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20:13: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生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礼仪

社会生活礼仪是指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与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并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生活礼仪涉及个人及人际交往中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则和惯用形式。作为公共生活中的“通用语言”,社会生活礼仪注重小节,以小见大。从称谓到握手,从出行到购物,从着装到用餐,从使用电话到网络交流,都能反映公民的文明素养,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知礼”、“明礼”、“习礼”进而“达礼”,既展现自我的修养,又体现对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学习社会生活礼仪知识,提高社会生活礼仪水准。学习、践行社会生活礼仪应体现这样的基本要求:

1.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既要通过良好的礼仪修养,展现自尊自信;也要常怀敬人之心,给他人充分礼遇,不伤他人尊严,不侮辱他人人格。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以真诚为纽带,促进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

2.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要心胸豁达,宽以待人,多为他人着想,多做助人之事,容人之短,谅人之过。要按照礼仪规范待人处世,注意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把握分寸、尊重差异。要以平等态度对待交往对象,一视同仁,大方得体,把握好度。要了解不同的国情、民族、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禁忌。

4.身体力行、注重养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养成礼仪规范,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以上四点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要求,但具体到不同的社会交往场合、内容、行为,又有特定的礼仪要求,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网站的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重评的文艺源泉论

【关键词】/文艺源泉论/社会生活/生命体验

【正文】

文艺源泉论是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是文艺思想的主导和核心;那么,强调社会生活作为文艺源泉的惟一性则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单从哲学本体论讲,的文艺源泉论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从亚里士多德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都坚持文艺模仿或再现现实。自马列文论产生之后,文艺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又受到重视。作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者,并不否认文艺家的主体作用,他有关文艺高于生活的六个“更”字便突出了这种主体能动作用。不过,文艺源泉论的逻辑重点还是在于强调客观物质世界、现实社会生活的第一性、本源性,而这几乎是所有唯物主义者的共识。那么,的文艺源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与地位究竟何在呢?笔者以为,在于他所说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内涵。将工人、农民和普通士兵这些最基层的人民大众的现实革命斗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对象并从理论上予以旗帜鲜明的倡导,这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文艺源泉论与其文艺功能论是密不可分的。

在的文艺观念里,工农兵群众既是文艺家师法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对象。其实,也是相信精英文化及其对群众的指导作用的。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精英文化,便是无产阶级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一般精英文化论者不同,认为“精英”不能脱离群众。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估计过低,这主要是因新中国建立前后他曾发起一次又一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然而,本人即是知识分子出身,他虽未把知识分子等同于精英,但他似乎也是把知识分子当作“准精英”的。“准精英”要变为真正的“精英”,必由之路便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深入工农兵群众,了解工农兵群众,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灌输到没有文化的人民群众中去。要当群众的“先生”,先当群众的“学生”。当群众的“学生”,实即了解群众,了解其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学习其朴实的生活作风,在这一过程中改造知识分子自己的思想,去除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最终还是为了当好教育群众的“先生”。从工农兵中培养新的知识分子,也是扩充文艺精英队伍之一法。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并不太理想,要教育民众还得主要依靠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或多或少受到封建文化或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而这些知识分子一直不太令他满意。为此,新中国建立后他一方面试图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一方面继续号召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一切知识分子深入工农兵,强调工农兵群众的革命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要求文艺家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是文化建设的一种策略:他希望作家、艺术家通过这种“深入生活”,真正具体、细致地了解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乃至语言习惯,创作出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又体现出无产阶级新文化精神的作品来教育群众,从而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查看全文

社会生活组织化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生活组织化;中国改革;市场回归;社会的生产

[论文摘要]政府、市场和社会是社会生活组织化的三种选择,中国改革道路反映了三种组织化机制的变动轨迹。中国改革发端干全能政府的控制逻辑,在经历了政府有限化、市场回归和社会的生产后,逐渐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的公共治理模式。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共治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组织化的基本逻辑。

一、引言

发端于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崛起之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目光,他们针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是否存在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的“中国模式”。许多学者把目光聚集在中国改革的路径与方式上。在改革的路径方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各有支持者,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再从上而下的过程,并非通常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曾峻,2005:224)在改革的方式上,虽有不同观点,但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几乎成为一种共识。

如果说对中国改革路径与方式的研究多来自经济学者的努力,那么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权力运行逻辑的变化或公共治理模式变迁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国家与社会”框架成为这些研究的一个主导性分析范式,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立社会领域的出现是分析的起点。至于国家和社会的具体互动关系与社会的解放程度,则因学者而异。除了国家与社会这一分析框架外,基于市场经济的道路选择,政府与市场也逐步成为一种分析话语,进入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者的共同视野。近些年来,由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引发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治理”正在取代“统治”作为分析公共权力运行的话语。因此,有学者开始认识到不同于政府与市场的社会空间的存在,认为“新三元结构”应代替原来国家与社会的二分法,中国的改革是政府、市场与社会“新三元结构”的重构。(包国宪,潘旭,2007)

中国改革带来了社会生活变迁,这种变迁既反映在社会生活方式上,更表现为社会生活内在逻辑的转变。社会生活不同于个人生活,在于社会生活是组织化的。因为这种组织化而使社会成员共同生活,走出“丛林法则”处于共生状态。中国三十年的改革,早已改变了计划体制下“政治控制一切”的社会运行机制。个体逐步从集体中得以解放,变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然而,整个社会并没有因此变得无序,社会成员重新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方式组织起来。换言之,在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生活组织化逻辑发生了变革。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成为分析中国改革以来权力运行逻辑转变的主导性范式。政府与市场尽管主要是围绕经济生活展开的,但经济生活往往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社会关系“嵌入”在经济体系之中。(卡尔·波兰尼,2007:50)因而市场仍不失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市场交换把人与人联系起来构成“局部秩序”。亚当·斯密所言的“无形之手”不仅配置经济资源,同时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社会生活。

查看全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它能够为学生通向社会搭建桥梁,能够加强学生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基于此,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课;社会生活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综合实践课程是根据国家要求开设的新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与社会生活接轨。

一、从家庭生活入手,进行基础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动,其生活半径主要是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更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家庭生活更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除校园生活外,家庭生活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加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的有效平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要从家庭生活入手,由父母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比如,在教学“妈妈的微笑”时,教师可以将学校课堂和家庭生活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回忆妈妈每天在家里要做什么,回忆妈妈的样子以及特点,回忆与妈妈开心的经历,然后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并举办演讲比赛,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妈妈辛苦的故事。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作业,放学回家之后要帮助妈妈,分担家务,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二、走进校园生活,获得实践经验

查看全文

经济法对社会生活的启发

在图书馆看到雅克曼的《经济法》这本书的时候,惊呼于书的薄度。小小的一本册子,是法国大学出版社1941年编纂的《我知道什么?》丛书系列之一。《我知道什么?》这系列丛书是一套普及型百科知识丛书,选题及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比如退休制度、社会生物学、群体动物学、物种起源等等。雅克曼的《经济法》也隶属其中。看到经济法列入当时法国的百科知识丛书,心情是高兴骄傲的。要知道,作为“万法之母”之民法也没有此待遇。

雅克曼的《经济法》引著庞大规范,作为普及基础法律知识的丛书之一,介绍了欧美各国的经济法,甚至也引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概况(虽然论述十分简洁,只是一笔带过),并尝试为经济法下定义。正如雅克曼在《经济法》第二章中所谈到“经济问题先于法律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应该为经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现实生活服务。”,“尤其是竞争法。国家的任务是反对串通一气,反对限制性的做法,反对垄断行为,以便维持竞争价格制度。因此,有效地竞争不仅不会与‘自由放任’同时存在,反而要求政府保持警惕,避免其自行破坏:务必使企业保持竞争,不要因相互争斗而毁灭,从而造成垄断地位。自相矛盾的是,既要相互争斗,又要禁止最终获胜。”i经济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浮现出来,它既承认公、私法划分的理念,又不囿于公、私法的分界;它既着眼宏观、也不忽视微观;以法的各种调整手段对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在现代国家和市场之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系有经济基础的

法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使必要对法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经济法的产生及作用的发挥,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一)雅克曼关于经济法起源的论述

“现代经济法产生于后工业时代的法律文明,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对民商法文明局限的扬弃和对传统法律制度和理性的充分吸收与继承。”是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法的产生,仅仅只有百年时间。雅克曼在谈及经济法起源时就指出:“从18世纪起,法国重农学派尼古拉·博多(NicolasBaudeau,1730-1792年)在其名为《经济哲学初步入门,或文明状态分析》的著作(1771年)中,就使用了‘经济法规’这一概念。”在博多看来,经济法规属于自然法,正如雅克曼所说:“虽然现在已不再采用这种看法,但博多却领会了任何经济和活动都受‘经济宪法’制约的这个首要真理(后又为德国的学说所深化)”。

查看全文

社会生活民歌艺术价值展现

民歌也称“民俗歌谣”。古人云:“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民歌同诗歌一样是人们对于生活最真挚情感的表达。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人们的朴实感情,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音乐艺术之一,人们以口头的形式将它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加工和完善。民歌来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人们集体智慧的凝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思想感情的宣泄和表达,也是人们思想水平和艺术细胞的充分展现。同时,民歌记录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记录着人们对美的艺术追求。民歌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民族的风土民情,是一个民族的风格气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魂魄。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那种最为美妙、动情、传神的音乐存在和流传。

一、民歌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展现

(一)民歌来源于劳动生活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正是因为劳动才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明。民歌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人类音乐文化的结晶。在劳动过程中唱歌可以排解劳动的压力,为了让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力气同时发出,协调劳动者的步伐,人们常常会发出一些呼叫的声音,这些声音有节奏、有音调并且被劳动人民广泛传唱。劳动号子就是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是长江流域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世界江河流域音乐体系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巴渝境内,山峦重叠,江河纵横,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需木船载客运货,江上船行,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从艄翁发号指挥。“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川江号子的历史和人们的劳动史是分不开的。此外,作为民歌的《茅山号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是兴化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号子之一。“打起号子不费难,牛角扳弓两头弯;二十四个车拐随轴转,十二只脚板跟车翻。”《茅山号子》雄浑厚浊,野性十足,传唱间描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蓝天白云,秧苗青青,临水的田畔,一架结实的水车之上,一群男女劳力正卷起裤腿,挽着衣袖,轻松愉快地趴在杠上踏车车水。戽板带起的哗哗水声伴着他们嘹亮的号音,响遍空旷的田野,随着每一个劳动动作,配以生动传神的号子,赋予劳作理想的光芒,劳动者的自豪感跃然而出。

(二)民歌来源于人们的感情生活

当人高兴的时候,不禁就会哼起自己喜欢的歌曲、小调。当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用唱歌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压抑,宣泄自己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唱的形式来表达。唱出对于爱情的甜美、对于家人的思念、对于社会的不满等等。在表达感情的民歌中,表达浪漫、纯朴的爱情民歌居多。例如:陕北地区民歌《三十里铺》、《兰花花》、《这么好的妹妹见不上面》、《满天星星一颗明》、《走西口》;西南地区的民歌,《康定情歌》、《阿诗玛》等等,这些歌曲都是对美好爱情的传唱,是对人们那浪漫美妙爱情的表达。总之,民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生活为民歌传唱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准备,民歌又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民歌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展现。

查看全文

社会生活中德育工作的渗透

作为教育工作者,无人不知,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须先成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方式却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面对老师对学生德育太过注重课本上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仍旧局限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教育。漠视了学生个体的生活环境,漠视了他们内心当中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从而导致了当前学校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除了规范约束之外,更离不开心育启导与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德育讲求的是实效性。只有引领着孩子感受、观察、分析生活,才不至于在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时束手无策,他们才能真正认清善恶,才能有选择地接受和摒弃。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过于说教式的教育对其作用不是很大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实践、养成,以最终达到内省的目的。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的深厚沃土

学生在教育中发展,即在教育中生活。新课程倡导要让学生学习鲜活的知识,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服务。事实上,德育更大的舞台在课外、在生活中。因为那是学生道德情感尽情抒发的空间,是学生道德思考喷发的大海,也是学生自觉实践道德意志的肥沃土壤。我们可以在做好课程教学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体验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安排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并使这些实践活动课程化、规范化。例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半点马虎。针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我们习惯于说教式的教育,要求师生提高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了解过马路的方法。但这些终归是“纸上谈兵”,远远不够的。因为马路上的情况瞬息万变,错综复杂,不亲身经历是得不到真感受的。我们何不专门为学生组织安排一次德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自找一找书本上的交通标志都出现在哪些地方,在街头观察交警如何指挥交通;亲身体验遇到具体情况该怎样安全过马路。

二、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催化剂

让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要在德育中向学生诠释生活,而是重在通过学生重温生活事件,在生活画卷的引领之下,认识和理解生活,形成正确的态度,积累鲜活的案例。因此,德育还需要及时捕捉现实生活中鲜活而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借助学生身边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的正能量。我们不妨开展“寻访身边的残疾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与残疾人零距离接触;再如,针对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可以开展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了解他们身边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感悟他们意志的坚强,由此获得的情感体验才是最真切的,最不能磨灭的。学生会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学生会全方位的吸收有用的东西,同时帮助他们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分享快乐;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在各种情况下善待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帮助他们学会爱,爱自己,爱他人。

三、社会生活中的“负资源”是培养学生德育的警鸣钟

查看全文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内容选自于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我的设计构想.

一、说教材

本课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社会在衣、食、住、行、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因此,本课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并为下一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化调查》起到铺垫作用。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社会生活助力数学教育信息化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活;数学;信息技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改对数学这门学科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将数学教学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一、再现生活画面,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产生进一步探索欲望的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一个场景:一个苹果、一个鸡蛋各有多少克,大约几个苹果重1千克、几个鸡蛋重1千克,让学生初步感知千克和克的概念。本来千克和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再加上生活中家长习惯用斤这个单位来计量质量,所以只有让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展示把抽象的知识体会出来,才能真正去理解千克与克。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袋薯片重多少、一袋果冻重多少、一袋大米重多少……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次作业,更没有负担,所以学生都乐于去完成这样类似的生活化作业。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联系生活题目,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

查看全文

社会生活方式与道德现象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道德行为的确立,离不开正式非正式行为规则的激励与约束,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体制是相应道德观念产生维系的基础。我们应该从体制规则而不应该从人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观念出发看待社会道德现象。落后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铲除,不能依靠观念批判,而要依靠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社会行为规则的现实努力。

关键词:行为规则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体制

在“略论道德市场经济”一文中,韩德强先生认为,亚当-斯密的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动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会自动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是不道德的市场经济的观念根源;是斯密以来西方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也是促成我社会日益严峻的道德问题的缘由。正所谓:“道德和市场力量强弱对比的转折点就在于对斯密逻辑的不同评价上。当斯密逻辑遭到批判时,道德力量就开始占上峰……反之,当斯密逻辑成为主流时,市场力量就开始会占上峰”[1],“有了斯密教条的武装,道德节节败退。在西方,奉公守法、克勤克俭的新教伦理让位于贪欲无度;在中国,信义如山、童叟无欺的儒家伦理让位于厚黑之道。”[2]

这一认识基于一种朴素的观念,即好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带来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又会带来好的官风、民风,而官风清廉民风纯朴则是建设好的社会的基础。古代儒家对人的成长要求体现了这一思想,即,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塑造过程,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学派看来,道德决定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国之所以废兴存亡”的根本。19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是这种道德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他们甚至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都建立在道德改良上,企图通过道德手段,通过“爱”的说教,通过劝导富人对穷人仁慈来实现自己的理想[3]。

当然,从道德观念与道德素质出发看待人的行为表现并非全无道理,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就曾塑造过一大批为了他人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雷锋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普及,曾经使得社会上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蔚然成风。所以,当一段时间以来,官场上吃喝玩、泡酒吧盛行一时,参与者日众的时候,官员的官德何在,党性何在,肯定是人们需要追问的;当商场上,一些生意人从制造假冒商品发展到制售有毒有害的商品,从骗顾客骗朋友到骗家人,从骗吃骗喝到骗银行的时候,国人的良心何在、信誉何在、道德何在,肯定是人们需要纠问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