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5:24: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保障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研讨社会保障制度供给
一、制度结构优化
1.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的统一
在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中,存在着重视实体性权利的保护而忽视程序性权利的规范的问题。需求主体的程序性权利包括社会保障的请求权、申诉权和救济权,这样一些程序性权利的保护,无论在立法者那里还是执法者那里都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源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和现行制度规范的约束,传统的主客体思维方式将社会保障的需求主体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其所获得的保障利益是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恩赐,至于国家和社会给多少、给不给,个人都无权抗争。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一些严重的违规行为,许多合乎要求、急需帮助的社会成员无法获得救助,致使“低保”变成了“人情保”,其根源就在于需求主体的程序性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在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获得普遍共识的今天,公民实体性社会保障权的保护离不开程序性权利的行使。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机制不完善的情形下,程序性权利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给予法定范围的公民以权利诉求权、权利救济权,加强程序性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2.地方法规的检视与协调
我国最权威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其次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各地在执行出自国务院、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行政法规、规章、条例时,会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再行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规章或具体实施办法。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统筹层次不一,再加上城乡差别,出自地方人大或基层政府的地方性法规五花八门、各具特点。仅就最低生活保障而言,各地的资格审查标准不尽相同,给付水平也出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出自地方本位的考虑,人为地限制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或抬高转移接续的成本。一些大中城市对非本地户籍务工人员采取明显的排斥政策,限制其子女在父母工作地的升学和受教育权、保障房申请权、社会救助申请权。这些规定既造成地方间制度衔接的障碍,也与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明显相左。所以必须对地方法规进行认真检视,同时加大中央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一是对“碎片化”的制度进行整合,二是加快低层级法律规范的升级,以促进地区、部门、城乡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统一。
二、权利实现环境的综合治理
社会保障制度考察材料
一、北欧四国“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共性和突出特点
1.社会保障范围和内容十分宽泛
以芬兰为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三大部分:预防性社会和健康政策,社会和卫生服务以及社会保险。具体内容见下面图示:
以上内容表明,芬兰的社会福利和保险涉及到从人的出生、婴儿时期到老年的全过程,从预防疾病、事故,控制饮酒、抽烟开始,到实施基本免费医疗。中小学教育基本实行免费教育,学校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是全方位的。这种社会保障体系尽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但从贫富差距很小和共同富裕的程度看,类似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社会目标。这被当地人称为“资本社会主义”。
挪威、丹麦的社会保障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只是在具体的保障标准上与芬兰有所差别,比如丹麦的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是全部在丹麦居住的退休人员,不论是否交纳社会保险税费,而其他三国的养老保险只覆盖交纳社会保险税费的退休人员。当然这种区别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有密切关系。
2.社会保障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很高
基层社会保障制度思考与探索
一、引言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与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十八大以来,我党要着力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对于基层群众的生活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以城镇居民为主,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而对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则相对较少,所以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之处,为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层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二、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度的重要意义
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健全与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解决社会基本问题、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一方面,基层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推动我国基层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缓解城乡社会保障不公平现象,是保障基层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法宝;另一方面,基层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与解决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介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有效途径,可以改变不同阶层、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实现社会财产的再分配,用于改善与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基层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可以缓解社会潜在的矛盾与缺陷,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再次,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完善的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基层人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避免基层人民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出现,为小康社会的建成做好保障;当前我国还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基层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民族自豪感,而这些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意义重大。
三、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尽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断健全,基层社会保障体系也趋于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但是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缺陷,需要我们去解决与探讨,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一)基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通常来讲完善的社会保障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五大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三大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是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基层社会保险制度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基层社会保险制度是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我国基层社会保险制度相对缺失,特别是农村基层仅仅建立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而对其它保险涉及较少;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救助体系以及基层社会福利体系不太完善,特别是在基层农村,真正能够获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的人少之又少。(二)基层社会保障资金相对缺乏。基层社会保障资金是基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基层社会保障资金却相对短缺。一方面,我国基层社会保障体系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基层人民的个人缴纳,辅以集体补助、国家补贴,而我国基层人民,尤其是基层农民生活水平本来就不高,如果以基层群众个人缴纳为主则在实践中很难执行,因为部分群众可能无法缴纳;另一方面,集体补助与国家补贴的保障基金主要集中在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以及优抚补助方面,这就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的保障能力大幅下降,并且集体补助以及国家的补贴资金远远跟不上上涨的物价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三)基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缺失。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需要依靠一定的法律来进行保证,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同样如此,但是我国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与运行却缺少一定的法律保证。目前我国对于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仍然不完善,并没有系统完善的立法对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作出规定,而只有一些部门发出的方案或通告等,尽管这些方案或通告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基层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致使基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基层社会保障制度有序建立与运行。(四)基层社会保障发展相对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我国各地基层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导致了基层社会保障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基层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社会保障的内容比较全面,社会保障覆盖程度较高。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则相对较低,大多数基层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比较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弱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导致许多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弱化,部分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出项滑坡,有的甚至解体,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经无法填补庞大的农村社会保障需求缺口。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保障供给越来越跟不上农民的保障需求,虽然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较为成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广大农村仍是一片空白。全国仅有一部分地区实行农村养老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大力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离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保障制度核心的社会保险,不仅保障项目少、覆盖面小,而且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弊端。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市场化、民工潮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村居民迫切需要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来满足他们的保障需求,然而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始终缺乏长远性的制度设计和总体考虑,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一些弊端。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项目少,水平低,覆盖面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体系还不健全,保障的形式主要是社会救助制度,而社会保险还处于缺失状态,而作为现代型保障制度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社会保障项目的不全面,难以应付农村居民面临的多样化风险。特别是贫困的西部地区,农民的养老金、医疗补贴很多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建设滞后。从立法上来看,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体系还不健全,非制度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虽然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在宪法和劳动法中均有体现,但以农村社会保障法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目前社会保障的许多规定和实施办法都是通过行政性文件,缺乏法律权威和制度刚性,制约了社会化、规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差、资金基金监管不严、保值增值困难、政府职能错位等问题的出现。
构建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性概念
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依靠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立的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这种制度应该是在多元监管主体监督实施下,实现相对公平,追求可持续发展,普惠全民的。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2.1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不够全面
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最能体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程度,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幸福度。虽然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全体社会成员都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的权益。目前还有5%左右的城乡居民因各种原因遗漏在医疗保险制度外,更有1亿多适龄劳动人口还未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这一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尤为突出,由于经济落后、信息滞后、人民观念守旧等因素,造成基本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推进缓慢,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受到阻碍,因此导致大量亟须通过社会保障来改善其生活的农民未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保权益。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个严重盲区——关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社保问题。在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的体制下,城镇居民享受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保权益,农民享受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保权益,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他们身份区别于城镇居民,使得他们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排除在外,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其权益,因此我国广大农民工群体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若覆盖面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将会成为我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进程的一大阻碍。
2.2社会保障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摘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市的社会保障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滞后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对策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城乡差距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作法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村的生产制度与组织结构变迁并没有朝着好的态势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发展,而且还要以当前农村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前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程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一系列政策和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以搭建社会保障城乡整合的制度桥梁为目标,坚持切实可行的操作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以个人发展账户为基础的综合保障体系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个人发展账户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一方面离开了传统的农业经营,导致土地的保障功能大大减弱;另一方面加入现代产业,又使其面临着比传统产业更多的社会风险。虽然客观上他们强烈需要受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但是由于传统的二元社会体制等原因导致他们几乎处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境地。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可以看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省最早开始探索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此后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和工伤事故的增多,各地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目前,从实践层面上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有三种。即入城保模式(以广东省为代表)、新建综合保险模式(以上海是为代表)和入农保模式(以沿海经济发达农村为代表)。与此同时,理论研究者对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如李强教授的《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孙树菡、张思圆的《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等文章认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与此相反,杨立雄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一文则提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纳入他们本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同时,也有人提出建立新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如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李迎生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系研究》、罗遐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等文。从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庞大农民工群体而言,如果从其保障制度的一开始就处于五花八门的状态,是非常不利于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这项制度的推广和实践。如果说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二元状态还要延续相当一段时间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那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多元状态不论是从其必然性还是从其可能性来讲,都是行不通的。然而,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什么出现目前的这种状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一问题是在现实的逼迫下,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而出现的制度设计,而有关制度设计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思考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仅供同行参考,以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措施
一、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缓解了弱势群体的生活风险,保持社会安定,而且还可以调节公民的收入问题,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性。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在报告中,习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了更好的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大生产的需要,还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必要条件,同时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虽然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仍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期,为了更好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来支撑,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现阶段各个企业发生风险的人数有多有少,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有高有低,经济体制调整导致大量下岗职工出现,发生的风险的程度有大有小,因而在保障费用的负担上畸轻畸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平等竞争,社会矛盾增加。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卸掉包袱,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的费率是统一的,这就均衡了各个企业社会保障费用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重,大量劳动者步入老年而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就难以生存下去,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应该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和保障,能够正常地继续生存下去。这就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虽然小有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仍不完善,很多人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有保障把自己的积蓄存起来,从而抑制了消费水平。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改善人们的支出预期。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究
摘要: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市民与农民之间贫富差距逐渐增大。虽然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制度方面也在逐渐改革,但时至今日,有关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长此以往,便会影响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根据这些情况,相关部门也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差距;不完善;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金为依托,为社会人员提供相应生活保障的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有关农村人员生活的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一些制度与当下时代并不契合。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即便如此,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问题依旧很多,国家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农民收入相对于市民普遍较低。在我国农村,大多数的农民收入较低,与市民的收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导致大多数农民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根本保障,许多农村家庭需要靠着国家的低保制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城乡差距过大导致了大量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将儿童留给家里老人看管。家中缺少青壮年,繁重的体力劳动又重新落到老人肩上,这一循环并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2.农民社会保障意识的缺乏。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教育设施、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素养不高,缺乏社会保障知识和医疗补助知识。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不了解国家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生病的时候因昂贵的医药费而不愿去医院诊治,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3.农村社会保障的程度较低。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城乡差距较大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发放的社会保障基金,且保障制度覆盖面小,保障的程度较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农村的生产力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就业率低下,即便找到工作,也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导致社会保障的水平也参差不齐。4.管理制度的混乱。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方面是较为混乱的,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管理体系,大多数部门都是各自为政,而一旦出现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致使有关农民生活保障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意义上的解决。管理制度上的混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5.农村土地分配制度不合理。土地在农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农民生产劳作的重要保证。土地对农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居民迁入城市,一些原有的土地就此荒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村土地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有关部门审查、监管的力度不到位,才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反思
摘要:在对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探究的基础上,结合人的需求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统一性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剖析了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存在的局限性,并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出发,对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兴起、改革都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体系,并成为主导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一套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受到了许多国家治理者的推崇,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但是,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出发,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价值理念必然带有很强的“制度性”“情境性”与“局限性”,不适合作为普适的价值理念指导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挖掘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思想内核,从中汲取社会保障发展所需的理论资源,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本质内涵及逻辑演进
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问题,对人的需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马克思在对西方哲学和经济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刻阐释了人的需求依据、基础和实现路径等命题,科学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内涵。“时代产生的问题,要用理论进行思考与阐释,是理论产生和完善的重要规律。”[1]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是基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马克思对人的需求问题关注可追溯到《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撰写了《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精神问题,论证了物质需求、自由需求和宗教需求对于普通大众的重要性。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人的需求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中开始关注人的解放问题,并提出了社会需求、彻底需求等概念。“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2]马克思对人的需求的系统研究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期,他在《手稿》中不仅对人的需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而且在第三手稿中就需求、生产和分工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释。首先,马克思在需求分类的基础上,将需求分为工人与富人的需求、人和动物的需求、劳动与谋生的需求等,对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需求展开了论证。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及充实,而在私有制社会里,人的需求则是一种异己的本质力量。“一方面,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求,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得到他自己的利己需求的满足。”[3]34其次,马克思认为在人的所有需求中,劳动需求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但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需求出现了异化,人进行的劳动不是用来满足劳动本身的需求,而是满足其他需求的一种手段。“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福,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3]23最后,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工人被看成是没有感觉的奴隶,工人的精神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家和资本家把工人的需要归结为维持最必需的、最可怜的肉体生活,并把工人的活动归结为最抽象的机械运动;于是他们说,人无论在活动方面还是在享受方面再没有别的需要了;因为他甚至把这样的生活都宣布为人的生活和人的存在。”[4]由此可见,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等视角思考人的需求问题,并结合私有制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对人的需求理论进行阐述,批判了私有制社会对人的需求的限制,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意义,形成了系统的人的需求理论观点。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思考人的需求问题,将人的需求问题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为人的需求理论研究找到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逐渐迈向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深刻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满足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指出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需确保生命的存在及延续。“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6]67因此,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就成为人类历史活动的起点。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后会产生新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求本身、满足需求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求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求。”[3]89因而,马克思把人的需求看作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较低需求满足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再次,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推动了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他认为,一方面新的需求不断出现会对生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生产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会进行分工、合作、交换等,进而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发展。最后,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发展是人类的最高需求,并指出这种需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因而,他认为个人需求和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个人需求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个人的需求无法超越历史条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详细阐释了个人需求的性质、产生、发展和终极目标等,并在批判资本主义个人需求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最高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等观点。这表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较前期获得了巨大发展。1846年以后,马克思开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两部经济学巨著。在这两部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探讨了人的需求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人的需求理论学说,为我们解释当代社会经济中人的需求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社会交换、社会生产等问题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必要需求、社会需求等概念。马克思认为,必要需求不再是单纯的生存需求,还包括对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并把必要需求与劳动结合起来,对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进行了区分。“个人的必要需求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6]对于社会需求,马克思认为它是社会生产与交换产生的需求,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社会需求体系不断扩大,因此,社会需求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社会性。其次,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论证了需求与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需求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需求决定了生产,生产决定了需求,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互为前提。需求与分配之间的关系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在私有制社会不存在公平分配,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按需分配。个体需求与生产的差异性导致了交换的产生,人的需求最终在消费中得以实现。最后,马克思在对生产体系、劳动体系和需求体系之间关系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领域,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需求对人更加重要。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马克思把人的需求理论与生产、劳动、剩余价值、社会制度等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全面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和实现方式,论证了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的需求理论,使人的需求理论系统化,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成熟。
二、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下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局限性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