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6:4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公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公德教育研究论文
1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
大学的课堂上随处可见的现象:上课铃声已响,很多同学拎着早餐姗姗来迟,利用课上时间吃饭、聊天。“低头族”只顾玩弄手机,打游戏、QQ聊天沉浸在网络世界。课间走廊抽烟,大声喧哗。寝室里不注重个人生活习惯,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寝室关心紧张不和谐。在拥挤的公交车不让座,在公共大厅等候不按顺序排队,走路不注重右侧通行等等行为,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哪个教育环节的责任?综合分析体现在家庭、学校、个人三方面原因。
2大学生公德缺失原因的分析
首先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父母对孩子的宠爱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并且社会责任感降低。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这样的孩子走入大学校园,很难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集体活动表现得不够积极,集体宿舍里表现得孤立、格格不入。经常被称作有个性一族。这种社会意识、集体意识薄弱的群体在走入社会后也经常表现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不强。其次,学校对学生公德的培养欠缺,长久以来的教育体制中,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道德教育。学生进入初高中后,这一点更为明显。曾在2009年,湖南省一私立中学下晚自习后发生踩踏事件,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这一事件在向我们说明学校的教育中欠缺了对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在公共场合,楼道里行走要靠右通行,缓慢通行不推撞,互相谦让不喧哗。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也更多关注成绩,最终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是由成绩决定的。而在大学开设的两课中,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生旷课、课上不听讲等现象屡见不鲜。认为思政课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其他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往往是知而不行。例如课上讲到要爱护公物,课下就有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所以说培养社会公德的意识并没有落实到践行环节。所以在学生心目中考试始终是划分课程重要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是长久以来教育体制遗留下来的阴影。再次,社会上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在年龄上进入成年人行列,但是在思想意识上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现形形色色的不分美丑、善恶现象。例如金钱至上、权钱交易、制假造假等等丑恶现象,它使得大学生容易走向功利化、世俗化。大学校园经常看到四六级替考、卖答案、毕业论文等广告。这些背离诚信、亵渎知识的行为在诱因着青年一代。势必对其社会公德的养成起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信息时代网络的冲击。在信息时代极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生活空间由现实社会已经扩展到了虚拟空间中来,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作业、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很多情况下不经过独立思考,直接到网上抄袭。网络聊天、购物、冲浪游戏占据了个人大部分生活空间,在一个没有严格制度约束的自由空间里,道德主体需要用自律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可是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却缺乏明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的主体来讲,自律意识显得那么薄弱。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沉迷网络、欺骗、制造谣言、浏览色情网站等等行为。
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手段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公德是衡量其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自我价值,而在于他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不仅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意识。笔者认为高校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在前沿阵地笔者也试图探索出能内化道德行为意识,外化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模式,从根本解决问题。
社会公德管理论文
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国家全民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志,抓紧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据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与端士兰德研究院国际教育发展研究所在全国范围进行《青少年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抽样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学生道德面貌主流是好的,对道德的态度、认识、行为和价值选择,80%以上学生是积极进取的;道德情感是健康的,主流方面保留了社会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较扎实的功底和东方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中的道德行为,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公德心”淡保在公共场合下,青少年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敬老爱幼、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比比皆是。调查显示,“当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上车时”,急于让座的人占31.2%,想让座又不好意思的占57.3%,11.6%的学生见到老人上车后态度是视而不见或指望别人让座。
2.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中小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的认知与判断存在有许多困惑与矛盾。大款、大亨、大腕被当作崇拜的偶像,金钱、别墅、宠物被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已很难讲清楚”,有的则认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法制不健全,老实人总是吃亏”。综合来看,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取向杂糅,正确与谬误常常交叉并存。
3.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相当数量青少年的通病,他们崇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调查显示,“在学校、班集体生活中,对参加集体劳动、值日劳动和公益劳动时,不是自己值日或没有安排给自己任务时”,能主动参加打扫的占37.4%,很少参加打扫的占23.4%。
4.道德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表现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道德动机基本正确,由于意志力不强形成言行不一;第二种是因为不良的道德认识或情感动机而引起不良的道德行为,由于老师或集体的压力而说假话,言行不一;第三种是道德认识基本正确,由于未掌握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而缺乏实际的道德行为;第四种是道德认识正确,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因而在关键时刻无法做到。
你是否有社会公德 (1)
社会公德的内容
*五爱: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五爱表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不仅要在每个公民的身上体现出来,而且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人与人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爱祖国。是公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以自己的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和责任,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维护国家和利益,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爱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爱人民,对人民怀有浓厚、真挚的感情,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公德的最高体现。爱人民就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向人民负责,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同一切危害亿、背叛人民的行为伯斗争。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以至生命。爱人民还意味着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在工作中讲究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讲究社会公德,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爱劳动。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要求人们把劳动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在劳动中发挥主要性和创造性,尽职尽责,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把爱劳动作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人的美德的体现加以提倡。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劳动者受到党和人民的极大尊重。
爱科学。科学不但是人闪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强大力量,而且也是人们达到精神解放和道德进步的武器。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有利于陶冶人的性情,破除迷信愚昧思想,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品质。爱科学具体体现在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理论;要努力追求真理,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并不断检验和发展直理,提高认识世界务改造世界的能力,并敢于纠正错误,捍卫科学真理。
社会公德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诸如“科学技术高难度的破解,人文地理的探索,环境卫生的改善”等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人们以聪慧的科学头脑,运用发达的科学技术,引领高尚的社会公德去对待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更具高质量的向往;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变革,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的组织形式、就业秩序、利益分配等方式的多样化;面对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的美好蓝图,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形态,思想道德规范,思想文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冲击与影响等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适时抓好对公民的道德教育,特别是现代公德教育,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德的激励与引领。历史证明:新中国成立,人民欢欣鼓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当家做主之情溢于言表,广大人民群众摒弃旧中国的一切恶习,扬眉吐气,一身正气,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建立在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新型社会公德激励人们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就建成了颇为完整的工业、农业、科教、文化、国防体系;完成对江河水利的治理;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轮船下水、飞机上天、卫星升空、核弹爆炸成功等等如此辉煌业绩。实践阐明了一个真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德的激励与引领。
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宏伟目标已定。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为民族振兴服务。为此,针对历史发展任务要求,结合当前社会道德行为的滑坡,如社会中出现的“轻浮狂躁、冷漠麻木、贪污腐败、制假贩假、偷税漏税、环境污染、责任事故频频发生”,更甚者出现惨无人道的“摔婴”案件等社会不良丑恶现象,更凸显出很有必要地抓好对公民道德教育,以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新时期公民道德规范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公民道德规范的确立,就需要我们去落实与实施。首先应以教育入手。道德教育是公德养成的外部机制,是公德养成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在如下方面抓好公民的道德教育:一是党和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实施管理、谋划,负起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责。主要体现在道德机制的建立;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道德教育经费的投入等方面。二是新闻媒体、宣传部门要紧密协作担当起引导、鼓舞、宣传的角色。公德教育要做到社会化、常态化,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宣传部门通力协作,诸如通过新闻专题报道、电视、电影、焦点访谈等形式宣传报道各个时期的社会正气,尤其是当代社会人们对“公德事件”高度关注所产生的“文明焦虑”,宣传舆论部门要正确予以引导、启发,推动“文明焦虑”成为“文明反省”和“文明自律”,以激发社会正能量,让社会公德教育深入民心。三是单位、学校、家庭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充当教育主体。单位是培养人才,发挥人的智慧、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或做出贡献的较好场所。在遵循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单位依据规章制度,对每位成员实施劳动纪律,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管理和约束,让每位员工时时刻刻感受规章制度带来的良好、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促使每位员工自觉地接受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抵制不良的道德行为。学校是最能体现公德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最佳场所。青少年公德教育要紧抓一个“爱”字,以“爱”施教。
有了爱,青少年就会去爱家人、爱同学、爱师长,进而发展到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爱整个社会。只要有了爱心,他们就不会去做违心违德的事情。有了爱心,就有了正气,就会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风气。家庭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是每个人最为放松,自由生活的场所,家中父母应为孩子作出好榜样。因为父母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做到“言传身教”;夫妻本是同林鸟,夫妻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彼此之间应以倡导高尚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主线来引领日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通过“三管齐下”取得社会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共识与实施。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公德滑坡状况要从切实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入手,抓住切合时代特征,积极摸索新时期历史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步骤、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在社会中形成“讲道德为荣,不讲道德为耻”的风气,真真正正地把公民道德教育推向一个崭新阶段,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变革与发展的需要。
对公民的道德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持之以恒,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让公民道德教育深入民心,并化为每位公民的实际行动。使每位公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真真正正把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到历史的最好水平。公德教育的见效,势必给精神生产力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激发社会生产力再创造,整体上对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夯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
19XX年,我从XX局XXX的岗位上退下来,X年来,本人发挥余热、为家乡、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先后被XXX政府聘为廉政监督员、XXX公园建设筹备组负责人、XX老人活动中心主任,还参加了XXX近年来大部分的公益事业建设,组织过多次的群众性活动。在群众眼里,我是个爱管事儿的人。自XXX流动人大代表小组成立后,我虽然不是镇级、市级代表,但每一次小组学习、每一回议政活动,我都参加,并且参与讨论,为解决群众困难四处奔走。新区开发后,由于政府资金困难,路灯设置不足,群众反映强烈,我主动担当起了光明的使者,我来回奔走于政府与XXX之间,最后落实了XXXX多元资金,不仅使新区的路灯亮了起来,还在一些僻静处设置了通宵路灯,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在邻居眼里,我是个积善好施的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因此乡里邻居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热心互帮互助,互相尊重与宽容,互相团结。从未因小事吵,大家一向都小事讲团结,大事讲风格,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有佳,遇上在经济上有困难时大家都可以解囊相助。19XX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发现新区路上围了一圈人,拨开人群一看,只见一个脸色土灰的40多岁畲族妇女瘫坐在地,而手臂却肿得象竹筒似的。经了解,这位可怜的妇女遭毒蛇咬后,因无钱上医院,眼看着在这儿等死了。我迅速向周围群众打听,得知XXX有位蛇医医术高明,当即雇了一辆柴三机,又掏出袋中仅剩的50元钱塞给那位畲族妇女,并让司机送她到蛇医处治疗。由于及时抢救,那位妇女才幸免于难。
在老人眼里,我是个会做事的人。XXX公园,从90年代初开始筹建,但因种种原因,到19XX年还只建成鱼池一个,19XX年6月,我被推举为公园筹备组负责人。半年来,我四处奔走,主动争取市、县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市人大、县人大、财政局、交通局等单位共资助XX万元用于公园建设。为了把公园建设好,我还请来了建委的同志,对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投资了XX万多元,灌注了水泥路面,建成了地掷球场等场所,使公园初步形成了集学习、娱乐、休闲与一体的活动场所。
在家人心中,我是可亲可敬的人。在家中,我能够起一个家长的表率作用教育好自家的子女,在单位要尊敬领导,在家要尊敬父母,在社会要尊敬一些老同志,不要恃强凌弱,同时我自身也能够做到与老伴和睦相处。在生育方面坚持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新型婚育观,做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和美美,家庭美满幸福。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论文
提要本文重点论述造成我国社会公德不良现状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搞好社会公德培养教育的5点建议。
关键词公共道德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修养
***
随着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正欲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我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鼎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盛时期,卫星上天、南极考察、经济腾飞、体育中兴……然而,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提出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
一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客观标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公德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历史进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在社会公德上也在前进和完善,从而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更新。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由此带动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发生变化,使社会形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更迭。然而生产力仍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而且是政治主体、文化主体、道德主体。公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基本类型,有其独特性。而其特殊之点在于公德具有着恒广性。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崇尚遵行放在治世重要位置。列宁曾经指出: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见《列宁选集》第三卷P247)。物质文明愈发达,道德水准就应愈高,社会公德崇尚就愈盛。小而言之,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处理日常生活关系时,要遵守共同生活准则,这样才会使人在社会上正常工作生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有了“以父为义,以母为慈,以兄为友,以弟为恭,以子为孝”的较为系统的伦常道德。至于日臻完备的道德体系,全于孔孟:孔子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孟子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言;清代思想家颜元曾有“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的话。外国思想家如古希腊以来的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有过道德阐述。苏格拉底曾有“知识就是美德”的道德箴言。由是观之,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定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具有国际性。试想自古至今,从中到西,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卫生,睦邻居,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无不立为金科玉律,被世人共同遵行。社会公德乃道德之核、道德之基、美德之本,渗透于人类社会的诸层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此道德之根本,才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可有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共同辉煌。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新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德教育,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以强化国民公德感,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资料表明,新加坡等国的做法使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状况良好,犯罪率下降,社会安定,精神面貌好。新加坡已成为一个富饶、文明、礼貌的国度。还有如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也被公认为文明国家。
社会公德培养教育论文
提要本文重点论述造成我国社会公德不良现状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搞好社会公德培养教育的5点建议。
关键词公共道德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修养
***
随着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正欲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我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鼎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盛时期,卫星上天、南极考察、经济腾飞、体育中兴……然而,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提出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
一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客观标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公德便伴随人类走过漫长历史进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在社会公德上也在前进和完善,从而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更新。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由此带动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发生变化,使社会形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更迭。然而生产力仍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而且是政治主体、文化主体、道德主体。公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基本类型,有其独特性。而其特殊之点在于公德具有着恒广性。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崇尚遵行放在治世重要位置。列宁曾经指出: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见《列宁选集》第三卷P247)。物质文明愈发达,道德水准就应愈高,社会公德崇尚就愈盛。小而言之,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处理日常生活关系时,要遵守共同生活准则,这样才会使人在社会上正常工作生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有了“以父为义,以母为慈,以兄为友,以弟为恭,以子为孝”的较为系统的伦常道德。至于日臻完备的道德体系,全于孔孟:孔子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孟子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言;清代思想家颜元曾有“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的话。外国思想家如古希腊以来的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有过道德阐述。苏格拉底曾有“知识就是美德”的道德箴言。由是观之,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定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具有国际性。试想自古至今,从中到西,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讲卫生,睦邻居,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无不立为金科玉律,被世人共同遵行。社会公德乃道德之核、道德之基、美德之本,渗透于人类社会的诸层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此道德之根本,才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可有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共同辉煌。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恪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新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德教育,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以强化国民公德感,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资料表明,新加坡等国的做法使得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状况良好,犯罪率下降,社会安定,精神面貌好。新加坡已成为一个富饶、文明、礼貌的国度。还有如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也被公认为文明国家。
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
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60%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4%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6%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调查中,86%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5%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2%,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7%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78%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社会公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19XX年,我从XX局XXX的岗位上退下来,X年来,本人发挥余热、为家乡、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先后被XXX政府聘为廉政监督员、XXX公园建设筹备组负责人、XX老人活动中心主任,还参加了XXX近年来大部分的公益事业建设,组织过多次的群众性活动。在群众眼里,我是个爱管事儿的人。自XXX流动人大代表小组成立后,我虽然不是镇级、市级代表,但每一次小组学习、每一回议政活动,我都参加,并且参与讨论,为解决群众困难四处奔走。新区开发后,由于政府资金困难,路灯设置不足,群众反映强烈,我主动担当起了光明的使者,我来回奔走于政府与XXX之间,最后落实了XXXX多元资金,不仅使新区的路灯亮了起来,还在一些僻静处设置了通宵路灯,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在邻居眼里,我是个积善好施的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因此乡里邻居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热心互帮互助,互相尊重与宽容,互相团结。从未因小事吵,大家一向都小事讲团结,大事讲风格,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有佳,遇上在经济上有困难时大家都可以解囊相助。19XX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发现新区路上围了一圈人,拨开人群一看,只见一个脸色土灰的40多岁畲族妇女瘫坐在地,而手臂却肿得象竹筒似的。经了解,这位可怜的妇女遭毒蛇咬后,因无钱上医院,眼看着在这儿等死了。我迅速向周围群众打听,得知XXX有位蛇医医术高明,当即雇了一辆柴三机,又掏出袋中仅剩的50元钱塞给那位畲族妇女,并让司机送她到蛇医处治疗。由于及时抢救,那位妇女才幸免于难。
在老人眼里,我是个会做事的人。XXX公园,从90年代初开始筹建,但因种种原因,到19XX年还只建成鱼池一个,19XX年6月,我被推举为公园筹备组负责人。半年来,我四处奔走,主动争取市、县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市人大、县人大、财政局、交通局等单位共资助XX万元用于公园建设。为了把公园建设好,我还请来了建委的同志,对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投资了XX万多元,灌注了水泥路面,建成了地掷球场等场所,使公园初步形成了集学习、娱乐、休闲与一体的活动场所。
在家人心中,我是可亲可敬的人。在家中,我能够起一个家长的表率作用教育好自家的子女,在单位要尊敬领导,在家要尊敬父母,在社会要尊敬一些老同志,不要恃强凌弱,同时我自身也能够做到与老伴和睦相处。在生育方面坚持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新型婚育观,做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和美美,家庭美满幸福。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调研报告
“双超”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与之相适应地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我们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今年4月下旬,徐州市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与民进徐州市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社会公德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委员们认为,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公德教育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提高,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淮海路文明一条街”等活动,开展“徐州精神”大讨论,制定《市民守则》、《徐州市市民基本道德规范》,重点在城乡居民中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市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有所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徐州形象”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理念,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委员们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一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所高声谈笑,毫不顾及他人;不遵守公共秩序,说脏话、粗话;不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意识比较差;尊老爱幼尚不到位,缺乏助人为乐精神;遇到坏人坏事,围观起哄的多,见义勇为的少;乱贴广告,私搭乱建,影响市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妨碍交通;封建迷信、涉黄活动屡禁不止;经营场所脏乱差,不讲商业道德等不文明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徐州精神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要围绕“保持苏北领先,保持淮海经济区领先,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按照《纲要》提出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文明城市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坚持每年办好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重视用人文精神引领徐州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有情有义,诚实诚信,开明开放,创业创新”的新时期“徐州精神”,提高市民素质、激发市民的建设热情,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为推动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要加大宣传力度,每年确定一天时间作为“徐州精神”宣传日,并且在市区中心广场或重要位置设立永久性“徐州精神”宣传牌,使广大市民能够入心入脑,永志不忘。要将“徐州精神”及其相关内容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和中小学辅助教材,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攀高比强,争先立新,使“徐州精神”渗透到具体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