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1 02:12: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赏析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赏析课

音乐赏析课师生交谈艺术

从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学体制来看,其课程安排一般包括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三类。三到四年的学时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按阶段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分期考核给予其优、合格和不及格等结论,或者视其成绩优劣决定是否授予其相应的学分。相对于专业课与公共课的严格考察而言,作为选修课程的音乐赏析课虽也涉及学分,但是其重视程度一般明显不足,尤其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现状令人担忧,必须客观认真地分析其症结所在,并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这种状况才有望得以改善。

一、高校音乐赏析课的现状

既然是课程,那么它也理所应当地具备课程的基本形式,起码是“教”与“学”双方共同的活动,其中一方怎能全部包办?高校的音乐赏析课往往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介绍评述一番,到点下课,学生甚至身在课堂都不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了些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考勤的需要和获取学分的最终目的,也许学生们连课也不愿意去上。据了解,负责讲授音乐赏析课的教师几乎没有几个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的,不但一份教案用上好几年,轻车熟路,耳熟能详,而且讲课时面无表情,形同述职报告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映平淡,全无兴趣。大概只有在查点人数时,师生之间才会显示出高度的默契和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这种情况难道正常吗?

二、关于高校音乐赏析课的合理化建议

音乐赏析课的内容如果不对路,不符合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那么所播放的音乐片段学生们就可能根本听不懂或者出现反感情绪,那还谈什么交流和陶冶情操,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作为高校的选修课,其上课时间一般会被安排在下午或是晚上,如果音乐片段的题材及结构过分生僻难懂,无疑将会成为学生们片刻休息的催眠曲。记得几年前刚刚参加工作时,校方曾专门聘请省市级优秀教师为我们做过关于教师修养层次的演讲,其中特意提到新教师、资格较老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新教师所关注的主要是生存,所谓生存就是自身作为“教师”这一角色,领导、同行们和学生们对自己的态度或者认可程度如何,自己并不一定确信可以驾驭这一职位,甚至还一再地怀疑某个细节是否做得合适。资格较老的教师关注情境。如课堂气氛是否热烈,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学生掌握了几个知识点。而专家型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我们必须以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首先关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将自身还原到学生的立场上去,才有可能选择出最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素材,这才是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正常交流的基础和桥梁。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怎样,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什么,这是我们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的。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9~25岁之间,他们的身体发育基本完善,高中阶段基本形成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深化为深刻的自我认识。笔者曾亲身经历过一堂生动的高校音乐赏析课。该课是在晚间上的,不但没有成为学生们的催眠曲,反而使他们精神振奋,部分女生甚至潸然泪下,即便有的同学没有选修该课程但也不约而同地陆续涌入,驻足观看。笔者至今仍认为:该节音乐赏析课成功的关键首先就在于教学材料选得好。该材料是由韩国当红女星全智贤主演的电影《野蛮师姐》的两个片段:片段1是敬珍和明宇约会咖啡馆之后,雨中狂舞,莫里斯·威廉姆斯所作插曲《Stay》响起“A-a-a-a-ah,justalittlebitlonger,(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Tellmeyou''''regoingto…”浪漫抒情的演唱,随意得有些嘻哈;另一插曲是在敬珍误杀明宇之后,强劲有力的吉他和弦伴奏下的《Knockin’OnHeaven’sDoor》(敲开天堂之门),加之全智贤尽情投入的完美诠释,堪称全集经典段落。

查看全文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赏析艺术作品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赏析艺术作品能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学生个人审美观的形成。如果说实践艺术活动代表“动”,那么赏析艺术作品相对地代表“静”。我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听理论型美术课,或反映课堂体验不愉快,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是教师进行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赏析艺术作品课是否等于浪费时间。学生以否定课程或自我否定为前提,是开展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中小型乡镇,受家庭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许多非工美专业学生为了今后顺利参加工作,以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同时,一部分学生过去接受的美术教育较少,认为自己没有美术细胞,天生和美术绝缘,赏析艺术作品就是对牛弹琴。越是没有深刻体验过赏析艺术作品带来的精神震撼和愉悦,学生越是怀疑自己对艺术的感知及鉴赏能力。长此以往,将来他们走上社会和他人交流涉及艺术相关内容时很可能会有自卑情绪。

2.忙于听讲的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被不少学生称为“不画画的美术课”。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听课即可。通过学校定期抽选学生进行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测评结果,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所占比例过重。赏析艺术作品一般是针对课本中某张作品图片,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分析作品名字含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再结合专业美术知识分析用色、构图、设计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赏析一件艺术作品,从而引申至精神层面,达到以美育人,提高修养的目的。如此全套赏析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自然、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不过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前期就被庞大的知识体系打败,对后续的引申教育已经麻木,无力思考,造成了学生的固有印象———赏析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听讲过程。

3.一口气“喝”四十五分钟“白开水”。虽然课本中选取的艺术作品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佳作,但是不少作品年代背景久远,采用的技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趣味性大打折扣。同时,大部分非工美专业的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其他专业,是因为本身对其他专业的兴趣远大于美术。诸多因素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无法理解作品,更不用谈产生共鸣。完全理性、专业地讲解赏析艺术作品,既不符合非工美专业学生的兴趣方向,也不符合该年龄段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觉得教学内容食之无味,课堂体验就像被动地灌白开水。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知识的补充、不同艺术作品间的切换,无非是稍微改变了“开水”的温度,有所调节但本质不变,这样学生课上容易走神。

二、有效的教学对策

查看全文

英文影视赏析课体验式教学实践

一、引言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三年,学生一直在学习公共英语。到了大学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仍继续学学英语。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具体效果、四六级考试经济的膨胀,已倍受关注和质疑。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开设满足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化需求且形式多样的英语选修课是很有必要的。英文影视赏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听说能力,还使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知识,这是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该课作为大学公共选修课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吹捧。然而,很多学生抱着看电影的目的,课程结束后毫无收获。由于没有规范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手段,个别老师也成了“电影放映员”。学生“赏”了,老师“教”了,然而该课真正的目的“析”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没有互动和深入研究影片佳作。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运用灵活多变的授课和考核方式使这门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感受异国风情的同时,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笔者通过四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探索出了体验式教学在该课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

17世纪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JohnLocke(约翰•洛克)说:教育就是一种体验。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并对此进行反思,才能使学习内容从实质上成为获得的知识。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JohnDewey(约翰•杜威)在1896年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实验基地,他的教育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即“从做中学”。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由自己建构知识,而不是其他人传递。教师对学习者构建过程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建构主义要求教学环节中包含合作学习和相关情景设计,学习者在此基础上由自身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丰富的课堂内容活动和交际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最初多用于国内的一些英语培训机构,近几年许多教师也把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选定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环节。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实的体验语言活动,积极地参与合作,并对学生的活动加以评价。体验式教学比起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优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在实践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和表演者,教师在整个行动中,担当组织者和策划者。体验式教学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布置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引起重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英语知识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更加的自信和勇敢,敢于表达,促进他们的听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三、体验式教学在英文影视赏析课中的实践

英文影视赏选修课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其开阔了视野,同时促进了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英语更有兴趣。如何体验英语语言的魅力以达到语言实践的目的,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课中课开设管理论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语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文质兼美的课文固然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但光靠有限的几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开设了“课中课”。

所谓“课中课”,就是在每一堂语文课开始前花五分钟时间设一节欣赏课。每次利用幻灯打出一个语段,组织学生朗读、赏析。它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增加语文学习的内容,为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提供了条件。

具体操作一般分四个阶段:

1.引导阶段。教师精心准备几个语段,组织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赏析语段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课中课”的作用。

2.坚持阶段。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摘录其中精妙语句,然后精心准备,在课堂上作精辟讲解或以提问形式带领大家一起赏析。

3.总结阶段。每隔一定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摘录本作一次检查,并总结课堂上赏析语段的共同点,对如何运用它们写作作规律性的讲解。

查看全文

学生舞蹈审美与兴趣培育基础

现代教育体系中,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使学生培养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与兴趣,为培养学生艺术爱好奠定基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第二课堂舞蹈教学能够为我国普及性艺术教育提供教学条件,为我国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舞蹈艺术是以肢体形态为基础、以音乐背景为情感,运用两种方式的综合表达实现艺术美学的体现。通过舞蹈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兴趣的培养能够为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以艺术形式缓解生活压力等奠定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明确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舞蹈是表演性艺术,其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舞蹈教学使以严格、严禁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而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向使得其舞蹈教学更多的侧重于学生舞蹈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培养终身性艺术爱好奠定基础。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以此实现第二课堂学生舞蹈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作为非专业性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第一课堂的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将学生兴趣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的。

2、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的培养

2.1以舞蹈赏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的目标与目的,现代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中应以舞蹈赏析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舞蹈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舞蹈表演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的舞蹈赏析。利用多媒体技术舞蹈播放中的慢近、暂停等功能对舞蹈表演进行分解讲解,以此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题材、内容、中心思想以及表现形式的了解与理解。另外,在舞蹈赏析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第二课堂学生缺乏舞蹈基础的现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舞蹈表演形式、基础技能、基础知识等教学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艺术审美培养奠定基础。

2.2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实现舞蹈审美能力培养目的。针对第二课堂舞蹈教学需求,第二课堂舞蹈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基础艺术修养的培养。从文化知识积累、舞蹈理论基础以及舞蹈作品基本特征、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舞蹈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舞蹈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美感的体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舞蹈艺术表现特点了解舞蹈艺术与舞蹈背景的关联,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舞蹈的赏析。例如:通过芭蕾舞、朝鲜舞、新疆舞等舞蹈形式的表现特点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赏析过程中,通过舞蹈特点、音乐特点了解舞蹈表现内容,提高舞蹈审美能力。

查看全文

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摘要】音乐鉴赏课作为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知识素养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主要的音乐赏析分析对象,从高校音乐鉴赏课开展的角度重点分析欧洲音乐作品对于学生美育教育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高校;音乐鉴赏课;美育;欧洲音乐作品

一、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发展

高校音乐鉴赏课作为促进学生审美情操发展的重要课程,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课程制定,保证能够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欣赏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历史、人文、音乐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综合性和历史性令其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与发展。设定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鉴赏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性、理解性和综合性的考察,对于其自我独立思考和音乐知识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欧洲音乐发展中,从中世纪开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还是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乐风格。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家,都需要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充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以高校的音乐赏析课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深度探索欧洲音乐作品。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据上述,当前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利用欧洲音乐作品来进行典型内容分析鉴赏必不可少,除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外,对于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育教学也非常重要。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念的内容,其教学需要充分对音乐中的美好事物进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乐分析、音乐聆听、音乐欣赏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自我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之中,对于其未来的心理构建、趣味人生和创造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现代化的音乐赏析课程中,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例来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证美育教学以经典文化音乐作品为例进行教育的实质化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现代美育特点为核心,充分保证欧洲文化中的经典音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和理论起到提升作用。在相关的欧洲音乐作品赏析课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美学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著名的欧洲音乐家入手,根据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聆听其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无论是曲式结构、创造手法还是作品内容,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家自我对于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提升。这样的音乐赏析方式是对于学生的不同审美内涵的考验和探索,保证了其利用对比法、聆听法、参与法等多种音乐赏析方法进行探索之后能够深刻理解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对于高校来说,其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和了解中充分扩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自我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就能够随之提升。一般来说,鉴赏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才是美育教学的美学观念传递的核心保障。所以在进行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先从理论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再通过实际的聆听和鉴赏课来塑造音乐形象。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能够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以美育教育为核心来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保证在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够激发起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查看全文

装潢艺术设计课程的赏析教学

摘要: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赏析教学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赏析作品内容、材料以及绘画形式,为今后学习装潢设计专业知识作好铺垫。该文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赏析作品分类与方法出发,探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最后指出教师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授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赏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涵盖了智力、心理教育、德育、美育等内容。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这些教学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融会贯通,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结合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训练,把健康和生存、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赏析作品的分类与角度

1.赏析作品的分类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赏析作品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赏析,对作品内容、材料、绘画形式等进行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中的作品赏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内外名作赏析,如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这类作品以美术史为主,作品风格各异,是赏析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赏析,一些作品制作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筑、雕塑、剪纸、编织、拼贴等。

查看全文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对策

摘要:在大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发展。文章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以小班制教学为依托,将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的模式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提出将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国画艺术赏析公共选修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能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画艺术赏析课;教学改革;公共艺术课程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指的是艺术教育,而广义上指的是运用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美化身心、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明确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充分揭示美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全面各类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理应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本文希望通过对以上文件的深入解读,以笔者所教授的课程案例来反映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的改革意见,从而引发同行及相关教学部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通过课程的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艺术实践机会。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课程是公共艺术教育当中传播艺术美的重要手段。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二课程”,是大学生主修课后的审美补充,是艺术审美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练习、实践和应用的过程。2019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并进一步指出:“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从国家下发的有关工作文件中可看出国家对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公共艺术课程是普及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美育重要的方式,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陶冶情操。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使大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性情。第二,开发智力,培养学生个体独特的自由创造思维。第三,培养意志。公共艺术课程的多元化熏陶,一方面使人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另一方面使人获得自制能力,以克服非理性的情绪和观念的影响。第四,增进健美。公共艺术课程具有多样性,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普及可让大学生自觉意识到健康和美的关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态美、动作美、行为美、举止美的培养,实现身心均衡发展。王国维先生曾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显然,他的观点与蔡元培先生的一致,都认为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现状

查看全文

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的作用

摘要:舞蹈教学是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舞蹈课程安排也就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舞蹈欣赏课是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在培养学生鉴赏力、审美力、艺术感知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舞蹈欣赏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主,重点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希望以此可以对现代舞蹈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舞蹈;优秀舞蹈作品;欣赏课;教学;作用

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艺术家倾尽心神所铸造出来的,舞蹈中所有演员在表演中都是展现出最高水平的一面,因此无论是舞蹈形象还是舞蹈的内涵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加学生舞蹈欣赏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欣赏更是教学中的必修课。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更是对舞蹈训练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在舞蹈的理论知识与舞蹈编导方面的教学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舞蹈欣赏课的内涵

优秀的舞蹈作品自身就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会给学生一种开阔视野提升舞蹈水平的感觉,如果长期的观看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确实是可以让学生把这种感觉慢慢的变成一种经验的积累。因此高校中的舞蹈欣赏课便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学生在不断的欣赏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学生的舞蹈实践是宝贵的经验。同时在不断的欣赏中也可以积累了大量的舞蹈经验,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舞蹈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更是观看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对于舞蹈的不同理解,也是认识到了舞蹈的表演与风格、地域之间是有着深入的联系的。

二、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

阅读创新教学管理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

一、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