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融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22:06: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上市融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上市融资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综述

关键词:控股股东;非理性融资偏好;过度股权融资偏好

提要:本文对控股股东与非理性融资偏好的特征及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特征分析

(一)拟上市公司强烈谋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但资金并未有效利用。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出现了许多企业争过“独木桥”的现象。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不惜进行过度的包装、甚至造假。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强烈谋求发行股票的同时,资金并未有效利用,拟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后,往往更改募集资金投向,导致公司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并出现了委托理财的现象。袁国良在《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实证研究中》对深沪两市411家拟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12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改变募集资金投向问题,上市公司因募集资金投向改变问题造成的资金闲置高达120亿元,且据相关资料显示,由募集资金更改投向所导致的闲置资金并没有停留在上市公司的账户上,而是由控股股东通过其他应收款项或购买资产的形式转走,这更加让我们对拟上市公司的融资动机产生怀疑。

(二)已上市公司热衷股权再融资,虚拟融资项目或夸大融资项目数额。根据现代财务理论的观点,当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债券融资成本时,企业可以适度地增加负债,2006年中国证监会通过对已上市公司历年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有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很低,甚至个别公司没有负债,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依然选择了股权再融资。这说明上市公司把股权融资当成了“无成本的午餐”,即使在有条件进行债权融资时仍偏向于股权再融资。同时,已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时,往往不是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模式确定融资量,而是按照“可供给决定需求”方式确定融资量,即按照政府规定的上限倒推出其项目所需资金。结果导致了上市公司在融资前虚拟融资项目或者夸大融资项目数额,融资后又更改募集资金投向或者募集资金项目数额。根据对2002~2007年68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有265家上市公司曾有过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现象,187家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数额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既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又有募集资金数额变更,上市公司因募集资金变更闲置的资金总共达到6,349.28亿元,这严重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一种非理性的融资。

二、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不良后果

查看全文

浅析电力上市公司融资

【摘要】融资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企业总价值及企业行为特征,而且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进而影响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和稳定。当我国电力企业新一轮的改革帷幕已经拉开的背景下,本文对电力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融资结构电力上市公司

[1]

2003年以来,全国缺电现象日益严重,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增加投资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由于电力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电力上市公司而言,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我国日益壮大的资本市场为电力行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2002年12月29日中国电力新组建的66家公司正式宣告挂牌成立,这一重大体制性的改革打破了过去一直由国家垄断电力市场的格局,给电力市场引入了新竞争主体。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几家新组建的大型发电集团公司如何既有效地筹集长期资金支持公司发展,同时又避免公司的财务风险,是发电集团公司面临的重大课题。

电力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了资金成本,而且也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电力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力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从理论上和实务上对其的融资结构展开论述,为电力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查看全文

企业上市融资安排意见

为抢抓国家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我市企业上市步伐,促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现就做好我市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企业上市工作的认识

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是抢抓机遇、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努力开创我市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新局面。

二、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市企业实际,按照“企业自主、政府引导、择优培育、政策扶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规范企业运作,提高管理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再融资融资额度案例分析论文

1案例回顾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中国平安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使中国平安形成了以保险为核心的,涵盖证券、信托、银行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2004年6约,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码2318。2007年3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卷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码601318。

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中国平安再次开启融资“阀门”,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告称,为了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为业务高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公司拟申请增发A股。根据增发方案,中国平安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则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按公告前一交易日中国平安98.21元的收盘价计算,中国平安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约1178亿元,再加上412亿分离债募资额度,其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

2008年2月28日,相关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将对中国平安进行税务稽查,而平安千亿再融资计划或延至7月。当日中国平安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表示,税务总局对中国平安的税务稽查并不是针对再融资计划,也不会对再融资计划造成影响。

2008年3月5日,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在万千中小投资者的质疑和不满声中,毫无悬念地高票通过了董事会提交的融资议案。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论文

[摘要]融资理论重点研究企业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然而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与传统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的现象,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我们必须从法律和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等方面解决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融资偏好融资悖论

一、企业融资偏好理论及相关研究

企业融资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MM理论。早期的MM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与其融资结构无关,该理论忽略了企业所得税等各种因素,因而受到实践的质疑。1963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认为考虑公司税后负债率增加可以提高企业价值。权衡模型理论在MM理论基础上引入破产风险,认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债权边际抵税效应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后期的权衡理论又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扩展至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等方面,使理论进一步深化。上述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系指某个时点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对比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在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企业呈现出明显的融资偏好:先内源融资,之后考虑银行借债或债券筹资,最后才发行股票。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

在融资与融资偏好理论方面,国外的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ShyamSunderandMyers(1999);RobertandAnuja(2000);Hovakimianetal(2004);HaanandHinloopen(2003)从企业融资动态“偏好”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研究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出上市公司“先内融资,再外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的融资偏好的结论。MyersandMajluf(1984);ChirinkoandSingha(2000)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融资若债务融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才会考虑利用股权融资,表现出明显的融资偏好特性。在西方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素莲(2003)等人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偏好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确有许多优势,但其特征是并不直接观察上市公司的“行为过程”,而是根据“资本市场运行‘结果’数据来推论上市公司的‘行为过程’”(陆正飞,2003)。葛永波(2007)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特性时指出,企业融资理论具体体现为静态的融资结构特征与动态的融资偏好两个方面,静态上的融资结构特征与动态上的行为偏好是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企业融资偏好受到的约束较小,融资结构特征才能较好地体现出偏好的本质。因此,基于融资结构特征而得出的股权融资偏好结论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二、我国企业的融资悖论及其现状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股权融资并没有发挥其优势,对上市公司健康成长乃至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结合中国股权融资现状,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提出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不同的融资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必然有其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大收益和减少风险的好处,但是,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上市公司的成长也有不利影响,给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带来一定风险。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所占比重普遍较低,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1994-199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98-1999两年则出现高负债融资现象,2000年以后股权融资比例有所提高,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风险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资本融资方式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我国上市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硬约束的缺位,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关键词: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硬约束?债券市场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因而融资成为保证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多样。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及其优缺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由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是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由于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内源融资对企业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市公司应充分挖掘内部资金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潜力,如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降低存货,压缩流动资本,合理运作公司内部资本,如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互相提供资本,以及公司闲置资产变卖的筹集资金等。

查看全文

全县企业上市融资调查汇报

为深入推进我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5月份我委企业上市融资课题调研组深入到经贸、科技等部门和迪生电气、福胶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是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筹集发展资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对于破解企业融资困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企业上市是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迅速做大做强的需要。企业的高速成长和规模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能力,并且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对企业规模实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制约我县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困难之一就是融资难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难题,使具有一定规模、较好业绩的企业向更大更强更优的新阶段发展,其重要途径就是要推进企业上市,向资本市场融资,使企业发展免受资金“血液”的梗阻。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融入资金,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企业上市可以一次性融入大量发展资金,且具有持续融资能力,筹措到的资金没有使用期限,没有固定股利负担,是低成本的招引资金。

二是推动企业上市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上市过程本身就是规范管理、跨越提升的过程,上市倒逼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实施跨越式发展。企业一旦上市成功,就是一个公众公司、透明公司,将受到广泛的监督和关注,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会大幅提升,对企业和都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上市融资后,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欲望增强,千方百计上项目、拓市场、提业绩,把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龙头带动能力增强,对增强产业实力和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县福胶集团能够上市,通过龙头带动和上下产业链条的拉动,加快阿胶产业园建设,将会有效地促进我县生物医药产业的提档升级,增强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三是推动企业上市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增强我县经济发展活力的现实需求。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证券市场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发展迅速,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多渠道、多元化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严格控制信贷额度,提高利率,紧缩间接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就把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作为提升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现在招商引资受到了土地、环保、能源等多方面的制约,企业上市与招商引资殊途同归,都会为吸引更多的资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我县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多家企业上市成功,将可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权融资成本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涉及多项内容,评估和预测未来市场风险、企业现金流动、项目投资等都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加有效的助力公司融资项目的进行。公司项目决策,应当遵循会计准则与以前所用相当。前后阶段采取统一的会计准则更加有利于进行比对,在进行融资项目时,可以更好比对。股权融资成本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关联较大,信息对称性的提升,可以助理决策的精准度和融资成功。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比性;股权融资成本;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涉及公司业务往来等各个方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非常重要。可比性要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将信息一目了然。企业不同阶段的会计信息,营收比都要满足横纵比可比,不同企业相同的会计期间可比。同时,股权融资作为融资方式的一种,具有长期性、不可逆转性、无负担性,其成本的高低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很大关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是在股票的公开发行以及基础上运作的,任何会计信报表的外露都会影响股票,信息质量影响决策。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会计信息可比性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备可比性。国家会计准则,经专业人士研究编纂法律,有标准的会计准则,发生在企业内部的项目、交易事项都应当采取相似的会计准则,不可随意变更;如果必须要变动的,应该添加说明在附录表中。不同企业在同一个会计阶段发生的业务,也应当采取统一的会计准则,确保口径一致。只有使同一会计期间内的会计主体的前后会计信息相一致才能使得不同的会计主体之间的比较有用。横向、纵向比较都必须保证会计口径一致。会计信息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具有可比性,全国各地范围内的企业,只要业务事项类似的都可以进行比较;同一个企业内,不同时期发生的案子,只要业务事项类似都可比较。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不少学者都以股权融资成本为切入点进行论证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仅以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作为股权融资偏好的解释是表面的。本文从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认为造成这一偏好的深层原因在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行为。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治理对策

一、前言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利用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来融资。而外部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和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其中,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的一个常见方式。与直接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节约、灵活性强等优点,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银行贷款的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较多,筹集数额有限。而债券融资相对于股票融资而言,其资金成本较低,既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然而,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有着类似的缺点,即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较多,筹集数额也有限。由于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对于融入资金的公司来说有相似的特点,我们把二者统称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即公司发行股票融资,相对于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有着如下优势:股票属公司的永久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但是,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相对于债权融资来说较高,而且可能稀释原有股权。

面对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融资时该如何选择呢?MyersandMajluf(1984)研究认为:内部融资既可规避外部融资方式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风险,从而避免承担股权和债券融资所产生的成本,还可以缓解两种外部融资引发的冲突。基于此,Myers提出了企业应先内部融资而后再选择外部融资的融资优序(peckingorder)理论,并认为内源融资方式具有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1984年迈尔斯和马基洛夫放宽了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信息的不对称会使公司的股票价值被市场错误估计。此外,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付各种成本,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