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读者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6:07: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读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求高校图书馆进步社会读者的思索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社会读者有广泛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社会读者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和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信息需求
1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
21世纪是多姿多彩的信息社会,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能够跟得上飞速发展的形势及职业的要求,“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朝着终身学习、知识创新的目标迈进。学习、创新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保证。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谁拥有更多的知识信息,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凡是拥有与自身职业有关的信息愈多,头脑就愈丰富,思路就会更开阔,视野就会更宽广,决策也就会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文化休闲,注重文化的功效。休闲这一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追求和进人人类自由发展与享受需要的更高层次。文化休闲是现代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的一种,是对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颖诠释。在广播电视、旅游度假、电影文化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精彩纷呈的同时,文化休闲也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衡量业余生活质量的一种标准;文化休闲场所诸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与高校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深入也有所关系。
社会读者的工作学习需要和文化休闲需要必然引起其广泛的文献信息需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临时的生活资料急需查考,人们也希望及时获得可利用的知识信息。可见,社会读者需求的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广泛,信息需求也将日益普遍和频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社会读者对信息的渴求程度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印刷资料,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另一个途径,很多读者希望自己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办公室或自己家里通过网络享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获得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服务。
图书馆发展社会读者问题探求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社会读者有广泛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社会读者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和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信息需求
1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
21世纪是多姿多彩的信息社会,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能够跟得上飞速发展的形势及职业的要求,“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朝着终身学习、知识创新的目标迈进。学习、创新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保证。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谁拥有更多的知识信息,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凡是拥有与自身职业有关的信息愈多,头脑就愈丰富,思路就会更开阔,视野就会更宽广,决策也就会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文化休闲,注重文化的功效。休闲这一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追求和进人人类自由发展与享受需要的更高层次。文化休闲是现代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的一种,是对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颖诠释。在广播电视、旅游度假、电影文化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精彩纷呈的同时,文化休闲也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衡量业余生活质量的一种标准;文化休闲场所诸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与高校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深入也有所关系。
社会读者的工作学习需要和文化休闲需要必然引起其广泛的文献信息需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临时的生活资料急需查考,人们也希望及时获得可利用的知识信息。可见,社会读者需求的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广泛,信息需求也将日益普遍和频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社会读者对信息的渴求程度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印刷资料,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另一个途径,很多读者希望自己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办公室或自己家里通过网络享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获得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社区读者资源建设分析
1背景
21世纪前,一般认为图书馆资源仅包括文献资源、馆员资源、设施资源等,在图书馆学界的主流观念中,读者也只是服务对象,是图书馆应尽心服务的“上帝”。人们在较长时间里未将读者作为一种可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源加以看待,即便看到了读者需求对图书馆的刺激性、反身能量的输出性,也没有将读者蕴含的知识、能力、关系、财富等当作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进入21世纪,资源观已从主要指称“自然资源”的概念扩延到“泛资源”的概念,即对人类或非人类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组分的集合都可以被看作是资源[1],如:在企业管理领域,客户资源已经被看作影响企业存亡的关键资源。“泛资源”的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当前,图书馆管理理念悄然发生着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2010年以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图书馆纸本书籍借阅率快速下降,读者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图书馆的传统地位正在被削弱。在机遇和困境面前,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调动和开发有利资源,保持乃至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图书馆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包括附近社区居民、大中专学校、工业企业在内的“社区读者”,是提升高校图书馆质量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面对新时期挑战的有效对策。
2社区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区方面实践较少,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限于高校的师生群体,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满足本校读者需求已绰绰有余[2],服务社区既有现实性又有必要性。从文献信息的需求来看,高校图书馆的部分文献资源是社区读者需要、但又无法通过别的渠道获取的;从文献使用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存在利用较少的情况和时段,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合理地吸纳社区读者。主动发现并千方百计地满足“欲入而不得”的社区读者,把他们请进来,自愿地反哺图书馆,主动奉献自己的知识、时间和资金,可以实现图书馆和社区读者的“双赢”。从社区读者方面来看,高校图书馆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是社区读者可利用的优质资源;从图书馆方面来看,没有社区的资源群体,高校图书馆不能发挥多样化的服务功能,也不利于提升自身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读者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
3社区读者资源的类型
读者资源是现代社会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赖以实现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用户群体、用户智力、用户能力的基本因素[3]。社区读者资源包含社区读者的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关系资源和资产资源。3.1社区读者知识资源。社区读者知识资源指图书馆可以获得的社区读者的知识成果,包括社区读者的文献知识资源、脑力知识资源。社区读者文献知识资源包括居民捐赠给高校图书馆的书籍、报纸杂志及一切有价值的图谱史料,或参与高校图书馆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等。社区读者把这些知识物品交给高校图书馆暂时使用或永久收藏,可以发挥其新的、更大的效用。社区读者脑力知识资源是指读者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创新、技能等资源,是一种智力资源。优秀社区读者的脑力资源经过开发“外化”,可以满足图书馆其他读者的需求,如社区书法培训班、社区公共卫生讲座、社区知名作家著作分享会。社区读者的知识资源蕴含量巨大,如何开发社区读者的知识资源,让其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为高校图书馆所利用,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3.2社区读者人力资源。社区读者人力资源指社区读者能够参与高校图书馆业务与活动的人力支持,包括社区读者能够被图书馆所利用的时间、人力、财力等,主要指社区读者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资源。社区读者人力资源是一种公益性、慈善性的社会资源,不需要付费就可以使用,也包括一些付费获得的读者人力资源。互联网的使用让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共享共建已成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社区读者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使用者,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者。3.3社区读者关系资源。社区读者关系资源是最丰富的一种读者资源,包括社区读者的身份信息、社会信用、关系规范、文化品位、权利作用等多种社会资源。读者关系资源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个分枝、每一片树叶都代表读者的各种社会关系,关系越多,资源越丰富,是图书馆重要的社会资本。高校图书馆发展一个社区读者,往往能一带十、十带百地开发更多的社区读者关系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社区读者关系资源获得所有读者拥有的信息,为自身的决策及行动提供帮助。3.4社区读者资产资源。社区读者身份各异,他们所拥有的资产也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资源,主要指社区读者向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经费、文献、设备等捐助支持。社会资本资助图书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模式,如:香港汉荣书局创始人石景宜博士向内地2,000多个图书馆(含公共馆、高校馆)无偿捐赠了六百多万册港台版图书,笔者所在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2006至2007年曾接受了他的部分捐书。另外,内地多所大学“逸夫图书馆”馆舍的兴建资金均来自香港邵逸夫先生的捐赠,今天的社区读者都可能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资产捐赠者。
街道图书馆读者服务延伸模式分析
摘要:运用田野调查法,通过梳理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实践成果,探索街道图书馆读者服务延伸模式的成果以及社会化运营对服务延伸的推动作用。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读者服务延伸模式的创新实践经验,也为进一步提升街道图书馆管理水平与质量,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社会化运营;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一、引言
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在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和部署下,在河西区图书馆和河西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共同监督指导下,自2018年底开馆以来,不断加强街道馆业务建设,提升街道馆服务效能,为周边读者提供高品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致力于扩大河西区“西岸”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河西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读者提供主动服务,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文化惠民[1]。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读者服务延伸模式包括服务空间的延伸、服务内容的延伸、网络服务的延伸。第一,服务空间的延伸,作为河西区图书馆和河西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街道分馆,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拓宽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加大了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实现;第二,服务内容的延伸,通过为读者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讲座、培训、展览、书刊宣传等活动,充分发挥街道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第三,网络服务的延伸,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读者提供线上数字阅读、多种类型线上活动、读者咨询与反馈等,增加了读者享受文化生活的方式[2]。
二、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读者服务延伸模式
(一)完善空间规划,提供读者交流空间。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自2018年底开馆以来,逐步完善健全了一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2019年6月,实现一层、三层阅读空间全面开放,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空间的同时,完善各阅览室服务设施,合理规划各阅览室功能分区,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氛围,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开放读者活动区域,实现馆内不同功能分区的动静结合,并在活动区域为读者提供各类阅读推广服务,丰富了读者到馆体验,吸引周边各年龄层读者到馆参与公共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分享与交流,为实现读者服务延伸奠定基础。(二)延时自助服务,满足读者到馆需求。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西岸书斋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13:00-21:00,周二至周日9:00-21:00,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夜间阅读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馆内配套众多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免费自助服务,包括便捷读者借阅流程的图书自助检索机、图书自助借还书机、读者证自助办理机;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阅读需求的阅报机、云屏数字借阅机;为读者带来健康、安全阅读体验的IDSmart图书杀菌机;满足到馆读者其他多元需求的便利蜂自助超市、免费照片打印设备、BMI健康机等。通过延时自助服务,为读者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吸引读者到馆享受阅读生活,充分发挥街道馆的辐射作用,实现服务空间的延伸。(三)阅读推广活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采取动态静态结合、线上线下结合、馆内馆外结合的方式,吸引读者参与多种类型的活动,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最大化,实现读者服务内容的延伸和网络服务的延伸。1.动态线下活动。开馆以来,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在馆内举办了第一届“西岸阅津彩•书香溢津城”文化节,以展览、展演、讲座等多种形式,将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与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次文化节读者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吸引了420名读者到馆参加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街道延伸的作用,起到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实现文化惠民。“悦读天津•声动西岸”第一届西岸最美朗读声大赛活动,鼓励读者诵读经典、传承经典,邀请到天津广播新闻专业评审专家为读者提供了专业的阅读指导服务,本次活动共吸引了97名读者到馆参加活动,丰富了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朗读这一形式的活动,提高了读者阅读兴趣,推广全民阅读。此外,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还举办了诸如“读经典•诵国韵”“领悟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精神”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以及“西岸课堂”“西岸映像”“趣海拾贝”“智趣手工坊”等品牌活动,助力书香河西建设。此外,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鼓励馆员主动走出图书馆,前往敬老院、福利院、社区、学校开展馆外流动服务,拉近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2.静态线下活动。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通过举办线下展览、布置线下主题展区、布置图书漂流区的方式,为读者提供静态线下活动。“吉祥年画•幸福天津”线下展览,展出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增添了春节喜庆的氛围,发挥了弘扬天津传统文化的作用,共接待读者264人。每位读者进馆后,映入眼帘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展示区向读者展示了非遗相关文创产品,是河西区西岸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窗口。每月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会在主题阅览区更新主题推荐书单,为读者提供26本优质图书推荐,读者可前往主题阅览区进行阅览,满足了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体现了书刊宣传的价值。另外,读者可将闲置图书放在图书漂流区,并换取图书漂流区的流动图书,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做到传递书香,分享阅读,目前图书漂流区已收到300余册读者漂流至馆内的图书与期刊,并由馆员精心布置,进行书刊展示,使图书漂流区成为读者高度喜爱与认可的阅读空间。此外,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加强与河西梅苑小学、天津小学等多家学校合作,通过建立学生读书角、组织小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开展馆外静态线下活动,丰富了小读者的阅读生活和精神生活。3.线上活动。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系列线上活动,部分品牌活动线上线下并行推出,并创立了多个线上活动品牌,同时利用互动、投票、征集作品等形式,以及微信群信息咨询与反馈的方式,增强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平均每月线上活动参与量达到6000余人次,读者也积极向公众号视频征集栏目投稿,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高互动性,使得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变得更有温度。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也在提供线上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正能量作用,为读者提供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线上活动和宣传内容,以文化引领发展,以文化服务人民。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论文
【摘要】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是全馆工作的中心、重心,是联系图书馆与社会的桥梁,是图书馆性质和作用的直接体现。文章概述了网络时代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做好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策略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保存职能已经不再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而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献网络的传递职能,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本馆及网上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本
所谓读者服务工作,就是通过组织读者和组织服务使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得知识,掌握情报的各项活动。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报、进行教育。这些性质只有通过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才能直接体现出来。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是全馆工作的中心、重心,是联系图书馆与社会的桥梁,是图书馆性质和作用的直接体现。
一、网络时代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1.印刷文献向多载体文献转化
党校图书馆创建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和谐创建
【论文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图书馆的创建,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必须保证四个方面的和谐。
一、馆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支撑点,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没有图书馆员之间的和谐,就没有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没有图书馆的和谐。在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少说多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与人为善,坦诚相待;搞好团队协作,减少内耗,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创造和谐的、融洽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学术期刊研究论文
[摘要]学术期刊为了在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自身的各项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中尤以观念方面的创新为首要。学术期刊的观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主动争取读者的竞争观念,以读者为本的服务观念,及顺应数字化技术的编辑出版观念等方面。
[关键词]学术期刊;观念创新;编辑出版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坚持自主创新重大意义和战略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及各行各业的要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自身职责本来就是经由及时发表各种具有知识增量的学术论文,而在推进科学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当前更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为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为此,学术期刊自身的各项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服务能力。正如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对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所强调和要求的那样:“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但在学术期刊落实这“五个方面”的创新要求中,我们认为观念的创新尤为重要。因为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缺乏创新情感、毅力和精神,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即使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旦遇到困难、阻力也会半途而废,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有了观念上的创新,才能带动内容、形式、方法及手段的创新。同时,在学术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中,创新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倡导的思想,更在办刊人每一个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它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发展水平和生存质量。既然如此,学术期刊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观念创新呢?以下略陈管见。
一、要树立主动争取读者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相比于其他文化产品形式,学术期刊提供的是高层次精神食粮,具有高品味特点,表现在它刊载的论文,都有严格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要求,各个专业学科又都有相对固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比较明确的研究对象。一般读者如果没有经过相应专业的学习、阅读和思考,对学术期刊的内容不易发生兴趣,这样在整个阅读人群中,能够问津学术期刊者相对不多,学术期刊的发行量一般不大,特别是一些高校的学报,主要的读者对象就是学校的师生和一些研究机构及图书馆,其发行量通常保持在一两千份,有的更少,不足千份。这种状况让一些人认为学术期刊的小众化读者范围是与生俱来的,有其独特的市场构成和运行规律,属于文化精品,它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科学文化的推动发展上。不能以拥有读者多少或发行量的大小来评价其价值。它的生存和发展,应该由非市场化的物质条件做保障,办刊人的任务就是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办好期刊,不必太在乎读者市场。在这种办刊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学术期刊长期满足于现状,任由刊物在小圈子读者中发行,不思或不会主动去争取读者市场。这样的办刊观念,我们认为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需要改变,而代之以适应当前形势要求的新观念。
我们承认不能把学术期刊完全等同于物质商品,也不应仅以刊物的销量或取得的经济效益为根本评价标杆。学术期刊有自身的特殊性,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要义。但这些情况都不能成为学术期刊不去积极主动占有读者市场的理由,更不是在小众化读者范围的现实面前无所作为的借口。众所周知,学术期刊的作用最终要靠占有和影响读者来实现,多多益善,缺少或没有读者影响力的刊物,其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和实现。因此,有责任感的学术期刊办刊人,都十分重视刊物在读者中的影响,不会仅以完成日常的组稿、读稿、审稿、发稿、校稿过程为满足,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寻找目标读者,设法争取拥有更多的读者。但这里所说的争取读者市场,不等于单纯去推销刊物赢利,而是让多一些读者认可并接受和信赖自己的刊物。争取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订阅、交换、赠送、奖励等等,目的就是在众多读者中扩大刊物的影响,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新形势下期刊业激烈竞争的客观需要。
新闻阅读性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意义;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几个原则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时代精神可以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勃发的生机、新鲜的气息,是人的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新闻可读性是新闻的命脉所在,也是新闻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报刊杂志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和心灵,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
【关键词】可读性读者新闻宣传趣味性
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选择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信息传达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生存之本,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以下笔者根据平时实践就如何增强新闻可读性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1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意义
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宣传,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作用。读者阅读什么新闻,不阅读什么新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谁也干涉不了。据学者考察,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条件下,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出现了“挑着看、跳着看、追着看”的阅读心理。基于这些,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研究和适应读者这种对新闻的选择心理。只有在新闻的内容上、写作形式上满足了读者的这种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反之,读者就不认可,不接受,不阅读。新闻是通过可读性作载体,来实现有效传播与宣传的;失去了可读性,新闻的传播与宣传就无从谈起。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素质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图书馆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教学服务,用优质的服务,来树立图书馆员的形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素质;优质服务
图书馆历来都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基地。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收藏对象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服务方式也抽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图书馆员在每天与读者的接触交往中,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住住会给读者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在极其重要的的意义。只有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修养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了整个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图书馆员的精神状态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就是图书馆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有服务台精神,使命感、爱馆心、正确性、责任感、信赖性、诚实性、适应性以及创新性等优秀品性。他们在与读者的交往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看做单一的服务活动,因为它不仅仅体现在借借还还、问问答答的简单活动中,更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员的主动服务,积极地体现双方在借阅过程中的互动、共鸣的过程,良好的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和谐交流,能够使又方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多方面相互影响,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和人际氛围。
一、以优美的语言,树立图书馆形象
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是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在这个特定的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资质水平,包括提高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水平,图书馆员应负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做到博学多识和多才多能,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职业专心致志,坚信自身职业的价值,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把图书馆专业术语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借与阅的过程表现为一种默契和谐的沟通过程,体现图书馆高雅、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就曾说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增进人际关系的是一种临近因素。开馆后馆员们各司其职,笑脸相迎,送上一句“你好!”、“需要什么书?”消除了陌生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营造了融洽的读书氛围。馆员的亲和力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能密切与读者的关系,客观地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这种心理上的临近,不仅仅愉悦了馆员的身心,而且也能使读者改换心境,改变情绪,即使是性情粗暴的读者也会在馆员的影响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如果图书馆员态度傲慢,语言蛮横、带搭不理,就极有可能使读者产生不满,甚至了生争执,这不仅有损馆员形象,更有损图书馆的声誉,图书馆是知识的圣殿。工作人员在与读者交谈时,不能用粗俗的语言,更不能出言不逊,说出脏话丑话,否则不仅让读者产生厌恶,更显得“辱没斯文”。例如,开架阅览室,个别馆员发现读者没有把书刊放还原处时就说“你怎么把书乱放!每个人都象你一样,图书馆的书还不全乱了套吗?”这种说法,很粗鲁,是斥责读者,往往引起读者的反感,并且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改成“请把书给我,由我放回书架”,这样就会使读者感到亲切,产生内疚,以后他看书就会主动把书放回原处。语言的表述是要看场合、环境和对象的,图书馆员就应当以亲切健康的语言感动读者的心灵,保持双方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
二、用优良的服务、体现素质修养
图书馆读者活动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活动策划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活动现状着手,提出开展图书馆读者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工作进行初探。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不仅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图书馆资源,还要积极开发利用读者资源。读者活动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履行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效载体。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活动工作有的正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开展。因此,研究读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和完善读者参与机制,努力争取读者广泛的合作和参与,是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1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现状
1.1对读者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的人认识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性,并对此也作出了深入研究。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认识到读者活动的重要性,对它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深入研究。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读者服务,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未来的图书馆除了信息服务之外,另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将是读者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也逐步开展了一些读者活动,但是总体上还是不够,重视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充数而被动的“完成式”。很多图书馆根本都没有把读者活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安排,写入工作计划内。
1.2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文献的收藏转移到读者服务第一线,这是时展的必然,它给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读者服务部门。从事读者活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是指定人员兼带,有的是馆长临时抽调,缺乏读者活动工作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从事读者活动的图书馆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文化水准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