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09:24: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少年儿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全镇特困少年儿童状况调研
农村特困少年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个尤其需要关爱的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前段时间我们对我镇特困少年儿童的贫困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以供上级领导为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问题作参考。
一、基本情况
镇共有0-18岁的少年儿童8777人,农村特困少年儿童175人,约占全镇少年儿童的2%。其中0-6岁的特困少年儿童5人,约占特困少年儿童总数的3%;7-14岁的特困少年儿童133人,约占特困少年儿童总数的76%;15-18岁的特困少年儿童37人,约占特困少年儿童总数的21%。这些特困少年儿童家庭或因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致贫;或因父母病、残致贫;或因家庭遭受灾祸致贫;或因父母无技能致贫,同特点是,收入低,生存环境差,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1)因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致贫
在175名特困少年儿童中,因此致贫的有73名,约占特困少年儿童的42%,在所有致贫中占第一位。如南官庄村12岁的女孩张晓洁,父母先后去世,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平时只能靠村里的邻居救济,生活难以维持;还有梨杭村的李发家,父亲因重大疾病去世,生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母亲改嫁后,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奶奶体弱多病,生活没有着落。
(二)因父母病、残致贫
少年儿童与少先队工作意见
一、在新形势下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党的十八大、系列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年儿童工作。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原则,适应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竭诚服务少年儿童成长,不断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促进我市少年儿童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全面发展。
2.总体目标和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少年儿童教育全过程,少年儿童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得到强化,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朴素感情增强;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基本情感教育,以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理想志向教育,以集体主义和崇德向善为基础的道德品行教育,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的社会认知教育,着力培养积极向上、勇于创造的心理素质和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建设绿色崛起、文明、和谐的大局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科学路径和有效载体,完善少先队工作机制,增强统筹协调和服务能力,提升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二、积极推动少年儿童和少先队事业健康快乐成长
3.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民族夙愿,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五爱”教育,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老少共筑中国梦”、“民族精神代代传”、“争当国际旅游岛小主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而健康成长、发奋成才。发挥我市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4.着力培养优秀品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德育课程,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根据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的要求和少年儿童的特点及成长规律,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化和创新“雏鹰行动”、“手拉手”、“红领巾心向党”等传统品牌活动,在“六一、”“十一三”建队日等节日集中开展大型少先队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少先队员向心力。广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少年儿童学习雷锋,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学习,引导少年儿童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优秀小公民。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教育少年儿童知恩感恩,体谅悦纳他人。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人无诚信不立的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深入开展法制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教育少年儿童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文明大行动、青春绿化宝岛、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系列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把课堂所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少年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把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情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深入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肯吃苦、爱劳动,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德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并实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相关的可行性路线。此外,2021年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双减”政策,也让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文化课程比重适当减少,这其实也为提升德育的比重和教育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司马光曾说过:“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很好地统率他所具备的知识和才能,否则,只有才能而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德行,是非常危险的。下面本文就来具体谈一谈如何对当代少年儿童实施德育,希望对同仁有所裨益。
一、加强少年儿童德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从加强少年儿童德育的重要性而言,实施小学德育建设工作,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新课程改革曾针对当代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目标观”,即“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的就是德育方面的内容,它包括感恩、宽容、谦让、孝道、奉献以及爱国等优秀的品质和思想。以《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为例,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就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生命,以及视死如归、对革命目标树立崇高信仰的精神品质,当代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高尚品质,才会在将来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另外,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在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生命观教育等,而这些也恰恰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少年儿童的德育,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帮助少年儿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立德”是方法,“树人”是最终目标。当代教育,就是希望我们通过“立德”的方法和途径,来达到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人才。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就是孩子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让学生懂得了辨别是非对错,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扬正气的好习惯、好品行,那么,孩子将会一生受益。因为社会各界都欣赏有正能量的人才。反之,如果我们依旧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单一重视文化教育而轻视德育,那么,小学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就扣不好,之后的人生之路也会多有坎坷,严重的还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消极影响。由此观之,在小学时代对少年儿童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从加强少年儿童德育的迫切性来看,之所以说当前实施德育之形势非常迫切,是因为最近几年我国相继报道出一些负面新闻和实例。比如,某青年在网络上发布诋毁消防英雄的言论的案例,某知名博主在边防将士的墓碑前摆拍炫耀的案例,某网红团队盗用河南抗洪抢险物资而博人眼球的案例,以及某些青年不堪忍受军旅训练生活而选择逃避兵役的案例,等等。除此之外,在网络和电视新闻中播放的社会街头采访调查中,更集中暴露出大量青少年对近代我国重大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的一无所知问题,试想,如果任由这样的社会风气和现象愈演愈烈,我们的民族未来将会如何?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倍加重视的内容,也是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社会集中折射的某些现象,不得不令我们的教育者反思德育的迫切性和严峻形势,对少年儿童实施德育引导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强少年儿童德育的策略
1.结合学科教学优势,塑造品行
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做适当的德育拓展。以小学数学为例,通过帮助学生整理和认识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如刘徽、祖冲之、高斯、阿基米德、钱学森等,可以很好地达到德育的目的,让学生们从这些优秀的数学科研人员身上学到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为国争光的高尚品质,在学生少年时期就奠定远大的志向。又如,在实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成语,如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以及优秀的历史典故,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和曾子杀猪等,也可以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诚实、节俭、谦让、孝顺等优秀品质。再如,小学美术学科中,同样可以渗透德育。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和欣赏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来领会中华美术文化的悠长和魅力,剪纸艺术的形成又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在每年的春节,直到现在也流行贴窗花的节日传统,而这些窗花,就来自我们的剪纸艺术。学习这项美术创作技巧,其意义不仅在于促使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方法,更在于使新一代的少年儿童领悟到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探索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管理论文
一、全面加强思想教育,优化品德素质
思想与品德,两者相辅相成,思想教育既是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又是一种手段,而良好品德的形成则是思想教育成效的体现。思想教育全面深入开展,使少年儿童有了正确政治方向,良好品德才能健康地形成。良好品德形成后,又可促进思想教育顺利地进行,使思想认识更快提高。
1.优化品德素质的动力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上一部分人形成“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他们的价值取向私有化,把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抛得精光,这种思想难免会影响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正面教育,加大力度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他人、有利集体,为他们长大后树立有利于人类文明与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好准备。
2.优化品德素质的核心内容。现在独生子女多了,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一切独占的自私心理和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因此要培养少年儿童良好品质,就必须着力优化品德素质的核心----关心他人,利于他人,关心集体,利于集体的品质。
(1)小孩懂事伊始,家长就要先培养孩子从关心家里人做起,在处理日常家务时,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如有好吃的东西,让孩子先送给长辈一份,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其先人后己的好思想、好行为。平时注意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为家庭这个小集体做点事,从小养成为集体做贡献的好品质。
(2)创造条件让少年儿童多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活动,多过集体生活。在与小朋友一起活动或集体生活时,可以有意创造些带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使小伙伴们在活动中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共同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从而自得其乐,乐中动情明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论文
一、搞清弄懂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问题
1.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主流意识淡漠,价值取向扭曲,认为现实比未来重要、奋斗目标模糊。
2.品德上,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不注重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自以为是,自负叛逆。
3.行动上,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差,个别学生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4.性格上,缺乏宽容之心,骄横跋扈,攀比心理严重,承受能力差,稍有不如意或失败,便意志消沉。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改革方法,根据新形势下少年儿童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深入细致的开展思想道德。
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要求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肩负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使命。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形势下对思想道德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增加。热情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积极改善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一批学生食堂和宿舍,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生食宿条件”的要求,并把“改善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作为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着力抓好的10件实事之一。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以下简称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抓好10件实事的通知》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遵循规律、按需建设”的要求,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适应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的需求;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高起点上推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基本原则。(1)县为主体,省市统筹。县级政府是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主体。工程的实施由县统一规划设计、筹措资金、组织施工和质量管理。市负责复核工程规划,督查项目推进,组织项目验收。省负责全省工程实施总体规划和建设标准,协调工程进度,组织项目审批和抽查,制订工程建设经费补助和奖励政策。(2)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要坚持规划在前,认真制订工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操作,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建好学生宿舍和食堂,确保工程质量。(3)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工程的实施要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20*年,先在苏北选择部分县(市、区)的公办农村初中进行试点,探索并积累经验后渐次推开。(4)按需建设,实事求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留守少年儿童的寄宿需要搞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按实际需要确定建设项目,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要求。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提高工程实施的整体效益。(5)立足长远,构建机制。要按照建设、管理、使用并举的方针,通盘考虑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学校正常运转遇到的新问题,立足长远,健全寄宿制学校安全、卫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目标任务。20*年,在苏北5市申报的基础上选择22个县的公办农村初中开展试点,努力完成试点地区初中新增的宿舍和食堂建设任务,为家庭无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确需寄宿的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2009年起,在苏北、苏中其他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初中继续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改善工作。
深究克服少年儿童厌学应以预防教育为主
摘要: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少年儿童的厌学行为却让人担忧。克服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应是预防性教育。
关键词:知识经济学习能力厌学预防为主
社会的经济模式决定着教育模式,教育又转过来服务于经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以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消费分配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知识是经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它对经济的贡献率极大地超过了其他各生产要素之和。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劳动是从事知识的创新与改造,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应用与消费等。因而,知识经济从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知识的创新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消费能力。然而,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必须建立在知识学习基础之上,劳动者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的能力。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推动作用,导致了知识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劳动者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体才会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才有立足之地。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显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已经成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全社会都在着力于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集体、学习型团队如雨后竹笋,正在不断形成。然而,正值成人的再学习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今天,少年儿童的厌学情绪却与日俱增,不断蔓延。这是多么让人揪心的反差呀!由于少年儿童厌学情绪的不断滋生和漫延,不仅给他们自身的学业与健康发展造成心理障碍,还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产生了重大的负面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厌学情绪的日益加重,导致了一些学生逃课甚至逃学、攻击、偷盗等极端行为,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而,解决少年儿童厌学问题已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那么,解决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哪儿呢?我认为应重在预防!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在当时声名显赫、家喻户晓。其实,扁鹊有兄弟三人,他最小,两个哥哥都是医生。当时的魏文王得知此情后很感兴趣,便召问扁鹊:“你兄弟三人都是名医,到底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吃惊地追问:“你的名气最大,你中兄次之,长兄名气则小,为什么反而长兄的医术最高明呢?”没想到扁鹊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在骨肌上开刀动大手术,救人于危机之时,所以人们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扬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我中兄虽说病治得好,但他只能治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及于乡里,人们觉得他的医术水平一般;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了病因,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所以觉得他的医术普通,但在医学专家眼里长兄才是真正的医艺高明者。”
做好失辍学适龄少年儿童返校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县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对各乡镇失、辍学适龄少年儿童进行了排摸,全县共排摸出失、辍学少年儿童217人,其中片95人,片61人,片26人,片20人,官亭片9人,片6人。为确保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如期实现,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要进一步做好全县失、辍学适龄少年儿童返校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重点宣传《义务教育法》,“两基”攻坚工作的目标、任务,教育与群众脱贫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和张贴宣传单,散发宣传资料,书写标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要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和广大师生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动员;组织有过打工经历并返校就读的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没有文化一事无成的教训,谈自己对学习的渴求,对教育的重新认识;组织学生向自己未返校的同桌、同学、同村的伙伴写信或上门劝其返校完成学业。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两基”攻坚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强大合力。
2、加强返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是劝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劝返工作的工作格局。要实行领导干部包片包村,一般干部包村包社,村、社干部包农户的捆绑式责任制,把劝返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位乡镇干部和村社干部身上。对完不成劝返任务的干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予以必要处罚。
3、强化对失辍学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工作。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给失辍学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劝其支持自己的孩子返校就读。同时,要对发放了《返校通知书》但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监护人,通过教育、行政、经济、司法等手段,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失辍学学生尽快返校学习。
4、建立控辍工作的长效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学校管理,减轻学生各种负担,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点名和考勤,对无故旷课的学生要追究,对流失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学生流失报告制度,各级组织要切实落实控辍劝返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劝返,并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抓下去,抓上手,抓出成效。
少年儿童古筝教育启发以及考虑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最早称之为“秦筝”。据考证,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现在简称南北派(下面流派可按南北两大方面分,而现代筝的派别主要分南北两派,大多为长江以南、长江以北),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筝之所以被奉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就是因其好听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多年来,在众多筝家名流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华夏正声扬四海,古乐新韵播五洲”的可喜局面,使中国筝既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又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争得荣誉,逐步形成古筝“国际化”的趋向。而当今古筝因其音色优美,又易于上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使古筝艺术的发展日益繁荣。随着古筝学习队伍的不断扩大,古筝艺术的教学和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人们对古筝的偏爱,以及它的广泛普及,古筝教学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的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为此,我就几年来自己在古筝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严格规范的基础训练
有些人学筝感到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即便遇到点困难,也愈发兴奋。而有些人学筝一开始感到很有意思,可越学越感到难,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不爱学,以至于半途而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打好基础,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就应该严格要求规范的弹奏姿势。学弹古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一般来说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固、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古筝弹奏的共鸣,以便于发音;琴桌的高低以适合放腿为宜,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为原则。如坐的位置过高,上身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身体双手容易紧张;人字形筝架比较方便携带。演奏者坐的姿势应该是:两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态度自然。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更不要过分挺胸;既不要拘紧,又不要松垮,切忌摇头晃脑、脚找拍子等坏毛病。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头部略俯视,双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弹奏准备。
学筝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人学筝,一个星期就能学一首曲子,隔着许多曲子蹭蹭往上跳,再甩掉一些不学的,几年就把古筝学完了,这不好。在学筝过程中要学好一首再去学另一首,而不要学得绊绊磕磕就换下一首学。要高标准、严要求,有曲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不要过多追求别人的夸奖表扬,而要追求不断的批评指正。在学筝上要有长远一点的目标,做到天长日久、时时勤奋,而不要希望几分钟热血,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弹筝。对于学筝,不但要有兴趣,更要有意志,兴趣只解决爱学问题,意志则能解决学好的问题。不要图虚荣,要求收获,虚荣只解决表面问题,收获才解决长久性问题。弹筝练曲不要听而不闻,而要听出什么来,多思考、多琢磨,多在乐曲情感意境表现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少年儿童手风琴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融媒体背景下,少年儿童的手风琴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教师要通过规范语言、加强实践和优化教学过程正确分析兴趣与技能的关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和理智看待考级与比赛,不断实现手风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融媒体;少年儿童;手风琴;教学方法;创新发展
一、少年儿童学习手风琴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方面,对于尚处于萌芽时期的少年儿童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萌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兴趣的旨归在于认知,寻求发掘新鲜事物的心理倾向性,对手风琴的兴趣是感受音乐魅力的产物,是对美感的追求和谐向往。就像一位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在表演的时候,你作为一位受众,会在不经意间被动人、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进而会发出感叹:如果这位表演家是自己该多好啊,如果这动人的曲子出自自己的手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因而,这时就会萌生学习手风琴的冲动与欲望,这是音乐在潜移默化间对我们的影响,能极大调动人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感性作为少年儿童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调查显示,六个月左右的幼儿就能感受到音乐的刺激,伴随年龄的增长,甚至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产生相应的动作,对音乐的敏感度会逐步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孩子的个性差异和身心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因材施教。
二、融媒体背景下教师要正确分析兴趣与技能的关系
融媒体背景下教师要正确分析兴趣与技能的关系主要从规范语言,注重艺术性表达,加强实践,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和积极关注手风琴活动,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分析。(一)规范语言,注重艺术性表达。虽然音乐是由音符、曲调和音色等因素构成的,但它却是不能被人们所触碰到和看到的,只能是被人们感受。因此,这就在无形间增加了手风琴教学的难度。融媒体背景下,各类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少年儿童由于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理解能力有限,因而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用采取生动、简单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加强实践,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实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手风琴的学习亦是如此,要在不断学习、演奏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缺陷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长和教师会受功利心的驱使,一味追求学生的考级任务,却缺少相应的实践活动,限制了学生手风琴操作技能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教师要尽可能搭乘融媒体的便车,创造手风琴演奏的机会,参加观摩会、音乐会,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家庭,也可以借助网络载体观看直播视频,感受音乐的魅力。(三)积极关注手风琴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随着21世纪中国手风琴已经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教师要时刻关注手风琴活动,积极带领学生和自身参与到艺术周活动,观摩选手的融媒体背景下少年儿童手风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发展比赛和大师班以及系列音乐会。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中要引入新风格曲目的同时也要多种形式的练习。融媒体大背景下,教学手段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特征,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刺激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手风琴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