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08:16: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山西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山西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探讨
摘要:运用以网络和软件为基础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实行远程教育培训以满足动态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这已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评价体系为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提供效果保障。针对山西气象部门远程培训提出山西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远程教育培训;培训效果;气象远程教育;视频连接模式
1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培训的模式不再只是单一的面授,远程教育培训应运而生,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如何将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完成好具有大规模的培训班任务并确保培训效果,这对山西气象部门的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适合山西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模式分析
由于各地培训条件不一,培训受地域位置影响,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主要依托于网络或者通过光盘电子资源进行教学。国内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在对教学模式的认识方面一致认为应当进行远程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方法。针对山西气象部门的具体情况,现做以下分析。2.1在本单位实施远程视频连接模式。针对山西气象部门的具体情况,在培训基地多媒体教室安装远程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学员在各自的电脑终端可以通过远程培训,实现教师与学员远程视频连接互动学习,通过自己的电脑终端举手提问,这样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同时学员与学员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回答,让学员在相互讨论中提高培训质量,学员可以共享教师端的课件和课程视频,教师在课堂上的板演过程也能够同步记录到课件并上传到电脑终端里,方便学员及时查看学习。即使学员处于不同地区,也能够同步学习和解决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及问题等,教师可以在线收到各位学员的作业,进行远程评分,及时了解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远程视频的连接模式需要多媒体教室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在多媒体教室安装相应的互动教学系统,这就需要与相关专家、高校教师等合作,同时实时更新相应的评价体系,保证学员的听课效果。远程连接模式结构图如图1所示。2.2赴当地考察学习模式。出外考察学习也是远程培训的模式之一,通过对考察地点的培训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学习当地经验,学以致用,切实与本单位实际联系起来。应确定考察地点、单位,通过学习可以让本单位的远程教育培训有所提升,选派远程教育培训的相关专业人才制订好学习计划、培训方案等,到当地后与相关单位的专家请教学习,如果有相应的培训教材和课件等,可以带回本单位通过集体观看等形式进行深入学习,要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必要时请专家回本单位进行远程教育指导,直接解决相关的远程教育实际问题,保障提升远程培训质量。考察学习作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保证远程教育模式的长效性,通过和考察地点建立起帮助模式,遇到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可以建立远程视频连接的方式,这样就能够保证远程教育的效果。外出考察模式结构图如图2所示。
财政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摘要:近二十年来,在省政府和教育厅的持续关注下,山西省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持续稳健发展,资助体系不断优化,山西省教育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本文对山西省财政投入总量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总量上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评价,结构上从各层级间教育支出和城乡教育支出两方面经行分析,根据总量和结构相关指标的分析,得出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评估结果,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绩效指标;绩效评估
一、进入新世纪后山西省教育政策历史进程及主要成果
在这20年间,我们国家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当中,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总体上来讲,从2000年到2019年间,虽然政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在校生人数数量上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平均入学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学校总量也逐渐减少,专任教师数量也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没有比学生数量下降幅度大,这样使得平均每个老师对应教授的学生数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在省政府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对农村基础教育逐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优化中小学的布局,在2006年,普九教育工作的建设工作得到验收,“十一五”计划期间连续五年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99%,并且逐步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别,逐渐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第一次将高中教育单独划出,开始作为我省教育关注重点,进一步加强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中教育结构,鼓励普通高中发展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升学机会。2019年高中学生毕业数是2000年的三倍。高等教育:在“十五”期间,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山西大学也成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在此之后,省教育厅分三期加强建设两校的创新体系。之后逐步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截止2019年底,山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为3.86万人,普通本专科生在校人数为80.20万人,是2000年研究生数量的14倍,普通本专科生数量的6倍,高等教育建设效果显著。中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在2000年至2005年间,我省加大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紧密结合我省支柱产业的需求建设示范专业与实训基地,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并鼓励加快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我省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素质。2011年我省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最大值61.94万人,截止到2019年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8.41万人,相比2011年下降幅度达到38%,但是整体上看,我省教学覆盖率却得到显著提升。
二、山西省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评估结果
为了能够客观地、公平地体现山西教育财政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构建反映总量和结果两大类的绩效指标体系来合理评估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一)反映总量的绩效指标反映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指标分为两大类: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绝对规模是用每年山西省投入的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来确定。相对规模是指,在考虑每年财政教育支出时也要对应考虑当年全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教育支出做出更为客观地衡量。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选用全省GDP来反映当年山西省的经济状况。1.绝对规模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山西省在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规模总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2007-2019年间,山西省的教育名义财政支出从181.22亿元增长至696.28亿元,12年间增长了2.84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数据上来看,平均增幅为12.6%,我省财政教育支出虽然总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缓慢。2.相对规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到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要占比GDP达到4%,山西省以此为目标,在2012年该比重达到4.78%,首次突破4%。该比重相比之前年份增幅较大,并且之后虽然该比重有所波动,但是一直稳定在4%以上。但是通过分析各年比重变化幅度可以发现,该比重增长速度呈现周期性变化,甚至增长幅度会出现负值,说明山西省在教育支出方面波动较大。总体上来看,该2007-2019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仅仅为3.25%。对于山西来讲,财政教育支出不管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平均增幅均较小。(二)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选取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层级间、城乡间教育支出1.层级间的教育支出2019年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和为696.28亿元,可以得出普通小学占比34.54%,普通初中占比23.79%,普通高中占比14.06%,中等职业学校占比9.14%,普通高等学校占比18.33%。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小学占用,小学教育社会效益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山西省在该部分的投入比重较大可以理解。但是整体上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并没有跟上初等教育的投入规模。根据经合组织之前的《OECD教育概览摘要》中的要求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应该是小学的2.4倍,而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小学教育生均成本投入的1.5倍,相比要求的数值来讲是偏低的。2.城乡间的教育支出中高等院校在山西省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对比分析城乡间教育支出的差异就集中到了初等教育之上,通过比较2019年初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来分析城乡教育支出的差距。2005年—2019年随着城镇小学学生数量的增加,城镇小学中的专任教师也在逐年增长,表现为生师比变化不大;反观农村小学学生数量却在逐年下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但是教师的下降幅度小于学生的下降幅度,表现为生师比下降明显,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的生师比在2005-2019年间均小于规定的标准。山西省在小学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成效不错,一直低于规定比例。除此之外,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求学现象的出现,虽然小学学生与小学教师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山西省政府在逐年增加城镇小学教师的数量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通过控制农村专任教师的流失使得城镇与农村的生师比都呈现下降趋势。城镇中学生在校生人数在2005年—2019年间先增后减,在2011年城镇中学在校生规模达到最大,与此同时,城镇中学专任教师数量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山西省政府反而扩大了城镇中学专任教师的规模,表现为从2011年开始,山西省的生师比逐年下降,城镇中学生师比在2011年往后开始低于规定标准。反观农村,一方面来讲,农村中学生师比一直控制在规定比例之下。另一方面,中学在校生和专任教师数量都是是逐年下降的,但是二者从2017年开始数量趋于稳定,山西省在农村中学生源流失的情况下,控制农村中学教师规模的下降幅度,使得农村中学教师的下降规模小于学生的下降规模。(三)评估结果一方面,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在总量上表现尚可。山西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绝对规模表现为上升趋势,并且投入的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3%-5%之间,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即使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但是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总体上表现较好。
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2008年7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特色办学论坛会议”上,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以该院在剧目驱动下对艺术人才培养教育的特色办学作了论坛演讲,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认可。当然,作为学哲学专业的赵银邦,这其中不仅带有理论层面上的依据和高度,同时也列举了他从事艺术教育管理多年来的经验积淀和有益尝试,颇具见解。那么,人才培养作为当前各艺术院校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是何以受到关注得到认同的呢?为此,我们再一次走进了赵银邦与他的特色办学。
一是从理念创新入手。在交谈中,他感言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和创新将无从谈起。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西这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沃土上,从事艺术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戏曲摇篮,民歌海洋”之美称。在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山西就有52个,占到全国总数的1/7;山西民歌则更多,现存有2万多首;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有96项入选,其中传统戏剧22项,民间音乐11项,民间舞蹈8项,民间美术12项,曲艺3项。
作为一所以传承戏曲等山西民族民间艺术为主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植根于山西这片丰厚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与山西文化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艺术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这个生命体中,教育和艺术是两个最重要的“基因”,而教育和艺术的传承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可循。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就是既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实用性艺术人才,同时还要遵循艺术规律,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剧目,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起为山西文化建设培养艺术人才的重任。这些年,努力寻求的就是艺术和教育这“两个基因”“两条规律”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他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在这个最佳结合点上他们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定位,那就是: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即:坚持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基地;坚持走守正出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传统艺术的改革创新基地;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优秀实用性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第一条道路、第一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上。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继承发扬。而传承历史文化有多种方式:有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有文艺团体演出式的动态传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活态传承”的观念,所谓“活态传称”即:立足本土,出作品,出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这是职责和使命所在;第二条道路、第二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艺术的“改革与创新”上。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继承绝不是全盘照搬,依葫芦画瓢,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这样的传承才能有所作为;第三条道路、第三个基地,落脚点在“人才”,主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造就实用型艺术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学生艺术实践融入社会,融入市场,在“真刀真枪”的实践演出中才能真正达到锤炼人才的目的。
“三条道路,三个基地”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准确地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追求。这一定位体现了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山西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明确了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指引了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打好精品剧目战略。在“三条道路,三个基地”办学定位指导下,紧紧围绕培养优秀实用型艺术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通过创作演出艺术精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赵银邦院长说,自2004年起,以“每年一部戏,五年打造5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在谈到这些精品剧目时,赵院长如数家珍:
期刊编辑如何处理作者及读者的关系
教育期刊作为一种以定期出版为前提的连续性教育学科出版物,其刊物内容由多个栏目组成。在不同的教育期刊栏目中,每个栏目又会分别融入不同作者的文章数据信息。所以,对于教育期刊编辑来说,如果想让期刊获得更多读者的欣赏、阅读和支持,就需要从自身、作者以及读者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三者的有效沟通与联系,为教育期刊带来更多、更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期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在教育期刊的稿件创作到印刷的整个过程中,编辑人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而作者作为期刊内容的创作者,其创作的灵感与能力,与期刊的最终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从教育期刊编辑的角度出发,分析自身与作者、读者之间关系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作者稿件的质量。质量是一本期刊的生命线。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海量的信息时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轻松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却给纸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期刊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作者及高质量的稿件作支撑,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期刊编辑的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及校对等,也很难编辑出高质量的期刊作品。因此,可以说教育期刊的编辑和作者之间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教育期刊的创作,以读者的潜在需求为前提,所以在期刊组稿过程中,教育期刊编辑最应该关注的热点就是读者的兴趣,即读者的接受度、需求方向与对期刊的审美要求。教育期刊能够长期存活并获得良好的发展,主要就是从读者的阅读需求中,寻找可以提高自身社会价值的方法。也就是说,教育期刊编辑需要针对读者的阅读需求编辑期刊,并在稿件满足读者对质量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与认识不同读者对不同栏目内容的关注度。读者通过期刊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并获得精神粮食,而期刊编辑则利用读者的知识需求来实现教育期刊的物质与精神价值。因此,读者对于编辑来说,既是消费者,也是促进自身服务能力提高的支撑点。
三者关系有效控制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以读者为教育期刊的主体读者作为教育期刊的消费者和阅读者,是教育期刊得以存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排版与设置刊物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主体性,积极认识到读者的地位与作用,并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刊物的主要目标,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阅读教育期刊的读者多为从事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在选择与编辑加工不同类型的期刊文献时,需要倾听读者的心声,满足他们的需要,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栏目。教育期刊编辑需要把读者作为教育期刊的主体,让读者成为期刊栏目策划的中心,处处为读者考虑,让读者感受到期刊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期刊出版期间,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使教育期刊编辑与读者密切交流与沟通,从而使作者掌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按照读者的需求来供稿,并由期刊编辑对不同类型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类。只有把读者作为教育期刊的主体,教育期刊编辑和作者才能齐心协力并准确把控方向,进而完善教育期刊的品牌特性。一旦缺乏读者的支持,就很难为教育期刊建立品牌效应,也很难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更难以提高期刊的水平,也就无法获得高水准作者的投稿,从而使得教育期刊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紧紧依靠教育期刊的作者群体在教育期刊的创编过程中,作者处于特殊的地位,其在读者和编辑之间,发挥着一种特殊的独立性作用[2]。从本质上来说,作者是教育期刊供需关系中的提供方,也是期刊编辑用稿的来源所在。如果没有优秀的作者提供稿件,编辑工作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很难生产出优秀的期刊作品。因此,作为教育期刊编辑,在编辑实践工作中,需要自觉建立以“紧紧依靠作者”为基础的意识,并将对作者的依靠意识贯穿于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教育期刊编辑都需要重视对作者队伍的构建与发展。教育期刊编辑需要根据期刊的宗旨,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前提下,深入履行编辑自身的职责,努力发现并培养优秀的期刊供稿作者,从而不断扩大自身的作者队伍。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教育期刊的专业性与学术性,教育期刊编辑除了需要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期刊作者之外,还需要发展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对教育期刊稿件进行审稿与把关,从而有效提高稿件的质量,确保稿件在知识性方面不会出现潜在的错误,并保障教育期刊作者队伍的活力,保持教育期刊的高质量和强生命力。教育期刊编辑在与作者的交往与沟通中,需要将教育期刊读者的需求以及期刊自身的宗旨与性质传达给作者,确保作者所投的稿件能够在选题立意上满足读者的需求,并通过合理的构思提高稿件的质量,增强读者对教育期刊的认可度。自觉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教育期刊编辑作为联系读者和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在期刊的组编中担负着依靠作者,并为读者服务的关键性重任[3]。因此,教育期刊编辑在教育期刊的出版与发行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作为教育期刊编辑,为了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需要自觉练好基本功,即正确处理作者、编辑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期刊出版过程中,从选题、组稿到审稿、校对,教育编辑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对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育期刊编辑,需要采用新观点来解决一些教育方面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在不断强化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思路、良好策划能力的“学习型编辑”,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并赢得更多作者的信任,进而使教育期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在对教育文章编辑加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序开展编辑工作,教育期刊编辑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与作者和读者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人的性格及个体化特点不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价值观方面会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为此,编辑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保障其与读者、作者的密切联系与有效沟通。此外,教育期刊编辑有责任让自己的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还需要确保自身和作者、读者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
山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
摘要:山西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对此,山西省各界需要增强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制定积极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策略,使其在现代社会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山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山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特色性等特色,在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可以说是独具魅力。基于山西地区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截止目前传承和发展了无以计数的民歌、说唱、戏曲、器乐、歌舞,为山西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产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也是山西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有效见证。山西民族音乐文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大多都是描绘劳动生活场景、社会生活、爱情故事以及革命斗争内容的,这些题材的运用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其中,所以传承与发展山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一、确立山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科学原则
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山西民族音乐中特色性文化的传承,必须体现出山西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气息,展现当地民族的风情,重点建设和传承的民族文化产品必须符合原汁原味的特点。为做到这一点,必须深挖各个山西民族音乐文化项目的历史,弄清其产生的原因,文化项目所表达的内涵等,在发掘出特色性的文化元素后,在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山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强化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音乐文化的传承最终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内在文化需求的,因此在传承和保护时要充分了解音乐文化爱好者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进步的整理、优化、建设和传承,使其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所服务,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相关人员要做好市场调查并进行科学预测,及时了解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情况及当前的市场需求,在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同时,积极开发现代音乐文化产业,从而让山西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发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探索山西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的传承管理模式
民间音乐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论文
一、山西民间音乐多样性发展状况
山西河曲有“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的美誉,河曲的“山曲”曾是河曲地区老百姓人人皆能吟唱的民歌。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横渡黄河时船夫们酣畅淋漓的船夫号子现如今已经听不到了。山西其他地区如左权的开花调、沁源小调也同样陷入尴尬的境况。1986年在对山西民间舞蹈的普查中发现,山西的民间舞蹈有65种。时隔近三十年之后,艺人能够依靠日常演出维持生活的舞种只剩下临县的“伞头秧歌”、孝义的“悬空椅”。而那些依附于农耕文明、祭祀文化的舞蹈,如灵石县的“独龙杆”、浮山县的“人熊舞”、晋城陵川县的“五鬼盘叉”以及曲沃的“人庄扇鼓”等,大多只有在重要活动时,让老艺人们自娱自乐一番了。山西的民间说唱也曾经遍布全省各地,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太原莲花落”,长治地区的“长子鼓书”、“襄垣鼓书”、“潞安鼓书”,沁水县的“沁水鼓子词”,陵川的“陵川钢板水”,沁县的“沁州三弦书”等。进入21世纪以后,这些说唱艺术渐渐被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取代。山西有享誉全国的四大剧种,“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剧”,而遍布全省的地方小戏更是有50多种。目前,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成为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但是仔细观察台下的观众,大都是中老年戏迷朋友,基本没有青少年戏迷。可见,戏曲的未来令人堪忧。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路径
公共艺术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提出了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其内涵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其中虽然没有涵盖关于本地音乐教育融入教学的具体要求,但是在一些相关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及本土音乐纳入其中。将地方民间音乐多样性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更是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摘要: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遗产。面对当前地方民间音乐日趋衰落的现状,普通高校公化利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辐射面广、大学生数量庞大这个优势,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
1.开设相关课程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确立教学目标。地方民间音乐进课堂并不是以让大学生掌握民间音乐的技艺为目的,而是以地方音乐为视角,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音乐文化。因此,在开设相关课程和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方向。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地方民间音乐属于任选课程范畴,教师在开设此课程时要以自身的优势、大学生的兴趣和音乐品种的重要性为依据。有的教师是民乐专业,即可申请开设《山西民间器乐作品鉴赏》课程,大学生不仅能通过视频领略中国地方民间音乐的风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奏或教奏某种乐器培养大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其音乐综合能力。还有一些教师擅长声乐演唱,可申请开设《山西民歌鉴赏》课程,根据山西地域的划分,讲解山西各地不同的民歌类型、特点以及方言与民歌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人人会唱家乡歌”的主题活动。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设《山西民间舞蹈鉴赏》、《山西说唱艺术鉴赏》等相关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在内容上则应尽可能地让大学生欣赏到更多的音乐品种、音乐作品,提升大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山西民歌鉴赏》课程开设时要考虑山西因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在不同地区形成的民歌呈现的音乐本体和审美特征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研制教学大纲时即可按照山西的区域划分为大学生呈现风格多样的名歌。
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山西省21所普通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已开设定向运动的3所本科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各10人和2013级学生各100人,共计33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重点对核心期刊和硕博优秀论文进行了阅读,浏览了中国定向协会官方网站、中国学生定向协会官方网站,并引用了部分论文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武术专选教学现状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开展研究发现:武术专选缺乏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且学生参与实践较少;武术专选教学开展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自己水平参差不齐,其学习武术动机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山西省高校现今的武术专选教学因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关键词: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教学现状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武术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具有健体防身、锻炼意志、竞技观赏等多方面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应在精神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对此较好的办法就是把武术广泛推广,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对武术的爱好与乐趣。2001年启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这对实现我国德智体美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影响。既然有明文规定,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对高校生的健康状况也就更加重视,各学校在体育课中加入了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等内容,而且实行了体育加分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还可提高他们的防身意识,丰富在学校的校园生活。武术作为中国的国宝,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武术人才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对武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现今山西省高校的武术专选教学因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1研究对象和与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学、大同大学、长治学院、忻州师院、晋中学院、山西师范大学6所山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的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武术专选班学生150名和教师12名作为调查对象。
宪法宣誓制度法治文化的构建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以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正式实施以来,在国内产生了应有的效果,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宪法宣誓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这对于法治中国的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和巩固反腐倡廉的成果等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1宪法宣誓制度全面实施的契机对山西省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山西省高度重视宪法宣誓工作的开展,对宪法宣誓制度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并相继举行了各项宪法宣誓仪式。这些工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省内的法治环境与政治环境,使山西省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为山西法治文化建设增添了新鲜的元素,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方案的四个多月之后,2015年11月26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办法》,也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016年1月20日举行了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首次宪法宣誓仪式,2016年9月29日省政府也首次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山西省政府应以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实施、普及和推广为契机,大力推进宪法宣誓制度在山西省的全面落实,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整合与利用本土法治文化资源,净化省内法治环境,全面建设法治山西。与此同时借助此次契机,大力构建山西省国家公职人员对宪法的信仰,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宪法信仰,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党校和高校培训班、网络课堂等现代化的方式全面建立山西省的法治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快法治山西的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更好地造福山西人民。
2山西省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和存在的不足
2.1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山西作为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和文化资源大省,包含了丰富的法治文化,这些法治文化根源都为法治山西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优秀的法治文化资源,三晋大地的法家代表人物就已数不胜数。赵鞅“铸刑鼎”,赵盾《事典》,范宣子铸“刑书”,李悝制定《法经》,韩非子提出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等法治思想都是三晋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资源。后来更不乏有如司马光一般将法视作“法者天下之公器”的山西籍贤臣廉吏,他们都追求严格执法,不徇私枉法,坚定对法的信仰,保持对法律应有的敬重。除此之外,在历史上山西还拥有其他的优秀法治文化传统,在近现代史上山西还涌现出了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有影响力的系列优秀革命烈士和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在这些优秀的法治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应与宪法宣誓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相结合,出台相关规定和要求,创新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培训形式,全面推动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法治山西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筑基作用。继承弘扬三晋优秀法治文化,首要的任务是让“奉法国强”的法治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遏制严重腐败和“漠视法律”的行为需要弘扬优秀法治文化。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山西省的法治环境,从而优化山西的政治环境,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更好地造福山西人民。2.2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不足。目前山西的法治文化方面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山西省各级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各级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对于宪法和法律不够敬畏,没有认识到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与神圣性,没有将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里,导致特权思想泛滥,认为权力大于法、人大于法等不良思想泛滥,所以滋生了较多涉案人员多、级别高、范围广的腐败大案要案。(2)山西省的法治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的不足。各级官员之所以敢于腐败,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还在于法治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够完善,法治宣传与普及工作不到位,宪法和法律对于各公职人员的约束和监督都未能及时落到实处。而正因为法治文化不健全,导致人民对于宪法和法律的不信任,更不愿意也不相信可以通过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流于形式,更不敢检举、揭发和举报一些贪污腐败分子,长期缺乏来民众的监督也是贪污腐败生长的“温床”,使腐败有条件大面积地滋生。优化省内法治环境、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就要以宪法宣誓制度的全面实施作为契机,加强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建设。
3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山西小康建设的难点及策略诠释
论文关键词:全面小康;成效;难点;对策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2009年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民主法制与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大幅提升,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稳步推进。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仍是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所在。
一、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效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监测方案,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分析。2009年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呈稳步推进态势。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均较2008年稳步提高。
(一)经受危机考验,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转
2009年山西省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2.7%,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09年山西省人均GDP比2008年增加了699元,是2000年的2.63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10%,比2008年的0.86%和2000年的0.54%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2%,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自2000年以来,山西省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为26.97%,2009年增加到45.99%;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基本保持稳定,均处于2%-4%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