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15:20: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社会保障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新时期,有效地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必要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实践分析过程,我们应重视提高对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文章通过分析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与主要任务,总结了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全面加强实践研究能力,从而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现如今,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框架,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应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实际,科学地进行创新研究,从而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效建议。

1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保体系制度也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中发挥不同的职能作用,逐步由国企的配套措施、社会经济支柱转变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制度。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覆盖、保障基本、多层次和持续发展的理念,更为强调社会公平、保障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社保体系的优化建设,将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充分凸显可持续的特征,逐步提升水平,为群众带来更多的享受社会发展效益的可能。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我国人民需适应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建立科学的社保体系的基础上,需制定新的努力方向。在党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需建立更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作为我党科学判断国情、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特征和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新时期的社保体系建设做出重要规划,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促进我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得到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推动社会向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发展意义。构建更为健全的社保体系,重点需坚持全面覆盖、多层次的指导,依据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实现城乡统筹、保障适度的目标,从而达到社会公平、全面满足人民差异化需求的目的。这也是社保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建设小康社会高度一致。

2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查看全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策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是中国特色主义“三农”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资金下拨不稳定、文化建设落后等现实问题。根据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全面建成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相应地提出自己关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前20年的伟大奋斗目标,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发展缓慢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1.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的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减轻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发展生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首先,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让他们放心消费,可以有力地拉动内需,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其次,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合理合规流转,推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建立一个城乡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艰难处境,为农民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再次,农村优秀人才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致命短板。要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优惠的返乡创业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并加强对农村现有居民的技能培训,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查看全文

依托农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讨

摘要:通过对农村土地社会保障中的诸多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了解众多学者对于农村土地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认识,同时对于如何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建构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加以探讨,希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占据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于农业的重视也是一直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执政措施。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农业所占的分量和地位是其他部分不可企及的,没有任何一种生产要素能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土地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料,对于农地社会保障的体系也需要尽快加以完善和健全。

1有关学者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理论分析

1.1关于农地保障性质的理论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土地只是单纯的生产资料,并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再者,社会保障是属于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们对于福利的一种追求,它的运行是依托社会经济的运行来实现操作的,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中的要素组成部分,人们只是对于生产要素的使用创造了社会经济的成果,这两者之间是不存在同等关系的。然而,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农村土地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虽然是一种生产要素,但是它和其他的生产要素确实是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资料能够成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在国有土地的前提下,农民在实现自己劳动前提的基础上达到了社会保障的目的,这就是土地所承载的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含。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体系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由体系构建步入创新提高的新阶段。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进行制度设计,着力实施机制体制创新,努力构建递进式、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网络。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滞后、资金投入欠账较大的实际问题,注重在政策制定、保障资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全民覆盖。一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政府予以补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财政补贴、集体补助和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政策框架要求,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保障水平低和领取标准不变的问题。按照多层次、多形式、低标准、逐步提高的原则,对参保农民实行财政补贴。二是加快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大胆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专业运作”的总体思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由个人、村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化运作,使保障水平与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相适应,走出一条“利民安民、多方满意、长效共赢”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路子。三是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把提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覆盖率作为工作重点,尽快把社会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的所有职工。建立社会保险征缴的强制约束机制,把应参加社会保险而未参保的单位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劳动保障执法能力,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依法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对企业单位和法人代表取消评先树优资格。继续强化“五险合一、一票征缴”工作,进一步简化基金征缴工作程序,提高征缴工作效率,努力增加基金收入。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效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推进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保。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提高工作,做到制度覆盖无空白。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参保工作,争取尽快把大学生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建立资金筹措动态增长机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并适当增加对参保、参合居民的补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二、围绕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筑牢“兜底”救助屏障。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指数、城乡居民生活实际消费水平等因素,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筑牢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按照应救尽救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救助基金筹集保障机制。通过政府预算安排、社会捐赠等渠道,做大做强医疗救助基金的盘子,增强医疗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能力。建立特殊重大疾病救助制度。本着“挽救生命”的原则,对患有白血病、尿毒症等特殊重大疾病配型成功且进行骨髓或肾移植、家庭无力负担和筹集住院医疗费用的,给予一次性救助,实行政府救助为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等社会团体为补充的“捆绑式”多渠道救助。扩大救助病种范围,逐步实现与各类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病种相衔接。区别不同困难群众类别,分别提高救助标准。简化救助程序。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的特殊情况,在申请医疗救助时,取消村(居)、乡镇(街道)两级的调查、审核程序,按照隶属关系直接向市或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市或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在各类医疗保险机构报销的基础上,救助对象的救助金额在网上即时审批结算。三是进一步加大住房、教育救助力度。改变成片划拨土地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方式,在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内强制性配建保障性住房。加快制定出台可操作性强的住房保障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刚性。适时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向低收入家庭、农民工和中等收入家庭延伸。进一步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力度,2010年前全部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务,此后建立起农村贫困家庭住房救助长效机制。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扩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资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实现“应贷尽贷”,建立全市困难学生数据库,设立教育资助专项基金,形成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长效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按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拓展。以养老福利为重点,将服务范围由城市“三无”老人向城乡全体老年人拓展,围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其他多种形式社会养老服务为补充,政府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制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政策意见,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巩固发展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吸引社会资源,广泛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和个人认购服务、志愿者义务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采取灵活方便的社区日托式、入户照料式、求助热线“一键通”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福利服务模式,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改扩建一批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把残疾人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查看全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党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建设规律推出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新实践。从我区的实际来看,笔者认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拉动农民消费需求和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为此,笔者就如何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与一般社会保障,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所谓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四部分。其中,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5个险种,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目前全国普遍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方案”比较符合农村实际,是可行的。我区随后全面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但从以后的发展情况来看,推行多年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陷入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年,我区共有参保人员5000人,但到**年底,全区参保人员明显下降。从全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部分地区可以说是已经失败。**年,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员达8200万人,而随后逐年下降,到**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员为5378万人,参保人员下降了34.4%。而同时,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年参保人数已达1.74亿人,比“九五”期末增长28.1%。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制度存在覆盖面小、共济性差,制度存在不稳定性和保费筹集原则与参加自愿性原则存在矛盾这三大缺陷,也就是说农村养老保险因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险)在局部地方甚至总体上可以说是已经失败。我区农村养老保险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目前的这种立法没有进展、实际工作难操作的局面。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体系短板探索与启示

为适应新时期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新形势,福建省厦门市围绕困难群体救助工作的总体目标,着力补齐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短板,努力破解困难群体社会保障能力提升困局。重点健全以社区网格化为依托的兜底保障机制,推行以精准精细化为目标的“三社联动”服务方式,建立以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为旨归的人文关爱体系,加强以社会保障信息化为支撑的便民服务能力,加大以监督考核为主要手段的政策执行力度等,努力推动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构建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

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厦门市围绕其保障体系和能力的执行主体、实施对象、运作机制、外部支撑等,全面把握其特点和规律。经过探索,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法制保障的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和能力建设体系。(一)形成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的政策配套。作为沿海发达城市,厦门市率先进行了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1993年10月就被列入了全国第一批建立城市低保制度;1997年10月,全市实现了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2004年6月,率先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并在实践中日臻完善,成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中流砥柱”;2009年6月,率先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8+1”社会救助体系和能力保障制度,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标准和覆盖面均高于全国全省。2020年8月,出台了《关于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的补充通知》,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进行了调整完善,改变了对重度残疾人享受补贴需要“经医学鉴定属生活不能自理的其他一、二级残疾人(经市二级以上医院评估的医学鉴定报告)”,将“在职在岗的各类残疾人”排除在外的限制性规定。同年9月出台了《厦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和《厦门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为解决困难群众认定政策“碎片化”问题,统一规范了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保障内容,统一衡量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将家庭收入、财产认定划分为三档,按保障标准就高原则认定困难群众类型,构建统筹衔接、分类分层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二)不断健全困难群众社会保障内容体系。首先,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在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及低收入认定等各方面,涵盖了食、住、医、养、康、教、乐等各层次需求项目。厦门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仅市级层面就达50多份文件,涉及民生事务60多项。其次,健全政策落实体系。在全面兜底保障基础上,大幅提高低保标准。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养、治、康、教问题全面纳入政府保障范围,解决未成年就学和特殊教育问题。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把所有困难群体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残疾人、低保家庭的就医报销标准。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三位合一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厦门养老新模式,优先把各种困难对象纳入养老服务体系范围。再次,健全载体助推体系。从2017年起,全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险种覆盖全部灾害种类,对象全面覆盖在厦门行政区域的自然人,并做到城乡标准一体。结合“爱心厦门”建设,聚焦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实施爱心行动,突出做好就业增收、“爱心超市”提升、加大重病救助、推进爱心助学、“暖心家园”关爱以及关爱特殊妇女群体等热点难题。经过努力,厦门基本上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的多层次救助体系。(三)不断增强对困难群众社会保障的能力。首先,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市区两级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民政部门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统筹救助保障资源,推进体系建设的“定海神针”作用。其次,加强政策兜底能力。在低保等困难群体“扩面”方面,每年都全面排查核准,把握家庭和个人收入关口,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排除在外,“不养懒汉”。同时设置低保“消退期”,对于达到脱贫标准的“扶上马,送一程”,增强保障内生动力,培育“造血”能力。在困难群体生活“提质”方面,立足于解决他们“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建立困难群众生活最低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在“两不愁”方面,根据本市居民消费支出和物价指数等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标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2015年起,厦门市实现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加了60%和77.78%,统一提高到800元;特困人员每人每月标准增加了71.42%,并提高了照料护理标准,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撑起“保护伞”。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法定节日,为特困对象发放慰问金。同时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再次,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完善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健全核对信息平台,为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保驾护航”。厦门市还在全国率先开设了“12349”服务热线,设立厦门市养老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厦门市市民养老服务中心”。结合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统一整合全市养老、儿童保护等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开展服务。全市525个村居都建立了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简化优化办理程序,提高审核审批时效。最后,加强基层队伍服务能力。目前,全市6区38镇(街)民政部门都选齐配强了工作人员,按照招聘、考核、薪酬等“六个统一”要求,全市村居共配备社区网格员1万多人,做好困难群体的收入核对、情况报告、数据统计等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每个村居配备2名助老救助员,推动老年人服务措施落实。

二、构建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厦门市探索实践表明,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善困难群体民生为出发点,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改变简单修补、当下权宜、被动应对、单线运作等传统思维,树立全面兜底、应收尽收,主动作为、立体保障等新思维,把困难群体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向纵深,促进公共服务体系范式转换,破解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困局。(一)健全以社区网格化为依托的兜底保障机制。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厦门市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活动实践证明:要构建兜住底、兜准底、兜牢底的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建立社区(含村,下同)网格化机制,按照“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要求,以自然村、小区、楼宇等为基础单元,细划责任网格,社区“两委”以及统一招聘的社区工作者进“网”入“格”,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纳入网格任务,压实责任。设立社区救助站(点),依托社区网格化机制,细化民生网格,把社区救助协理员编为助理网格员,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把走访、发现需要救助纳入保障的困难群众列为社区(村)组织重要工作内容。认真落实社区减负,修订镇(街)、村(居)职责清单,理清政社职责边界,减除社区承担的执法和专业性工作。推动“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做法,把困难群体民生服务事项审核权下放给镇(街)村(居),并提供必要财力、人力和政策支持。推广“微治理”“微服务”做法,延伸到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推行以精准精细化为目标的“三社联动”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动员和吸收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加盟,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困难群众社会保障专业化水平、精细化程度、人性化温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统一考试,培育和壮大社会工作机构队伍,做好注册志愿者注册管理和调配使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岗位开发及人才保障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及时配齐社区救助协理员,解决基层一线社会救助工作无人去做或人手不足、业务不精等问题;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事项覆盖面,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扩大到心理干预、家政代办、基础康复、日常护理、邻里沟通、信访等问题。深入开展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人员,开展“大爱寻亲”活动。成立以“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类社会组织,实现邻里互帮互助,让困难居民随时可享受上门服务等社会福利。(三)建立以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为旨归的人文关爱机制。首先,推动社会救助对象“三个延伸”。在核算困难家庭收入时从“收入型”向“支出型”转变,即增加扣除家庭成员因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和必要的就业成本,复核低保等对象年度因医疗、教育等支出享受政府救助的经费,视同为家庭实际支出;实施重度残疾人申请低保由“家庭保”向“单人保”延伸,即逐步放宽申请低保条件;临时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彰显了救助工作的人文情怀。其次,推行社会救助工作“三个转变”。建议将危房改造、低保标准调整、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急难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救助方式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对象认定从分类申请到统一申请转变,救助项目从依申请审批向依政策给予转变。开展“三个逐一”摸排。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求助滞留人员经研判后,办理落户、纳入特困供养。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实现困难救助人性化。再次,狠抓疫情防控常态化兜底保障。鉴于2020年以来疫情防控形势,建议逐一排查困难群众和指定特困人员委托照料责任人;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延保享受待遇到期的低保对象,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申请社会救助的人员实行容缺审批;加大补贴力度,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低保资金、特困供养资金以及医疗救助金,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加强以社会保障信息化为支撑的便民服务能力。按照政策规定:要着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运用。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完善社会保障资源库,汇集政府、社会组织等开展救助的信息,互通共享,建立预警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服务向移动端末梢延伸,实现“掌上办”“指尖办”,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的保障事项服务。改进“一门式办理”,鼓励异地办理基本生活保障申请,优化审核确认程序。(五)加大以监督考核为主要手段的政策执行力度。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策落实落细,构建业务指导、审计、党委巡察、国家监察、村(居)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相互衔接的监督制度体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层层传导压力,激活“神经末梢”,打通“最后堵点”,消除“民生痛点”,避免搞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克服群众知晓度不高、参与率不高、监督难等问题。同时建立纠错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创新,着力从“三个一”着手加强保障监督:一是对报表数据“每月一整理”,杜绝“死人保”“延时保”;二是对重点问题“每季一梳理”,宣传政策法规,主动发现对象,推动提标扩面,做到应保尽保;三是治理效果“每年一考评”,将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率、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增长率、低保覆盖面的合理化水平等指标性数据列入各级绩效考核指标,强势督促落实。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的常态化会商机制,依案释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作者:岳世平 岳世洲 李维娜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委党校厦门市民政局

查看全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策略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处于低水平,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差越来越大,这种低水平、低速度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维护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调节收入差距,保障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对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依长期的发展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应对策略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弊端开始显露出来,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社会保障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这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平稳发展。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我国农村较窄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与城市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相比之下,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急需进一步优化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广大农村居民更好的享受社会保障的关键点。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大都涵盖了所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设计的项目并不多,比如,低保、对于特困户的社会救助、合作医疗、失业保险、养老、工伤保险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涵盖和涉及,有效的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服务范围。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也是不均衡的,家庭的收入也影响着参保水平的高低,在我国东部地区,社会保障的享受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这种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二)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科学,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科学,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城乡之间的分割、各自为政等都是当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病。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界限模糊,以及所处的地位、涉及的利益各不相同,这极易引起各部门间的矛盾,影响社会保障的科学性。首先,相关部门对社会保障的监管不到位,这对于社会保障的实施带来最严重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干部利用本身的职务为自己为亲戚牟便利,经调查,大多数的低保名额并没有涉及到真正困难群众,他们大多是官员的亲属。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扶贫待遇,他们对社保的对象识别不清,而,上面的领导又不知情。其次,对社会保障经费管理不当,导致一些干部钻了空子,私自挪用、截留国家扶贫公款,最后到达农民手中的补助很少。相关部门对农村情况了解较少,也没有备份的个人档案,这都使社会保障体系形同虚设。最后对于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工作保障的农民来说,社会保障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这部分。这些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三)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匮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一项政策。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物价水平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支持远不能满足当下物价的上涨幅度。同时,社会保障三分之二的资金都投向了城镇居民,农村地区居民享受的份额少之又少。(四)大部分的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大部分的农民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宣传的过于书面化,这都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人是不够,从而导致参保意识薄弱。他们对社会保障了解并不到位,甚至有些人对社会保障用来做什么,对自身的影响作用并不了解,在农村,对于医疗保险的参保情况相比较广之外,他们对于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是了解甚微。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其申请程序比较麻烦,平时农民农活繁忙,对此并不了解,这都导致参保人数比较少。

二、应对策略

查看全文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许多大中城市的发展更是迅猛,城乡差别逐渐拉大。城市中高质量的生活、高水平的工资、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99年的13.2%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中国现在已经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郑杭生,2002)。众所周知,中国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特别是建国以来实行的“以农养工”政策和奉行的“唯工业化”理论使中国的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见图1)。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逐渐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已达3.22∶1。中国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也逐渐拉大,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1998年中国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已达0.403。与此同时,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显现。如果考虑水电、交通、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差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实际已达6∶1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仅为1.5∶1。在这些制度性的不平等中,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差别最为显著。很多人认为,在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城乡居民间的社会保障的不公平格局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公平程度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居民老龄化趋势较城市严重,而其养老保险覆盖率却低于城市。2000年农村老龄人口(65岁以上)已达7.36%,高于城市的6.29%。而农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2000年仅为7.64%,且有逐年降低之势,2003年仅为7.06%,2005年为7.3%,大大低于城市的31.1%(用2005年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市总人口)(见图2)。

2.农村居民患病率较高而享有医疗保险的程度却很低。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市、农村在利用卫生服务上存在明显差异,农民缺乏医疗保险,而经济条件差是影响卫生利用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未就诊率、未住院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2003年以来,国家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截至2005年末,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已接近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见图3)。但由于城镇居民还有很多其他性质的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尚需进一步推进,致使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险差距仍然存在。

3.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乡村文盲人口为666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25%,是城镇文盲人口的3.62倍。国研网数据中心整理的一份《2002年各地乡村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的数据显示,中国乡村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3.4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总人口的12.87%,其中女性文盲率更高,占农村女性人口的18.4%(见图4)。

城乡差距拉大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但如果放任城乡差距扩大,超过一定的警戒线,就会使农村劳动力(包括非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向城市,超过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城市的就业压力、社会秩序混乱;另一方面会使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农村生产力快速下滑。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城市的发展,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构建适合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了城乡差距、避免了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但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状况堪忧。现阶段探讨缩小城乡差距、构建适合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查看全文

防疫员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和完善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是甘肃十个纯牧业县(市)之一,草地畜牧业是主导产业。全市2014年末牲畜存栏28.69万头(只)。现有6个乡级畜牧兽医站,全市共聘任村级防疫员79人。近几年来,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兽医事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任务,每年落实村级防疫员报酬31.6万元左右,落实基本补贴费每人每年4000元,绩效工资每人每年1000~2000元,充分调动了基层广大兽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合作市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2012-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州“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责任书”考核一等奖,10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1村级防疫员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合作市在服务和保障村级防疫员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全市79名村级防疫员要负责37个行政村、2个社区、267个自然村存栏动物的免疫注射、动物标识佩戴、样品采集、产地检疫报检、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以及常年补针工作。2015年,全市春秋两季免疫动物82.55万头(只),平均每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1.04万头(只)动物的免疫注射工作。村级防疫员服务半径较大,劳动强度高;二是由于藏区特有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牲畜体格大、习性凶猛,村级协检员(防疫员)在工作过程中被家畜踩踏、挑刺、狗咬等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仅2014年秋季动物防疫过程中,就有3名村级防疫员受伤。此类意外伤害对村级协检员(防疫员)除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外,为其家庭带来一些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村级防疫队伍的稳定。

2落实法律和政策规定,多渠道投入,完善

村级防疫员保障体系一是贯彻《动物防疫法》第六十七条“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劳动法》第七十五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完善村级防疫员防疫工作补贴政策,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市农牧局自筹资金1.2万元,为全市79名村级防疫员(协检员)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旦防疫员在防疫工作过程中受伤可获得最高15万人身伤害,2万医疗附加险的赔偿,基本解决了村级防疫员因公受伤后的保障和补偿措施。二是制定和完善了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合理的将补助经费足额发放到村级防疫员。秋季防疫结束后根据村级防疫员考核结果,及时兑现村级防疫员报酬及补助经费。对生活较为困难的纳入农牧村低保范围,并在整村推进、两节慰问等项目资金、实物上予以优先考虑,通过效绩考核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了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是强化宣传,提高认识。防疫工作事关当地畜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户理解的系统工程。多渠道、全方位的做好动物防疫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认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科普知识。特别是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常识,增强了村级防疫人员和广大农牧民群众防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乡镇政府高度的重视,《甘肃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乡镇政府对乡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需早晨天未亮、晚上天黑后去牧民牛、羊圈舍开展免疫工作的性质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作用发挥明显,促进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成效。

3村级防疫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

查看全文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及基本经验

1.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重点和重大政策举措,可划分为改革探索、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与统筹城乡发展三个阶段。

1.1.11978~1992年间的改革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这种改革背景下,社会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于服务企业改革的需要,国家把社会保障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来进行,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改革步骤上,首先从改革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和建立失业(待业)保险制度入手,再随着有关企业改革政策的出台,陆续制定了其他相关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1.1.21993年~2004年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时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