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1:28: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团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党建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进一步提高街道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就加强街道党建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城市改革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街道来解决,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街道党组织是党在城市中的基层组织。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城市繁荣、保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为搞好街道党组织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当前,街道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党委对街道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工作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得力;有些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作状况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治党不严,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区没有以居委会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有些支部班子不健全,一些居民区党支部没有活动场地和经费;一些街道企业和新建立的经济组织有党员、无组织。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的贯彻落实,不利于城市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街道党建工作薄弱的状况。

二、正确把握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街道党的建设工作,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从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搞好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街道经济,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切实搞好街道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服务。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管理引导交流

社会团体是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团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止19**年底,全国共有社会团体16.5万个。从总体看,我国社会团体发展是健康的,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扩大国际交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

社会团体是群众的结合体,国际社会也称其为第三部门(指对政府、企业而言),在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抓好对社会团体的引导和管理,促进我国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是维护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团体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社会团体管理工作事关稳定大局。近来,我国社会团体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如非法社会团体增多,活动猖獗,其中有的在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领域进行破坏活动,有的利用我国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敏感问题企图制造事端,有的采取境外注册、境内活动的方式与我斗争。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社会团体同我进行“合法”斗争,他们往往以社会团体的身份出现,以学术研究或慈善捐赠为掩护,以资助、合作为手段,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特别是气功组织泛滥,一些人打着气功健身的幌子搞愚昧迷信,诈骗钱财,甚至进行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一些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为目的的非法组织,对我国社会和政治稳定构成了重大隐患,危害极大。“”邪教组织就是突出的一例。同他们的斗争,是严肃的政治斗争,关系到党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团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服务、协调、中介、监督等功能。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十五大要求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并以此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社会团体结构不够合理,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并且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还很少,在全国性社会团体中,行业性组织仅占23%左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建立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因此,我们对社会团体必须积极引导,加强管理。

第三,加强社会团体管理是促进我国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团体尚处在起步发展时期,自律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还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社会团体成立时就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的,成立后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社会团体违背非营利准则,从事营利性活动,设“小金库”,私分财产,有的甚至搞非法集资,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有的社会团体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有的社会团体内部闹不团结,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内耗严重;有的社会团体负责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个别社会团体甚至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因此,加强社会团体管理,全面提高社会团体的整体素质使其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四,做好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宪法同时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因此,结社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自由,必须以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对公民的结社行为进行规范,对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权利的结社行为进行限制,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准则,几乎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要对公民结社进行登记和管理。可见,做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是增强公民依法结社意识的需要。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公共管理路径研究

摘要:在新形势下,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来。其中,社会团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面临两大困境,其一就是社会团体的成立受到限制,其二是社会团体的运行。如何突破困境,使社会团体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来,需要创新思路,锐意进取,从政府与社会团体两个层面入手,转变思想,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得当的管理手段促进社会团体的发展,将使社会团体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社会团体;社会公共管理;创新路径

社会管理的创新是推动发展中的中国快速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途径,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管理的创新问题上,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开阔思路、立足长远来设定详细的计划与实施步骤。在计划经济时代里,社会公共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这种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显现出了很强的局限性。这就要求社会公共管理模式要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的管理模式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1]。只有全社会的力量都参与进来,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才能使社会公共管理有所突破,日趋完善。

一、社会公共管理创新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然而社会公共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大的社会危机。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这个时代背景是国际与国内两种时代形势相结合而产生。自2013年开始的大张旗鼓地反腐工作以来,查处了多个“大老虎”,查处的“苍蝇”更是不胜枚举,这使民众看到了国家反腐的决心。其次,公民参与权利意识的增加,要求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缓解人民内部的矛盾,才能协调好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2]。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建设意见

为了加强党对社会团体的领导,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现就加强社会团体(不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和特定社会团体,下同)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团体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社会团体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团体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渗透力,有利于保证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目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绝大多数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有些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没有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工作的党员长期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比较薄弱,党员未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不够完善,难以担负起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职责;一些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对所属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疏于管理,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对此,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薄弱的状况。

二、建立健全社会团体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凡按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经政府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包括长期聘用人员,下同)中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同一业务主管单位所属的其他社会团体或其他邻近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上级党组织可向社会团体选派、输送、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员,为社会团体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或指派党的建设工作联络员,负责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及党组织的建立工作。

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党组织建立通知

党的***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社会团体不断增多。这些社会团体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为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工作,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现就在社会团体(不包括由国家确定其职能,核定编制,核拨经费,工作人员按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原有社会团体经清理整顿换发新的证书)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审批。

社会团体在筹备过程中就应考虑建立党组织问题。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应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的情况,对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而没有建立的,要帮助其尽快建立。

二、社会团体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应转入社会团体党组织;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可转入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

三、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党员人数3名以上,不足50名的,可成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其中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可不成立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名;党员人数超过50名不足100名的,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社会团体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

第三条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下列团体不属于本条例规定登记的范围:

查看全文

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通知

各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

近年来,各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推动了社会团体健康发展。但我部在登记审核、年度检查和执法监督过程中也发现部分社会团体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改进和加强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规范社会团体章程的修订及核准。社会团体确需对章程进行修改、调整的,应在报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前,书面征求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意见。章程修改经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社会团体应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及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未履行规定程序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章程核准。未经核准的章程,不作为社会团体开展活动的依据,社会团体不应擅自。

二、加强社会团体民主程序的监督。社会团体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召开,领导成员的任期都应遵照章程规定。社会团体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进行换届的,应事先以书面形式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社会团体应当在批准期限内完成换届。

三、健全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制度。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按照“一届一备、变更必备”的原则进行。社会团体换届产生新一届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后,无论是否发生人员、职务变动,均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负责人变更备案手续。其中属于党政领导干部届满后继续兼任的,需事先根据《关于审批中央管理的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9〕55号)精神,重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

四、认真审核社会团体负责人任职资格和条件。社会团体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清理整顿社会团体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7〕11号)等文件精神和章程规定,执行社会团体负责人的年龄、任期(届)资格条件。确因特殊原因,需要突破任职资格和条件提名负责人人选的,换届选举前应以书面形式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届内达到最高任职年龄的社会团体负责人,一般应退出领导职位,可以改任名誉职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精神,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未经审批不得由现职公务员担任,并一般不再批准超龄、超届任职。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印章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印章的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国发()21号),现对社会团体印章的规格、制发和管理办法规定如下:

一、印章的规格、式样和制发

(一)社会团体的印章为圆形。

(二)全国性社会团体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社会团体的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出具证明,经该社团总部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后,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制发。

(三)地方性社会团体的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社会团体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地方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出具证明,经该社团总部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后,由地方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制发。

(四)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和分支机构印章的尺寸式样及制发与其总部印章相同。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

本规定所称的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或者法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组建,并经本市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

查看全文

社会团体党工作意见

为了加强党对社会团体的领导,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现就加强社会团体(不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和特定社会团体,下同)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团体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社会团体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团体中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渗透力,有利于保证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目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绝大多数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有些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没有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工作的党员长期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比较薄弱,党员未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不够完善,难以担负起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职责;一些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对所属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疏于管理,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对此,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薄弱的状况。

二、建立健全社会团体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凡按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经政府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包括长期聘用人员,下同)中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同一业务主管单位所属的其他社会团体或其他邻近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上级党组织可向社会团体选派、输送、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员,为社会团体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或指派党的建设工作联络员,负责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及党组织的建立工作。

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