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08:1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山西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管理探讨
摘要:目前,山西省将农业管理问题作为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态和谐为目标。本文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山西地区农业管理的优弱点,希望在解决了尚未建立农业管理体系、农业相关理念更新过慢、及农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失的问题后,山西农业管理能够进入快速平稳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新农村;山西;农业管理
1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现状
我国非常注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最新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指出,我国现阶段要加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我国总书记习也明确表示:在“十三五”的建设阶段,要做好“三农”发展的扶贫工作,帮助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西农业管理现状
2.1山西农业管理现状
财政支持家农高区建设政策研究
建设山西农谷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着眼“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作出的战略部署。2016年11月,省政府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山西农谷建设初设方案,至此山西农谷上升为省级战略。自2017年起,晋中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山西“农谷”建设,支持“农谷”发展品质提升,助其组建融资平台。在获批晋中国家农高区后,2020年,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专项债券7亿元,聚焦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谷城院融合等重点内容,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打造“六大基地”。三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发展蹄疾步稳,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创新创业,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财政收支压力逐年递增,资金统筹整合困难重重,专项投入相对有限,如何顺应农高区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打好“组合拳”,助力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财政支持农高区发展的现状
(一)五大基地初步成型
“以农为本,以谷为核”,“五大基地”撑起晋中国家农高区创新高地“四梁八柱”。科创基地突出科技创新,初步建成“一所、一室、一院、五中心”。中科院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室成为省内首家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研发创新平台,稼祺藜麦研究院建成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成为有机旱作农业先锋,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检测公司辽宁通正集团市场化运营,30个产品获得“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监制农产品品牌”标识。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立足企业自主创新平台搭建,一期1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年底主体完工,配套建设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产品展示厅,实现企业入驻、管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同步引进专业招商团队,开展市场化运营,目前落地企业5个。青农联创新创业基地聚焦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建成2万平米玻璃智能大棚,30个柔性大棚和38个棉被拱棚年底完工,引进晋中青农联、山西农大和先正达等创业团队,开展南果北种新技术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致力为北方有机旱作农业探路目标,建成千亩粪污有机化循环利用、千亩有机旱作谷子机械化生产和农大中试“三大示范园区”;扩建旱垣温室100个,成为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典范。山西农谷总部基地装修完成,山西农谷深圳企业总部、贵澳实业、神农集团等一批总部经济集中入驻。
(二)标杆项目加速推进
围绕全省十大产业集群,总投资159亿元,年度投资54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农谷发展动能和后劲持续增强。一批新型项目引进落地,南方黑五类、海玉、鑫炳记、摩根等企业集聚农谷,打造全省最具潜力的功能食品产业群,晋药堂中药材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和交易平台;一批提质项目全面增效,先正达、金砖五谷、保森种羊、晋汾种猪、农谷大数据中心、南果北种等标杆性项目建设。
试议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途径
一、山西现代生物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山西省是我国的内陆省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干旱少雨,人多地少。近代以来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以环境为代价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坏境,使得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紧缺,坏境污染加剧,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尤为密切,山西面临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的省情,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缺口大加之老化失修使得农业灌溉用水紧缺,而现代节水农业投入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金融性投资上,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项目,没有政府部门的牵头融资较为困难。由此导致农业产出不足,而生物农业是一个对原料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农业原料的供应不足、质量不高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农业领域缺乏足够重视山西的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长期以来山西把开发优势煤炭资源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支柱产业,而这种取之于煤,用之于煤,投入于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形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目前,山西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发展之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紧缺、资金投向太过倾斜等问题正在显现。山西省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生物农业。但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受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以及对农业发展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导致农业发展长期不能有所实质性的突破。
3涉农企业成长度不够,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山西是农业小省,但涉农企业很多,这些农业企业以小微企业占绝大比重。截止2011年底,我国进行了五批次考察共选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88家,其中山西共有33家企业入选,占全国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山西的农业企业面临着局面混乱、多而不强、研发能力弱、带动能力有限等弱势,尤其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做支撑,这种局面造成山西农业企业成长度较低、技术的延伸和深化困难、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使得山西生物农业发展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4农业软课题研究投入少,科技研发能力后劲不足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农业系统产出增加的基本动力,这些投入不仅包括种子化肥、农机农具、资本等有形投入,而且涵盖劳动者素质、科技水平等无形投入,而发展现代生物农业关键是要靠生物技术做支撑和农业科研人员做智力支持。多年来山西对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能满足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实际所需,在优势的转基因育种发面,基础研究工作薄弱,有效的人才和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良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力度不大,缺乏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基因。由于资金投入少、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科研水平得不到提升,对山西生物农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
200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利农措施,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极大推动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实现程度达到42.6%,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是开展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监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见附表:
一、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2008年,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2.6%。从评价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看,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等六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为27.8%、65.8%、10.5%、57.0%、73.3%和32.4%。
从评价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18个指标看,2008年山西省有四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即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万元农业GDP用水量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实现程度超过50%的指标有: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62.7%、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93.3%、农民信息化度66.4%、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67%和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0.0%等五项指标。实现程度不足50%的指标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小城镇人口比重19.5%、农村养老覆盖率8.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20.0%、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6.2%、平均预期寿命27.3%、居住质量指数27.2%,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只有14.1%,其小康实现程度仍为负值(-36.6%)。
二、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就
(一)经济持续增长
农大精神及教育方法
一、农大精神的丰富内涵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1907年,学校的前身——孔祥熙先生创办的铭贤学堂应运而生,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为山西农业大学创建高质量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当前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对青年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崇学事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山西农业大学面向“三农”,立足山西,辐射全国,它的发展一直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艰苦兴校艰苦兴校体现我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山西农业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山西农业大学环境优美,它保存了古老的建筑和植物。有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韩氏楼,主楼,崇学楼,南院办公楼,四号、五号教学楼,新旧校门,新图书馆,实验大楼,谷园餐厅,游泳馆,运动场等。丁香是我们的校花,也是百年农大历史的见证者。山西农业大学作为农业高等学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贡献社会为目标。引入了南美羊驼,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在陕西渭南地区建立国内第一家大豆基地,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提升了山西农业科技的水平,为全省和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代农大人发扬崇学事农的农大精神,投身于建设农村的事业中,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奉献给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赢得了社会的美誉。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左岸,黄土高原东部,全省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原台地占19.7%,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带,雨水集中在夏季,年平均约380600毫米,无霜期在120—220天之间,十年九春旱。明清时期山西虽是农业区,但自然条件比较差。而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过全省农民的辛勤努力,在生产方法上也在不断变化。本节试就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的生产方法作一探讨。
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明清时期的山西农民针对山西省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特性,对农业耕作技术努力进行了改进和提高。明人吕坤说:“沁水农政,令人起舞。大端多粪少苗,熟锄多耕,壅本有法,去冗无差而已。其粟穗长可尺半,四五穗便可盈升。……粪多力勤,八口饶养”,①因此吕坤得出结论:“膏田一亩,胜薄田十倍;精田一亩,胜荒田一倍”②。由上可见,明代的山西农民对种田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并特别重视粪肥和勤锄,这样田地的收成,将比薄田多10倍。同时,对籽种的培育也十分重视。如雍正《山西通志》载:汾州(汾阳)以北,早谷有一窝蜂、关东黄,夏谷有四根齐、六根齐、九根齐、枰杆黄、老来白、临秋变等。汾州(汾阳)以南,早谷有马拖韁、白老汉、竹叶青;晚谷有潞州黄、一把箭。早谷以60日为率,宜旱田;晚谷以120日为率,宜水田。潞州黄一种,早种则晚收,晚种则早收,水旱田皆宜。
由清人祁隽藻著,成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的《马首农言》,则详细总结了以寿阳县为代表的山西农业耕作技术。如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祁氏指出:谷,多在去年豆田种之,亦有种于黍田者,亦有复种者。未种之前,应耕一次,耙二次,且以多为贵。黑豆,多在去年谷田或黍田种之,与春麦同法。高粱,多在去年豆田种之,其田秋耕者为上,春耕者次之,犁深二寸,耙一次,谷雨后种之。小豆,种法与黑豆同。大小豌豆、扁豆,与种春麦同时,皆系夏田,红豆不拘迟早,锄忌午日。绿豆与种小豆同时,宜午锄,若锄遇阴雨,多生旱虫。荞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有先耕后以耧种之,耕宜深二寸,耧深止一寸,种毕耙之,有和粪点者,耕止寸余深。油麦,多于去年黑豆田、瓜田种之,性喜湿布种之法。在耕作技术方面,祁隽藻说:犁之浅深有法,欲微深,则向前稍送之;欲微浅,则向后稍抹之;欲大深,则将上木贯打紧,下木贯打松;欲大浅,则反是。粪宜早运田中,不可迟延,三冬有暇即日运之,无暇日即至新春运之,田在河外,尤宜早运,冻解路淖,人力车力,均难施之,运毕须于田中椎碎。凡犁田,深不过六寸,浅不过寸半,山田四寸为中,河地秋三寸春二寸半,秋犁较春犁深五分或一寸。在农业工具方面,祁隽藻说:犁,耕田器也。耒耝,曰犁耙,所以散坺去芟,渠疏之义也。凡耕而后有耙。碌碡,北方以石,南人以木。耙而后碌碡焉。耧车,下种器也。镢,田器也。锸,锹也。所以开渠者。长铲,踏田器也。铁锨,惟宜土工。铧,锸粪,起土者也。铲开生地,铧耕熟地。北方多用铧,南方多用铲。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耨,除草器也。《马首农言》还搜集了不少农谚,如“谷雨耩山坡”;“小满种胡麻,到
秋只开花”;“麦望四月雨,立夏不种黑(豆)”;“四月四麦挑旗,五月端午麦秀齐”;“三月黑豆四月米”;“四月八,冻煞黑豆荚”;“芒种急种黍,夏至也不迟”;“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夏至日得雨,一点值千金”;“五月小,必定好,五月大,必定怕”;“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头伏搂,满罐油,二伏搂,半罐油,三伏搂,没来油”;“头伏萝卜末伏菜”;“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谷儿挂黄头,全凭锄一锄”;“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耕三耙四锄五遍,八米二糠再没变”;“小豆犁浅,不如不点”;“庄稼黑豆,十年九得”;“小满前后,安瓜点豆”等,这些农谚正是古代山西农业耕作技术经验的结晶。
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抉择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源于农业的生产效益,农业效益的产生,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必须实现向生态农业的跨越。
所谓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良性循环农业,保证人类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的协调。
所谓效益农业,是遵循市场学原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力求以最少投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是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效益农业是生态农业成果的最终体现。只有果敢地冲向生态农业,才能摆脱困境,减少代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结合实际,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西农业生产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水平偏低
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
摘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针对如何解决制约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提出山西要聚焦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健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聚焦有机旱作农产品,提速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聚焦“水土肥”管理,推动建立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聚焦优精特要求,着力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1引言
步入新时代,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2017年6月,视察山西时明确指出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命脉,山西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山西农业的传统技术特色——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顶层谋划,高位推动,出台了《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年度行动计划。同时以创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为抓手,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公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体系。
2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低、品牌引领作用差、生产经营体系尚未成型、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等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2.1技术集成应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升。山西目前虽然引进借鉴了优秀的旱作技术并加以发展,但是技术集成应用仍然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抗旱品种、栽培技术、农机配套等方面仍然没有做到高效集成,协同创新的技术增长能力仍有欠缺。现在山西有机旱作配套良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等技术远远无法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仍存在着技术集成薄弱与有机旱作农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例如,栽培技术方面,粮食作物栽培技术也是良莠不齐,杂粮栽培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农机配套方面,现有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用具品种少,专用的杂粮联合收割机械发展水平偏低,杂粮的机械化收获率和代用机械使用损失率都不尽人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谷子和豆类,存在着“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处境。2.2有机旱作农业高端供给不足,品牌引领作用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山西对有机旱作农产品缺少深加工,加工转化能力较弱,水平较低,高端供给不足。与此同时,山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存在着企业加工能力弱与企业效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例如,山西仅有3家农业深精加工水平较高的企业步入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全国百强企业仅有1家,与江苏(126家)和山东(88家)等省份对照,还存在着较为悬殊的差距;山西排名第一的大象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为103×108元,而全国排名第一的厦门象屿则高达1032×108元。山西很多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知名品牌大多是区域性品牌,无法形成真正的品牌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规模相对偏低,有效期内的“三品”产品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与辽宁(73%)、江苏(62%)、贵州(51.2%)等先进省份还有很大差距。就省内而言,“三品”的分布也十分不均匀,忻州、长治、运城三市的“三品”认证数达到了全省的45%,而阳泉、朔州两市的占比不到6%。2.3有机旱作农业实施主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水平低。有机旱作农业实施主体大多为居住在地形崎岖的偏远山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无法掌握有机旱作农业的最新技术,对高质量发展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对有机旱作的理解认识有较大偏差,导致生产经营“一条龙”的体系仍未建立健全。在实践中还往往存在着抬高标准或者降低标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有机旱作农业做成了一般的旱作农业,仍然使用原始的、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把标准降低了,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的地方则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盲目地大搞有机农业(食品),浪费生产劳动力、成本和耕地,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耕作主体素质低与有机旱作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2.4生产处于初级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在2017年之后才逐步推开,当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围绕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所要求的土地、化肥、灌溉技术、种子选育、耕作模式以及深加工方向等标准的制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山西是中国最早发展有机旱作的省份,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一切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相对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不能将零碎的发展经验融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去,所以发展经验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且相比较其他产业的标准而言,标准化建设也不成熟,无法做到从土壤的标准到深加工产品的标准全流程来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存在着标准化建设基础薄弱与有机旱作农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农业“大产业”加速山西转型策略探索
摘要:农业“大产业”指对区域内优质农产品实施产供销一体化,贯通产业链条,融合三大产业,推进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以发展农业“大产业”为契机,推行山西农业改革“负面清单”;盯住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快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高标准的农产品;挖掘山西省在杂粮、畜禽、蔬菜、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方面的资源优势。用政府有形的手培育企业,用市场无形的手吸引人才,用区域公共品牌推广产品,在农业领域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
关键词:大产业;农业政策;山西转型
2020年5月14日,在考察山西时对大同种植黄花给予称赞,指出“小黄花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总书记的点赞为山西农业转型指出了一条路。山西转型要发展农业“大产业”。对于“大产业”,学术界未有权威的解释,但对产业的解释比较多。从传统意义上看,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随着社会分工和时展,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在实践层面,各省在扶贫领域推广的比较多,贵州德江出口小粽叶成就致富大产业,广元利州小水果成脱贫大产业,习水县民化镇小花椒大产业,新疆小鸽子成就大产业,湖北潜江小龙虾“撬动”大产业,大同小黄花致富大产业,山西临县前青塘村小粽子撬动大产业[1-2]。
1农业“大产业”的特征
农业“大产业”挖掘出本区域优质农产品,进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市场化销售,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行现代化的再造,是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1.1再造模式,生产规模化。传统农产品种植规模小,缺乏规划,生产成本高,生产设施不足,产销以小、散为主,经济效益不高,生态效益不显。农业“大产业”立足产供销一体的理念,以打造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园区为着力点,以农业企业为支撑点,将小散农田建设成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化、农民工人化、农业工业化,一体解决农业领域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1.2链接利益,收益共享化。小农业收益低、抗险能力差,农民利益联结松散。“大产业”链接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主体,构建科学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惠及农民。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化生产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产品供应,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企业通过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种植基地、统一产品标准的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了产品销路同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原料;农户除土地租金外,还在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1.3链条延长,产销融合化。农业“大产业”在区域内集优质农产品专业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除了有生产基地外,还拥有加工车间,销售、技术专业人才供给,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改造、推广等,延长了产业链,融生产与销售于一体。1.4培育品牌,产品标准化。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农业“大产业”以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载体,以对产地环境检测和农产品抽检为手段,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行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实现农产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以高标准、高品质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1.5兼容文旅,产业生态化。农业“大产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以产业基地、产品文化、乡村风貌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打造可观光体验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就地增收致富。同时,挖掘产品产业和产品文化,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旅、农、产、镇、融”互动发展的产业价值体系,满足生产、生态、生活、生命的核心需求,构建以农旅融合、居游共享、产融互补为特色的产业小区域。
2山西发展农业“大产业”的优势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建议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多个市、县和乡镇进行调研,并对当地大型农业合作社进行了考察,了解了现阶段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情况,指出山西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加大扶持和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科技成果供求双方利益;有效利用自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媒介。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山西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农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应用开发、推广等形式应用于生产领域,从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地域性强、成果周期长、推广环节以及需求主体复杂等多方面的限制[1-3],转化率仍然不高。据统计,山西省每年有18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而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成果却数量有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8%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65%~85%的转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4]。近年来,山西省围绕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转化与推广初见成效。在有机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大批成果;完善基层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市、县、乡镇三级推广网络,大力建设示范县,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拓宽网络服务辐射范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然而,总体上看,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一些已转化的成果效益也未达到预期目标[5],因此,研究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发现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施好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山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1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
山西省自1985年实施科技进步奖励以来,在国家和省级科研经费的投入下,农业科研人员研发出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在这些成果中,获奖的有3066项,其中,国家级成果有133项,部委级成果有103项,省级一等奖有179项[4],为山西省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山西省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很好地促进了山西省种养殖业品种的更新换代,加速了农产品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提升了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水平[5],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进程。由于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晋1号高粱、早黑宝葡萄、玉露香梨、晋汾白猪等一大批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及先进成熟配套技术得以推广,使农户的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山西省农业发展,尤其是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扶持和壮大了山西省多个农业开发类公司,为山西省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16年7月,山西省累计建立了试验示范区(基地)1893个,规模达36.67万hm2[4],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农业的发展,均离不开这些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示范推广,同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山西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