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法院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09:27: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少年法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少年法院

法院少年刑事审判报告

市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领导小组及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强化全方位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审理刑事犯罪案件15件,结案12件,全部在审限内结案,平均审理天数31.58天,无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现就今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由于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审判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还要求审判少年案件的法官有特殊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感召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法官,还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此,我们注重加强了审判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努力强化政治素质。按照院制订的政治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二是开展廉洁勤政教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积极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对思想、作风、纪律进行整顿;三是认真开展法官职业道德大讨论,强化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了少年审判法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干警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秉公执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加强业务学习,院党组积极支持对少年审判法官的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少年审判法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学习审判业务知识及与少年审判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专业知识,如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等,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指导办案。认真组织学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犯罪学》、《心理学》等与少年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最高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我们及时组织全庭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集中进行学习讨论。

二、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听取他们对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真正起到了既陪又审、既审又教、真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二是制定了延伸服务工作制度并纳入综合考评。建立了“缓、管、免”人员跟踪帮教登记薄及定期召开“司法一条龙”协调会议制度。为确保该制度的落实,将跟踪帮教纳入院综合考评之中,统一考核,使此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把庭审变成教育、改造未成年犯的重要阵地,全力搞好少年审判工作。搞好案件审理是少年审判工作的重心。工作中,我们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审判工作。一是注重庭前调查,为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庭审前,我们首先同未成年犯本人、家长或学校老师见面,深入了解少年犯过去的家庭状况、个人表现、道德品行等,从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主观恶性程度、危害大小及归案后的心理态度等,为选择审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础。二是有的放矢搞好开庭审理。在庭审方式上,针对少年被告人的不同情况和所犯罪行,采用不同的庭审方式。对那些主观恶性小、人身危险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时失去理智、后果又不十分严重的未成年被告人,大胆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庭审时通知其法定人到庭,对被告人的家庭十分困难,无力聘请律师为其辩护的案件,我院依法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庭审中,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职权,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做到“像母亲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用诚恳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的未成年被告人存在错误认识,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是认为不应受法律的制裁。对此,我们在查清事实的同时,进一步使他们认清危害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上述措施有效促进了庭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加强延伸教育。搞好审判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少年审判法官的重要职责。工作中,我们针对少年犯罪的特点,广泛延伸教育职能,多措并举,防止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是我们应邀或主动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利用以案讲法的形式,融法理、道理于实际案例中,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为了保证授课效果,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备课,通过公开发表的刊物等渠道查阅和参考了20余篇有关未成年人教育的文章,结合多年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实践,完成了上万字的讲课稿。授课中,法官以校园早恋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为线索,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其成因,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行为和九种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法律规制,重点宣讲了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内容。法官如春风细雨般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生动的案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课后的互动环节中,经过法官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的表现逐渐踊跃起来,纷纷向法官提出了自己关注的法律问题,甚至还有同学对一些案例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们的疑问和见解,法官一一给予了回答和评析。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法制教育课教会了自己许多有用的法律知识,很有意义。我们还开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台法制栏目举办法律讲座。利用报刊、杂志、有限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法制宣传。还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配合区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部门走上街头散发法制传单,接待群众咨询。二是抓好跟踪教育,力促浪子回头。对于判处实刑的未成年犯,我们根据每人的不同特点,将犯罪原因、经历、认罪态度、帮教重点等填成表格,向监管单位介绍。对于判处管、缓、免的少年犯,我们积极建议或商请有关部门安排他们复学或就业,尽量为其铺平今后的人生之路,努力消除其内心的阴影。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离上级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和兄弟法院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做出新的贡献。在审判工作中,继续坚持依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坚持设立完善的领导体系和相应制度;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坚持对未成年人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拓展少年法庭影响的原则。要以少年法庭建设和法治副校长工作为重点,做好“以案说法”宣传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加强审判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力争上游、进位争先。

查看全文

法院少年庭述职报告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由于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审判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还要求审判少年案件的法官有特殊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感召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法官,还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此,我们注重加强了审判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努力强化政治素质。按照院制订的政治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二是开展廉洁勤政教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积极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对思想、作风、纪律进行整顿;三是认真开展法官职业道德大讨论,强化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了少年审判法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干警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秉公执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加强业务学习,院党组积极支持对少年审判法官的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少年审判法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学习审判业务知识及与少年审判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专业知识,如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等,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指导办案。认真组织学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犯罪学》、《心理学》等与少年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最高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我们及时组织全庭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集中进行学习讨论。

二、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听取他们对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真正起到了既陪又审、既审又教、真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二是制定了延伸服务工作制度并纳入综合考评。建立了“缓、管、免”人员跟踪帮教登记薄及定期召开“司法一条龙”协调会议制度。为确保该制度的落实,将跟踪帮教纳入院综合考评之中,统一考核,使此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把庭审变成教育、改造未成年犯的重要阵地,全力搞好少年审判工作。搞好案件审理是少年审判工作的重心。工作中,我们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审判工作。一是注重庭前调查,为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庭审前,我们首先同未成年犯本人、家长或学校老师见面,深入了解少年犯过去的家庭状况、个人表现、道德品行等,从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主观恶性程度、危害大小及归案后的心理态度等,为选择审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础。二是有的放矢搞好开庭审理。在庭审方式上,针对少年被告人的不同情况和所犯罪行,采用不同的庭审方式。对那些主观恶性小、人身危险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时失去理智、后果又不十分严重的未成年被告人,大胆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庭审时通知其法定人到庭,对被告人的家庭十分困难,无力聘请律师为其辩护的案件,我院依法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庭审中,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职权,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做到“像母亲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用诚恳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的未成年被告人存在错误认识,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是认为不应受法律的制裁。对此,我们在查清事实的同时,进一步使他们认清危害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上述措施有效促进了庭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加强延伸教育。搞好审判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少年审判法官的重要职责。工作中,我们针对少年犯罪的特点,广泛延伸教育职能,多措并举,防止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是我们应邀或主动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利用以案讲法的形式,融法理、道理于实际案例中,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为了保证授课效果,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备课,通过公开发表的刊物等渠道查阅和参考了20余篇有关未成年人教育的文章,结合多年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实践,完成了上万字的讲课稿。授课中,法官以校园早恋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为线索,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其成因,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行为和九种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法律规制,重点宣讲了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内容。法官如春风细雨般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生动的案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课后的互动环节中,经过法官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的表现逐渐踊跃起来,纷纷向法官提出了自己关注的法律问题,甚至还有同学对一些案例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们的疑问和见解,法官一一给予了回答和评析。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法制教育课教会了自己许多有用的法律知识,很有意义。我们还开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台法制栏目举办法律讲座。利用报刊、杂志、有限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法制宣传。还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配合区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部门走上街头散发法制传单,接待群众咨询。二是抓好跟踪教育,力促浪子回头。对于判处实刑的未成年犯,我们根据每人的不同特点,将犯罪原因、经历、认罪态度、帮教重点等填成表格,向监管单位介绍。对于判处管、缓、免的少年犯,我们积极建议或商请有关部门安排他们复学或就业,尽量为其铺平今后的人生之路,努力消除其内心的阴影。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离上级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和兄弟法院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做出新的贡献。在审判工作中,继续坚持依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坚持设立完善的领导体系和相应制度;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坚持对未成年人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拓展少年法庭影响的原则。要以少年法庭建设和法治副校长工作为重点,做好“以案说法”宣传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加强审判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力争上游、进位争先。

查看全文

法院少年庭述职报告

2009年以来,在市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领导小组及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强化全方位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审理刑事犯罪案件15件,结案12件,全部在审限内结案,平均审理天数31.58天,无发回重审及改判案件。现就今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由于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审判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还要求审判少年案件的法官有特殊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感召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法官,还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此,我们注重加强了审判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努力强化政治素质。按照院制订的政治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二是开展廉洁勤政教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积极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对思想、作风、纪律进行整顿;三是认真开展法官职业道德大讨论,强化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了少年审判法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干警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秉公执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加强业务学习,院党组积极支持对少年审判法官的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少年审判法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学习审判业务知识及与少年审判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专业知识,如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等,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指导办案。认真组织学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犯罪学》、《心理学》等与少年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最高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出台后,我们及时组织全庭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集中进行学习讨论。

二、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听取他们对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真正起到了既陪又审、既审又教、真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二是制定了延伸服务工作制度并纳入综合考评。建立了“缓、管、免”人员跟踪帮教登记薄及定期召开“司法一条龙”协调会议制度。为确保该制度的落实,将跟踪帮教纳入院综合考评之中,统一考核,使此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把庭审变成教育、改造未成年犯的重要阵地,全力搞好少年审判工作。搞好案件审理是少年审判工作的重心。工作中,我们突出未成年人特点,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审判工作。一是注重庭前调查,为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庭审前,我们首先同未成年犯本人、家长或学校老师见面,深入了解少年犯过去的家庭状况、个人表现、道德品行等,从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主观恶性程度、危害大小及归案后的心理态度等,为选择审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础。二是有的放矢搞好开庭审理。在庭审方式上,针对少年被告人的不同情况和所犯罪行,采用不同的庭审方式。对那些主观恶性小、人身危险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时失去理智、后果又不十分严重的未成年被告人,大胆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庭审时通知其法定人到庭,对被告人的家庭十分困难,无力聘请律师为其辩护的案件,我院依法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庭审中,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职权,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做到“像母亲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用诚恳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的未成年被告人存在错误认识,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是认为不应受法律的制裁。对此,我们在查清事实的同时,进一步使他们认清危害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上述措施有效促进了庭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加强延伸教育。搞好审判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少年审判法官的重要职责。工作中,我们针对少年犯罪的特点,广泛延伸教育职能,多措并举,防止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是我们应邀或主动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利用以案讲法的形式,融法理、道理于实际案例中,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为了保证授课效果,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备课,通过公开发表的刊物等渠道查阅和参考了20余篇有关未成年人教育的文章,结合多年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实践,完成了上万字的讲课稿。授课中,法官以校园早恋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为线索,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其成因,讲解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行为和九种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法律规制,重点宣讲了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内容。法官如春风细雨般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生动的案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课后的互动环节中,经过法官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的表现逐渐踊跃起来,纷纷向法官提出了自己关注的法律问题,甚至还有同学对一些案例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们的疑问和见解,法官一一给予了回答和评析。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法制教育课教会了自己许多有用的法律知识,很有意义。我们还开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台法制栏目举办法律讲座。利用报刊、杂志、有限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法制宣传。还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配合区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部门走上街头散发法制传单,接待群众咨询。二是抓好跟踪教育,力促浪子回头。对于判处实刑的未成年犯,我们根据每人的不同特点,将犯罪原因、经历、认罪态度、帮教重点等填成表格,向监管单位介绍。对于判处管、缓、免的少年犯,我们积极建议或商请有关部门安排他们复学或就业,尽量为其铺平今后的人生之路,努力消除其内心的阴影。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离上级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和兄弟法院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做出新的贡献。在审判工作中,继续坚持依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坚持设立完善的领导体系和相应制度;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坚持对未成年人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拓展少年法庭影响的原则。要以少年法庭建设和法治副校长工作为重点,做好“以案说法”宣传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加强审判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力争上游、进位争先。

查看全文

县法院青少年维权岗典型事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心、爱护、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法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青少年维权链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担负着神圣的使命。近年来,因一些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影响,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呈现集团化,低龄化,残忍化,后果严重化等特点,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和不安定因素。这不仅影响未成年罪犯自身的前途和未来,而且涉及到家庭,直接关系到边疆社会稳定。123县人民法院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教育、感化、挽救每一位失足青少年,结合多年的审判工作经验,调查研究认为,认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得主要因素有:家庭过分宠溺子女;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父母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夫妻不合、争吵或离异,致使子女性格扭曲;家境贫寒,孩子过早涉足于社会,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给社会危害性。

二、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及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往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加上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充斥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查看全文

我国少年法院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

关键词少年法庭少年法院少年司法制度

第一个少年法庭的诞生

美国伊利洛斯州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州在1899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法》,同时在芝加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创了世界少年司法制度的先河。《少年法庭法》集少年刑事诉讼、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和特殊保护于一身,它以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很快在美国本土推广并进一步波及欧亚大陆、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在我国的数千家基层法院中也许还没有哪一家会象上海长宁区法院那样在国内外广为人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法院在1984年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当时只是“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1988年才开始独立建制)。少年法庭建立后很快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和指导下,长宁区的成功经验很被广泛推广,很多省、市、自治区的法院纷纷响应,仅仅两年,少年法庭就发展到100多个。到1990年底,全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达到2400余个。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我国目前的少年法庭还只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庭,其受案范围仅仅限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这是与国外的少年法庭、?倌攴ㄔ河兄卮笄鸬摹2还蘼凼侵ゼ痈缟倌攴ㄍセ故浅つ倌攴ㄍィ际且郧嗌倌攴缸锏脑龆嗪臀:θ找嫜现匚尘暗摹?BR>从1984年至今,我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它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正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幸所言:“少年司法机构就象一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法律上没有地位,职能上难以健全,甚至其存在都受到了威胁,十多年来少年法庭走过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蓬勃发展到徘徊观望的过程。”①今后,少年法庭向何处去?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该怎样发展?这是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所共同思索的问题。

创设少年法院的必要性

一、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文

少年法院创建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

关键词少年法庭少年法院少年司法制度

第一个少年法庭的诞生

美国伊利洛斯州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州在1899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法》,同时在芝加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创了世界少年司法制度的先河。《少年法庭法》集少年刑事诉讼、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和特殊保护于一身,它以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很快在美国本土推广并进一步波及欧亚大陆、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在我国的数千家基层法院中也许还没有哪一家会象上海长宁区法院那样在国内外广为人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法院在1984年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当时只是“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1988年才开始独立建制)。少年法庭建立后很快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和指导下,长宁区的成功经验很被广泛推广,很多省、市、自治区的法院纷纷响应,仅仅两年,少年法庭就发展到100多个。到1990年底,全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达到2400余个。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我国目前的少年法庭还只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庭,其受案范围仅仅限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这是与国外的少年法庭、少年法院有重大区别的。不过,无论是芝加哥少年法庭还是长宁区少年法庭,都是以青少年犯罪的增多和危害日益严重为背景的。

从1984年至今,我国的少年法庭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它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青少年犯罪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正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幸所言:“少年司法机构就象一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法律上没有地位,职能上难以健全,甚至其存在都受到了威胁,十多年来少年法庭走过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蓬勃发展到徘徊观望的过程。”①今后,少年法庭向何处去?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该怎样发展?这是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所共同思索的问题。

创设少年法院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少年法院的探讨论文

一、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般认为,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是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形成的,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如果说在少年法庭草创之初的主要争议是要不要少年司法制度的话,那么今天的主要争议则是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少年司法制度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少年司法制度一般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具有下列共同特征:其一,设置具有特别性的少年法院,审理有关未成年人的案件;其二,设立专门的少年法官,负责少年案件的审理;其三,少年法院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它不仅以犯罪少年为管辖对象,而且凡属“需要监督的少年”、“需要照管保护的少年”均属于少年法院管辖的对象。设置综合性的少年法院是世界各国少年司法制度中所采用的普遍形式。例如,美国在1899年设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后,到1925年除了两个洲外所有各洲都成立了少年法院。今天,美国的50个洲和哥伦比亚特区都颁布了少年法院组织法。在德国,1908年在科隆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院,接着法兰克福也建立了少年法院。日本在1948年公布的少年法规定设立家庭裁判所,将其作为下级法院的一种。家庭裁判所是同地方法院平行的、独立的第一审法院,不服家庭裁判所的裁判可以向高等裁判所上诉。

少年法庭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少年侦察、少年检察、少年矫治、少年法律援助等机构,除少数地方外,从总体上说,这些都还是缺乏的。创设少年法院可以促使这些法律和机构的出台和设立,形成公、检、法、司配套的工作机制,理顺人民法院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完善矫治、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帮教综合治理网络,是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少年法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对以少年法庭为主体的少年司法制度进行改革。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第二会长、著名青少年犯罪专家徐建教授这样评价少年法院的创设:它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走向健全法制化的关键一步,是一种对新的法律框架的追求和对成人司法模式的突破,是在原由框架基础上的重要飞跃,是少年司法制度发展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建立少年法院在实践上能为科学解决目前少年司法实践中产生的矛盾创造根本条件,提供情况、数据、经验,也是从立法上、理论上有效加快少年司法制度的法制化、科学化的重要时间步骤。②二、仍然十分严重的少年犯罪是建立少年法院的内在驱动力

少年犯罪是少年司法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③世界各国少年司法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无不与少年犯罪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无不以严重的少年犯罪为背景,当然我国也不例外。建国初期,少年犯罪并不严重,因此当时并无建立少年司法体制的必要。结束后,新一轮犯罪高峰肆虐我国,其中尤以少年犯罪的激增最为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仅占整个犯罪总数的20%至30%左右,而据1985年统计资料已经超过60%,一些大中城市更达到70%。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少年法庭建立为标志的少年司法制度应运而生。十七年的实践证明:少年法庭在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贡献是巨大而不可抹杀的。但是,我国当前少年犯罪还相当严重。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辑的《司法统计历史资料汇编》提供的数据,连续20年来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的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目前的少年犯罪还出现了暴力化、成人化、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等特征,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

少年犯罪在发展变化,少年司法制度也应随之发展变化。仍然十分严重的少年犯罪对少年司法制度的专业性、科学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法庭发展到少年法院势在必行。

三、少年法庭已经不能适应对未成年人全面保护的需要

查看全文

少年司法制度创设论文

内容摘要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第一个少年法庭建立以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已经走过了17年的发展历程。近20年来,少年司法制度在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少年法院的创设是解决这些问题所必然寻求的出路。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是一种多元化的格局,而少年法院创设的意义在更大程度上是为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契机和动力。

关键词少年司法制度发展问题少年法院

一、新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之路

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开始于“”结束以后。与1899年美国伊利洛斯州芝加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的历史背景类似,出于治理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要,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法律依据等因素的考虑,当时的少年法庭实质只是附设于刑庭的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1988年才开始出现独立建制的少年庭。少年法庭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下,长宁区少年法庭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得以推广。1986年少年法庭发展到100多个。198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开“全国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时,全国已经建立起400多个少年法庭。1990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南京召开“全国法院审理少年刑事案件工作会议”,少年刑事审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南京会议的推动下,迎来了少年法庭发展的春天,到1990年年底,全国少年法庭已经达到2400余个。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

今天少年法庭的的组织形式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种:(1)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专门受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2)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附设于刑庭内,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综合性少年案件审判庭。这种少年庭不仅受理少年刑事案件,还受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在刑庭中指定专人办理少年刑事案件。与少年审判机构相适应,部分省市的公、检、司等机关也设立了相应少年机构,配套成龙,初步显示了少年司法的整体优势。

一般都认为,长宁区少年法庭的建立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起点。少年司法制度自创立以来,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实践从总体上而言是成功的。

查看全文

少年司法制度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第一个少年法庭建立以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已经走过了17年的发展历程。近20年来,少年司法制度在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少年法院的创设是解决这些问题所必然寻求的出路。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是一种多元化的格局,而少年法院创设的意义在更大程度上是为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契机和动力。

关键词少年司法制度发展问题少年法院

一、新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之路

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开始于“”结束以后。与1899年美国伊利洛斯州芝加哥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的历史背景类似,出于治理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要,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法律依据等因素的考虑,当时的少年法庭实质只是附设于刑庭的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1988年才开始出现独立建制的少年庭。少年法庭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性的做法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引起司法界的重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下,长宁区少年法庭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得以推广。1986年少年法庭发展到100多个。198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开“全国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时,全国已经建立起400多个少年法庭。1990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南京召开“全国法院审理少年刑事案件工作会议”,少年刑事审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南京会议的推动下,迎来了少年法庭发展的春天,到1990年年底,全国少年法庭已经达到2400余个。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3694个少年法庭。

今天少年法庭的的组织形式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种:(1)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专门受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2)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附设于刑庭内,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综合性少年案件审判庭。这种少年庭不仅受理少年刑事案件,还受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在刑庭中指定专人办理少年刑事案件。与少年审判机构相适应,部分省市的公、检、司等机关也设立了相应少年机构,配套成龙,初步显示了少年司法的整体优势。

一般都认为,长宁区少年法庭的建立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起点。少年司法制度自创立以来,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实践从总体上而言是成功的。

查看全文

少年司法规律综述

人类社会踏入现代文明以来,对儿童生命健康和儿童利益的关注与保护,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人们首先选择的是去儿童专科医院。然而中国的少年法院总是“尤抱琵琶半遮面”,欲出而未出。笔者认为,儿童医院的发展经验,能否为处在转型创新路口的少年司法所借鉴,少年司法的特有规律又能否被长期习惯于成人司法的立法、司法者真正认识,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一个课题和一个命题,更是一项制度、一项理念和一项事业。

一、少年司法的逻辑起点:孩子“触法”,需要专科“诊治”

刑事司法的目的主要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该语适用于少年司法更为恰当。①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未成年人“触法”与成年人犯罪存在很大差异。孩子生病,家长往往选择到专门的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儿科就诊,而未成年人“触法”,就如同孩子生病,在处理上应当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少年司法就是针对“触法”未成年人进行辩证施治、专科门诊,从而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一)典型案例之警示

案例一:医疗纠纷。原告(两个半月大)因上呼吸道感染被某普通医院收入院。入院后医院违规操作,使用“庆大霉素”等药物对原告进行抗炎治疗,结果导致原告“双耳感音神经性聋”。该案最终经法院主持调解结案,由医院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四十万元。案例二:抢劫案件。被告人李某、叶某均系某职校学生,一日两人上完网后都没钱了,就商量去弄钱。当晚11时许两人在一公园门口,李某见一女性(被害人陈某)经过,就上前拉其挎在肩上的挎包,致陈某倒地。叶某上前拉住陈某的手臂,帮助李某抢得挎包,包内有人民币80元及化妆品等物。后经少年庭审理,两被告均被判处缓刑。但李某和叶某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被学校开除。为帮助两人重新开始学业,少年庭法官与学校、家人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签订复学安置帮教协议,二人得以重返校园。案例一中的孩子因非专业性的治疗遭遇不幸;而案例二中的两名未成年被告人则非常幸运,其虽已触犯刑法,但在少年庭法官的真诚帮教下重拾学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对犯了错的孩子进行有效帮教,同样必须建立专门的司法机构,由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

(二)普通民众之反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