儿素质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因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定矛盾。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模糊,道德形象危机显现,是意识形态领域应予重视的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这一代少儿的社会教化,必然影响少儿素质培养工作的方向与内容。在少儿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如何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接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命题。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少儿艺术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少儿艺术文化活动的组织,促进少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探索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去完成少儿社会教化的新路径。
一、社会文化在少儿素质培养上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共享一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的教化,养成一种基本的文化性格,形成基本的人文精神。社会文化赋予人们社会活动一定的思想和情感,造就人们对人生、生活的价值取向。在此意义上,社会文化也就是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尊祖宗,尚人伦,重感情;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故重道德,尚礼仪。这一特征,贯穿于人的社会教化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尊师重道行为上,彰显于“幼吾幼及人之幼”等培养下一代的观念中。而社会变革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使少儿道德的素质培养遇到挑战。在少儿活动中,可以看到,才艺出众的少年,比尊老师、守纪律,有合作精神的少年更受人们的推崇。面对这样少儿社会教化过程中的文化挑战,作为少儿校外活动的组织者,少年宫在少儿活动的安排上,一方面要固守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以爱人(仁)为出发点,统一、和谐、一致、天人合一、情理合一。活动方式则以群体性,参予者相互配合为主。如演出,多以集体舞、乐器合奏的形式;教学中强调尊重师长,尊重他人,不刻意突出塑造个体形象,以尚德的精神,影响少儿心灵。另一方面,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如重视科学技术的思想。认识传统文化非反对一切科学技术,反对的只是不利于人的“奇技淫巧”。在少儿活动的组织上,要让科学、技术技巧这一类智能文化,去对少儿进行新的社会教化。在少儿活动的具体安排上,可以有机器人、航模制作、无线电通讯等科技活动,可以有棋类等思维锻炼的活动。通过活动,引导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让东西方优秀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使少儿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优秀文化的洗礼,逐步完成社会教化的过程,成为新一代的优秀的人,更好的适应新社会。
二、以艺术、科学、健美生活的生动方式,实现少儿的社会化过程
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影响综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文字新载体的出现几乎都会带来写作方式的变革。网络载体的普及应用,使写作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催生出网络写作。有学者这样定义网络写作:“人们利用现代网络对现实生活进行关照,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呈现于网络载体上的一种现代性的精神创造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认知,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疏泄、逃避、补偿、想象的行为。从写作的过程和结果看,网络写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和商业化的性质和特点。因为这些性质和特点,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其中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各种制度等等。纸质文化时代,文化特权由少数精英把控。网络写作的出现使这种权利被大众分享,给人们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写作者内心疏泄、逃避、补偿、想象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意愿的表达无疑会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本文打算从学术文化、文学、道德、语言及制度等几个方面,对网络写作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论述。
一、对学术文化的影响
电脑写作给学术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将导致写作方式的变革并由此带来学术文化的转型。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学术文化的转型,除政治、经济原因,文字载体的变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金文石刻取代甲骨文字,使写作从巫师的占卜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春秋、战国的文化转型;竹简帛书的普及,推动了战国、秦汉时期民间私学的创办,诸子百家因此而起。而纸张的广一泛使用,几乎与汉魏之际的学术文化转型同步而行。载体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之间,虽不能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彼此影响、相互推动,则是历史的事实。此后,中国文化进入了以纸质文本为基本载体的相对稳定时期。如今,随着电脑书写的普遍应用,一个从纸质文本向电子读物逐渐转化的历史阶段己经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术文化转型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阅读视觉效果的改善,电子读物将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纸质读物,使网络写作成为最平常的写作方式,从而再次推动学术文化的转型,并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对文学的影响
在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的诸多影响中,文学所受的影响应该最大。网络写作人群中,绝大部分是网络文学作者。诸多的原创文学网站、博客等载体为网络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超乎常人想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网络写作者达千万以上,各文学网站签约作者共有百万之多,约1.1亿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以后逐渐式微。今天,网络文学的兴盛,使大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与那个“黄金时代”已经不相上下并有超越之势,文学市场也因此再度火热并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以诗歌而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这种状况不免令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文学体裁,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跨度最大,作者数量最多。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一万家,每年约有20万首诗歌作品产生,出版诗歌出版物近百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精品佳作随处可见,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漫谈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Halfwayhouse(中途的房子),指康复医院;blue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还有些词语则源于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是没有的。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据说英国肯特郡产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词汇空缺。例如:粽子、观音、玉兔、青鸟、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红眼病、红杏出墙、绿色人生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和谐社会文化构建思考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平台,而和谐文化又有助于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有利于应对来自各方面文化的严峻挑战,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要积极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坚决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主动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和谐文化的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构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和谐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一切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中,要以促进和谐社会为目标,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能动地将和谐精神和理念传播渗透到其中,增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
(三)构建和谐文化是明确和谐社会建设方向的思想基础
文化生产力与和谐社会文化
内容提要:
文化生产力揭示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明晰了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和任务。构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转变领导方式,界定政府的文化权利和职能范围,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职能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尽快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的、有效率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去多年来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主要把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推向市场的最主要措施是缩减财政拨款,让他创收。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确实被推向市场了,然而这是一个扭曲的、不健全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国家的提供公共文化收缩了,减少了,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所谓的公共文化服务已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代替,甚至成为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谋取部门利益工具。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加大,政府权力的越位与职能的缺位是其根本原因。文化生产力为我们正确认识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价值
文化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马克思就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文化转变为生产力并不是新鲜概念,在物质生产力中,工具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能力水平。在这里工具就是文化转变为生产力的标志。马克思把科学和艺术等都看成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科学和艺术等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并从物质生产中逐渐分离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的精神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物质形态的主导特征;文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发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生产力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在文化生产力中,精神生产者将自身强烈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因此文化生产已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而是天然地具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其运行方式依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