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21:02: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商品质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行局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为了解和掌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商品质量监管,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市局《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管理规定》和《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制度》,制定20*年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检)测场所
西安市辖区内的超市、商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及宾馆饭店、酒店和大型休闲娱乐场所等。
二、监(检)测的商品品种
商品质量监测的商品品种有:
食品类: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豆制品、水发产品、罐头、蜜饯、裱花蛋糕、饼干、调味品、酱油、醋、茶叶、红酒、啤酒;汤圆(元宵)、粽子、绿豆糕、月饼;儿童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果冻、奶粉;冷冻饮品、碳酸饮料、含乳饮料、液体乳等。
商品质量整治方案
为做好全市商品质量整顿工作,切实解决市场商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商品质量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市场商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进一步提升全市商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用3个月时间(4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集中整顿,规范一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查处一批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监督一批市场主体健全落实经营自律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典型案例;全面加强商品质量监测检验力度,构建全市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检验检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各种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商品的全过程监管,使商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动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局面,切实把我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整顿重点
此次专项整顿要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务求实效。以枝江城区、镇街道集镇所在地、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质量违法、不履行经营主体自律责任行为为重点内容,以食品(奶制品、粮食制品、调味品、食用油、食用鲜活农产品等)、农资(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以及其他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电线电缆、板材、钢筋、家用电器、成品油、液化气等)为重点品种。
商品质量整顿工作方案
为做好全县商品质量整顿工作,切实解决市场商品质量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商品质量水平,推进放心消费县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㈠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市场商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依法整顿,进一步提升我县商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
㈡工作目标。用3个月时间(月30日至6月30日)进行集中整顿,规范一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查处一批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监督一批市场主体健全落实经营自律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典型案例;全面加强商品质量监测检验力度,构建全县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检验检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各种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商品的全过程监管,使商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动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局面,切实把我县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整顿重点
这次专项整顿要针对重点商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来开展。重点商品,是指食品和九类重要商品(家电、儿童玩具、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装饰材料、电线电缆、燃气器具、化妆品、卫生洗涤用品);重点单位,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贸市场、超市、小食杂店等;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比较突出的地区等。同时要结合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县创建工作要求,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食品质量、经营行为和建立经营者自律制度等为重点,加强对食品批发、、运输、仓储和超市、个体工商户等场所和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要注重把专项整治与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与推进放心消费县创建活动、与强化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与社会维权网络建设等相结合,提高专项整治的整体效果。
经济视角商品质量监管分析论文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导致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这为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理由。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政府规制或政府管制(GovemmentRegulation),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企业的商品质量、价格及其他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最终实现某种经济目标或社会目标。在我国的政府部门,政府规制或政府管制一般被称为政府监管,本文使用的表述方法为后者。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掩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确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操纵,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术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局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支配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来源于/
商品质量整顿情况汇报材料
自开展商品质量专项整顿工作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商品质量专项整顿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开展专项整顿,行动迅速、措施给力、成效明显。现将开展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市商品质量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及时召开局党组会进行研究部署,认真制定了商品质量专项整顿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昌明任副组长,为成员的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专项整顿的日常工作。组建了由副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推动整顿工作有序开展。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学习专项整顿的有关要求,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整顿工作之中。同时,充分利用枝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商品质量专项整顿的相关情况,引导生产经营者树立牢固的食品药品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把关自律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引导消费者和广大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意识,增强自我维权意识,浓厚专项整顿氛围,全面提高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水平。
二、抓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依法管药意识。针对药品经营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5月份,我们对全市所有药品经营企业的负责人和药品质量管理人员,药品使用单位的负责药品质量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90人进行了一次普遍轮训。此次培训,我们专门为受训人员编印了培训教材,专门购买了培训用具,专门邀请市同德医药零售有限公司的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以《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结合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重点环节、店长的有效管理技能和营业员的服务规范进行重点授课。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现场演练、案例释疑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丰富学习内容和提高学习效率。在培训班上,副局长胡耀东同志从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领导的要求、现实状况的需要等方面阐述了举办培训班的意义,并向参训人员通报了我市医药市场的情况,指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药品从业人员质量管理和守法意识,促进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药品质量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扎实开展药品质量整顿工作。一是开展药品日常监督检查。我们认真落实“双8”工作制(即80%的人员、80%的时间)和监管全覆盖的要求,始终坚持全员办案的方法,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副局长、纪检组长分片负责,各稽查员直接负责的监管责任机制,实行分片、分点、定人的监管模式,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每季度不少于三次、经营企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使用单位每半年一次的监督检查,确保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开展药品技术监督。在行政监管的同时,突出技术监督,我们通过对往年的药品抽验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全面分析辖区内药品质量,把药品抽验重点放在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品种和涉药单位,并遵循“先检查、后抽样”的原则,在检查中带着问题对涉药单位进行检查,对质疑药品进行常规鉴别和初筛,发现异常立即进行抽验送检。为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120批次药品抽验任务(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40批次),我们制定了2011年药品抽验考核工作方案,成立了药品质量抽验考核工作专班,对全市所有在用药品进行抽验考核。至目前,我们共出动执法人员530人次,监督检查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经营企业92家,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在用药品进行了1次拉网式监督检查,对12家管理不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路规范》要求的药品经营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共初筛检药品458品规,抽样送市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的药品76批次(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批次),对一起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在用药品质量安全,使我市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得到了根本保障。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公示意见
为全力打造“平安”,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科学处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健康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流通领域食品质量预警实施方案的复函》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全区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平安”的总体要求,以提高行政能力为抓手,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施有效监控,排查商品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置商品质量引发的安全问题,预防和遏制商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质量问题的危害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及时有效地消除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问题,防止区域性重大商品质量问题的发生,形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监督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商品消费安全的信心和满意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三、公示内容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XX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坑骗、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继“毒奶粉”之后,各地惊现“毒韭菜”、“毒粉丝”、“毒泡菜”、“苏丹红一号”等,由来已久的质量问题,成为现代人“寝食难安”的隐形杀手,直接危及了我国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针对当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现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促进消费健康有序运行,我局于今年4月及时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对目前辖区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消费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召开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座谈会等形式,我们发现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特别是农村食品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管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让广大消费者用得放心,吃得开心。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辖地有消费人口380万,各种企业9928户,个体工商户58568户,其中经营商品的企业3809户,个体工商户25467户。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数万余种,仅2004年,消费品零售额就达76.78亿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烦琐。
(二)根据国务院对工商等职能部门对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划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药监、卫生等相应承担了商品及服务质量的监管,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国务院从2001年8月划归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三年来,我局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保护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是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全市各区(县)工商局、分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履行职能,积极推进监管职能到位,加强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商品质量抽检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商品质量监测作为维护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以商品质量抽样检测为手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抽检效果,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监测计划,扎实开展抽检工作。按照工商总局、省局的商品质量检验工作部署,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年4个季度的《抽检商品明细计划》,商品种类涉及22个食品大类,14个非食品大类,基本上涵盖了群众日常生活、企业正常生产所必需的商品种类,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了6个方面的监测工作:一是围绕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实施监测,包括饮用水、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等12个种类;二是围绕节日及季节性食品实施监测,结合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市场执法检查活动,对茶叶、元宵、粽子、月饼等8个与群众节日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品种的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检;三是围绕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实施监测,抽检范围包括汽车轮胎、电动车、建筑材料、电线电缆等7大类商品;四是围绕群众投诉举报比较集中的商品实施监测,抽检范围包括成品油、化妆品、熟食制品、服装、鞋类等8个品种;五是围绕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农资产品实施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产品;六是围绕全市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部署实施监测,指导全市16家超市、市场建立健全了检测设施和设备,在经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组织执法人员定期对超市、市场当中城镇居民消费量较大的辣椒、西红柿等15个品种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抽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抽检,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化解消费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维护我市对外形象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完善机制强化培训,确保监测程序规范。为确保抽检工作科学规范,重点推行3个机制。一是推行检测报审机制。制定了《市工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规定各办案单位要在每年12月底报送来年的抽检工作打算,由消保科和市场监管局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制订全系统的年度定向监测计划,内容包括拟抽检商品名称、时间安排、被抽检的单位名称、承检单位等,确保抽检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各执法单位在接到消费投诉确需开展不定向监测时,要事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抽样检测。此外,还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和通报全系统商品质量监测情况,确保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商品抽检情况。通过统一部署、统一调度,有效减少多头抽检、重复抽检现象的发生,提高工商执法公信力。二是推行定期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质量抽检培训会、问题讨论会、法律法规学习会,以会促学,以学促检。2011年举办商品检测专项培训会1次,邀请上级局监测方面的专家对基层执法人员进行质量监测法律法规及抽检操作方面的技术指导2次,有效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能力,为科学规范开展抽检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推行择优送检机制。为保证抽检结果的正确率、权威性和可信度,去年抽检工作中,在确定抽检项目后,注重选择信誉好、服务优、效率高的承检单位,并注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报价低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在每次抽检后,由消保科或市场监管局统一送交检测机构,或联系检测机构上门提取样品,做到一个口径对外。目前已与省内5家知名权威检测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弥补了专业知识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检验周期长、监测范围小、检测费用高等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把检测费用花在刀刃上。
三、加大后续处理力度,提高质量抽检效能。一是,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公开等多种途径,积极宣传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商品质量监测的基本知识,提高了经营者及相关部门的维权意识,取得了经营者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二是,组织抽检后,对14个品种的不合格商品采取“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并立即下柜”的监管措施,并要求经营单位进行整改复查,整改复查合格后才能重新销售,从而达到以抽检促进商品质量提高的目标。三是,结合抽检工作,建立了抽检结果机制,明确要求执法单位将抽检结果统一报送消保科和市场监管局,对抽检结果的数据可靠性、社会和群众的接受性、对经营单位的警示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把监测商品的名称、品种、销售去向等信息向社会,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参考。仅今年就通过晚报专栏、本局红盾信息网等渠道消费警示信息13次。
工商系统商品质量整治方案
为扎实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整顿工作,切实解决市场商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全面提升商品质量水平,根据市、县政府及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局决定在全县开展商品质量专项整顿行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用3个月时间(3月30日至6月30日)进行集中整顿,规范一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查处一批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监督一批市场主体健全落实经营自律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典型案例。通过整顿,全面加强商品质量监测检验力度,构建全县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检验检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各种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商品的监管,使商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动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局面,切实把我县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整顿重点
(一)重点区域:龙舟坪城区各类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各乡镇集镇及城乡结合部。
(二)重点商品:食品:奶制品、粮食制品、调味品、食用油等;农资: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其他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电线电缆、板材、钢筋、家用电器、成品油、液化气等。
商品质量整顿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商品质量整顿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解决市场商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商品质量水平,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市场商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监管,进一步提升全镇商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用3个月时间(4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集中整顿,全面加强商品质量监管,确保经营主体证照齐全,销售者进货查验和进销货台帐制度得到严格执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使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二、整顿重点
此次专项整治以集镇、校园周边、集贸市场以及农村集聚点为重点区域,以无证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以食品(奶制品、粮食制品、调味品、食用油、食用鲜活农产品等)、农资(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以及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电线电缆、板材、钢筋、家用电器、成品油、液化气、玩具、等)为重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