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8:04: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监管

虚拟社会信息监管论文

一、中国特色虚拟管理模式分析

1.我国虚拟社会的管理对象

虚拟社会的运行主要由碎片状的信息、整合信息的各种运营平台、完成信息的生成、传播的用户三个层面共同构成立体空间。因此,虚拟社会的管理对象也分为三个层面。

(1)信息——(自由流通-监督下流通-限制流通)

信息是网络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网络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可获取信息的规模及途径。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以法制法规为规范,衡量信息的可流动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在分类基础上针对不同等级信息应给予不同的管理策略。

(2)平台——(门户网站-论坛-微博-SNS-搜索引擎)

查看全文

社会监管创新需要顶层设计

社会管理创新在理论研究上已经越来越深入,在决策上已经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实践上已经探索和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好经验。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全模式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山东省泰安市平安协会建设、江苏省南通市大调解体系建设和淮安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建设等等。但是在这些实践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体制、机制上的难点。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更需要顶层的制度安排。从顶层设计看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要在推进三个方面的结合上下功夫。

一是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应当看到,社会流动日益增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群众需求日益多样。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更需要强化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创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但如何推进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在体制上相结合、在机制上相融合,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做进一步的探索。也应当看到,政府的社会管控领域不断扩大,但对新技术、新媒体、新舆论的冲击却无所适从;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断深化,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与群众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社会自治的功能却日渐弱化;政府的管理机构不断扩张,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却不断加大等等,这些问题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社会服务提供了巨大空间,更为推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顶层设计提出了重大课题。

二是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公正相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能否形成一种促使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一是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法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有效的民意诉求机制,四是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五是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让穷人与富人、城里人与乡下人、当官的与老百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并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2010),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实现维稳和维权的统一。这种机制,让老百姓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让有钱人有事干,让没钱人不闹事,让富人过得好,让穷人过得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是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相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社会公共治理。社会公共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最根本的是推动政府转型。从发展趋势看,这种转型有三个基本导向:一是从“善政”向“善治”转变,就是从一个好的政府转变为一个好的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就是要把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工作放在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公正上来;三是从“大政府”向“大社会”转变,依法限制政府权力,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加快建设公民社会,实现社会共同治理。这三个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互动的过程。推进这个过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思考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特殊的公共基金。目前我省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渠道筹集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等。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有赖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基金管理好坏,监督工作是否得力,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影响社会的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基金监管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规范基金监管和确保基金安全的明确要求。目前,我省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时支付医疗、失业等各项保险待遇提供了基金保障,省委省政府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社保基金监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为了做好我省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我们对全省社保基金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学习掌握了国家和我省社保基金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调查统计了全省的社保基金收、支、存情况,并赴有关市县调研、召开座谈会,对进一步做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省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近几年来,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加强管理和监督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规章来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作,主要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关于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关违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在此基础上,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浙江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实施细则》,并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细则规定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相互挤占和调剂等,为规范我省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提供了依据。同时我厅还联合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转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关违纪处理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制定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实施意见》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实施意见》。通过上述制度政策的实施,为我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基金的规范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比较规范。

各经办机构能执行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在基金的筹集、使用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总体上能按规定使用基金,按基金会计制度要求,分险种建帐,如实反映各险种的基金收支情况。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典型方式及其比较,

国际上通常将监管方式分为两类:

(一)审慎型监管—

即根据审慎原则对基金进行监管。监督机构不对基金资产的具体安排做任何数量化的规定,但要求投资管理人的任何一个投资行为都要像一个“谨慎人”对待自己资产一样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基金管理者对基金持有人的诚信义务以及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打击欺诈行为,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二是要求对基金资产进行多样化的组合,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三是限制基金管理者进行自营业务;四是鼓励竞争。在这种监督模式下监督机构较少干预基金的日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审计师、精算师等市场中介组织对基金运营进行监管,只是在当事人提出要求或基金运营出现问题时才介入;这种监督模式给基金管理者依靠专业背景进行投资以很大的发挥空间。

(二)严格限量监管

即预先配置好各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然后按照既定的比例投入资金。其主要特点:监督机构独立性强,权力较大,除了要求基金达到最低的审慎性监管要求外,还对基金的结构,运作和绩效等具体方面进行限制性的规定。监督机构根据这些规定,通过现场的和非现场的监管方式密切监控基金的日常运营。

查看全文

社会治安监管半年总结

县政法委综治办的指导下,半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方针,积极构建新形势下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治安防范,狠抓基础建设,半年来无重大要案发生,无重大责任事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下面对半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向领导们做如下介绍:

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充实综治工作领导机制。

一是把综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在年初确定了“稳定为第一责任,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工作思路,调整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片片长为成员。定期听取综治工作汇报,遇有重大活动专题听汇报。二是实行了党政一把手抓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了党、政一把手包面,副书记、副乡长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村民小组的“四级”稳定领导责任制,今年与行政村签订了责任书,签约率100,各村贯彻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三是加强目标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制定下发了《——乡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目标和责任。

二、夯实基础,强本固基,巩固治安防控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我们从夯实基础入手,不断巩固治安防控体系。首先,对全乡村的民调治保主任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登记,调整民调治保主任。其次是加强排调中心规范化建设。我乡现有综治办公室1间,司法办公用房1间。三是加强综治队伍建设。由年富力强的副书记主管综治工作,综治办专职工作人员达到。

三、加强监管,做好重点人防范和监控,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查看全文

社会转型期政府监管革新

1社会转型期的界定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

(1)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社会转型期是指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的时期。

(2)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

何谓政府管理创新,主流观点认为:“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等的变化引起的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的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

政府管理创新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经济学探讨

一、国内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出现的相关问题

(一)目前法律规章的不健全、不完善

依照人力资源部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国内五项基本社保基金总计金额将近两万亿。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养老保险基金,占比约为三分之二,之后就是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工伤、生育。同金融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领域的法律监管相比,社保基金的法律管控有着一定的差距,亟需专门性的行政法规来加强监管工作。此外,由于有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实际的运作中缺失可靠、有效的数据资料作为参考,增加作业难度、拉低监管水平。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之前的数据,加强行政监管的力度,建立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社保基金监管的运行。

(二)基金监管的执法力度缺失

前几年,国内发生了社保基金案件,完全表明了中国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性管理工作不够到位。但与此同时,政府机构便加强了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补充和完善行政主导型的监管机制。但在实际的工作环节,常常由于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少、监管力度不强等因素,而令监督力度下降,进一步导致社保基金的安全性风险及其他隐患。

(三)所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查看全文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监管探讨

【摘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对社会监测机构的质量监管迫在眉睫。论文以新乡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监管为例进行探讨,以期建立评价机制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规范和引导。一是公开筛选能力强、业务全、信誉好的社会监测机构,供排污单位自行选择;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的质量督导检查,构建诚信监测体系;三是对入围的社会监测机构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同时,论文提出了加强质量监管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测机构;质量监管

1引言

对于从事环境监测服务的单位而言,人们习惯上将环境保护系统体制内的称为环境监测站,而体制外的则称为环境检测公司。虽然它们的各自站位略有差异,但因为要对外出具数据,就必须进行计量认证,这是共同点之一。国家质检总局在2015年4月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将环境监测站、环境检测公司统称为检验检测机构,都必须进行资质认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12月联合印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又将二者称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预示着生态环境部门制定的有关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标准,同样也适用于环境检测公司。实际工作中,我们依据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7月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说法,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区分为各级环境部门所属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提供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社会化的目的,是有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因为我国的监测资源很有限,而社会需要的监测服务日趋延伸、扩展,这就需要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行为,用以弥补基层环境保护部门监测力量的不足。

2加强质量监管迫在眉睫

自2019年以来,新乡市已经连续两年利用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有着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并且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的好评,开创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大规模自行监测工作的先例。但是,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自行监测数据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2.1质量监管不到位。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是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市场化的运营商,属于新生事物,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对于这类机构的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监管部门发证后的监管未能跟上,即使在“双随机”中发现弄虚作假现象,罚款3万元不足以伤其筋骨,撤销证书可以说是最严厉的处罚,但与此同时,再注册新的公司,3个月后又可以拿到新的资质。生态环境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在地市级还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一般就是通报不认可其监测数据和报告,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更有效地打击弄虚作假现象。此外,缺乏完善的公众监督机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环境管理部门举报后,有关部门查处结果的公开或在查处中偏袒行为的处理[1],缺少可操作的规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2.2恶意逃避监管。法律明确要求排污企业对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但是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故意规避监管,或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出于特定目的和企业恶意串通,导致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的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存疑。首先,企业自身瞒报、虚报监测数据,如工况不足50%便出具工况具备验收的承诺函;其次,在市场环境中,排污企业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追求的利益会存在一些趋同性,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会对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如将超标数据改成达标数据后上报;最后,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检查基本上是书面审查,在其住所内检查原始记录和报告[2],而对于自行监测的现场采样、噪声监测等,很难进行质量检查,如未开采样孔就出具了自行监测报告。

查看全文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健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完善,各企业、各政府部门工作过程中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沟通与共享,虽然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过程中,已经基于社会发展情况和基金使用情况,构建了社会保险监管信息化体系,但是其整体建设仍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社会保险运用相关的信息传输速度较慢,由于其流传环节相对较多,使得社会保险在信息化体系中传输速度较慢,不同单位在相同时间审查社会保险基金利用情况与筹集情况时,会呈现出不同状态,影响基金规划效果与使用效果;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化建设尚未实现全面普及,虽然在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背景下,已经提出异地养老居民可以在异地获取社会保险基金,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健全,导致异地获得社会保险基金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基金运行与管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社会保险基金法律管理体系不完善。通过分析世界各个国家保险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立法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立法工作,才能够使得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更加规范,在法律约束下避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者发生不良行为[1]。然而在我国出台《社会保险法》之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相关的法律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法律在社会保险基金运用中针对性与专业性较弱,大多仅为“条例”、“规定”等法律效力较低的内容,可见,社会保险基金法律管理体系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善问题。在我国出台《社会保险法》后,虽然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制定出了明确的法律,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法律管理内容在复杂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使用,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效果。3.基金增值与运行中动态监管不力。在错误观念中,社会保险基金被认为是政府预算中的组成部分,针对此相关学者指出社会保险基金属于公共基金,并不属于政府财政预算内容,因此地方政府在征收社会保险基金后,只能够承担为其补充的任务,并不拥有随意使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权力。但是由于目前缺少有效的法律,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可以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支配,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由于现阶段我国所构建的社会保险监管信息化体系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无法正确、细致了解到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造成违法行为得不到正确管理与约束,可见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在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与运行中还存在着动态监管不力的问题,要想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保证基金运用效果与支付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力度。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为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质量,下面就提出三点有针对性的监管建议。1.完善社会保险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已经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信息化建设,但是基于上文分析,其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任然存在不健全之处,由于互联网具有传输速度快、沟通便捷、内容直观与全面等特点,因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做好社会保险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广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应从信息化体系全面性出发,分析该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尚未涉及之处,为后期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2]。其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部门应在弥补信息化体系不完善之处的基础上,优化监管流程,合理减少社会保险基金流转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进而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保证各监管单位看到相同的社会保险基金运用信息,促使各部门在阅读相同基金运行数据的同时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基金运用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使得我国所筹集到的社会保险基金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得到合理利用,进而有效增值。2.提升基金监管法律层次及地位。要想使得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可以顺利运行,就需要积极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因此,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层次以及地位。首先,在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层次时,应透彻分析《社会保险法》内容,并以其中的内容为基础,有效整合其中所包含的各项“条例”、“规定”,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监管内容,并出台专业性与针对性较强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立法,从而使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运用以及支付行为可以得到约束,使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更细致;其次,应根据工作实际需求,以监管工作常发生问题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单项的法律法规,借助制度性法律内容,使得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方法与方式更加规范,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可以在监管工作的支持下合法运行。3.强化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已经朝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进入特定网站强化在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是科学合理的,也是该项工作的大势所趋。一方面,在改革不断深入,不同地区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逐渐减小的背景下,人们会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网络化建设力度,此时可以合理利用不同地区局域网在监管社会保险基金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做好基金筹集信息、管理信息以及运用与支付信息筹集工作,真正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信息查询、传递、处理等多项工作的无纸化办公,并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加强对各项信息的监管,保证在局域网范围内基金信息不会发生错误,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基金运行情况[3]。另一方面,在基金增值过程中,为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出现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则需要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基金运行情况的公开管理,通过提高运行透明化与监管透明化,使得基金安全得到保障。

三、总结

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基金监管法律层次及地位、强化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从全方面入手,构建出科学、严谨、全面的监管体系,让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阳光下使用。

查看全文

政府监管对社会健康发展重要性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经济及社会运行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政府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运行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加强政府监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经济社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以及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政府监管必要性问题对策分析

政府监管又称政府规制、政府管制,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具体表现在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监管,即政府的外部监管,也就是广义上的政府监管,而不包括政府对于自身的监管。它的手段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所谓经济性监管,是指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定价、融资以及信息等政策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以达到避免出现竞争主体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配置低效率,妨碍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供给的公正、稳定。经济性管制主要包括价格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投资管制、质量管制、信息管制等内容。社会性监管是指政府根据社会发展、运行中存在及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约束和规范个人及组织的行为。

一、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认识到加强政府监管必要性的基础上,回过头反思当前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有的放矢。

首先,政府职能不清。从总体上看,现代预算制度的缺失、公共审计的不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方面划分不合理,导致了为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效益不佳。在管理体制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很多政府主管部门同时扮演着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付费者、监管者等多重角色。其根本缺陷是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多重角色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妨碍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改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