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1:03: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事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事业科级职位竞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您们好,我叫XXX。首先感谢组织给我这次参加竞聘的机会,并借此机会,能够增进领导对我的了解,加深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今天我要竞聘的是“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副科级职位。
我的优势是学习过专业的医疗护理,懂得医疗的基本常识,了解医疗基本技能,能在应急时期可以做到相应的处置,预防。可正确运用专业特长,更好地为社会搞好医疗宣传和服务,我所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我所竞聘的社会事业管理这项工作。
我认为从事社会事业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的人,因为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他们都是社会上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弱势群体,我们的职责是使困难群众得到扶持和援助,使育龄妇女得到更多的关爱。
如果组织信任、同事们支持我,我将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来以后开展工作。
第一、在民政工作方面:1、要搞好调查走访,摸清街道残疾和困难群众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帐,为残疾人建立档案,把群众的工作当做自己的工作。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到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活得更有价值,从而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劳动,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使残疾人家庭尽早脱贫。
2、做好生活贫困家庭和收入低群众的走访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困难家庭中去,并经常组织开展敬老、爱老等慰问活动,来满足和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社会事业投融改革论文
上海已跨入人均GDP5000-8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上海已进入逐步提高生活质量阶段,从经济发展为主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因此,人们对社会事业产品的需求数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对其质量和结构的要求也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变得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社会事业产品,不仅可能出现数量上的缺口,更可能出现供给结构上的矛盾。因此,为实现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国际文化中心,以及亚洲一流的医疗中心城市和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就有必要加快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在社会事业领域引入多元化投资,依托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社会事业的运作效率,促进本市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上海市社会事业投融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事业若干领域的产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设施面貌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
教育领域。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用“政府优惠政策、学校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设、学生缴费还贷”的机制,新建一大批学生公寓等后勤设施,加快推进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到目前为止,上海运用新机制共建成学生公寓15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入近20亿元。与此同时,吸纳社会各界投入资金约35亿元,新建民办高校18所,有效解决了高校扩招的瓶颈问题。
文化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探索“政府政策优惠扶持、政府引导与资源置换结合、贷款融资推动、土地开发带动、节庆盛会拉动”等多种融资方式,促进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了文化事业的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上海文化设施的投入达到20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是通过资产置换、社会募集和企业自筹等方式筹集,政府直接投入约占全部的10%左右。
体育领域。适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的要求,通过发行体育彩票,探索俱乐部、企业主办等经营形式,积极筹措和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发展各类体育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市体育产业资产规模约200亿元左右。
社会事业工作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社会事业工作一揽子大会,不仅为了精简会议,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旨在提升社会事业新定位,布置社会事业新任务,促进社会事业新发展。刚才,张主任对20年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和谐,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各项亲民惠民的工作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事业不再是富有弹性的软指标,而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落实的硬任务。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优化环境第一要素,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奋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新跨越,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首善之区”。社会事业发展千舟竞发,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发展社会事业时不我待。从我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看,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特别是在区社会事业局,各社区中心、街道以及各村、居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坚持争先进位、真抓实干,取得了全面进步,在全市已处于领先位置。200年计生工作在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二,民政工作在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中名列前矛,被评为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双拥模范先进区。劳动工作挤入全市先进行列,被评为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单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均衡教育已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卫生开局良好,频获佳奖。龙子湖风景区4A创建一次性通过市级验收,旅游工作获得“全市旅游项目招商开发建设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在年度考核中荣获全市第二的好成绩。其它社会事业工作顺利推进。对此,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是比较满意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加压提速,狂飚突进,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纷争日益突显。我们必须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加快构筑多层次、高质量、普惠型的社会事业体系,为全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经济建设发展成果,这些不仅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二、转变观念,抬升标杆,精心实施好各项社会事业的惠民工程
目前我们的很多工作已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可谓是“红旗飘飘”。但离人民满意的要求还相距较远,工作的均衡性、时效性、后续性、长效性都有待提高。我们必须提升标杆,自我加压,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把区党工委、管委会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首善之区”的目标转化为群众盼望的实际行动。
社会保障事业探索与实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保障;改革;探索;制度
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从广义上来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在我国,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目前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武进区社会保障事业的探索实践过程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5年)。“”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干扰。社会保险机制被取消,企业职工劳动保险转化为企业劳动福利。因此,改革开放初期,首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进入80年代,武进先后在县劳动局、人事局、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设立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组织全县(市)开展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工作。1982年,武进开始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对全民企业新招收录用的工人试行劳动合同制,1984年下半年,武进贯彻全国保险福利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县劳动局和人民保险公司武进支公司联合开展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翌年初,县政府批转《关于职工养老金保险的试行办法》,同时对县属单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和计划内临时工试行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阶段的实践,为武进社会保障事业在组织上、制度上的改革和探索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二)改革探索阶段(1986-2000年)。1986年10月,武进成立“武进县社会劳动保险公司”。贯彻执行国务院改革劳动制度四个暂行规定,和常州市《关于缴纳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基金的通知》(常劳险[1987]字第20号),从1987年1月起,全面推行县属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金,1988年,武进制定了全省第一个《关于改办的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待遇试行办法》(武劳[1988]62号),创新工作思路,解决了合同制工人退休享受养老金待遇问题。与此同时,县劳动局还出台了(关于印发《武进县集体企业职工退休养老费用社会统筹实施细则》的通知)(武劳[1988]63号)。集体企业职工也实行退休费用统筹。当年,参加统筹的全民企业有11个系统,91个单位,在职职工近两万人,离退休人员2737人。实施统筹后,直接得益的企业有20多个,其中收益较多的是水利农机系统和县医药公司,收益都在万元以上。效果显著,反映很好。全民和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武进县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993年12月,继国务院、省、市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文件之后,武进结合本县实际,出台《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武政发[1993]267号),在全县全面展开养老保险工作,养老保险的对象由劳动合同制职工扩大到城镇职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同一年起,武进开始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项目,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基金支付项目五费五贴为九费七贴。全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项目按省统一规定纳入,集体企业职工除离退休(职)人员因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的定期救济费外,其他项目也纳入,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全县实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核发、记载管理制度,当年全县共审核鉴证手册5.64万本。1994年4月,县劳动局、财政局、人行武进支行下发《武进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武劳[1994]16号),《关于乡镇工业公司定员定编人员的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武劳[1994]8号),进一步规范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1995年1月1日起,武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统一调整为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2%(其中企业为19%,个人为3%),扩大养老保险范围至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口、私营企业职工及经县劳动局批准招用的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遗属定补对象从全民企业扩大到集体企业。当年《劳动法》颁布实施,全县有6万名企业在职职工通过工改增加工资,1.3万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劳动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6万多名市属以上企业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6万多名企业在职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又参加了女职工生育和职工工伤保险。1996年1月省政府69号令《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进一步明确要扩大参保覆盖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明确实行企业和个人缴费制度,建立统帐结合的缴费模式。这项规定对于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企业间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适应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997年7月,为实现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武进供销社、粮管所的离退休职工共有1631人首先参加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1998年,武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个确保”的重大决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面进一步扩大,2000年全面实现社会化发放。(三)发展创新阶段(2001年以后)。武进2001年底总参保人数为5.7万人,退休人员2.1万,养老保险征缴率在达到96.4%的情况下,出现了当年收支倒挂2370万元的情况。面对养老基金支付压力,武进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实践,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意见》(武政发[2002]90号),把各镇用人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纳入企业养老保险的范围。按照“稳步推进,三年到位”的原则,采取行政推动,层层建立责任制,到2005年底,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养老基金结余达到5.6亿元,大大缓解了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2002年,武进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将“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划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五险)统一管理,建立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2009年武进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区)”。武进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基本覆盖所有人群。2011年7月为了贯彻《社会保险法》,武进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意见》(武政办发[2011]77号)。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实行“五险合一、统一征缴”的强制征缴模式。实施五险合一,统一参保、统一基数的举措,有力地推动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武进区社会保障事业探索实践的特点
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制度
劳动保障规划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科学地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有利于推动劳动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工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大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社会事业工作安排会议讲话
同志们:
按照、政府安排,下面,就年社会事业工作安排如下:
一、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
第一,全力抓好教育项目建设。今年要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利用村校撤并后闲置村校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完善村级幼儿园功能。新建第二幼儿园。改善园的办园条件。其中,第二幼儿园申请自治区标准化建设资金600万元。续建第二小学、援建第四中学,新建图书馆、教师周转房,争取三中风雨操场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校安工程加固工程建设。
第二,落实好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实行“两免一补”,全面推进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按政策发放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效促进就业需求对接,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订单教育、岗位实训,着力提高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争取民族职业高中晋升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高中;勿布林中心幼儿园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二中争创盟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做好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盟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准备工作。教研室年争创自治区级示范性教研室。
第三,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年是确定的“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要以加强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把此项工作作为系统工程,一抓三年,确保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目标为:年,一中高考升学率达到54%,同比增长4%。二中高考升学率达到23%,同比增长3%。汉授中考重点线以上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同比增长0.2%。年,一中高考升学率达到59%,同比增长5%,摘取兴安盟蒙授高考状元。二中高考升学率达到27%,同比增长4%。汉授中考重点线以上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5%。同比增长0.3%。年,一中高考升学率达到65%,同比增长6%,力争摘取自治区蒙授文科状元。二中高考升学率达到32%,同比增长5个%,汉授中考重点线以上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9%。同比增长0.4%。蒙授中考摘取全盟中考状元。为完成上述目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研究制定“科右前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工作。量化校长织绩效考核内容,选拔一批校长后备力量,储备人才。二是实施名师工程,组织名师进行全巡回讲课。建立校本教研研究机制,做好校本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励机制,实现教学质量校校有目标、班班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全面实行控辍保学工作承包责任制,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小学辍学率为零的目标。五是加强对中小学规范性收费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审计工作。落实随机督导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社会主义事业局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五年。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贯彻十五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农业翔农柠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十五”计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保障事业发计划
“十一五”期间是**增强“三力”、加快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时期,是**提高综合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使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注重劳动关系调整,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十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创新克难中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按照“三个千方百计”的要求,创新思路、拓宽路子,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四送”活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劳动保障、财税、人行、工商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各项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更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力地推动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建立了企业空岗报告员和社区就业援助员“两员”制度,成功实现了两个制度的对接;扎实开展“千人就业岗位”援助活动,通过“结对帮扶一批,援助上岗一批,开发岗位一批,自主创业一批”等有效形式,使有就业愿望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市劳动力市场日用工需求信息达200多条,公益性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上达到了“三化”要求,成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主渠道。举办各类劳动力交流大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举办“4050”失业人员创业项目洽谈会,努力改善创业环境,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十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9.6万个,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6万人,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4.5万人。到2005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达到160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50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15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预定的5%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1:36:33,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中取得新进展。“两个确保”进一步得到巩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五年间全市共支付养老金32.25亿元、失业保险金3.5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探索社会保险改革的新机制,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制订出台了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相分离的养老保险征缴办法,确保了扩面工作有序进行,推进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覆盖”,基金支付能力从“九五”期末的1.73个月增加到“十五”期末的8.52个月。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出台了《**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新机制,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实现了企业职工大病统筹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结束了我市企业职工大病统筹的历史,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医疗保险制度运行良好,基金收支平衡。失业保险范围扩大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事业单位,基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工伤、生育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基本上覆盖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职工以及“三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制定出台了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较好地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老有所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到2005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28.7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3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2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57万和13.83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7.7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5%。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在合力攻坚中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着力抓好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编制规划、出台政策、落实责任、发挥优势、合力推进,有利于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始形成,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工作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逐步提高。“十五”期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1万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3%;职业技能培训1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55万人,有10.6万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社会事业局工作计划
2014年,将围绕“一个中心”,突破“两个难点”,打造“三个亮点”,抓好“四个重点”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
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心,全力提升全局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开创我区社会事业工作新局面。
(二)突破“两个难点”
一是加大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为居民免费提供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拓宽慈善募捐渠道。提升慈善品牌的知名度,真正做到“有难马上帮助,有灾马上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上,形成了领导控制模式。从武汉市的案例发现,这种模式既有显著的优点,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又具有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经验及教训,中国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改革应以合作互制模式作为目标。
关键词:社会福利事业;国家;社会;关系
改革开放时期,城市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崛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民间社会几乎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发展的,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培育、引导与扶持,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同西方的国家-社会对立的两分法模式明显不同的是,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对民众生活的渗透这一前提下,政府通过基层权力的有效组织将社区建设同政府治理目标结合在一起,它使得第三部门同政府之间相互依靠,但基层的民众参与却必须通过政府权力机构组织才能完成,它并非是完全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1]社会福利事业作为民间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具有这些属性和特征。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领导控制模式。本文将以武汉市的社会福利事业为案例,具体考察和分析领导控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和缺陷弊端,并在理论分析和考察国外社会福利事业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领导控制模式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基本方针是,既培育、扶持社会办福利事业的发展,又广泛利用社会的资源发展国家办的福利事业。在这些活动中,国家总是以一个大家长的面目出现,它与社会之间是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而从未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过平等合作的关系。如武汉市现任民政局局长就认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为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完全由国家包办包管的状态,逐渐实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2]“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这正是领导控制模式的基本内涵。
领导控制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