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5:52: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单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单位

社会单位消防能力开展情况报告

尊敬的督察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对全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督察组一行,莅临我市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全市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全面部署,深入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部署。5月26日下午,支队召开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就如何深化市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市区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自我加压,明确目标和时限,强化落实与执行力,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进任务。同时,支队还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工作思路,将全市的社会单位划分为9大类场所,并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分类打造方案和细化建设标准,指导单位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社会单位整体防控火灾能力。

二是分片督导。为进一步巩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支队成立了由三名副支队长牵头的工作组,分别对市本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大队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派出所列管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实施全面督导,将各大队划分成五个区域,采取“分片组织、片内互查”的形式,通过实地指导、定期调度的方式,及时掌握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工作部署,督促社会单位做好火灾自查自改,强化员工培训,制定并开展消防演练,规范单位档案建设,建立社会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长效机制,确保“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稳步、有效进行。

三是以会代训。支队多次组织召开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四个能力”建设专题培训会,指导单位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消防工作新机制,提高自身防范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同时,为切实加大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力度,支队还提请市局召集各县(市)、区公安(分)局主管局长及所有派出所主管所长召开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做法,对派出所列管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力推进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查看全文

基层地勘单位社会保险研究

目前而言,基层地勘单位属于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由于历史原因,事业单位2014年9月30日前一直未缴纳养老保险,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这才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本人所在的基层地勘单位属于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营业务为地质勘查业务,同时经营有工程勘查、基础施工业务以及地理信息科技工程业务,戴着事业的帽子,以企业运营的模式经营着。本人所在的基层地勘单位从2016年12月与已与当地社会保险无缝接轨,属地化,但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就对基层地勘单位的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详细的概述。

一、事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却相对滞后。2009年,国家人社部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初,国务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本次养老保险改革的施行是全国性的,直接关系到全国4000多万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使退休人员逐步步入社会化管理,有效缓解单位的财政负担,有效地设立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职工养老保险意识的形成,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二、基层地勘单位加入社会保险现状

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从2000年开始,各地基层地勘单位陆陆续续开始参加属地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从2016年开始,各地基层地勘单位开始参加属地的养老保险,并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确保员工的社会保险都能够纳入到企业的社会保险计划规程中,但是在基层地勘单位积极增强其与社会保险之间的联系时,基层地勘单位中也会存在一些阻碍社会保险完全融入其内部的因素,有些基层地勘单位所在的当地省份对目前基层地勘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定性不承认,要求属地定性以后才能参加养老保险,故有一部分地勘单位暂时不能参加属地的养老保险,这些因素阻碍了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无缝接轨,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不能够完全融入到单位发展进程当中。又比如有些员工在外面做着自己的事业,但是依旧将自身的工作职位挂职在基层地勘单位中,这就是所谓的“两不找”人员,这些挂职人员都是属于那种自己缴纳保险,单位代缴,却不在单位内部上班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无缝接轨,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高效解决。

三、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接轨时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社会单位消防能力工作报告

尊敬的督察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对全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督察组一行,莅临我市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全市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全面部署,深入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部署。5月26日下午,支队召开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就如何深化市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市区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自我加压,明确目标和时限,强化落实与执行力,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进任务。同时,支队还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工作思路,将全市的社会单位划分为9大类场所,并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分类打造方案和细化建设标准,指导单位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社会单位整体防控火灾能力。

二是分片督导。为进一步巩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支队成立了由三名副支队长牵头的工作组,分别对市本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大队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派出所列管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实施全面督导,将各大队划分成五个区域,采取“分片组织、片内互查”的形式,通过实地指导、定期调度的方式,及时掌握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工作部署,督促社会单位做好火灾自查自改,强化员工培训,制定并开展消防演练,规范单位档案建设,建立社会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长效机制,确保“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稳步、有效进行。

三是以会代训。支队多次组织召开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四个能力”建设专题培训会,指导单位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消防工作新机制,提高自身防范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同时,为切实加大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力度,支队还提请市局召集各县(市)、区公安(分)局主管局长及所有派出所主管所长召开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做法,对派出所列管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力推进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查看全文

单位社会治安综治工作述职材料

2010年,我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找准贯彻落实结合点,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事业发展为核心,打牢化解矛盾的物质基础,紧紧围绕首都“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并结合区划调整、新局成立及时制定了专项维稳工作方案。切实履行局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的领导,注重人民内部矛盾排查化解,督促各单位做好维稳和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使综治工作在单位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全年安全“零”指标。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始终把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全年根据区综治委的要求和时段特点认真分析我局在综治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确立了处级领导接访制度和处级领导对分管科室、基层单位的包片制度,建立了大维稳安全格局;坚持在各种会议上经常布置综治工作任务,强调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打牢安全防线;坚持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前先布置安稳、综治工作,及时制定各种安全工作方案,增加各种防控力量;重大工程开工前先评估安全,尽可能的提高安全防范等级,降低对周边老百姓的影响,使综治工作成为其他工作的安全基石。二是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主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并落实了岗位责任制。三是加快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制定了全局安全防范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了专项综合治理资金,充实了基层管理队伍,组织综治、内保人员参加了市里的培训,并为各基层单位配备了相应的安防设备、设施,整改了公园的监控和广播系统;在公园内实施了安全网格化管理,确保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发现问题,稳控事态,解决问题。

二、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做深、做细、做实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

1、加快事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功能定位,通过研讨、培训等形式提高干部职工建设世界城市窗口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和提高班子的科学管理能力,减少了决策上的失误,加大对各基层单位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的产生。

2、维护群众利益,及时解决干部职工在切身利益方面的老、旧历史遗留问题。上任以来,通过定期的矛盾排查化解,及时掌握了各基层单位在退休职工医疗、外来务工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点后。果断采取了主动出访、领导包案、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等措施,有效地把矛盾发现在初期,化解在基层。

查看全文

水利单位社会实践汇报

在暑假开始前,我就已经计划好了,我要参加暑假的实习,锻炼自己的能力。我知道自己不一定会赚到钱,但是赚钱不是第一,我要做好的只是将自己的能力提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的更好,这才是我要做好的事情,相信我会做好的!

年月至月,我有幸在省市水利局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实习。由于只是一个实习生,所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根据我实习的见闻及三防办里的工作组织概述起来,研究一下三防办行政管理上的状况。

以下是三防办工作组织的一些简单章程的介绍,三防办在国家行政机构中并非三防,而是两防,防旱防涝,防风是沿海地区特有的工作项目,防风即防台风。一般三防办的基本的职责范围是:各级三防办是当地政府的三防指挥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防洪法》规定,该机构挂靠在当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市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就是挂靠在市水利局这一水行政主管部门上。

三防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部门和政府有关防汛防风防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决定,贯彻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指示,计划措施等,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水,旱,风方面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这样的政策规定表明,三防办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也像遍布大地的水脉经络一样是网状机构,有上行下行机构,也需要纵向横向沟通,这样的行政机构中流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市三防办属于基层三防办机构的一个环节,基层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划分的。省以上的三防办(我国绝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灾办)内设分工较细。省三防办设有综合科,工程科,通讯科。市三防办目前未做内设科室划分,但工作内容是清楚明确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个方面。

(一)部门协调工作,这是市三防办比较重要的工作,工作内容有:提出三防指挥机构的组成建议;拟定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建议;协调有关部门通报有关部门三防工作情况;必要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参与三防值班。这是全体三防办工作人员都要参与的工作,对平日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部门和人员的协调指导工作是三防协调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管理分析

[摘要]后勤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效率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后勤社会化管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其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展开了分析,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及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对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后勤管理工作的落实,在实际需求下构建社会化管理模式,利用高质量的后勤管理工作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希望对相关的单位发展起到一定帮助。

1思想政治工作对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作用

在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党的建设取得重要胜利的保障,更是促进党的队伍永葆活力的关键。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怎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创新后勤管理方法,提升后勤人员思想觉悟,才能真正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后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对今后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2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与评定》等法律法规,巩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成果,努力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区政府决定于2011年1—4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四个能力”达标建设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区成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区公安局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区防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派出所分管消防工作负责人和区消防大队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兼任,具体负责“四个能力”达标建设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九项要求”,确保区所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

三、工作安排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论文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事业单位

当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社会保障维持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其二是协调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将所有社会成员纳入其中,发挥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三是维持社会经济平衡稳定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推动经济更快发展。其四是稳定社会持续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建立各种保障措施,帮助他们化解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1]。可见,健全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对于灵活事业单位人事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取得初步成效,但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等保障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或单位自理,按照职工退休时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由此职工仍依附于所在单位。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各行其是,致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较慢。首先,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特别是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落后于城镇企业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而在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各险种存在诸多问题:在向养老制度转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员工养老金待遇可能大幅下降;参保率不高。由于事业单位种类多、结构复杂、员工抵触等问题,虽有相关政策但操作起来仍有难度。其次,事业单位保障体系保障范围不全面,阻碍了人员的流动。目前,事业单位保障体系范围只包括了劳动合同工人和聘用制干部,而“编外”人员并不包括在内。随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启动,“编外”人员是否适用养老保险政策、单位是否为“编外”人员缴费、“编外”人员个人养老金依据什么计算等问题亟待解决。最后,全国没有统一的社保机构,相关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目前,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经办体系建设参差不齐,在机构名称、编制、职责、层次上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工作由各地人事部门主管整体划转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但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进人计划、工资管理、离退休审批等职能却依然留在了人事部门,这就导致两部门在社会保障方面出现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确、工作难以协调的问题。

三、深化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逐步建立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点、各项社会保险门类齐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的重要保障。第一,扩大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覆盖面及加快社会保险一体化运作,为用人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将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由劳动合同制工人和聘用制干部扩展到全体职工。只有,建立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才有利于劳动者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才有利于促进人才在多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为用人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二,事业单位保障制度改革,要按照权利、义务与强制性相结合,国家、单位和个人同负担,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相分开的原则,逐步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有事业单位特点的待遇给予机制,基本保险待遇与工资、物价适当挂钩的调节机制,保险基金管理与退休人员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2]。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需要结合各地试点的实际经验,尽快出台统一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定方案,有利于规范各地的不同做法,增加各地在推行改革过程中的推动力,减少制度转接成本,使改革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深入。第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机构。一方面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步伐,另一方面根据事业单位类型制定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条例,形成总体法规与具体实施条例相结合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国家、社会职能部门、单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五,实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其他制度改革的协调发展。作为影响用人机制相关的环境因素,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管理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改革的每一步都要为其他改革服务,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实现各项制度改革的多种形式的结合,灵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账务处理研究

摘要:研究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账务处理的目的在于会计准则制度修订后,伴随一系列管理机制的改革,既有的账务处理原则和模式相应产生了变化,需要发现修订前后的不同,以便使这些单位的社保缴费账务处理更加准确和科学。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内容及其复杂性阐释了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帐务常见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事业单位社保缴费账务处理的变化。

关键词: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是一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又在支付、营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的单位,其中多数为行政单位举办,也有部分为其他机构运用国有资产举办,但均以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主要包括科、教、文、卫等单位。由于事业单位资金组成的多元性,以及其职责行使的公益特性,这些单位在社保缴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当的复杂性

一、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内容及其复杂性

影响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内容组成并造成其复杂性的根源在于事业单位类型的多样化。由于资金来源各不相同,加之本身行使职责的差异,事业单位被划分为全供类、差供类和自行收支类三种。全供类的全称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顾名思义,这类单位的营收与支付行为全部执行国家财政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因此,这类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同样归为财政经费管理。而差供类单位的资金组成中有相对固定的一部分属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财政预算范畴,但余下的部分则由单位自负盈亏。因此这类单位社保缴费也存在一部分属于财政管理,另一部分自行处理的特点。至于自行支付类的单位则又有所不同。由于其经费来源均为单位自己的营收和支付,故其社保缴费同样遵循单位以收定支原则,与前两类单位均有不同。

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帐务常见问题

查看全文

党组织单位功能与社会功能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城市社区党组织单位角色功能的发展变迁及其表现;社区街道党组织社会角色的发展变迁及其表现;结语:单位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互动与互补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型的城市多元社会结构给传统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模式带来挑战,街道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大大提升、街道党政直接面对基层社会,是国家政党体系与社会的联结点,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被推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前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区表达参与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整合社区各种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文化,培育居民共同的社区意识、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决策机制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单位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特色和优势,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以提升党对城市基层社区的领导能力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在应对体制外资源大量增加、城市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街道党工委自身也从一个力量弱小的末端,发展壮大为代表国家权力对多元化的社会进行有效整合和互动的“排头兵”。从这个意义上讲,街道党组织的单位制属性在社区建设的背景下,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有所增强。

适应社会的转型和变迁,建立在传统单位制基础上的城市治理模式开始逐步向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转变。城市社区党组织在承担社会矛盾化解、群众利益表达、社区文化培育以及社会力量整合等社会职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社会自主性空间逐渐扩大,社会自由流动资源增多,上海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为此,上海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体制和机制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创新,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角色发生了较大变化,社区党组织在调整优化自身单位角色的同时,社会角色的作用日益显现,并承担起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将以浦东新区的潍坊社区为例,对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单位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嬗变与构建进行分析,为正确认识和理解社区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城市社区党组织单位角色功能的发展变迁及其表现

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党组织在中国城市社会庞大的单位体系中,无论是从角色、职责,还是从地位、权力上看,都处于“伞状结构”的末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