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10 20:08: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商品化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商品化权

人格权商品化的发展与保护透析

一、人格权商品化概述

人格权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兴事物,一般被认为源于美国,而在美国将其称为公开权①;在日本,则定义为“名人对其姓名,形象及其他对顾客有吸引力,有识别性的经济利益或价值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1]”。当今看来其主体不再限于名人,渐渐地也包括普通的自然人,因而可以发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隐私(个人数据)等一些传统人格权客体开始显现出商业价值,成为交易的现实或潜在对象,由此引发了‘人格商品化’的浪潮[2]”。这种商品化的人格权在英美法中称为“公开权”,在德国法里称为“商品化的人格权”。

关于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问题,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人格权商品化是个人得以其姓名、肖像授权他人作为商业广告之用,并得禁止他人未经允许而为此种利用。我国有学者则将人格权商品化定义为个人(一般是知名人士)可以将其姓名,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并且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使用。还有学者提出,人格权商品化是基于商业目的,使人格权与财产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商品化的人格权。也有学者将人格权商品化表述为,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的拥有者,将自己的这些人格标识有偿的授权许可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被授权人从使用活动中获取商业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保护的人格要素将会不断扩展,对人格权商品化以列举的方式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定义。即人格权商品化是指使用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具有特别性的人格标识增强和促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从而使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发挥其商业价值,并使该自然人因此获得相应报酬或其他经济利益[3]。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消极权利,即禁止未经本人允许商业性使用其人格标识的权利。第二是积极权利,即授予他人利用本人人格权标识的排他性权利。这个权利具有财产性质,既要保护其精神利益,又要保护其财产利益[4]。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格权商品化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包含于人格权

在人格权商品化的过程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逐步显现,“这种经济利益由于仍然是从人格因素中发挥出来的,所以,在广义上仍是人格利益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格利益的特殊部分[5]”。人格权商品化并非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权利,而是对人格权经济利益的承认,通过依靠人格权的具体权能,例如对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控制权,运用人格权模式来实现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不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不但不能切实保护人格权,反而会削弱对人格权的保护。因此,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大浪潮中,人格权内在的包含着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

(二)人格权商品化仍以人格权方式保护经济利益

查看全文

著名人物商品化权法制保护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推销商品或者服务,以克服消费者对其商品不知明的担心。于是利用知名人物推广和宣传商品或者服务就应运而生。通过知名人物,可以使商品更加引人注目,富有魅力以及具有乐趣,还可以使人感到商品质量可靠,促使消费者对新商品或者服务接受。广告中,明星为产品作“代言人”或者“形象大使”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知名人物商品化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要特征。

一、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概念

所谓知名人物商品化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指将能够产生商业信誉的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声音、动作等人格形象因素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无形财产权。换言之,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就是其通过商业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具有以下特征:(一)权利的主体可以是知名人物本人、其创造者或者被许可使用的人。体育明星对其姓名或者肖像享有商品化权,迪斯尼公司对其虚构的人物享有商品化权。㈡权利的客体为知名人物的形象,即它以可确定知名人物身份的各类人格特征为权利的对象。知名人物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人物,如影视、体育明星的姓名、肖像或者其他特征;还可以是其他虚构的人物,如卡通人物米老鼠、蓝猫等。例如,在鲁迅后人与“鲁迅美术学院”案件中,鲁迅的肖像、姓名就是其商品化权的权利对象,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商业使用。当然,知名人物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意义上,还包括其他一些事物或者活动的知名称谓。因此,更准确地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就是知名形象商品化权。而且,作为保护对象的知名人物形象的范围本身有极大的弹性,并有扩大的趋势。㈢为商业目的使用。这里的“商业目的”是狭义的,是指广告或者促销商品,而不仅是在商业中使用或者追求利润。权利人对知名人物的特征主张商品化权,也常常是因为这些特征被他人用作商业目的。正如美国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重述权威性地指出,知名权(即商品化权)通常并不包括在新闻报道、评论、娱乐、虚构或者非虚构作品中使用他人的特征,或者偶然在广告中使用该特征。(四)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财产性。知名人物的肖像、姓名等特征,通过商品化可以转化为财产或者获得经济报酬,给知名人物的创造者、拥有人及其授权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知名人物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主要是以下原因:⑴它可以吸引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注意。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特征甚至可以作为区别商品的标识或者品牌,如李宁牌运动服以著名运动员李宁的名字作为商标,就很好地与其他品牌的运动服区别开来。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也可以作为特定商品的装饰,增强其吸引力和显著性。⑵知名人物的姓名和图像也具有担保作用,能够刺激购买。将知名人物使用在商品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⑶知名人物对特定商品的认可,可以使消费者有机会与公共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这种联系是多么遥远。至少有许多消费者无意识地看中这种联系。

二、知名人物商品化权保护的意义

商品化权是已发展成为保护知名人物特征的商业利益的权利。总体上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即其本身是知名形象的创造者或者管理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成果。尤其随着现代影像媒体的不断进步,作品越来越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逐步为人所周知。而将这些角色的形象以至名称用于商品上或者服务上,往往会强烈地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由于作品中的角色,特别是著名的角色,包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常被他人擅自在商业上使用,所以在法律上应当给予一定的保护。从表象上看,将知名人物注册为商标符合商标的形式性要求,与商标法关于商标的禁止性规定也不相冲突,但从实质看,商标注册人主观上存在借“名人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该行为,属典型的“搭便车”行为。这不仅不符合法律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也有违社会公德。试想,将某知名人物的名字进行商标注册后,社会公众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认为,此产品与该知名人物具有某种特定联系或者取得了权利人相应的授权。出于对该知名人物的认可,公众可能倾向于接受该商标的商品。因而,注册人的注册行为事实上无偿占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产品来源和公众认识也是一种误导。同意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不仅侵害了知名人物的在先权利,也容易混淆商品来源,不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查看全文

名人商品化权的立法保护价值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推销商品或者服务,以克服消费者对其商品不知明的担心。于是利用知名人物推广和宣传商品或者服务就应运而生。通过知名人物,可以使商品更加引人注目,富有魅力以及具有乐趣,还可以使人感到商品质量可靠,促使消费者对新商品或者服务接受。广告中,明星为产品作“代言人”或者“形象大使”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知名人物商品化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要特征。

一、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概念

所谓知名人物商品化权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指将能够产生商业信誉的知名人物的姓名、肖像、声音、动作等人格形象因素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无形财产权。换言之,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就是其通过商业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具有以下特征:㈠权利的主体可以是知名人物本人、其创造者或者被许可使用的人。体育明星对其姓名或者肖像享有商品化权,迪斯尼公司对其虚构的人物享有商品化权。㈡权利的客体为知名人物的形象,即它以可确定知名人物身份的各类人格特征为权利的对象。知名人物的形象可以是真实的人物,如影视、体育明星的姓名、肖像或者其他特征;还可以是其他虚构的人物,如卡通人物米老鼠、蓝猫等。例如,在鲁迅后人与“鲁迅美术学院”案件中,鲁迅的肖像、姓名就是其商品化权的权利对象,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商业使用。当然,知名人物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意义上,还包括其他一些事物或者活动的知名称谓。因此,更准确地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就是知名形象商品化权。而且,作为保护对象的知名人物形象的范围本身有极大的弹性,并有扩大的趋势。㈢为商业目的使用。这里的“商业目的”是狭义的,是指广告或者促销商品,而不仅是在商业中使用或者追求利润。权利人对知名人物的特征主张商品化权,也常常是因为这些特征被他人用作商业目的。正如美国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重述权威性地指出,知名权(即商品化权)通常并不包括在新闻报道、评论、娱乐、虚构或者非虚构作品中使用他人的特征,或者偶然在广告中使用该特征。㈣知名人物商品化权的财产性。知名人物的肖像、姓名等特征,通过商品化可以转化为财产或者获得经济报酬,给知名人物的创造者、拥有人及其授权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知名人物的形象之所以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主要是以下原因:⑴它可以吸引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注意。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特征甚至可以作为区别商品的标识或者品牌,如李宁牌运动服以著名运动员李宁的名字作为商标,就很好地与其他品牌的运动服区别开来。知名人物的姓名或者肖像等也可以作为特定商品的装饰,增强其吸引力和显著性。⑵知名人物的姓名和图像也具有担保作用,能够刺激购买。将知名人物使用在商品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⑶知名人物对特定商品的认可,可以使消费者有机会与公共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这种联系是多么遥远。至少有许多消费者无意识地看中这种联系。

二、知名人物商品化权保护的意义

商品化权是已发展成为保护知名人物特征的商业利益的权利。总体上说,知名人物商品化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即其本身是知名形象的创造者或者管理者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成果。尤其随着现代影像媒体的不断进步,作品越来越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逐步为人所周知。而将这些角色的形象以至名称用于商品上或者服务上,往往会强烈地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由于作品中的角色,特别是著名的角色,包含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常被他人擅自在商业上使用,所以在法律上应当给予一定的保护。从表象上看,将知名人物注册为商标符合商标的形式性要求,与商标法关于商标的禁止性规定也不相冲突,但从实质看,商标注册人主观上存在借“名人效应”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该行为,属典型的“搭便车”行为。这不仅不符合法律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也有违社会公德。试想,将某知名人物的名字进行商标注册后,社会公众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认为,此产品与该知名人物具有某种特定联系或者取得了权利人相应的授权。出于对该知名人物的认可,公众可能倾向于接受该商标的商品。因而,注册人的注册行为事实上无偿占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产品来源和公众认识也是一种误导。同意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不仅侵害了知名人物的在先权利,也容易混淆商品来源,不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查看全文

人格权的发展与保护综述

一、人格权商品化概述

人格权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新兴事物,一般被认为源于美国,而在美国将其称为公开权①;在日本,则定义为“名人对其姓名,形象及其他对顾客有吸引力,有识别性的经济利益或价值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1]”。当今看来其主体不再限于名人,渐渐地也包括普通的自然人,因而可以发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隐私(个人数据)等一些传统人格权客体开始显现出商业价值,成为交易的现实或潜在对象,由此引发了‘人格商品化’的浪潮[2]”。这种商品化的人格权在英美法中称为“公开权”,在德国法里称为“商品化的人格权”。

关于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问题,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人格权商品化是个人得以其姓名、肖像授权他人作为商业广告之用,并得禁止他人未经允许而为此种利用。我国有学者则将人格权商品化定义为个人(一般是知名人士)可以将其姓名,肖像用于商业目的,并且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使用。还有学者提出,人格权商品化是基于商业目的,使人格权与财产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商品化的人格权。也有学者将人格权商品化表述为,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的拥有者,将自己的这些人格标识有偿的授权许可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被授权人从使用活动中获取商业利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保护的人格要素将会不断扩展,对人格权商品化以列举的方式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定义。即人格权商品化是指使用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具有特别性的人格标识增强和促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从而使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发挥其商业价值,并使该自然人因此获得相应报酬或其他经济利益[3]。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消极权利,即禁止未经本人允许商业性使用其人格标识的权利。第二是积极权利,即授予他人利用本人人格权标识的排他性权利。这个权利具有财产性质,既要保护其精神利益,又要保护其财产利益[4]。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格权商品化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包含于人格权

在人格权商品化的过程中,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逐步显现,“这种经济利益由于仍然是从人格因素中发挥出来的,所以,在广义上仍是人格利益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格利益的特殊部分[5]”。人格权商品化并非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权利,而是对人格权经济利益的承认,通过依靠人格权的具体权能,例如对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进行商业利用的控制权,运用人格权模式来实现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不承认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不但不能切实保护人格权,反而会削弱对人格权的保护。因此,在人格权商品化的大浪潮中,人格权内在的包含着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

(二)人格权商品化仍以人格权方式保护经济利益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研究

摘要: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是在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与“人”这一微观的社会主体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毁灭性力量欲将劳动力在内的所有事物商品化,并进一步使人类丧失最基本生存保障时,生存的需要与诉求愈发强烈,最终转变为逆市场的反向运动即去商品化运动,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生成。伴随自身缺陷以及经济与制度环境的改变,危机中的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去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品化;异化;社会保障;去商品化

一、文献回顾

去商品化概念最早由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GostaEsping-Andersen)提出,指个人福利相对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即是通过社会保障的方式来增进个人福利,促使个人福利能够相对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即以社会保障方式实现去商品化。通过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个人不必依赖市场就能维持生活。该概念中的社会保障为广义社会保障,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埃斯平-安德森以去商品化能力为中介分析基于不同去商品化能力的三种福利国家与社会阶层的关系。[1]埃斯平—安德森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收入替代水平、进入社会经济权利体系的资格等指标对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进行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度量,通过考察国家、市场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供给中的作用比例以及去商品化对社会阶层的影响,将18个工业化国家划分为三种不同理想类型,即“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种福利体制。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概念以及用操作化的去商品化概念对欧洲某些工业国家所做的类型划分,至今仍被很多学者参照借用。武川正吾指出,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操作概念使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并且对社会保障的评价也从“量”的层面跃升为“质”的层面。这种质的分析意义非凡,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即使社会性给付规模很高,福利负担很重的国家其去商品化的效果也不一定强。因为初次分配较为平等的国家相对于不平等的国家,用较小的给付规模就能获得更好的再分配效果。[2]175埃斯平-安德森的去商品化概念同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质疑。鲁姆认为,埃斯平-安德森“非商品化”过于狭隘了,非商品化所指涉的指标体系也不应局限在社会保障收入和消费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化理论,劳动力商品化伴随人力资源减少而出现,劳动力商品化意味着社会自我发展的动力也被商品化了,劳动力去商品化就意味社会自我的发展与劳动的解放。因此,安德森用保障收入和消费表征去商品化是欠妥当的,应该将去商品化理解为社会自我发展,同时拓展去商品化的指标体系。郑秉文认为,对去商品化概念争议的实质是福利的测度问题,单纯的以经济增长来测度福利显然不够,应对人和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量。[3]除了对去商品化提出质疑,一些学者还对福利体制类型划分提出异议,认为安德森用去商品化所做的类型划分不具有国际代表性。霍利戴(Holliday)认为,应该注意一些新兴国家在福利体系中的地位,认为东亚福利体制是生产主义福利体制,同样需要纳入到福利体系中考察。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奥菲对战后福利国家危机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并存,然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没有福利国家”的福利国家结构性矛盾。[4]在进一步分析福利国家矛盾时,奥菲指出去商品化体系和资本主义商品形式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缺陷而不断出现的贫困加剧、阶级分化和经济危机等问题,使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维护资本积累和自身统治需要而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等非商品化措施。虽然去商品化的措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地位和商品化形式,但实践证明去商品化已威胁到商品化的组织结构。国家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措施增加了劳动力在资本市场中的选择范围,增强了与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劳动力对资本市场的依赖进而降低了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纵观福利国家史,我们能够看到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遇到了各种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发福利国家危机的社会保障过度去商品化,如新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再商品化问题。社会保障为什么会在过度去商品化与再商品化之间循环往复?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在已有的文献中得到很好的解答。为回答上述问题,必须首先找寻社会保障去商品化产生、变迁的动力源和影响因素。学者们对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进程的演变与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亦催生出一系列诸如社会保障的附属产品。不同于上述学者,解释学派试图用文化观念来解释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发展问题,认为是宗教文化观念催生出社会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着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发展变迁。前述两种理论学派要么是从客观经济结构、要么是从主观文化心理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保障去商品化问题,并没有超越宏观和微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因此也就无法深刻揭示社会保障的影响机制。[5]马克思学派将西方社会理论中存在的这两种分析视角概括成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两种主义将行动与结构二元对立起来,对主观能动的行动者和客观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的理解。要想真正理解社会保障去商品化还是要回到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实践的主体中来。

二、人的需要: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动力源

1.需要乃人性之本。需要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福祉,为了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经济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诸多要求。[6]需要是在共同体中生活的人在其一生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自身所处的一种缺乏状态。[7]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才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人之所以为人,归根结底在于人有不同于其它动物的需要。如马克思所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8]马克思所说的本性就是决定人与其它动物有所不同的特殊属性即社会性,正是这种社会属性使得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的需要。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如果其失去了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则这个人也就失去了社会人身份。[9]作为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需要会伴随人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而基本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缺乏状态将损害做为社会成员的人的生命意义。因此,只有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2.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化与反向社会保护。在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之前,资本主义市场化使劳动力逐渐沦为商品,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也因为劳动力的商品化而发生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明确指出:劳动本身就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并且是人最为根本的需要。然而,这种劳动作为人的根本需要的状况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改变。劳动者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以换取维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此时,劳动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最根本需要,而是为满足基本需要不得不为之的一种手段,正是这种异化的劳动将人本身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10]资本主义市场具有一种毁灭性力量,可以将所有事物转化为商品,劳动力也不例外。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因为劳动力的商品化而变得与商品无异,企业主和资本家完全掌控着劳动者的劳动全过程。劳动者就像商品一样被任意挑选,由于劳动者间的恶性竞争,劳动力价格也受到压抑。[11]这些都是劳动力过度商品化的重要表现。为防止人类在为所欲为的市场中毁灭,社会中会产生一种抵抗市场的自我保护力量,这种自我保护要以降低劳动力商品化属性为首要目标。去商品化的制度安排是避免人们被过度商品化的一种非常必要的社会保护性措施,而非思想家们的主观臆想出的政策安排。去商品化的制度安排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对自发调节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规制,使市场不至于失控,使社会能够正常运转。[2]1743.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是回归人性的需要。欲改变人的异化性,需要对劳动力去商品化,促进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化,除了劳动报酬,还要配以其它的保障措施,从而使出卖劳动成为仅有生存手段的局面彻底改变。家庭、社区等满足人类需求的传统功能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严重削弱,传统方式不断消解使得国家怜悯性的救济无法继续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在上述背景下,国家需要提供社会福利等能够很好回应人类需求的正式制度安排。[12]49-55为了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福利状况,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解决新产生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纷纷设计和建设符合本国实际的福利制度。[13]著名的以色列社会政策学者麦克罗(Macarov,D)认为:“社会福利可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回应人类需要。”[14]英国的社会政策学家布兰德肖(Bradshaw,J)也指出:社会服务的历史就是承认社会需要和组织社会去满足需要的历史。[15]这些思想明确地揭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需要二者之间联系。现代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由于物质基础和文化理念的差别而表现出多种福利模式,但有一点相同,即这些制度都程度各异的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社会福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对劳动力也进行了去商品化,使劳动异化的状况得以改善,从这种意义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将商品化的劳动者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中解放出来。上述各个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以往社会救济有本质区别。传统社会救济是基于怜悯和同情,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去商品化的理念依据。[12]39-4638

查看全文

新闻商品化理论论述以及思索

我们吸收的模式是那么后现代——用布尔迪厄的话说,就是拼贴的,或者用麦克卢汉的话说,是马赛克式的,时间的序列在这里不存在,我们不用再从左至右读下去,它就像报纸上各个板块,我们的接收是断裂的,参差不齐的、新旧混杂的。借此新闻商品化理论在中国的媒介运行中已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对新闻商品化理论的学理脉络进行梳理是必不可少的。

一、新闻商品化理论发展脉络

首先,从时间顺序上对新闻商品化各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概述,主要有社会批判学派、媒体经济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

1.社会批判学派

社会批判学派是第一个谴责新闻商品化的学派,这一学派的多数学者都是新闻记者。如EdwardRoss(1910)、WillIrwin威尔·埃尔温(1911)(报界的权力)、UptonSinclair厄普顿·辛克莱(1920)(财团给报界的贿赂),他们揭露了黄色报刊的虚假性、煽动性、偏见性。德国新闻报纸研究的奠基人KarlBucher卡尔·布赫尔(1926)描述了广告对美国新闻报纸的影响。GeorgeSeldes乔治·塞尔德斯(1938)、A.J.Leibling雅培·约瑟夫·利埃布林(1961)、RobertCirino(1971)《Powertopersuade:massmediaandthenews》、EdwardJayEpstein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1973),这些人记录了商业化运作结构对记者实践的干扰。此外,HutchinsCommission哈钦斯委员会(1947)最清晰地评价新闻媒体的经济运作方式和公共服务二者之间的冲突,“报纸正处于取悦和扩大读者群以及呈现观众所想要看到的事件图片的欲望中”。BenBagdikian本·巴格迪坎《mediamonopoly》1983指出媒体所有权逐渐被越来越少的全球性大公司控制的现状是严峻的。DougUnderwood道格·安德伍德写到编辑室的管理和新闻内容不再是由记者而是由获得经营学位的管理者所取代。

2.媒体经济学

查看全文

音乐商品化两面性分析论文

摘要:通俗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在如今的时代已经具有了高度商品化的特点。阐述了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而且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这种商品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查看全文

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思考

摘要通俗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在如今的时代已经具有了高度商品化的特点。阐述了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而且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这种商品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查看全文

我国音乐商品化两面性研究论文

摘要通俗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在如今的时代已经具有了高度商品化的特点。阐述了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而且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这种商品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查看全文

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查看全文