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20:19: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商品交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品交易

商品交易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场内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办法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指导意见

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精神,合理配置市场监管力量,强化监管力度,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促进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商,努力实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切实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商品交易市场开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状况、日常经营活动情况和违法行为记录为依据,设定标准,将商品交易市场划分为不同信用类别,并采取不同方式对其实施监管的管理制度。

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状况依据本《意见》规定的标准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适用于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注册登记的商品交易市场开办单位,场内经营者不包含临时性、季节性进入市场销售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农民。

二、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类别和认定标准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从过去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高速度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内需支撑的高质量增长模式。而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承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交界点,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一环,对当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降低供给过剩、促进商品高效流通,探索商品交易市场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的研究发现,创新发展新模式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商品交易市场;商品流通;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以及逆全球化的冲击,我国亟须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过程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更好地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供给过剩,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4月15日了《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该计划符合我国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的趋势,对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粗放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信息网络加快转型升级,改进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2019年2月27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了《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平台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一直受限于信息不对称、交通运输不发达等窘境而发展滞后。同时也因为规划不合理、市场准入门槛低、重复建设等自身问题,使得商品交易市场大多处于集贸市场阶段,综合竞争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内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商品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挤压了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生存空间。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数量、年末出租摊位数以及营业面积于2012年前后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表明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扩张达到了拐点,同时存在产能过剩,其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交易市场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与去库存的挑战。因此有效发挥商品交易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造新型商品交易市场势在必行。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位于全国前列,因此研究江苏省线下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指引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未来发展问题,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2019年第十一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了“中国商品市场百强榜”榜单,江苏省有14家入围,位列第三,仅次于浙江省35家、山东省19家。而2015年江苏仅入围11家,相对而言,江苏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浙江省相比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为引导江苏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商业机构和江苏政府规划部门决策思路,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对江苏线下商品交易市场转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江苏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培育新的增长极,打造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二、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江苏省凭借省内制造业集聚的优势,2018年交易规模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到469家,在全国占比10.9%,仅次于浙江省703家。而销售总额达到2.07万亿元,占比19%,位列全国第一。2005~2018年全国与江苏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江苏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与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都呈现相同的倒U型增长趋势。其中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一直增长并且在2012年达到拐点,历史最高数量达到5194家,而江苏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一直增长并且在2011年达到拐点,最高数量为575家,此后规模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相比2012年减少了898家,同比下降17.3%。2018年江苏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比2012年减少106家,同比下降18.4%。这种增长趋势表明我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扩张于2012年达到高峰,此后进入以市场质量竞争为主的创新增长期。根据表1江苏省2005~2018年亿元规模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据发现,年末摊位数与年末已出租摊位自2011年以来增长比较平稳但近年来略有下降,整体营业面积略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之,商品交易市场的平均年末摊位数、平均年末已出租摊位数以及平均营业面积实际上都在不断提升,表明江苏省规模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虽然减少,但平均市场规模却在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商品交易额虽然在2015年与2016年略有波动,但总体成交额不断提高,2018年总的交易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元,表明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增长依然强劲。而从事交易人员数与市场个数高度相关,从事交易人员数在2012年达到最高112.4万人,随后人数不断下降。但是市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从2005年的1294人扩大到2012年场均最高2000人,随后几年虽然略有下降但总体变动不大。而人均营业面积与市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表现不同,人均营业面积不断扩大。按照市场类别可以将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分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根据表2可以发现2008~2018年江苏省亿元以上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数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分析其百分比趋势可以发现综合市场占比不断减少,而专业市场占比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商品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而专业化与品牌化经营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按照经营方式可以将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分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根据表2可以看出亿元以上批发市场数量与零售市场数量都经过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规模扩张都已经达到市场饱和,同时趋向于精细化与专业化发展阶段。根据经营方式构成占比,批发市场占比增加,零售市场占比减少,批发市场依托于制造业集聚优势与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而获得规模竞争优势。零售市场则面临新的商业模式冲击而不断分化,竞争优势不断弱化。总体而言,江苏线下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技术引发的线上商品流通的影响,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平台经济新模式研究

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历程回顾

(一)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形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港的发展战略主要依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进行制定和实施。在《总体方案》中对于平台建设有着明确规定,要求上海大宗商品贸易需要借助自贸区所具有的地缘优势,通过联合运作的方式将自贸区与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平台建设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交易、定价、需求和服务的精准定位,打造全新的经济格局[1]。纵观整个世界的大宗商品交易可以看到,中国目前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缺乏必要的影响力,这是由于以往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集中在欧美国家,诸如金属、原油等重要商品,由欧美国家主导定价。因此在现阶段通过自贸区交易平台的建设,能够使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结算平台,从而增加中国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基于这一宏观背景和发展方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设立的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国际性交易场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于2018年3月正式挂牌交易;由上海自贸大宗信息服务公司与万事达卡、惠付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相互联合,启动了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原来上海自贸区内的主体和境外的机构设立自由贸易账户,逐步扩大扩大到上海全市。这些举措将吸引国际范围内诸如亚太地区、欧美等重点经济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全球商品市场话语权。(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设方向。平台建设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向,需要实现的除了区位竞争优势的提升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特点。首先,搭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需要使整个交易过程具有透明度。在该金融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大宗商品交易的各个细节将都已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记录,使得交易过程从支付到备案,能够得以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最终达到清楚问责目的;其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设需要能够帮助上海自贸区交易双方节省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从根本上避免传统大宗商品交易的繁琐和复杂,实现交易双方的无缝对接;其三,通过平台的组建,能够使上海自贸区内部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形成更为安全的交易网络,达到多方收益;最后,通过平台渠道能够对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贸易商和商家进行全面审核,量化其信誉度,实现面向国内外银行的快速贸易融资,孤立跨境交易的开展。

二、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经验

(一)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的创新优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当中的“平台”这一概念,是经济模式发展创新中的市场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具象化。上海自贸区所形成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在《总体方案》的引领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于大宗商品资源的配置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具有平台特征的企业,能够依托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贸易环境进行服务功能、集散功能的提升。因此在数年的平台发展之中,上海自贸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经具备了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使电子交易优势。本文对电子交易提出了展望,希望通过数字化建设,使整个大宗商品交易更加具有系统性。上海自贸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搭建集约化服务方式,将大宗商品带入了电子交易时代,并且通过系统平台能够完成丰富的货源数据分析、价格分析,为交易内容的判断提供保证[2]。其次,在重点商品的交易领域,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更加深入、全面。以黄金期货为例,上海自贸区中的黄金交易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黄金交易地,其主要交易的内容集中在黄金、铂金等贵重金属方面。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黄金期货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表现优异,自2012年起,三年之间成交量上涨迅猛,跃居世界第二位。正是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环境的支持,使得上海自贸区在黄金期货方面打开了离岸市场重要的突破口。央行于2014年中旬正式批复了上海自贸区黄金国际板的国际交易平台注册,通过子公司“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对该板块进行运营。作为大型的金融交易平台,交易中心为中国价格的制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局限。虽然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取得了发展优势,且在国际贸易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考量,我国所开展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仍然存在着局限和困境。在运营模式方面,最为显著的困境体现在市场准入方面。上海自贸区所开展的大宗商品市场其发展契机与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导致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可以进入到市场内部,成为大宗商品经销商。但是部分互联网企业并没有经营发展经验,导致经营模式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希望借由市场发展的浪潮赚取投机利益,最终损害的是投资者的权益。其次,在监管制度方面,我国政府关于大宗商品交易的监管一般是以期货市场运营监管为蓝本,进行市场运营管理的。目前我国所采用的规范是2003年颁发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时隔近二十年,无论是交易内容还是市场运作方式,其管理方向都已与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特征差距极大,同时该规范所涉及的层面仅仅停留在宏观的交易行为判定,无法对具体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方式进行认定,因此难以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导致损害市场行为层出不穷。

三、上海自贸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创新方向

(一)加强大宗商品、金融产品定价权。目前,上海已集聚了多家家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包括商品期货、金融期货、股票、债券、保险、信托、原油与黄金的国际板等。这些金融要素市场的磁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产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进行定价、交易。随着原油期货等大宗商品期货的稳步发展,境外投资者参与数量将逐渐增加。在上海大宗商品交易品台中若下一步继续稳步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纸浆期货的期货交易,上海将逐步形成覆盖完整金属、能源、化工产品的套期保值市场。上海自由贸易港必将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二)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产业链协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作为依托信息技术所进行的贸易创新,使其在发展当中形成对于资源的优化分配。而在全球化时代,资源分配和资源优化,单纯靠某一个企业,某一种竞争模式,无法完成。未来上海自贸港作为全球资源分配的集中地,通过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其目的在于对产业链的集合竞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应当进行依托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借助平台交易中的技术优势进行产业链协同。对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来说,大宗商品的全球市场推广,是必要加强国内的定价权,其中黄金和原油作为交易体量巨大的品种,更为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平台技术优势,逐渐开拓市场,是产业链上游的大宗商品交易与下游企业之间能够拥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三)强化平台运营保障。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作为一种经济新模式,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社会、国家经济的帮助,从而实现对于其运营权益的保障。本文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实现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的助力。首先在政府层面,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依托凯恩斯经济理论进行市场干预。前文的分析中,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场秩序尚未完善,因此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应当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进行市场规则的确立,保障大宗商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依托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对市场内部的细节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传统的《大宗商品交易规范》尽心细化、扩充,使其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中。其次,参与平台建设的企业应当形成市场化的企业规范,利用规范进行企业竞争的引导。众所周知,在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中,平台企业所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平台企业进行合法的、良性的竞争,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做大做强,成为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市场资源。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市场问题与对策

一、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商品交易市场总体规划

当前重庆商品交易市场总体建设规模偏大,投资速度过快,这与商品交易市场缺少总体规划不相协调。在协调如此庞大的建设规模,与日益稀缺紧张,成本不断攀升的土地供应、市场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培育、以及消费需求的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专业程度相对较低

重庆商品交易市场类型以专业市场为主,但是专业市场比重相对较小,专业市场作用发挥有限。2006年,重庆专业市场52个,占总数的68.42%;到2012年重庆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占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68.42%,与2006年相比没有相对变动。同时商品交易市场专业细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不多,经营商品雷同化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地区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商品交易市场,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原来的市场正在被占地更大的市场所替代,这些市场投资忽视了市场细分,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风险。通过计算重庆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指数发现,重庆市场专业化指数远低于商品交易市场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辖市。

(三)市场建设以硬件为主,软实力建设不足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场内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办法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

查看全文

网络商品交易管理论文

[摘要]网络虚拟商品及其催生的经济业态是近几年在我国商业形态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文章通过对网络虚拟商品概述入手,从市场化的商业运作角度,尝试对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了逐项分析,从建立用户信用评定体系、界定网络虚拟货币信用、规范网络商品与服务信用三个方面对构建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虚拟商品交易要素信用体系商业模式

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虚拟商品以及其催生的经济业态已经植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何认识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各个组成要素、探讨其交易的信用体系的创建,藉此进一步研究其市场化的商业运作规律。对于我们掌握它使其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虚拟商品概述

网络虚拟商品是指在网络特定的虚拟环境中,经过设计、通过系统平台的运行而在交易中显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网络物品。人们只有在虚拟环境下才会对它产生需求,而一旦脱离虚拟环境,这种需求就会削弱甚至消失。也就是说,网络虚拟商品借助于虚拟网络这种虚拟环境而存在,对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网络中的虚拟商品被看成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是由于它是在特定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因此,虚拟的网络环境(交易载体)是分析网络中的虚拟商品特点最根本的一个视角。从网络虚拟环境角度来看,网络虚拟商品至少应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虚拟化,也称为无形性;数字化,虚拟商品本质上是一组存储于服务器上的电磁记录;全球化,虚拟商品被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惟一性,让一个人独自拥有某种虚拟商品,既能够满足他的占有欲望,也能突出独占者地位和身份的特殊;个性化,即面向消费者,直接服务于顾客,并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制作个性化的虚拟商品;期限性,期限性是指虚拟商品的存续有一定的期限,不能永久存在下去。

二、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要素分析

查看全文

商品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场内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办法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

查看全文

区域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国内主要石化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经验

1.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于2006年8月,采用公司制管理模式,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和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交易所的经营定位为以现代交易技术为基础,为石油石化产品现货交易(含中远期订货)提供交易中介服务的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品种包括燃料油、石油沥青、乙醇、乙二醇、甲苯、苯乙烯、二甘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精制液化气等。交易所目前拥有连续现货交易系统、即期现货交易系统、中远期现货交易系统、商品信息系统等4套交易服务系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发展得到了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2003年,上海市政府将交易所创建工作列入《上海市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之中,2006年浦东新区政府将交易所纳入国务院批准的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大力扶持交易所的发展,并给予特别财税优惠政策扶持。上海石油交易所的发展目标是立足能源现货市场,依托国内大型能源企业,服务能源产业发展;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现货竞买交易为突破口,由易到难、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由现货竞买交易到多种现货交易方式,打造国家级能源要素市场和定价中心。2.大连石油交易所大连石油交易所2007年7月投入运营,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2家集贸易、物流、信息为一体的石化产品交易平台,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石化类产品交易市场。大连石油交易所在原大连保税区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变更成立,是由中石油集团所属的辽河油田投资设立的全资公司。交易所采取会员制的经营运作模式,原大连保税区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的100多家会员企业全部转为大连石油交易所会员,目前共有会员企业230多家。交易所从事即期现货和电子撮合交易活动,经营定位是为石油化工产品交易提供交易场所和交易保障的现货交易市场。主要交易品种为燃料油、沥青及化工产品。大连石油交易所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燃油、沥青及化工产品的交易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根据大连市政府的规划,大连石油交易所将与大连商品交易所计划未来推出的石油期货形成互动,以完善大连的石油期货、现货市场体系,把大连建成东北石油及石油制品交易中心。3.北京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2010年7月投入运营,是国内第3家石油交易所,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央企与北京市国资公司、房山区国资公司、中油燕宾公司共同参股经营。交易所致力于石油化工产品的即期现货交易,定位为集华北地区石油化工、塑料、橡胶及相关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电子化的交易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现货贸易和中远期贸易解决方案。交易所重点推出原油、成品油、综合类化工产品、燃料油、润滑油五大类交易品种。北京石油交易所依据《北京“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成立,北京市政府、房山区政府对交易所给予会员优先采购、视同金融企业、财政直接奖励等特别财税优惠政策扶持。4.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2004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料油期货,成为截至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经营石化商品期货的交易所,交易品种仅为180CST燃料油。尽管品种和交易场所单一,但燃料油期货仍然呈现出茁壮成长的特质,燃料油期货推出5年后,上海燃料油交易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3,仅次于纽约轻质原油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同时,依托我国巨大的燃料油市场供求,燃料油期现货市场实现良性互动,带动了“中国价格”和“中国标准”的形成。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依据,一些企业参考远期合约的价格与客户签订3个月甚至更长期限的定价合同,还有很多现货企业要求国外燃油进口商的产品必须符合上海燃料油标准交割品的品质。随着对燃料油期货市场参与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现货企业感觉到,单一的燃料油期货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加快推进原油、汽柴油、沥青等石化期货品种上市的步伐,更大程度上为现货企业发展铺平道路,保驾护航。

滨海新区石化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路径

依据我国石化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滨海新区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滨海新区建设石化商品交易市场应采取即期现货市场快速启建、中远期现货市场重点培育、期货市场适时推出的市场建设路径,用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生产商、贸易商、投资商、金融商、需求者等多元主体参与、交易品种多样、期现货交易并举的现代石化商品交易市场体系。1.快速启建即期现货市场市场演变的规律性表明,在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中,即期现货市场作为市场交易的必要途径,率先、充分发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中远期市场、期货市场等更高市场形态不可或缺的基础。滨海新区石化商品交易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即期现货市场的缺失给供求各方的交易带来不便,生产者迫切需要石化产品方便多样的销售渠道,消费者迫切需要获得石化产品的采购渠道。因此建立公正透明、顺畅有序的即期现货交易市场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石化商品即期现货市场无论在组建方式还是交易技术方面都已臻完善,滨海新区应直接借鉴各地成熟经验,立足本地规模化石化产品品种,及早开办即期现货市场交易平台。2.重点培育中远期现货市场中远期交易是在将来某一时刻交付商品的交易,其介于即期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之间,克服了即期现货市场受交割时间约束大、难以对供求矛盾和价格波动进行有效调整等弊病,有利于为供求双方建立稳定的买卖关系,是规范化的现代市场形式之一。滨海新区应把中远期现货市场作为培育重点,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可以和即期现货市场形成互补,有效弥补滨海新区现货市场发育不充分的缺陷,有利于促进滨海新区建立中长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二是价格调控比较容易,可以把油品交易价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中准价8%的范围内,使之符合国家现行油品价格政策,并能同国家油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价格体系改革步骤相衔接。三是为开展期货交易准备条件。从中远期现货交易切入,逐步探索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石化业与金融业合作发展,是实现即期现货交易、中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交易、现代复合(场内、场外)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相结合的市场模式的必由之路。3.适时推出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具有现货市场无法比拟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是现货市场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期货交易与中远期现货交易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本质的区别,标准期货是金融的衍生工具之一,金融性大于商业性。石化商品具备商品期货可长期储存、易于分级和评价、规模化交易、价格波动频繁的特性,完全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交易。但在我国,由于市场准入和油品价格仍未完全放开、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石化商品期货市场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但随着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加剧,建立石化商品期货市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未来需要在现货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区位、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申请设立期货市场。

建设滨海新区石化商品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1.集资组建公司制交易市场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由滨海新区大港地区和保税区主要建投公司、四大国有石化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化工集团等机构共同出资,采取分散化的股权结构,组建现代公司制的石化商品交易市场。2.实行会员制经营管理模式我国石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大企业集团为主体,隶属于这些企业集团的全资和合资企业总数逾千家,可先从中吸收有实力的优秀企业作为交易市场会员商。以后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宽,还可接收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会员商。对其他暂不能直接入场交易的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会员商交易。3.给予经营企业和会员商财税优惠政策扶持为促进滨海新区石化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更好起步和经营上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吸引石化企业入市经营和会员商入市交易,建议对交易市场的经营企业和会员商给予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特别对新入市的大型会员企业、为交易市场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仓储及货物运输类企业、提供融投资及理财服务的金融类企业以及在交易市场内举办石化商品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的主办单位和参展单位,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4.将保税政策叠加到交易市场滨海新区拥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种类型的开放功能区,应利用国家赋予滨海新区进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条件,把免验进口许可证、免进口配额管理、合理自用物品免税、入境保税、出境提前退税等开放功能区特殊政策植入交易市场,从而赋予交易市场新的特色和更大的发展空间。5.将设立石化商品期货市场纳入综合配套改革依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商品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之一,符合我国金融改革的探索方向。滨海新区应充分分析现阶段构建石化商品期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超前研究如何推出适应市场需求、条件比较成熟的期货品种,并将建立北方石化商品期货市场写入综合配套改革金融专项实施方案,争取国家的考虑和支持。

查看全文

粮食局商品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集中多个商品经营者在场内各自独立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条例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租用或者其它形式取得固定场所,通过提供场地、相关设施、物业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吸纳商品经营者在场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管理的企业法人。

本条例所称的场内经营者,是指在商品交易市场内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现货商品销售的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经营管理、场内交易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